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加強教育培訓鍛造高素質干部隊伍
來源: 陜西日報 發布時間: 2024-01-31 08:03
專題輔導、研修班,案例式、答疑式、體驗式教學……渭南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關鍵詞”令人眼前一亮。
去年以來,渭南市依托黨校、干部培訓學院、實踐基地和優質師資等資源,不斷創新培訓思路、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全面提升干部教育培訓針對性、實效性,讓干部教育培訓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 堅持政治引領 把穩思想之舵
“從‘群眾領袖’到 ‘人民的勤務員’,深厚的人民情懷和為民初心一脈相承?!?月15日,渭南市委黨校教研處副處長張亞娥在渭南市委黨?;鶎又黧w班上,聲情并茂地講解以“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民情懷”為主題的課程內容。
“作為一名基層干部,我們要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急難愁盼放在心上,全心全意干好各項工作?!?主體班學員、蒲城縣洛濱鎮副鎮長閆沛說。
去年以來,渭南市充分發揮黨校教育培訓主陣地、黨性鍛煉主渠道作用,突出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的主業主課地位,采取集中輪訓、專題輔導、研討交流等方式,不斷增強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在實踐中的運用,在渭南市委黨校廣泛開設“黨校大講堂”“夜學講堂”等特色課堂,完成了2023年主體班共計10個班次347人次的培訓任務和培訓2600余名干部的培訓工作。
“我們在學習的同時深刻緬懷革命先烈,傳承革命精神,干事創業的動力被大大激發?!?月12日,回憶起去年在渭華干部學院的3天培訓學習時光,華州區委深改辦專職副主任董雙朋說。
依托豐富的紅色資源,渭南市委黨校不斷開發特色課程,提高干部教育培訓質量。在陜西渭華干部學院,圍繞渭華起義精神設置的渭華起義革命精神及其時代價值、從渭華大地的紅色標語看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等特色課程成為近年來的熱門課程。截至目前,渭華干部學院舉辦各類培訓班480期,培訓3.63萬人。
■ 創新培訓方式 強化學風建設
每天翻閱“學習園地”的書籍已成為渭南市委組織部工作人員鄒亞妮的習慣。
“‘學習園地’是渭南市委組織部著力打造的‘書香組工’品牌內容之一。我們聚焦黨的創新理論和組織工作先進經驗,分板塊、分領域通過‘每周益文’和‘學習園地’、微信群等平臺向全體組工干部推送學習內容?!蔽寄鲜形M織部干部教育科科長馬凱說。
“我們結合渭南實際和當前熱點難點工作,定期舉辦東秦大講堂,聚焦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推動項目建設高質量發展等專題,邀請全國知名專家學者為市管領導干部和各專業領域干部傳經送寶、充電解渴。高水平的師資和先進的理念,持續為全市干部拓寬了眼界、增長了知識、提供了思路?!瘪R凱說。
干部培訓創新在各部門“多點開花”——渭南市政府辦公室印發“推薦一篇好文章”30余期,進一步暢通干部閱讀學習渠道;渭南市發展改革委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以陜西干部網絡培訓學院、東秦大講堂等為載體,采取線上直播培訓方式,2023年以來累計培訓干部850余人次。
在創新的基礎上,渭南市委組織部還制定并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嚴肅培訓紀律加強學風建設的通知、關于加強全市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點規范管理的通知等系列規章制度,把從嚴要求貫徹到教育培訓的全過程,營造學習之風、樸素之風、清朗之風。
■ 提升履職能力 助推高質量發展
1月11日,站在大荔縣小坡村冬棗產業園一排排冬棗棚前,該村黨支部書記薛安全頗為感慨:“鄉村振興,黨員干部要扛大旗?!?/p>
曾經窮得叮當響的小坡村,如今靠著冬棗產業成了遠近聞名的“億元村”。全村968戶村民,共有3000畝鋼架大棚和坑棚、1.2萬畝冬棗冷棚,家家戶戶都過上了好日子。
村民們都說,能有如今的小坡村,少不了黨員干部的功勞。
“我們牽頭成立了專業合作社,讓優秀黨員帶頭示范種植,引導當地群眾發展冬棗產業,實現了統一包裝、統一品牌、統一營銷。我們還注冊了‘小坡’牌大荔冬棗商標?!毖Π踩f。
“我認為,要想把村里的事業干好,就必須加強新理念、新思想的學習?!毖Π踩嬖V記者,“我們村黨支部每周三組織理論學習。最近,黨員干部再次學習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很有啟發。大家一致認為,冬棗產業一定要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路子?!?/p>
小坡村黨員干部帶頭干產業、謀發展的勁頭,是渭南全市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縮影。
在干事創業上,本領高強是根本。為提升基層干部履職能力,渭南市統籌實施“新時代基層干部主題培訓行動計劃”,制定全市鄉村振興干部培訓方案,分類建立全市基層治理培訓師資庫和鄉村振興培訓師資庫,堅持“市級示范培訓、縣級全面培訓”原則,累計培訓基層干部15萬人次,力促政治能力和專業本領“雙提升”。
2023年以來,渭南市委組織部先后推薦30余名機關干部參加人才引領創新驅動、高質量產業招商、人才工作者培訓等各類主體班次培訓和專題培訓,不斷提升機關干部跳出組織工作謀劃推動組織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教育培訓是提升黨員干部綜合素質的重要方式,要把對黨忠誠、堅定理想信念融入血脈中。我們要求黨員干部在學習的過程中用心用情用力,并在具體工作中善于把教育培訓成效轉化為服務群眾的具體行動,以昂揚向上的斗志,切實把工作向前推、把群眾問題解決到實處?!瘪R凱說。(記者:梁少飛 通訊員:程瑾 彭一鵬)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省政府辦公廳主管 省政務大數據服務中心承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