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聯動 > 地市

【銅川】點點星光,照亮“和合”家園

來源: 陜西日報 發布時間: 2023-12-13 08:03

“尚和合”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涵。

圍繞“和合”二字,銅川市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有效整合各方資源力量,構筑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格局,打造智慧高效便民服務網格,培育“王玉理調解室”等一批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平臺品牌,構建基層“和合善治同心圓”。

目前,銅川市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連續4年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平安建設滿意度從2020年的97.11%提升到2022年的99.2%,社會治理取得顯著成效。

整合資源

“人人參與、人人盡責、人人享有”

銅川市新區咸豐路街道錦園社區,是該市最大的保障性住房社區,中低收入家庭占比高、人口密度大、人員結構復雜、治理難度大。

要讓不同背景、不同訴求的居民在大社區獲得認同感和歸屬感,應該找到什么樣的“黏合劑”?

從中華“和合”文化中尋求答案。

“對社區來說,就是要做好資源整合、人力聚合、發展融合,實現事和解、人和睦、家和諧?!?1月30日,錦園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王夢辰說。

王夢辰表示:“社區列出需求清單、資源清單、服務清單,探索以網格化管理、聯動化共建、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為主要內容的‘四化共治’模式,有效激發了居民和社會各方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錦園‘和合’家文化逐漸落地生根?!?/p>

和合,重在共建共治共享,畫出社會治理最大同心圓。

王夢辰介紹,采取“社區+物業”黨建聯建模式,目前,5名物業公司骨干黨員融入錦園社區網格組織體系,擔任兼職委員,雙向聯動解決物業公司管理糾紛多的難題。同時,把過去的社區“門外人”變為“門內人”。

居民需求不斷,而社區人手有限,矛盾如何化解?

對此,錦園社區采取與轄區單位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溝通會商解難題,成立“六小”門店聯盟、法律援助協會等14個協會組織,相關領域矛盾糾紛由所屬協會先行協商解決。

“商圈”集市讓小修小補回歸生活;“六小”門店聯盟與城市執法大隊一同解決門前亂堆亂放問題;“搭把手”協會反映小區圍擋破損存在安全隱患,同物業公司協商解決方案;追夢創業小組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各方形成合力,共建美好家園。

當前,以錦園社區為代表,銅川市各地有效整合各方資源力量,發動小區物業公司、社會組織、機關單位和黨員群眾共同參與社區基層志愿服務、平安建設、文明創建、糾紛化解等工作,打造“人人參與、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基層治理共同體。

延伸“觸角”

“人在格中管、事在格中辦、小事不出格”

“網格員,你好!我們單元樓道燈壞了,麻煩聯系物業維修一下?!?/p>

“好,我盡快聯系物業進行處理?!?/p>

“你好,物業工作人員已經維修,麻煩你出來看一下?!?/p>

“燈已經亮了。麻煩你了,謝謝!”

這是今年10月,錦園社區一位居民和網格員在微信中的對話。問題從求助到解決,只用了1個小時。

針對群眾個性化需求,錦園社區推行“網上接單、網格收單、社區派單、上門辦理”模式,努力做到1分鐘接單、半小時到場。一般問題1小時解決,復雜問題半天內形成解決方案。今年以來,錦園社區共接單辦理各類問題232件。

錦園社區服務之所以高效,是因為建立了四級網格組織體系。

銅川市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打造智慧高效便民服務網格,搭建起“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網格組織體系,實現“人在格中管、事在格中辦、小事不出格”。

王夢辰說:“我們將社區劃分為1個總網格、4個大網格、13個小網格、74個微網格,將黨建、民政、信訪等職能整合到‘一張網’,并壯大網格力量,組建由網格員、居民代表、物業管家、平安志愿者等參與的‘紅色服務隊’?!?/p>

隨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斷提升,社會治理也從“大而全”轉向“小而精”。

走進銅川市王益區王家河街道柿樹溝社區徐崇林書法館,只見這里環境雅致,幾位居民跟隨書法家潛心練習。

柿樹溝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賀占寧說話爽利:“我們及時回應群眾多方面需求和關切,建成智慧服務體驗室、群眾文藝室、小樹苗成長室等5個服務室,以及紅色黨史館、秦鳳崗文學館、徐崇林書法館等5個特色館?!?/p>

在銅川市,越來越多的社區豐富服務“內涵”,延伸服務“觸角”,讓居民更滿意。

化解矛盾

“群眾有難基層解,群眾有急及時幫”

在銅川市印臺區紅土鎮,有這樣一位善于調解矛盾的老黨員,大到征地拆遷,小到鄰里關系,他總有辦法讓雙方握手言和。當地群眾稱:“小成說事、小成能成?!?/p>

他就是王小成,曾擔任過9年東王村村委會主任。由于他基層工作經驗豐富,善于處理農村各類矛盾糾紛,被選聘為紅土鎮專職人民調解員,并以其名字命名成立“小成說事室”。

王小成介紹,每個鄉鎮和村子都有“人情世故”。有些村民法律意識不強,需要耐心溝通,在交流中把法律知識普及進去,從根本上解決村民的“心頭怨”。

如今,“小成說事室”已成為印臺區一站式源頭化解矛盾糾紛的名片。印臺區開發的居民平安通小程序也專門設置“小成說事”模塊,將鎮(街道)和行業部門調解能人錄入系統,方便群眾線上跨區域點名預約調解,努力做到“群眾有難基層解,群眾有急及時幫”。

近年來,銅川市打造了“小成說事室”“王玉理調解室”“老唐工作室”等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平臺,矛盾糾紛化解率保持在97%以上。

運用法治思維,從源頭預防矛盾,重在培育深厚的法治文化。

王益區王家河街道柿樹溝社區是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賀占寧表示,社區自創“五調”工作法,通過部門“聯調”、網格“微調”、法律“助調 ”、平臺“智調”、善治“心調”,積極維護居民合法權益,帶動群眾參與社會治理,構建基層多元調解新局面。

如今,銅川市培養出了一支素質高、結構優、能力強的“法律明白人”隊伍,實現全市每個行政村5名“法律明白人”全覆蓋?!胺擅靼兹恕迸Ξ敽没鶎印捌辗ㄐ麄鲉T”“矛盾調解員”“法律服務員”“民意收集員”,推動法治理念在農村落地生根,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基層治理體系更加健全。(記者:趙楊博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省政府辦公廳主管 省政務大數據服務中心承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