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生態環境廳】全力為重點項目環評服務提供保障
來源: 陜西日報 發布時間: 2024-01-17 08:17
“這次環評辦理我們只送過一次資料。開工前兩個月,我們就拿到了批復文件,前后只跑了兩次,效率比幾年前高了很多!”1月5日,陜西省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馬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感慨地說。
日前,省環境調查評估中心受理了銅川—白水—潼關輸氣管道工程項目的環評報告書。該項目是陜西省“十四五”規劃的新建民生保供項目,也是省環境調查評估中心受理的重點項目之一。由于該工程要穿越河流、濕地等生態敏感區,環評報告提出的施工線路是否妥當、建設時環保要求是否合格成為評估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技術評估會召開之前,省環境調查評估中心項目負責人就提前研讀了項目資料,對項目與有關環評準入政策、環境分區管控最新成果的比對分析作出初步研判,對項目選址選線合理優化、環境影響敏感點保護提出初期建議,對環評報告的問題提出修改意見。
超前介入,關口前移,是省生態環境廳當好企業環評服務“領航員”的“關鍵一招”。
省環境調查評估中心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相較于以往的工作模式,他們在環評報告編制階段,甚至項目立項最初階段,第一時間預審項目,安排專人現場指導,提前告知企業注意事項,將大多數問題在前期解決。
在項目實地踏勘環節,省環境調查評估中心為企業宣傳環境管理最新政策,現場解決環保措施實施中的疑難問題,幫助企業規避風險。在技術評估會上,省環境調查評估中心嚴格依照環評報告報審“一版制”要求,一次性告知環評單位需補充的文件及需修改的信息,盡最大可能提高評估工作效率。
通過對該項目主動介入、靠前服務、高效評估的實踐,省環境調查評估中心將國家法定的60個工作日審批時間壓縮至23個工作日,使項目方提前拿到了環評批復,為建設單位降低了時間成本,為項目建設贏得了寶貴時間。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是生態環境系統審批的高頻事項。以“三個年”活動為契機,省生態環境廳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和行政審批橫向溝通、省市縣環評審批部門縱向推進的項目環評協調機制,全心服務高質量項目、全力推進高質量項目,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環評是在發展中守住綠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線,在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笔∩鷳B環境廳環境影響評價處處長李強告訴記者,省生態環境廳成立全省重點項目環評審批服務工作專班,征集2023年需生態環境部及省生態環境廳支持的重大項目99個,建立重點項目臺賬,定期調度環評審批進展情況;暢通項目環評綠色通道,實行項目環評即受理即評估、評估審查同步、不見面審批,最大限度推進項目審批。2023年以來,省生態環境廳批復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平均審批時間比法定時間壓縮60%。(記者:申東昕)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