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聯動 > 地市

【咸陽】打造秦創原科技成果轉化先行區

來源: 陜西日報 發布時間: 2024-06-13 06:22

在八百里秦川腹地,坐落著西安、咸陽兩座千年古都。在漫長的歲月長河中,這兩座緊密相連的城市,共同見證了歷史的“痕跡”,留下了輝煌與榮耀。

邁入新時代,依托毗鄰西安的地理優勢,古都咸陽重新找尋發展“坐標”,借助西咸一體化契機,打造秦創原科技成果轉化先行區,構筑“雨林”式創新生態,以創新和產業融合發展為抓手,上演“雙城”聯動的“新”戲。

今年一季度,咸陽市GDP同比增長7.9%,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代表的七大支柱工業增速明顯,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3.3%。

6月6日至7日,陜西日報社“高質量發展看咸陽”全媒體行動調研采訪活動走進咸陽市,探訪這里持續優化科創生態,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速產業向“新”的生動實踐。

厚植沃土 科創“種苗”加速落地

在橡膠密封制品行業,西北橡膠塑料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可謂“資歷”深厚,是全國首批創建世界一流專精特新示范企業。

6月6日,在西北橡膠塑料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展臺上陳列著規格各異的橡膠密封件、特種橡膠制品、專用橡膠型材等產品。

“圍繞國產電子裝備配套,公司研制特種精密橡膠制品200余種,解決了關鍵密封材料的進口替代和技術難題?!蔽鞅毕鹉z塑料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拴美自豪地說,公司形成了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定制生產模式,配套龍頭企業超20家。

5月,西北橡膠塑料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電子裝備配套萬級凈化間改造項目開工,預計年內完工。屆時,公司在該領域產能將大幅提升,產值達2億元。

“創新是我們保持領先的秘訣?!崩钏┟勒f,通過與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長安大學等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公司的科研實力顯著提升,發展步伐加快。

截至目前,西北橡膠塑料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擁有研發人員200余人,組建秦創原“科學家+工程師”研發團隊1個;先后牽頭修訂國家及行業標準110余項,完成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1000余項,在推進關鍵密封材料補短板和任務保供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依托龍頭企業和主導產業發展,咸陽市緊緊扭住創新驅動這個“牛鼻子”,聚焦先進技術應用、優勢技術“煥新”等,通過靶向部署重大技術攻關項目,支持企業聯合高校院所打造重大創新應用場景,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拓展產業發展新空間,培育新質生產力。

“作為全省唯一被賦予打造秦創原科技成果轉化先行區使命的地級市,咸陽市肩負著探索創新驅動發展新路徑的重任?!毕剃柺锌萍季謩撔买寗涌瓶崎L任凱國表示,利用毗鄰西部科技創新港、楊凌農科城等優勢,咸陽市加快建設咸—興—武科創走廊、秦創原未來產業聚集區,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為高質量發展積蓄新動能。

創新拔節生長,一大批科創“種苗”加速落地。2023年,咸陽市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1128家、高新技術企業596家;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60億元,位居全省地級市首位。

筑巢引鳳 涵養人才“蓄水池”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最活躍、最具決定意義的“關鍵變量”。

咸陽市擁有高校15所,科研院所17個,科研實力居全省第二位。以往,由于毗鄰省會城市,咸陽市不可避免地面臨著“虹吸效應”的考驗。

面對這一考驗,如何變“虹吸”為“引流”,實現與中心城市的協同發展?

聚焦人才這一“關鍵變量”,咸陽市給出“解題”思路——筑巢引鳳,打造“軟硬兼備”的發展環境。

在咸陽高新區的中國電子西部智谷,40萬平方米的建筑群矗立,100多家智能制造、電子信息等企業入駐,形成產業集群發展的規模效應。

“項目一期、三期以CEC8.6代項目為龍頭進行精準招商,吸引上下游配套企業入駐,助力咸陽高新區形成千億級電子顯示產業化集群?!敝袊娮游鞑恐枪绕髣澖浝碓S可說,作為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中國電子西部智谷不僅為入園企業提供“硬”支撐,還提供物業管理、眾創空間等“軟”服務,打造的數字園區實現線上反饋,讓企業“少跑腿”。

作為中國電子西部智谷首批入駐企業,陜西瑞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研發鐵路智能運維系統、專用電機、智能機器人等,是行業內的“領跑者”。

“我們對創新型人才需求強?!标兾魅鹦胖悄芸萍加邢薰究偨浝砉w說,這里與西安緊鄰,交通便捷,產業集中,園區還經常組織融資、管理方面的培訓,幫助對接客戶,服務很貼心。

加快建設中國電子西部智谷、光電產業園、正泰電氣技術中心、秦創原咸陽科技企業孵化中心……咸陽市以迫切的聚才之需、誠摯的愛才之心、務實的留才之舉,持續涵養人才“蓄水池”。

咸陽市聘請院士顧問55名、科技大使191名、科技特派員2175名,探索出“四支隊伍”轉化科技成果的“咸陽模式”,舉辦“人才興咸”大會、“三項改革”進咸陽、中國創新挑戰賽、院士咸陽行等活動,讓聰明才智充分涌流。

有機液體儲氫材料、鈉離子儲能正負極材料中試及產業化、機械工業超精密坐標測量機工程研究中心……如今,得益于便利的交通網絡、豐富的土地儲備以及對科技型企業的大力支持,一大批省內外高端人才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相繼落地,咸陽“蝶變”為成果轉化和產業承接的“優選地”之一。

陽光雨露 構筑“雨林”式創新生態

在陜西科隆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密封車間,經過切削、檢測等工序,一批高壓組合密封件產品即將“走”下生產線,發往全國各地。

作為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陜西科隆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全鏈條高新技術企業,其產品廣泛應用于高鐵、航空航天裝備、工程機械等領域。

“得益于長期的創新研發和產品升級,量變正在轉化為質變?!标兾骺坡⌒虏牧峡萍脊煞萦邢薰靖笨偨浝砣稳疰谜f,去年公司營收增長30%,凈利潤增長60%。

科技創新離不開經費投入。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是科技型企業加大研發力度、開拓市場的關鍵。

“通過秦創原專項基金、軍民融合基金等政府性引導基金的支持,公司獲得穩定的資金支持,專注搞研發?!比稳疰谜f,每年公司享受各項補助資金超700萬元。近幾年,公司迎來發展的“黃金期”,闖市場的信心更足了。

增信心重在優環境。為打造一流創新生態,咸陽市實施科技型企業三年倍增計劃和“登高、升規、晉位、上市”四大工程,大力培育科技創新主體,對科隆新材、天成航材、中科啟航等創新能力強、成長性高的科技型企業建立重點企業培育庫,開展“一企一策”服務,加快推動企業成長。

3年來,咸陽市科技局共爭取省級科技計劃項目924個,爭取資金2.2億元,設立秦創原科技成果轉化先行區引導基金,擴大市級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種子基金規模。2023年市級科技計劃項目支持經費達9700萬元,有力引導金融活水滋養科創沃土。

“咸陽良好的投資環境和齊全的產業配套,是吸引我們來這里投資的關鍵?!比⒅悄茈姎庥邢薰靖笨偨浝硗踅▽W說,不出園區一公里,生產所需的配套都能配齊,極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對于企業而言,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須臾不可缺少。咸陽市裝備制造產業園管理委員會招商局局長張鵬說:“通過了解企業的實際需求,園區開展精準式全鏈條招商,打造全產業鏈閉環的招商引資環境。目前,園區入駐各類企業233家,從業人員近3萬人?!?/p>

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雨林”式創新生態加速形成??萍紕撔碌摹瓣P鍵變量”正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最大增量”,古都向“新”前行。(記者:蘇怡 咸陽日報記者:李樺 秦都區融媒體中心記者:王文文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省政府辦公廳主管 省政務大數據服務中心承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