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聯動 > 部門

【省知識產權局】2023年陜西省知識產權保護狀況

來源: 陜西日報 發布時間: 2024-04-24 06:10

202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陜西省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和十四屆三次、四次全會精神,高標準落實《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陜西省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綱要(2021—2035年)》《陜西省人民政府、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建西部示范知識產權強省實施方案》,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凝聚知識產權保護合力,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取得新成效。

一、總體情況

(一)省委、省政府高位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省委書記專題會議、省政府常務會議等,聽取知識產權工作匯報,研究工作措施,系統推動工作任務落實。省委、省政府將知識產權保護和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列入《陜西省2023年度督查檢查考核計劃》,將專利質量納入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評價體系,對各設區市及省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督查檢查,促進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屬地責任和部門責任落實。

(二)高規格召開共建西部示范知識產權強省推進大會

深入貫徹實施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和強省建設綱要,省政府、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共建西部示范知識產權強省實施方案》,以更實舉措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9月,陜西省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召開共建西部示范知識產權強省推進大會,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實舉措部署全省知識產權工作當前任務和長遠發展。

(三)知識產權管理體制實現重大優化調整

我省落實中央完善知識產權管理體制的重要部署,知識產權管理體制實現重大優化調整,省知識產權局調整為省政府直屬機構。通過改革,縱向縮短管理鏈條,橫向加強協同聯動,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工作基礎,整體提升全系統管理效能。

(四)改革創新示范引領更加突出

省委宣傳部(省版權局)推動建設版權貿易與保護平臺,著力打造“版權+”文化數字資產交易平臺,入選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第二批典型案例。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市場監管局、省文物局、省知識產權局等五部門推動老字號傳承保護和振興發展,共同對第一批、第二批“中華老字號”開展全面復核,推薦11家企業申報“中華老字號”;開展“陜西老字號”認定工作,兩批共認定101個“陜西老字號”。省商務廳、省知識產權局聯合舉辦首屆陜西老字號發展大會。省知識產權局、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市場監管局共同舉辦首屆陜西商標品牌發展大會,加強部門協作,發揮各自專業優勢,共同推動品牌建設。省知識產權局加強試點示范工作,渭南市,西安市雁塔區、蓮湖區,寶雞市隴縣,漢中市略陽縣,商洛市柞水縣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試點示范城市、縣(區)。2023年,我省新增籌建橫山羊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在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數量達到4個。延安蘋果列入全國第二批地理標志運用促進重點聯系指導名錄,累計數量位居全國第二;富平縣“綠色染三秦大地,奶香飄富庶太平”、漢中市“打造漢中仙毫區域公用品牌,助力鄉村振興農民增收致富”兩個案例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評為地理標志助力鄉村振興典型案例。省文化和旅游廳助力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推動非遺保護傳承,進一步促進綠色發展,“鳳翔泥塑、西秦刺繡、洛南草編”被評為2022年“非遺工坊典型案例”。全省法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經驗做法被最高法在兩會報告、《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中向全國推廣。省法院牽頭成立秦創原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中心經驗獲評全國工商聯“民營企業司法保護協同創新百佳實踐”。

二、主要工作情況

(五)知識產權法律與政策保障

加快推進知識產權地方立法。2023年,《陜西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陜西省專利條例(修正案)》經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日前,西部首部省級知識產權綜合性地方法規《陜西省知識產權保護和促進條例》也經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頒布,將于2024年4月26日起施行。加大知識產權政策保障。省科技廳制定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十條措施》和相關實施方案、工作指引,形成支持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組合拳。省市場監管局印發《陜西省2023年知識產權執法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加強對重點區域、重點市場、重點產品的整治。省林業局印發《陜西省國家公園原生態產品認定辦法(試行)》,推動發展民族文化、生態旅游、“秦嶺四寶”文化產品、特色農產品加工等相關產業。

(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

強化審判主體責任。2023年,全省法院系統共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9543件,審結8714件,同比分別上升22.8%和27.53%。一審案件服判息訴率持續保持在91.92%以上。省法院加強對關鍵核心技術和重點領域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建設,加大對馳名商標的保護、惡意違法人員懲罰性賠償力度、惡意搶注商標等行為的懲治力度,完善技術調查官機制,為護航創新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強化檢察監督效能。2023年,全省檢察機關共辦理各類侵犯知識產權案件516件,其中受理審查逮捕162件323人、審查起訴121件304人。全省檢察機關認真開展知識產權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集中統一履職,依法懲治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加強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加大打擊侵犯關鍵核心技術犯罪力度。開展知識產權領域公益訴訟,全省檢察機關重點針對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相關的生態環境和資源以及涉及的食品藥品、老字號、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文藝等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持續加強地理標志保護,服務保障鄉村振興。

重拳打擊違法犯罪。2023年,全省各級公安機關共偵辦侵犯知識產權領域犯罪案件13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70人,打掉團伙窩點74個,涉案價值1.6億元,破獲國家五部門聯合督辦案件2起,公安部督辦案件2起,省廳督辦案件15起,受到公安部賀電表揚2次。省公安廳以“昆侖2023”專項行動和夏季治安打擊整治行動為抓手,堅持把高水平履職盡責融入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格局。

(七)知識產權行政保護

加強行政保護體系建設。省知識產權局推動落實部門工作職責,牽頭制定印發《陜西省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小組2023年工作要點》。2023年12月,國家級陜西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驗收,面向全省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新能源產業提供專利快速預審,提供知識產權“一站式”綜合服務。西安市入選第二批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城市(地區)。省委宣傳部(省版權局)健全完善軟件正版化工作長效機制,制定《陜西省2023年推進使用正版軟件工作實施方案》。省文化和旅游廳積極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多元融合發展,在全省開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成功舉辦“非遺融入現代生活”現場交流活動和首屆中國非遺保護年會活動。省知識產權局開展兩批共19個省級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培育項目,帶動全省知識產權保護質效提升。西安海關建立出口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塑名單和培塑專員制度,為自主品牌走出國門保駕護航。我省在2023年中央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檢查考核中,初評再次達到優秀等次。

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全省各有關部門加強知識產權行政案件查處力度,組織開展“劍網”“昆侖”“清濁”“鐵拳”“藍天”“龍騰”“藍網”等專項行動,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共辦結各類知識產權案件591件。省知識產權局印發《陜西省2023年知識產權行政保護方案》,制定具體措施部署安排全省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任務;組織2023年度全省行政保護典型案例評選和案卷評查工作;持續深化知識產權代理行業“藍天”專項整治行動,全省知識產權代理行業秩序明顯好轉。省委宣傳部(省版權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2023年全省版權執法工作的通知》,組織、指導、協調版權案件查辦工作,全年查辦各類版權案件43件。省委宣傳部(省版權局)、省公安廳、省電影局等部門開展“劍網2023”“院線電影”“青少年版權保護季”等專項行動,有力地打擊了版權侵權行為,構建了良好的版權社會生態。省文化和旅游廳在文化、旅游、出版、廣電領域開展文化和旅游市場“清濁行動”,持續整治文化和旅游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省林業局組織林草植物新品種權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侵犯林草植物新品種權違法行為。西安海關以開展“龍騰2023”專項行動、“藍網行動”為抓手,連續五年在中歐班列(長安號)查獲出口涉嫌侵權貨物,打擊郵遞、快件、跨境電商等渠道侵權行為。西安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查處侵犯“冬奧”奧林匹克標志專有權案被評為全國行政保護十大案例之一。

(八)知識產權協同保護

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有效銜接。行政執法部門與公安、檢察部門對涉嫌犯罪的知識產權案件查辦等工作銜接機制運行有效。省法院、省市場監管局、省知識產權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協同保護的實施意見》,建立健全部門協同、三級聯動、銜接順暢、保護高效的全省知識產權行政與司法協同保護工作體系。省法院、省檢察院、省公安廳印發《知識產權一審刑事案件集中管轄實施辦法》,全面打通偵訴審銜接渠道。省林業局、省公安廳落實《關于建立涉林案件查辦協作機制的意見》等文件,進一步加強林業行政執法協作。

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不斷完善。我省不斷完善知識產權訴調對接、仲調對接、人民調解、糾紛調解協議司法確認等制度機制。省知識產權局、省法院印發《關于加強訴源治理推動知識產權糾紛源頭預防化解的實施意見》,全省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構達到157家,各級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組織達到18個,專利、商標侵權糾紛行政調解司法確認工作雙雙實現零的突破。省知識產權局、省司法廳印發《關于加強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工作的實施意見》,推動9家知識產權人民調解組織、1家商事調解組織和66名調解員入駐法院調解平臺。省知識產權局、省法院、省檢察院建立完善知識產權技術調查官隊伍,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專業技術支撐。2023年,陜西省仲裁機構共受理知識產權仲裁案件36件、標的額2221萬元。西安市獲批全國知識產權糾紛快速處理試點。西安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立線下糾紛線上解的“云調解”模式經驗,被評選為全國首批10個典型經驗做法和案例。

跨區域和跨部門協作有效聯動。我省與西北五省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沿黃河九省區建立了跨地區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機制,簽署《黃河流域“9+3”?。▍^、兵團)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聯盟章程》《沿黃九?。▍^)地理標志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和《沿黃九?。▍^)地理標志產品推廣戰略合作協議》。渭南、榆林、漢中、商洛等市與相鄰省所轄區建立跨區域合作機制,推進知識產權跨省區保護協作。省法院發揮法院案件提級管轄、指定管轄機制作用,有效打破地方保護。2023年,提級管轄知識產權案件5件,指定跨區域管轄案件1件。省文化和旅游廳會同省委宣傳部(省版權局)、省廣播電視局、省文物局組織召開2次省級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會商會議,共同研究解決知識產權保護和執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省商務廳、省知識產權局在133屆“廣交會”期間,聯合設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幫助我省參展企業現場處理知識產權糾紛。

海外糾紛應對指導逐步加強。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獲批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陜西分中心。省知識產權局、省貿促會在英國、哈薩克斯坦設立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站。省貿促會組織企業參加“馬德里和海牙體系宣傳推廣會”等,面向國內外企業提供“一站式”實時商事公共法律服務。省知識產權局發布《陜西省知識產權侵權案件維權工作指引》《海外知識產權實務指引(中亞五國)》,批準設立西北首家陜西涉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西安中心,指導西安市雁塔區啟動我省首個區(縣)級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機制。

信用體系建設和行業自律不斷優化。省市場監管局印發《陜西省市場監管局關于推進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監管的通知》,將知識產權指標納入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模型,進一步加大信用監管力度。省知識產權局制定《進一步加快推動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升公共服務規范化、標準化、便利化水平。先后成立省商標協會和省專利代理師協會,開展了商標代理行業專項整治行動,加強行業自律。

(九)知識產權源頭保護

知識產權創造質量明顯提升。省知識產權局印發《深化實施知識產權支持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發展若干措施(2023—2025年)》,面向全國舉辦“秦創原高價值專利培育大賽”,吸引省內外一批高價值專利在陜落地轉化;依托國家級和省級產業創新中心、工程實驗室等平臺建設27家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省市場監管局建立健全“陜西精品”評價認定機制,印發《“陜西精品”區域公共品牌建設實施意見》。省知識產權局指導開展“陜西好商標”評價工作,三年累計認定陜西好商標176件;我省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受理窗口累計達到15個,實現我省設區市全覆蓋;布局建設34個商標品牌指導站,為經營主體提供及時有效的業務指導。省委宣傳部(省版權局)推進版權示范創建工作,評定陜西省版權示范單位9家、示范園區1家;2家企業、1家園區分別獲評2022年度全國版權示范單位(示范園區),1家企業獲評“2023年度十大著作權人”,延安獲評2023年民間文藝版權保護與促進試點城市,填補我省空白。省知識產權局推動地理標志與特色產業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歷史文化傳承以及鄉村振興有機融合,2023年,我省新增合陽遠志、鎮平黃連、柞水(黑)木耳3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新增洛南豆腐、石泉蠶絲2個地理標志商標。

知識產權指標穩步增長。2023年,我省共獲授權專利7.16萬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2.2萬件,同比增長16.1%。全省商標注冊申請量15.01萬件,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7%,商標注冊8.62萬件,與上年同比下降20.6%。全省PCT國際專利申請565件,同比增長4.2%,成為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重要支撐。全省版權作品登記3.94萬件,同比增長6.2%。2023年,全省通過國家審定小麥品種11個,玉米品種4個,省級審定品種113個,適宜同一生態區種植引種備案品種34個,糧食安全基礎不斷夯實。截至2023年底,全省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10萬件,達到10.22萬件,同比增長24.5%;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25.84件,同比增加5.08件;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3.9萬件,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9.96件,同比增加2.3件,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任務;有效商標注冊78.23萬件,同比增長9.4%;有效地理標志商標157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89個,全省核準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經營主體787家;累計獲批林草植物新品種58個,其中已獲得國家和省級良種審定的新品種7個。

知識產權金融多元化推進。2023年,我省專利質押合同登記1204項,質押貸款金額54.7億元,受惠企業943家,各項指標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4.4%、38.1%、24.7%;商標專用權質押合同登記14項,涉及商標136件次,質押貸款金額0.62億元,受惠企業14家。省知識產權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陜西監管局、省財政廳印發《陜西省知識產權保險保費補貼實施辦法(試行)》,補貼保單623單,保險金額1.3億余元。

知識產權運用效益更加凸顯。省委宣傳部(省版權局)舉辦2023“陜西年度十大IP”評選、“致未來文學節”等活動,推動版權資源的轉化運用。組織參加第九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獲“優秀組織獎”。省教育廳先后舉辦第七屆陜西高??萍汲晒刽咝F髮忧⒄剷完兾魇〗逃萍既瞬沤y籌推進大會科技成果展示活動,集中展示推介高??萍汲晒?000多項。省科技廳聚焦我省24條重點產業鏈,統籌推進技術市場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金融融合發展,支持一批已取得關鍵核心知識產權的重大科技成果進行就地轉化和產業化。省知識產權局完成并發布全省24條制造業重點產業鏈專利導航報告,為政府決策、企業創新、產業發展提供決策參考;實施專利轉化專項計劃,有效促進我省產業鏈和創新鏈的深度融合;實施“千企百城”商標品牌價值提升行動,重點培育企業品牌和區域品牌;組織推薦我省地理標志產品在大型高級別會議中進行展示宣傳,提升我省地理標志產品知名度和影響力。省林業局啟動實施紅豆杉、珙桐高效繁育技術研究等科技專項51項,建成油松、七葉樹、紅棗等國家種子資源庫3個。楊凌示范區2023年植物品種權交易20項,交易額共計1040.2萬元。西安可視可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文博行業大型VR影院整體解決方案——兵馬俑VR影院》項目獲第二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全球獎。

(十)知識產權國際交流合作

打造西部知識產權合作交流新高地。省政府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同主辦以“加強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地區)知識產權合作論壇,促進知識產權共享,助力“一帶一路”互通互聯。省貿促會舉辦以“強化法治保障,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為主題的“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地區)商事法律合作論壇。省委外辦、省商務廳、省知識產權局聯合推動制作中歐地理標志互認產品“眉縣獼猴桃”推廣宣傳片,在歐洲等地播出。省廣電局、陜西廣電融媒體集團與阿聯酋中阿衛視聯合推出的《視聽中國·陜西時間》欄目正式開播,播放陜西特色的優秀電視劇、電影、紀錄片、動畫片。

完善涉外風險防控機制。省政府定期召開“政企懇談會”,收集內外資企業包括知識產權保護在內的相關訴求,省知識產權局對企業相關訴求及時處理,并將結果報省政府。省商務廳在官網開設“知識產權國別環境指南”專欄;召開全省外資企業圓桌會和企業座談會,為全省企業海外知識產權保護提供指導;與企業建立常態化靈活的溝通交流機制,落實好外資企業圓桌會議制度和跨國公司直通車制度,幫助企業解決急難愁盼問題。省貿促會多次調研外資企業,收集整理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相關訴求;積極推動陜西設立“中國—烏茲別克斯坦商事法律合作委員會中方秘書處”,落實推進雙方在涉法信息交流、知識產權等方面開展合作。

三、知識產權保護基礎建設情況

(十一)知識產權人才隊伍建設

我省不斷加強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對知識產權高端人才培養支持力度。2023年,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從事知識產權行政執法隊伍合計275支,1548人。全省知識產權系統共有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隊伍11支,73人。省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隊伍共118支,891人。西安海關共有10支知識產權執法隊伍,總計71人。全省法院系統共有27家法院具有知識產權案件管轄權,共計118人從事知識產權案件審理工作。全省共有123家檢察院涉及知識產權檢察職能,共計528人從事知識產權檢察相關工作。省司法廳積極推進知識產權仲裁隊伍建設,全省共有仲裁機構9家,全部開展知識產權業務,知識產權領域仲裁員148人。省市場監管局建立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執法辦案人才庫,確定111名人才庫成員。省知識產權局支持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大學、西北政法大學等高校不斷加強知識產權學科專業建設,擴大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培養規模;支持西安外國語大學建設“一帶一路”知識產權語言服務人才培養中心,加強知識產權涉外專業人才培養。積極推進全省知識產權行政保護人才隊伍建設,開展全省黨政領導干部、企業和行政執法人員多層次、多領域專題培訓,有力提升齊抓共管的思想共識。

(十二)考核及獎勵激勵工作

省級有關部門不斷強化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激勵措施,有效激勵辦案人員積極性。省知識產權局深入實施《陜西省知識產權“十四五”人才規劃》,“陜西省知識產權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被列入省政府表彰項目,以省政府名義表彰先進集體49個、先進個人79名。省委宣傳部(省版權局)積極做好國家版權局2022年度查處重大侵權盜版案件有功單位及有功個人推薦工作,5人獲評有功個人。省公安廳對“昆侖2022”專項行動中表現突出的集體和個人進行通報表揚。省文化和旅游廳就2021—2022年度全省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重大案件和2022年度全省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優秀案卷、規范案卷辦案單位及辦案人員予以通報表揚。西安海關將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工作目標任務納入關區內各隸屬海關年終考核。省法院民三庭、漢中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科等4個集體和5名同志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表彰為2022年度全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成績突出集體和個人。

(十三)營造良好保護氛圍

各成員單位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宣傳力度,開展各具特色、形式多樣的知識產權宣傳活動,為增強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成效,推動高質量發展營造了良好輿論環境。舉辦《陜西省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綱要(2021—2035年)》、2022年陜西省知識產權保護狀況、“加強知識產權檢察保護,聚力支持全面創新”等新聞發布會,發布2022年全省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白皮書、《陜西省知識產權檢察工作年度報告(2022)》,向社會通報知識產權工作進展及成效。省知識產權局統籌安排全省“4·26知識產權宣傳周系列活動”,舉辦新時代十年陜西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成就展;發布2022年度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典型案例。省委宣傳部(省版權局)聯合西安市委宣傳部、陜文投等單位成功舉辦陜西省“4·26”世界知識產權日版權主題宣傳活動,廣泛宣傳版權法律法規知識和版權工作成果;舉辦全省“少年先鋒 護苗同行”綠書簽行動啟動儀式,引導青少年兒童綠色閱讀、文明上網;發布2022年度打擊侵犯版權典型案件,有效地提升了全社會版權保護意識。省公安廳在世界知識產權日發布宣傳通稿和侵權假冒典型案例。省教育廳聯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西安工業大學在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開展知識產權進校園系列活動。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各地市文旅行政部門積極宣傳知識產權法律法規,曝光典型案例。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商務廳舉辦2023中華美食薈·知味陜西餐飲消費季,專題推介12條非遺美食路線。省市場監管局發布《2022年陜西省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綜述》以及《陜西省打擊侵權假冒十大典型案例》。省林業局組織開展林草種苗質量抽查檢查入戶宣傳,面向種苗生產企業和人員開展《種子法》及法規制度標準的宣傳解讀。西安海關組織開展知識產權“進機關”“進社區”“進商場”“進企業”“進校園”等服務活動,形成全方位集中宣傳態勢,營造社會共治氛圍。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省政府辦公廳主管 省政務大數據服務中心承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