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油饃饃 “炸”出吉祥年
來源: 陜西日報 發布時間: 2024-01-30 08:15
過年吃個油饃饃,來年富貴又吉祥。
對于延安老鄉來說,春節往往是從忙忙碌碌準備油饃饃開始的。油饃饃這種家家戶戶必備的過年吃食,形狀似銅錢,象征富貴吉祥,寓意團團圓圓。在很多人的記憶里,油饃饃上桌,年就到了。
1月24日,在位于延安市寶塔區白坪農貿市場的萬花油饃饃店內,油鍋支起,爐火燒得正旺。陜北油饃饃手工制作技藝傳承人劉莉梅坐在爐旁,兩根筷子在滾油里“上下翻飛”。隨著一個個金燦燦的油饃饃新鮮出鍋,甜甜的饃香在空氣中彌漫開來。
“逢年過節,延安人的餐桌上一定少不了油饃饃。盡管現在年夜飯有了很多花樣,但油饃饃還是牢牢占據著‘主位’?!钡氐赖难影踩?、寶塔區非遺中心副主任薛陽說,在外求學期間,他最想念的還是油饃饃的味道。
“制作油饃饃要選用上好的軟米和黃米,按一定比例浸泡、瀝水、磨粉、過籮。將四分之一面粉用開水燙成糊狀放在鍋中蒸熟,再將蒸熟的面糊和剩余的面粉和在一起,放入盆中發酵?!眲⒗蛎氛f,之后,她會給發酵好的面團里加適量堿水,并將其捏成一個個中間有孔的小圓餅,入油鍋炸至金黃。剛出鍋的油饃饃色澤金黃,咬一口外脆里糯、松軟香甜,過年的幸福感瞬間涌上心頭。
從最初提著籮筐走街串巷,到后來推著自行車、騎著三輪車沿街售賣,再到現在開起門店,劉莉梅從事油饃饃生意已有30多年。憑借著嫻熟的制作技藝,她做的油饃饃深受顧客青睞。
2011年6月,陜北油饃饃手工制作技藝被列入陜西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油饃饃被賦予新的文化內涵。
臨近春節,來劉莉梅店里購買油饃饃的顧客絡繹不絕?!暗昀镆惶炷苜u出近5000個,還有不少通過快遞發往外地?,F在大家生活好了,吃油饃饃的意義更多是回憶與情懷。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更要把產品質量把控好,不能砸了延安特色小吃的招牌,更不能砸了非遺美食的招牌?!眲⒗蛎氛f。
地處黃土高原的延安海拔高、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為小米、蕎麥、糜子等小雜糧提供了生長的沃土。延安市在種植端、加工端、銷售端等產業鏈上齊發力,將“小雜糧”發展成助農增收致富的“大產業”。
近年來,延安市加大傳承保護力度,深入挖掘具有濃厚延安文化特色的飲食類非遺項目,加強政策扶持,通過市場化、商業化、產業化路徑推動傳承發展,不斷擴大延安傳統美食的美譽度和影響力,讓“舌尖上”的延安非遺煥發新活力。得益于電商和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許多像油饃饃這樣的特色“延安味道”走出了山坳,走上了全國各地消費者的餐桌。
萬花油饃饃店內,劉莉梅的兒媳姬文香將油饃饃、黃饃饃等陜北特色小吃抽真空包裝后裝進禮盒,準備發往外地。
“快過年了,線上訂單特別多。消費者來自全國各地,有顧客最多一次訂了1000多個油饃饃?!奔南阏f,“很多在外打拼的延安人,過年了都想回味家鄉的味道?!?/p>
延安市民劉宇買了不少油饃饃和黃饃饃。除了自己家里人吃,他還要郵寄給外地的朋友品嘗?!把影驳奈骞入s糧好,早已名聲在外。趁著過年,我想把油饃饃寄給朋友嘗嘗,讓他們品嘗地道的延安風味,感受濃濃的延安年味兒?!?/p>
非遺美食一頭牽著味蕾,一頭牽著情懷。如今,像油饃饃這樣的延安特色美食已不只代表食物本身,更承載著歷史與文化、記憶與鄉愁。(記者:董劍南)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省政府辦公廳主管 省政務大數據服務中心承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