【咸陽】為譜寫陜西新篇爭做西部示范貢獻咸陽力量
來源: 陜西日報 發布時間: 2024-06-28 06:09
6月27日,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第二場“深化‘三個年’活動 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圍繞“牢記囑托勇立潮頭 真抓實干追趕超越 為譜寫陜西新篇爭做西部示范貢獻咸陽力量”主題介紹情況。
咸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冷勁松介紹,咸陽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數字經濟,加快建設現代化“西部名市絲路名都”,綜合實力居全省第一方陣,在2023年全省目標責任制考核中獲得優秀等次。今年一季度,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9%,高質量發展的步伐越來越堅實。
強力推進西咸一體化
今年全國兩會上,支持西安—咸陽一體化建設寫入了國家計劃報告。冷勁松介紹,咸陽聚焦省委、省政府“七個一體化”部署,推動西安—咸陽一體化邁入發展快車道。
交通互聯互通是一體化的先導工程。2023年9月21日,西安地鐵1號線三期通到了咸陽市區,這是全國第三條連通兩個城市主城區的地鐵。途經咸陽的西安地鐵11號線也在爭取早日開工建設,雙地鐵時代進一步提速。西興高速改擴建、西咸大道、咸興大道等一批重大互聯互通工程加快推進,跨市公交線路達到37條。
公共服務一體化加速推進。咸陽主城區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與西安同標,住房公積金互認互貸,“名校+”工程有力推進,西安交大、陜師大中小學教育入駐咸陽,380項政務服務實現了跨域通辦。群眾在一體化中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紅利。
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咸陽以秦創原科技成果轉化先行區建設為抓手,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一手抓開發區發展,一手抓產業鏈推進,加快構建具有咸陽特質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去年以來,咸陽創建省級高新區5個、省級經開區3個,省級開發區數量達到10個,今年將提前實現省級以上開發區縣域全覆蓋。
咸陽大抓工業、先進制造業,培育了16條重點產業鏈。彩虹股份成為全省新型顯示產業鏈“鏈主”企業,吸引了上下游配套企業46家,去年布局的高世代基板玻璃生產線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形成了“面板+基板”雙龍頭引領的全產業鏈。隆基綠能在咸陽布局光伏組件項目,聚集百佳年代、光伏玻璃等5家核心配套企業,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光伏產業鏈。輸變電產業鏈的聚合效應不斷增強,正泰集團、西電集團、特變電工、珠江電纜等知名企業在咸陽落戶,鏈上企業達到42家。今年1月至5月,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5%,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聚力打造城市新名片
咸陽著力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穩步推進咸陽老街改造提升,在保留傳統業態、提升老字號的同時,引進新業態,打造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今年“五一”假期,渭濱、古渡、釣魚臺3個公園改造提升后全新亮相,把“一河兩岸”裝扮得更加靚麗。大秦·音樂節吸引了3萬樂迷齊聚咸陽,千年古都迸發青春活力。咸陽統籌推進品質縣城、示范城鎮、和美鄉村建設,3個縣創建為省級縣城建設示范縣。
咸陽圍繞歷史文化、關中民俗、生態康養主題,聚力做大文旅產業。咸陽湖古渡廊橋推出了“秦時明月·夢回咸陽”演藝活動,漢武帝茂陵等地推出研學旅游活動;袁家村打造關中民俗文化一站式體驗地,日最大游客接待量超過20萬人次,全年接待游客超800萬人次;咸陽北部五縣市吸引游客體驗避暑休閑之旅。
咸陽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部署,力促生態環境質量大提升。今年1月至5月,全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5.38,同比改善13.2%,改善幅度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位列第九。作為陜西第二大能源基地,咸陽在推動能源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的同時,加大地熱資源開發利用,今年計劃新增地熱供暖面積135萬平方米,全市總計將達到1310萬平方米。去年在農村地區推廣“水暖炕”,得到了群眾的普遍好評與認可。此外,咸陽完成了76家磚瓦企業布局調整、41家橡膠企業和16家鑄造企業分類整治,今年將推動重點化工企業搬遷,以產業結構調整助力空氣質量進一步改善。(記者:張樂佳)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省政府辦公廳主管 省政務大數據服務中心承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