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稅務局】以稅收高質量發展展現陜西稅務新作為
來源: 陜西日報 發布時間: 2024-01-31 08:07
2023年全年組織稅費收入超過9500億元;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490億元;爭取到6個綜合保稅區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出口退稅首破百億大關;建設“楓橋式”稅務局打造涉稅費爭議調解“樣板間”入選全省“十大法治事件”;在全國稅務系統青年才俊培養示范單位創建中排名第一……
時光鐫刻光榮印記,奮斗描繪多彩畫卷?;仨斋@滿滿的2023年,陜西省稅務局在國家稅務總局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高效推進落實“三個年”活動,以“為者”的姿態砥礪奮進,以“行者”的干勁櫛風沐雨,激情滿格、開拓進取,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服務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高分卷”。
講政治 鑄忠誠
擦亮忠誠干凈擔當的底色
——以奮發的狀態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緊緊圍繞“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創新開展“一十百千萬”行動,建立“領學、講學、踐學”的學習矩陣,創新領導干部“走流程”、青年干部“蹲點位”、指導組“看現場”等調研方法,弘揚“四下基層”的優良傳統,圍繞“小切口、高站位”確定調研課題251項、轉化實際舉措239項。建立“自查自糾、專項整治、問題剖析”檢視整改閉環,總結97個整改整治典型案例,推動從“解決一個問題”到“解決一類問題”,兩批主題教育前后銜接、有序推進、成效顯著。
——以忠誠的姿態推動政治機關建設全面過硬。創新實施政治機關建設“七項行動”,健全“省局主責、市局主抓、縣局主建、支部主創、小組主動、黨員主干、人人主戰”工作機制,打造了西安未央、渭南富平、銅川耀州、延安寶塔、榆林綏德、安康紫陽等一批“樣板間”,126個縣級局政治機關建設工作獲得地方黨政領導批示表揚,陜西省稅務局被省委直屬機關工委評為基層黨建工作先進單位。
——以趕考的心態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細化落實“兩個責任”167個責任事項,發揮網格化教育監督“管到人頭”的優勢,釋放了一體化綜合監督效能。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雙同倒查”機制、“八查清三深挖”工作法被駐總局紀檢監察組推介,促進了一體推進“三不腐”。
抓主責 強主業
提升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成色
——統籌“收”與“減”。 依法依規地“收”,堅持“稅費皆重”的理念。建立“一把手主責、班子成員齊抓、減稅辦統籌、各部門協作、網格員直連”五級聯動機制,升級“懂能會”和“陜速辦”服務機制,構建了“數據畫像找人、部門聯動找人、管家精準找人、網格兜底找人”的“政策找人”格局。
——深化“管”與“服”。連續10年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連續3年出臺服務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攬子舉措,推出12條“春雨潤苗”服務舉措,開發“政策一站查”“訴求一鍵提”等微信小程序,稅費事項網上可辦率達到96%。特別是圍繞落實“三個年”活動,為全省重點項目及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管家式”服務,全年通過“銀稅互動”幫助18.9萬戶企業獲得貸款1835.6億元。
——融通“法”與“理”。推動制定《西北五省區稅務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與省高院簽訂法稅合作框架協議,與西北政法大學共建“稅務法治協同創新中心”,深化了稅收法治協作。強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聯合7部門打擊虛開騙稅,有力維護了經濟稅收秩序。全面推行6項涉稅事項非強制執法方式,14個“首違不罰”事項全落地。全省655個稅務所(分局、大廳)完成“楓橋式”1.0標準化建設,聯合省委政法委、省司法廳表彰了全省第一批13家“楓橋式”稅務局建設示范單位。
爭試點 創亮點
書寫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新篇
開展大企業“兩鏈融合”試點,建立“總對總”聯系服務機制,一體貫通日常征管和風險管理。建立陜甘寧蒙川豫大企業稅收跨區域協作機制、陜豫渝川新稅收服務中歐班列“五心聯動”合作新范式,推動“西安都市圈”稅收一體化合作,有力促進了稅收執法、服務、監管高效協同。推出“數據算鏈”“產業鏈圖譜”等增值服務,促成73戶企業達成產銷合作3.9億元。
激活力 聚合力
激發團結奮斗干事創業的動能
搭建干部實訓平臺,建成5類“秦領先鋒”實踐營地、12個人才實踐打卡營地,打造了“秦稅絲路”智庫、“智稅”生態試驗中心、稅收研究翻譯基地。深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樹典型、強引領,16家單位(集體)、5名個人獲得省部級以上榮譽表彰。其中,1個集體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2個集體榮獲全國工人先鋒號,1人榮獲全國工會系統先進工作者、當選中國工會十八大代表。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干好稅收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陜西稅務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把準稅務部門的職責定位,緊扣省委深化拓展“三個年”活動部署,以陜西稅務“創新年”為撬動和牽引,堅定不移建強政治機關,集中精力干好主責主業,持續拓展提升職能作用,深化改革優化治理體系,打造一流稅收營商環境,鍛造堪當重任的“稅務鐵軍”。
堅持政治引領
堅定不移建強政治機關
——拓展主題教育成果。抓好成果轉化運用,健全完善主題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制度機制,堅持和深化“四下基層”,認真總結“一十百千萬”“領學、講學、踐學”“走流程、蹲點位、看現場”等經驗做法,進一步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干好主責主業、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實實在在成效。
——加強政治機關建設。認真落實黨委會議“第一議題”制度,規范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發揮各級黨委領學、促學作用。實施政治機關建設“鑄魂塑形”工程和“秦稅先鋒”示范引領行動,健全“快干優推”機制,優化“縱合橫通強黨建”工作機制,落實黨建和業務融合28條措施,深化“雙建雙促”“紅石榴·陜先鋒”“秦稅傾力·非常滿意”等特色亮點,鞏固齊心協力抓黨建工作格局。
——深化全面從嚴治黨??咐螇簩嵏骷墶耙话咽帧焙桶嘧尤鎻膰乐吸h主體責任。全面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不斷推動“兩個責任”同向發力、同題共答。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決糾“四風”樹新風。用好“紀檢委員履責時間”,不斷加強紀法教育、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達到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綜合效應。
聚焦中心工作
集中精力干好主責主業
堅持組織收入原則,嚴禁征收“過頭稅費”。精細落實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堅持“快享、準確、嚴查、深督、精宣”的策略,升級“陜速辦”“懂能會”等機制辦法,進一步深化“政策找人”,拓展“自動算稅”,建強“數據及時獲取、效應分析共享、風險一體管控”的優惠政策直達快享落實體系。加強對“不應享而享”、違規騙稅等風險的分析和分類應對,堅決不讓優惠政策的“紅包”落入不法分子的“腰包”。建立多部門、多稅種、多層級征管協作和信息共享機制,構建稅費風險預警排查機制,深入開展八部門常態化聯合打擊虛開發票、騙取出口退稅等專項行動,根治亂象、堵塞漏洞、維護經濟秩序。
主動服務全局
持續拓展提升職能作用
圍繞深化拓展“三個年”活動和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數字經濟,進一步細化落實服務陜西經濟高質量發展措施,研究制定稅收服務科技創新“八大行動”、西安“雙中心”重點項目建設、新一輪秦創原三年行動計劃、“兩鏈”融合重點項目、數字經濟重點產業集群等方面的服務舉措。加強部門協同配合,出臺更多支持市場經營主體特別是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措施。強化區域協同共治,支持陜西更好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
持續深化改革
不斷優化稅費治理體系
扎實開展深化稅收征管改革提升行動,確保全面完成各項改革任務。抓好《意見》落實創新舉措復制推廣,深入分析短板弱項,補充增加針對性改進措施,擴圍已有經驗。對照“四精”新體系要求,高質量推進全省稅務系統創新項目,打造更多“強黨建、抓主業、穩增長、優服務”品牌亮點。主動融入數字政府建設,推進系統聯通、數據共享,提高稅費共治能力和水平。落實稅費治理數字化轉型要求,優化征管崗責設置,推動基層分局征管方式轉變。
站穩人民立場
打造一流稅收營商環境
——提質增效優服務。緊扣“高效辦成一件事”,持續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春雨潤苗”等專項活動。拓展延伸辦稅繳費服務網格化體系,加強內外部協同配合,進一步優化政策“一戶式”速推、問題“一攬子”速答、訴求“一站式”速辦、信貸“一鍵式”速享等問辦協同服務,提高“好辦事”的便利和“辦成事”的效率。
——規范執法促遵從。堅持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不斷規范稅收執法行為。加強涉稅專業服務行業監管,持續推動“楓橋式”稅務所(分局、大廳)建設,打造“辦問一體、集中審核、宣傳輔導、征納互動、訴求響應、爭議調解”的綜合稅費服務中心,著力推動“接訴即辦”向“未訴先辦”延伸。
——做優做強創品牌。將“稅務管家”服務理念優化拓展到稅務工作全領域、各環節,打造一流稅收營商環境。探索“信用+生態游”等精細服務機制,做亮“稅智絲路快車”等特色,做優“稅路通·陜耀絲路”服務品牌。持續拓展“稅銀互動”廣度和深度。積極推進“稅之聲”可視答疑、 “稅至戶”服務進社區等創新服務舉措,進一步發揮品牌矩陣效應。
激發隊伍活力
鍛造堪當重任稅務鐵軍
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加強領導干部履職能力培訓,開展青年干部“多區域攬才和全方位育才”行動,做好各級各類人才的選育管用工作。抓好“練兵比武”活動,建立場景化、實戰化人才培養機制,持續提升干部教育培訓成效。開展“強思想、守紀律、轉作風”專項行動,落實為基層減負各項規定,發揮群團組織橋梁作用,進一步增強干部職工的事業心和歸屬感。
國家稅務總局陜西省稅務局主要領導表示,稅務部門將堅決貫徹落實總局黨委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扎實的舉措、更加優良的作風,忠誠擔當、實干創新、善作善成,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陜西新篇章貢獻稅務力量。(董之玲 嶺之南? 陳顯信 胡志斌)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省政府辦公廳主管 省政務大數據服務中心承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