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履職盡責強擔當 服務發展聚合力
來源: 陜西日報 發布時間: 2024-01-26 08:34
2023年,全省市場監管系統以主題教育為引領,以“三個年”活動為抓手,實干擔當、奮發有為,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省市場監管局連續4年在全省目標責任考核中獲得“優秀”等次,更加主動、更大力度、更加精準地發揮服務大局的職能作用。
突出教育與監管 持之以恒強黨建
全省市場監管系統主題教育扎實深入有效開展,全系統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加強組織領導,突出主題主線,采取務實舉措,一體推進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等重點工作,堅持學悟融合、調研促進、知行統一、查改貫通,在鑄魂增智正風促干等方面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全面加強政治機關建設,踐行“第一議題”制度,先后召開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會33次,強化督促問效,堅決做到中央、省委工作重心在哪里,市場監管工作就跟進到哪里。著力發揮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帶動作用、黨支部中堅作用,廣泛開展學習培訓、交流研討等活動,機關理論武裝格局日臻完善,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等組織生活制度,深入開展基層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省局系統24個黨支部被評定為“五星級黨支部”。
省市場監管局堅持開展經常性教育和引導提醒工作,促使黨員干部受教育、明底線、知敬畏,努力營造“三不腐”濃厚氛圍,強化執紀監督,嚴肅查處黨員干部違法違紀行為,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取得實效。全年開展各類業務培訓40余期,培訓1.9萬余人次,深入推進清廉市監建設,創新開展“監管政策共學、風險隱患共查、清正廉潔共促”活動,為經營主體解決發展難題2436個;開展“百人進百所百企”活動,100名駐所干部上門服務380家企業;多措并舉推動行風建設走深走實,完成行風整改問題236個。
突出改革與服務 大力培育經營主體
省市場監管局扎實開展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提振市場信心,服務各類經營主體健康有序發展。
——持續推進企業開辦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省市場監管局深化經營主體準入準營退出制度改革,大力優化辦理流程,提升線下“一窗式”服務效能,積極推動“一件事一次辦”集成改革,企業開辦實現1日辦結、全類型經營主體全程電子化登記全面實現;探索實施企業異地遷移保留原有名稱試點,試點推行“一業一證”行政許可制度改革,探索實施“一證準營”;全面推行經營主體簡易注銷程序,推進企業強制清算與破產登記事項便利化,探索對多年吊銷未注銷企業實行強制注銷。截至2023年底,全省登記在冊經營主體581.58萬戶,同比增長8.53%。其中,企業156.51萬戶,同比增長12.07%,個體工商戶417.39萬戶,同比增長7.42%。
——完善和落實企業幫扶政策。省市場監管局不斷完善信用修復制度機制,累計移出經營異常名錄企業11.55萬戶,移出嚴重違法名單企業345戶,對首次逾期年報經營主體不予行政處罰,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督促退費1483萬元;組織開展質量技術幫扶“提質強企”、計量服務中小企業行、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檢驗檢測助力產業優化升級系列行動,多措并舉助力經營主體發展,2023年度全省167個線上線下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服務企業1.3萬余次,解決技術難題1885個,為企業節約費用4597萬元;出臺《陜西省省級廣告產業園管理辦法》,助推廣告產業高質量發展。咸陽獲評首批全國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示范區,遴選武功、嵐皋等11個區縣創建省級示范區。
——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省市場監管局研究出臺扶持個體工商戶發展37條措施和支持“個轉企”10條措施,實施分型分類培育和精準幫扶;開展“個體工商戶服務月”活動,2個月內有5.78萬人次參加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召開座談會1270次,組織專題宣傳活動1318場,走訪個體工商戶11.82萬戶,協調解決問題訴求和實際困難490個;開展個體工商戶電商培訓,聯合56家金融機構常態化開展金融普惠政策宣傳和投融資對接活動;扎實抓好“小個?!秉h建工作,組織系統所屬非公經濟黨組織認真開展第二批主題教育,“小個?!秉h建綜合服務管理平臺上線試運行,舉辦“小個?!秉h建培訓班168期,培訓7981人次。榆林市探索“個轉企”便民服務措施,漢中市實行低風險食品生產承諾許可制,延安市積極探索新時代“小個?!秉h建工作新路徑。
突出質量與創新 服務高質量項目建設
2023年,省市場監管局高標準推動《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計量發展規劃》實施,中航富士達等4家企業獲得第五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組織開展第十屆陜西質量獎評選;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多舉措促進我省產品、工程、服務提質增效;成功舉辦“一帶一路”品牌建設論壇,發布《“陜西精品”區域公共品牌建設實施意見》;全面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全省新增首席質量官566名,建成全省首家質量管理實訓基地,全省首批產品傷害監測哨點醫院正式掛牌;制定《缺陷消費品召回管理工作指南》,成立黃河流域缺陷產品召回技術聯盟。
在著力強化質量基礎設施支撐能力方面,省市場監管局圍繞我省重點產業鏈和產業集群,深入推進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積極推進秦創原質量基礎設施服務集成基地建設,組建國內首個省級數字計量技術委員會,國家輸配電裝備、省壓力儀表等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正式成立,秦創原計量服務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氫能、煤化工、雙碳、校園安全等7個省級標委會以及省標準創新實訓基地、省民營經濟標準化研究中心。建立西北地區檢驗檢測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在7個縣區開展省級有機認證示范區創建。扎實推進國家羊乳制品等質檢中心建設,省地理標志產品、省保健食品等質檢中心正式成立。出臺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細則,圓滿完成中國—中亞峰會服務保障任務。食品安全評價性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我省食品安全工作連續四年獲得國務院食安委考核A級等次。全年沒有發生較大以上“三品一特”安全事故,連續四年獲省委、省政府安全生產考核“優秀”等次。
我省企業主導參與國際標準17項,1100余家企業導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累計建立并保存各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1949項,發布省級地方計量技術規范11項。發布省級地方標準188項,新獲質量認證證書9060張。
突出安全與發展 守牢市場安全底線
去年,省市場監管局著力推動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落細落實,全省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穩步提升。該局制定食品安全工作約談暫行辦法,建立“兩書一函”責任督促落實制度,“六個十”專項行動打造示范樣板企業5740戶,全省7萬名干部落實包保食品生產經營主體46.38萬戶;深入開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攻堅行動,持續抓好乳制品、肉制品質量提升行動和特色食品小作坊提檔升級工作,加強學校食堂等集中用餐單位風險隱患排查治理;牽頭建立陜黑冀蒙湘5?。▍^)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高質量發展區域聯動機制,特殊醫學配方食品生產企業實現“零”的突破;出臺陜西省農村集體聚餐工作指南,食品包裝標簽增加食用期限標注工作被市場監管總局推廣到全國;常態化開展“你點我檢”活動,完成35大類19.03萬批次食品抽檢任務,建立抽檢不合格食品風險防控聯動機制,探索建立核查處置“流動診所+專家會診”模式。
工業產品安全監管持續加強。辦理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178張。完成131種3873批次產品抽檢,不合格發現率6.12%。建立完善抽查快檢快處機制,實施不合格產品質量分析建議書制度。加強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隱患排查,發現并整改問題企業634家。開展兒童和學生用品安全守護、老年用品質量安全“守護夕陽”、黑加油站(點)集中治理等專項行動,部署煙花爆竹、燃氣用品、電動自行車等質量安全專項檢查,棉花公檢超28.6萬噸,重點領域質量問題得到進一步治理。
特種設備安全風險得到有力管控。落實特種設備安全主體責任“兩個規定”,部署開展“企業主體責任推進年”活動,制定風險防控清單和應急保障指南。組織排查整治特種設備安全重大隱患111個、一般隱患5014個。扎實開展城鎮燃氣專項整治,排查清理非法氣瓶2.58萬只,組織銷毀報廢氣瓶5.67萬只。
突出力度與溫度 維護良好市場秩序
省市場監管局就不斷完善執法制度機制,牽頭建立絲路沿線西北省區市場監管執法協作機制,出臺深化執法協作指導意見,“一圈兩區”執法協作邁入“快車道”;協調省高院建立消保工作聯動機制,川陜兩省消保委成功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在優化市場競爭生態方面,省市場監管局部署開展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清理,梳理政策措施1.73萬件;建立西北地區經營者集中審查協作機制,審結經營者集中申報20件;開展民生領域反壟斷執法、反不正當競爭“守護”專項執法行動。
“12315”投訴舉報咨詢辦復率98.45%,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6449萬元。全省放心消費示范單位達到27034家,消費維權服務站超6500個,新增ODR企業467家,參與線下購物“七日無理由退貨”活動的實體店增至5700家。全省消費環境總指數86.36,整體狀況良好。省局12315中心獲評“全國三八紅旗集體”。
省市場監管局著力抓好重點領域監管執法,扎實抓好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穩價保質、旅游市場價格檢查等專項行動,大力整治醫療領域市場秩序;全面強化廣告導向監管,鞏固醫美專項整治工作成效;“打傳規直”保持高壓嚴打態勢,民生領域“鐵拳”行動縱深推進,“長江禁捕 打非斷鏈”行動受到市場監管總局通報表揚;深入開展互聯網銷售危險化學品專項治理行動,制止餐飲浪費、茶葉過度包裝治理、農資打假、檢驗檢測領域執法等專項行動有序推進,全省系統查辦各類案件1.5萬件。
突出效能與基礎 構建高效監管體系
為強化法治監管保障,省市場監管局推動《陜西省質量促進條例》《陜西省反不正當競爭條例》等7部法規列入省人大立法規劃;研究制定“首違免罰”和輕微違法行為減輕處罰等清單,合理運用行政裁量,依法實施輕罰免罰;組織開展法治市場監管建設考核評價,深入開展“法治下基層 助力‘三個年’”活動。
為提升信用監管工作質量,省市場監管局深入開展數據質量提升行動,同時大力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跨部門綜合監管全面啟動,“一業一查”監管開始試點,“按事項管”向“按行業管”轉變穩步推進;全面推行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精準劃分經營主體信用風險等級,實施差異化監管,助力經營主體減負增信。
在加強智慧監管方面,省市場監管局堅持“兩網一中心”建設思路,加快業務系統整合融合,歸集各類業務數據1.68億條,主動向省級相關部門推送市場監管數據1690余萬條,推進部門間數據互聯互通;優化智慧云中心可視化平臺功能,完成PC電腦端、移動APP端上線試運行,實現“數管”向“智管”有效轉變。
同時,制定市場監管人才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推進“三支隊伍”建設,強化市場監管所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研究制定四星市場監管所評定指標體系,積極推進市場監管所等級評定工作,全省9個市場監管所獲評全國首批五星所。
風勁潮涌,自當揚帆破浪;任重道遠,更須快馬加鞭。
下一步,省市場監管局將以更強的毅力攻堅克難,以更大的勇氣革故鼎新,以更實的作風干事創業,全力以赴推進全省市場監管工作再上新臺階,為譜寫陜西新篇、爭做西部示范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