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三原垃圾分類記
來源: 陜西日報 發布時間: 2023-12-05 08:12
“幫我把積分存進‘存折’里?!?1月24日,在咸陽市三原縣新興鎮南社村智能高效堆肥房里,村民姚珍珍把“垃圾銀行存折”遞向工作人員。
現在,姚珍珍幾乎每天都會把收集分類好的易腐垃圾送到這里。很難想象,她之前是智能高效堆肥房建設的反對者。
故事還要從三原縣率先在農村地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講起。
垃圾分類在城市里屢見不鮮,但幾年前在三原縣卻是個新鮮事。一場“垃圾革命”未興起就遇到阻力。
“我要讓它建不成!臭烘烘的像個啥!”2021年,得知鎮上另一個“垃圾廠”要建在南社村,選址和自家一路之隔,姚珍珍直接帶領鄰居“組團”反對。
當時,時任新興鎮政府城建辦主任的惠麥長和鎮上干部,聯合南社村的老支書武耀軍挨家挨戶上門解釋。同時,村黨支部發動廣大黨員群眾,積極了解、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并組織群眾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培訓。
事實上,村民口中的“垃圾廠”名叫智能高效堆肥房,主體是西北大學自主研發的防臭堆肥裝置。通過智能高效堆肥房處理,每噸易腐垃圾能生產0.2噸左右的有機肥料。
“智能高效堆肥房具有投資費用低、廢氣排放達標、垃圾滲濾液可回收利用等特點,建成后能夠實現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被蓰滈L介紹。
盡管當時焦寅村的“垃圾廠”已經運行了3年多,但南社村村民一直都沒進去過。抱著懷疑的態度,村里持反對意見的村民都被邀請到焦寅村參觀。
“比家里都干凈?!?/p>
“垃圾還能換錢!”
“秸稈、樹葉子都能回收??!”
參觀的結果讓村民感到意外,反對聲漸漸消失。
今年7月,南社村年處理生活垃圾達1000余噸、生產有機物堆肥300余噸的智能高效堆肥房正式運營。
運營前,鎮干部帶上標配的“大禮包”——“垃圾銀行存折”和印有每戶專屬二維碼的垃圾桶,上門“送禮”。村民可將生活垃圾兌換積分存入“垃圾銀行存折”,換取米面醬醋油等生活用品。
南社村干部、黨員、網格長、村民代表率先從自家開啟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為群眾做表率。
讓惠麥長沒想到的是,短短幾個月,姚珍珍就以5000多積分成了南社村積分最高的人??粗φ湔涓羧砦寰腿稉Q生活用品,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參與生活垃圾分類。
如今的新興鎮,有害垃圾被送到危險廢物處理廠處理,易腐垃圾送到智能高效堆肥房生產有機肥料,可回收垃圾送到再生資源企業重新加工,其他垃圾由環衛部門送到焚燒場或填埋場處理。
“新興鎮的兩座堆肥房及‘垃圾銀行’積分兌換政策,帶動了周邊五愛村、張家坳村等9個村、近5000戶群眾共同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被蓰滈L說。
除了新興鎮,獨李鎮也在推廣農村生活垃圾分類上發力。該鎮引入“互聯網+垃圾分類”理念,結合村組實際,推行全品類全鏈條數字化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每家每戶綁定二維碼,用于可回收物的現場計量回收和交易支付。
“通過垃圾分類智慧管理平臺,哪個垃圾收集亭出現滿溢、哪戶村民需要上門回收,工作人員均能第一時間知曉并安排收集車前往?!豹毨铈傸h委組織委員武青介紹,該平臺能夠實時搜集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情況。
“村民的觀念需要引導,習慣需要養成,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大有可為?!比h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李鵬科說,如今,三原縣城關街道、陵前鎮等鄉鎮街道也將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提上了日程,努力讓村容村貌更美麗、生態環境更宜居。(記者:琚鵬飛 通訊員:田怡心)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省政府辦公廳主管 省政務大數據服務中心承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