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聯動 > 地市

【商洛】做好“林文章” 解鎖“碳交易”

來源: 陜西日報 發布時間: 2024-04-01 06:17

商洛市將林業碳匯開發作為踐行“兩山”理念的重要舉措,積極探索綠水青山“好顏值”向金山銀山“好價值”轉變途徑。

一、案例背景。商洛市地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氣候帶,境內森林資源豐富,具有開發林業碳匯項目獨特的天然優勢。2024年1月22日,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標志著我國從2017年暫停登記注冊的CCER市場重新開放啟動。商洛市搶抓國家戰略機遇,積極推進林業碳匯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二、主要做法。(一)堅持高位推動。成立以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組長,林業、發改、國資、財政、環境、資源等部門和各縣區分管領導為成員的全市林業碳匯項目開發領導小組,委托國家林草局西北調查規劃院提供技術支持,市交投公司做好碳匯經營權流轉和開發的具體工作,形成多方參與、各負其責、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

(二)創新工作思路。舉辦林業碳匯系列培訓班,廣泛宣傳《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項目造林碳匯方法學》等林業碳匯開發知識;制定《商洛市生態系統碳匯能力鞏固提升實施方案》,印發《關于在全市開展林業碳匯開發工作的通知》,推動林業碳匯開發工作高質高效開展。

(三)有序開發實施。全市林業碳匯以人工造林地塊為重點,全面摸清了資源底數,積極開展樣地檢測和碳匯經營權流轉。推動市交投公司與中碳(福建)生態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合作,以預售形式完成首單交易。

三、取得成效。(一)全省首單CCER林業碳匯項目成功交易。全市符合現行方法學開發條件的林業碳匯資源78.5萬畝,首批可產生二氧化碳減排量53萬噸。市交投公司和中碳(福建)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簽約的減排量1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資金400多萬元,實現了陜西省CCER林業碳匯交易“零”的突破。

(二)全市森林固碳增匯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全市持續開展人工造林、飛播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撫育、退化林修復等營造林工作,森林面積不斷擴大,林分質量持續提高,森林碳匯能力穩步增強。

(三)森林碳庫示范基地建設成效明顯。爭取“百萬畝綠色碳庫”試點示范基地建設項目6個,總投資5000余萬元,目前已建成森林碳庫基地4個、面積5.12萬畝,布設監測樣地19組。全市林業碳匯逐步實現了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為后期林業碳匯開發提供了參考,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

專家點評 徐衛華 國家公園研究院副院長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

近年來,商洛市依托生態優勢,積極探索“兩山”轉換途徑,率先在陜西省完成了CCER造林碳匯項目首單交易,為商洛綠水青山“好顏值”向金山銀山“好價值”轉變、破解生態產品“交易難、變現難”問題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徑,對全省乃至全國CCER造林碳匯項目開發交易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商洛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洛市秦嶺生態保護局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省政府辦公廳主管 省政務大數據服務中心承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