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陜西省長江十年禁漁推進情況

來源: 省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24-08-07 08:23

8月6日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蔡斌,陜西省公安廳副廳長杜清江,陜西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劉育民,陜西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局局長趙毅出席,介紹陜西省長江十年禁漁推進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處長李惠主持。

李惠: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今天,我們邀請到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蔡斌先生,省公安廳副廳長杜清江先生,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劉育民先生,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局局長趙毅先生,請他們為大家介紹陜西省長江十年禁漁推進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蔡斌副廳長作介紹。

蔡斌:女士們、先生們,各界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謝大家對陜西開展長江十年禁漁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下面,我就有關情況向大家通報如下。

長江十年禁漁是黨中央為全局計、為子孫謀的重要決策,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任務。去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又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強調要“堅定推進長江十年禁漁,鞏固好已經取得的成果”。李強總理主持召開中央區域協調發展領導小組專題會議,審議《關于堅定不移推進長江十年禁漁工作的意見》,今年已經以國辦文件正式印發。自2021年全面實施禁漁以來,我省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長江十年禁漁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強化統籌協調,細化政策措施,層層壓實責任,各地各部門精心組織、密切配合、協同推進,完善工作機制,加強執法監管,加大宣傳力度,在禁捕政策、禁漁管理、監管能力、社會保障、資源保護等5方面建立了比較扎實的基礎,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健全工作機制,夯實政策基礎。堅持標本兼治,建立政府負責,農業農村部門主抓,公安、市場監管等11個部門共同參與的禁漁工作機制;強化公安、農業農村、市場監管、交通運輸等多部門聯合執法協作聯動機制,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雙向銜接機制;公安部門、農業農村部門牽頭成立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專項執法行動聯合指揮部,持續組織開展專項整治,統籌推進各項執法任務。配套出臺了涉漁船舶管理、執法監管、水生生物保護、垂釣管理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了部門間協作,跨水域聯合執法監管、禁捕工作約談、禁捕考核等長效管理機制,構建起了上下聯動、措施有效、保障有力的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

二是注重常態化監管,夯實管理基礎。聚焦重點水域、重點時段、重點場所,高頻次、高強度開展水陸巡查,對違法捕撈行為重拳打擊、形成震懾,圍繞防控薄弱環節加強日常監管、筑牢防線。公安、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等部門聯勤聯動,緊盯捕撈、運輸、加工、銷售各環節,全鏈條打擊;健全跨省、跨市、跨縣區域聯合執法機制,開展“四清四無”回頭看專項行動。三年來,全省共開展執法巡查16546次,其中,聯合執法2563次,出動執法人員49254人次、出動執法車輛15596輛次、出動執法船艇1325艘次,水上巡查22200公里,各地農業農村部門累計查辦涉漁案件618起,移司法138157人,公安部門偵辦涉漁案件277件,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405名,收繳漁獲物1300余公斤,市場監管部門辦理涉漁案件78件,清理“三無”船舶4551艘、清理違規網具18.4萬頂,“三無”船舶、違規網具基本實現了去存量、遏增量、控變量、清亂象

三是加強隊伍建設,夯實能力基礎。全面落實農業農村部漁政執法有健全執法機構、有充足執法人員、有專業執法裝備、有經費保障、有協助巡護隊伍、有公開舉報電話的“六有”要求,省級財政每年列支4000元專項經費,保障長江禁捕工作順利開展。涉及禁捕工作的431個縣(市、區、管委會)均成立農業綜合執法隊伍或漁政執法大隊,配備專職漁政執法人員206名。在重點水域安裝視頻監控設備,寶雞、漢中、安康、商洛4市共設置視頻監控點位168個,覆蓋漢江、嘉陵江、丹江及10個保護區等水域岸線478公里。全省長江流域有漁政執法船艇11艘,執法車輛36輛,無人機46架。吸納村民、志愿者、河湖保潔員等1909人組建護漁隊伍74支,協助開展漁政巡護工作。省市縣三級主動公開舉報電話,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基本形成了人防技防結合、專管群管并重的執法體系。

四是強化安置保障,夯實社會基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制定方案,涉“三無”船舶家庭8912044人逐戶逐人建立跟蹤檔案,“一人一檔”跟蹤保障退捕漁民115人,全部納入基本養老保險保障,有就業意愿的980人全部實現就業創業,免費就業培訓200人次。目前,退捕漁民、清理取締“三無”船舶所涉及的家庭生活穩定、情緒穩定。全方位開展禁漁政策宣傳,營造全社會參與的良好氛圍,三年來共發布典型案例58個,在國家新聞媒體宣傳報道374次、省部級以下媒體(含傳統媒體和網站)宣傳報道1422次,發放各類宣傳資料78萬份,通過微信、短信等發送禁捕信息9000萬余條。通過正面宣傳和以案釋法等活動,使宣傳教育做到了沿江群眾全覆蓋,禁捕水域禁漁秩序平穩。

五是加大生態修復,夯實保護基礎。堅持“兩手抓”,一手抓水生生物保護。系統開展水生生物資源監測,結果顯示,漢江、嘉陵江、丹江流域水生生物種增多、個體增重、資源總量明顯增長。2023年比2022年監測到的魚類品種增加了15種。多年來未監測到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川陜哲羅鮭,從2021年開始,多次監測到一定數量種群。一手抓水域生態修復。對25個涉漁工程開展了兩輪次專項執法檢查,督促落實生態補償資金720萬元??茖W制定放流方案,規范建設增殖放流平臺91個,三年來,全省累計放流經濟魚類2000余萬尾,珍稀瀕危水生動物8萬余尾。統籌285萬元全面提升長江流域7個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保護功能,爭取3700萬元中央財政資金實施大鯢種質資源保護項目、長江流域旗艦物種川陜哲羅鮭保種項目和安康漁政執法預警系統建設項目,加大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要求“實施好長江十年禁漁”。當前,我們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非法捕撈行為仍時有發生,同時水生生物多樣性修復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任務依然艱巨。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堅定不移推進長江十年禁漁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2412號)精神,省農業農村廳會同省發改委、省公安廳、省財政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市場監管局等11個省級部門和寶雞、漢中、安康、商洛市政府研究制定了《實施意見》,近期已經以領導小組辦公室文件印發。下一步,我們將會同相關部門從以下四個方面持續發力,抓實抓好各項工作。

一是持續優化工作機制。堅持“中央統籌、部門協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優化完善各級長江禁捕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工作機制,強化政府統籌協調、部門協同配合、運轉高效順暢的工作格局,健全正向激勵和反向問責機制,夯實工作基礎。

二是持續加強執法監管。健全執法協作機制,強化跨區域、跨部門執法合作,緊盯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重點對象、重要物種,依法嚴厲查處“電毒炸”、“絕戶網”等非法捕撈以及市場銷售非法漁獲物等違法犯罪行為,配齊配強漁政執法隊伍、協助巡護隊伍及執法裝備,加強涉漁船舶管理,消除非法捕撈隱患,加大對違規垂釣的管控力度,不定期開展暗查暗訪,始終保持高壓嚴管的態勢。

三是持續推進生態修復。持續開展長江禁漁效果評估和水生生物完整性評價,開展川陜哲羅鮭、大鯢、水獺、秦嶺細鱗鮭等水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修復工作,加大珍稀瀕危物種保護技術研究力度,持續擴大人工保種和增殖放流規模,開展自然繁殖試驗,推動野外棲息地重建,提升水生野生動物收容救護能力,加強對水域開發利用的規范管理,做好資源調查監測和外來物種防治工作。

四是持續加宣傳引導。期通報禁漁工作進展,回應群眾關切問題,凝聚社會共識。及時公布涉漁違法典型案例,深入開展警示教育。每年與全國同步開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活動,廣泛宣講禁漁政策法規,積極營造全社會共同保護長江生態的良好氛圍。

在此,我們歡迎廣大群眾和媒體朋友們一如既往參與、支持、監督長江十年禁漁工作,齊心協力保護好長江母親河,讓長江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改善,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陜西力量。

我先介紹這些。謝謝大家!

李惠:謝謝蔡廳長。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歡迎大家圍繞今天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之前,請先介紹一下所在的新聞單位。

陜西廣電融媒體集團(臺):我省長江十年禁漁已經四年了,剛才介紹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請問,目前,我省長江禁漁工作還存在哪些問題或者困難?今后,我們有哪些針對性的措施?謝謝!

蔡斌:感謝您對我省長江十年禁漁工作的關注和提問。目前,我省長江十年禁漁工作雖然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仍面臨一些問題和困難。首先,非法捕撈行為仍時有發生。盡管我們不斷加大執法力度,但在一些偏遠水域和夜間時段,仍存在個別不法分子冒險偷捕的現象,個別地方存在非法漁獲物地下非法交易鏈斬斷又再生的問題。其次,休閑垂釣管理將是今后日常管理的重點工作。雖然我們在漢江、嘉陵江、丹江等水域劃定了部分準釣區、禁釣區,規定了準釣和禁釣的時間,但個別垂釣者時常會存在僥幸心理,超出準釣范圍進行垂釣。再者,生態修復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水生生物資源的恢復需要時間,生態系統的完全恢復仍任重道遠。

針對這些問題和困難,我們將采取以下針對性措施。一是進一步加強執法監管和日常巡查。加大巡查頻次和力度,特別是加強對重點水域、重點時段的監控,充分利用無人機、固定監控設備等現代科技手段,提高執法效率和精準度。同時,加強跨區域、跨部門的聯合執法,形成強大的執法合力,嚴厲打擊非法捕撈行為。加暗查暗訪的力度,特別市場銷售終端的暗查暗訪力度,發現銷售野生魚的加大處罰力度,同時按圖索驥,加強對非法捕撈、運輸、銷售等各環節的專項整治。二是持續強化休閑垂釣管理。進一步完善休閑垂釣登記制度,推動以村為單位建立休閑垂釣者登記檔案,包括個人信息、垂釣時間和地點等,垂釣管理與護漁員考核掛鉤,以便監管和追蹤。引入公眾監督,鼓勵公眾對違規垂釣行為進行舉報。提升技術手段,利用監控攝像頭、無人機等技術設備,輔助監管垂釣活動。開展科學監測,定期評估垂釣活動對魚類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影響,根據監測結果調整管理措施。三是加強水生生物監測和評估。堅持每年開展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和和評估工作,及時掌握生態系統的變化情況,為科學制定和調整保護措施提供依據。同時,加大對水生態修復項目的投入和支持,促進水生生物資源的恢復和生態系統的改善。

我們深知長江十年禁漁工作的重要性和艱巨性,將以堅定的決心和有力的措施,確保這項工作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為保護長江生態環境、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貢獻陜西力量。

西西新聞:陜西省公安機關已經開展四年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專項行動,接下來如何繼續做好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工作?

杜清江: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剛才,已經通報了近年來公安機關依法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犯罪取得的成效,下一步,全省各級公安機關將繼續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十年禁漁的部署要求,扎實推進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犯罪工作。

一是持續依法嚴厲打擊。與農業農村、交通運輸、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進一步健全完善行刑銜接長效機制,加強線索摸排、聯合巡查、涉漁案件移送和會商研判,不斷提高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犯罪力度。對非法捕撈案件線索,公安機關將發現一起,打擊一起,嚴厲查處,絕不姑息。二是密切警務合作。細化落實與湖北、四川等省公安機關簽訂的《警務合作協議》,強化漢江、嘉陵江流域非法捕撈警務信息共享和資源優化配置,切實提高跨區域聯合作戰能力。指導漢中、安康、商洛與相鄰市縣公安機關開展交界水域聯合巡查行動,提升聯合執法巡查、水岸區域聯控水平,推動源頭治理。三是做好綜合整治。聯合農業農村廳、交通運輸廳、市場監管局等部門全面落實《陜西省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專項整治聯合巡查機制》,省、市、縣三級相關部門適時開展聯合巡查和專項整治。聯合農業農村部門清理取締各類非法捕撈船舶和違規漁具。聯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打擊水產品收購、加工、銷售企業和交易市場、餐飲場所等市場主體非法銷售漁獲物行為;打擊網絡交易平臺和廣告媒體虛假宣傳、過度營銷、誘導欺詐消費者的違法行為。聯合交通運輸部門對公路、水路、交通運輸場站、碼頭等地執法巡查。在捕撈、運輸、銷售三個環節上斬斷非法捕撈鏈條。

通過以上這些工作措施,在社會上積極營造“不敢捕、不能捕、不想捕”的禁漁氛圍,為落實長江十年禁漁,保護長江生態環境貢獻公安力量。

國際在線:長江禁漁工作開展以來,我們看到打擊市場公開宣傳、銷售長江非法捕撈漁獲物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請問監管部門都做了哪些具體工作?

劉育民: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

全省市場監管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江十年禁漁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工作要求,根據省禁捕工作領導小組安排,積極會同農業農村、公安等部門通過開展聯合執法檢查、組織暗查暗訪、聯合督導檢查等方式,嚴厲打擊市場銷售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行為。一是聚焦市場強監管。按照長江禁漁工作統一部署,著力強化市場監管力度和稽查執法精度,突出重點部位關鍵環節,科學調配執法力量,持續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嚴厲打擊市場銷售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行為;二是聚焦協作抓共治。充分發揮市場監管職能優勢,不斷密切協作配合,積極開展跨區域、跨部門聯合執法行動,嚴厲打擊各類涉漁違法犯罪行為,通過線索互通、信息共享、執法聯動、經驗互鑒,力求形成合力“合唱”效果,在執法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獲取執法效果最大化,鞏固和拓展全省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成效;三是聚焦督辦抓落實。針對市場監管長江禁漁的“規定動作”,我們在將其納入食品安全、質量強省等目標責任考核范圍的基礎上,總結推廣各地的好做法好經驗,進一步完善考核辦法,合理設置考核指標,充分發揮督查考核作用,積極推動工作落實見效;四是聚焦機制抓創新。不斷完善執法辦案制度,強化制度機制建設,先后建立《食品安全案件報送工作機制》《一圈兩區案件查辦協助機制》等,促進各地執法辦案經驗交流共享,強化案件查辦震懾警示和示范引領作用;五是圍繞中心抓宣傳。在嚴厲打擊市場銷售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行為的同時,結合階段工作開展情況,同步組織宣傳統籌策劃,采取懸掛標語橫幅、張貼宣傳海報等多種形式,面向社會廣泛宣傳“長江禁捕、打非斷鏈”等專項行動內容、政策法規及工作成效,增強市場水產經營從業者守法經營意識,提高群眾抵制非法捕撈漁獲物的自覺性。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聚焦市場監管領域長江禁漁工作要求,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切實履行市場監管工作職能,科學統籌工作開展,持續做好日常監管同專項整治工作有機結合,不斷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堅決徹底斬斷非法捕撈漁獲物市場流通鏈條。

陜西網:據了解,近年來各級政府在長江十年禁漁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各地群眾在這項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今后,廣大群眾又該如何在禁漁工作中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謝謝!

趙毅:非常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長江十年禁漁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積極參與。在過去的三年多里,廣大群眾積極響應政策,許多群眾主動配合相關部門的監管工作,熱情參與巡護,一旦發現非法捕撈等行為,便及時向有關部門反饋。還有眾多群眾通過積極參與志愿者活動、大力宣傳禁漁政策等方式,為保護生態環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在此,我要衷心感謝廣大人民群眾對我們工作的理解和大力支持。當然,不可否認的是,仍有少部分群眾對禁漁政策的理解和重視程度尚有不足,存在一些僥幸心理和不當行為。

在此,我想強調的是,中央政策很明確,十年之內絕不會以任何理由開禁,絕不允許任何形式的非法捕撈行為。要切實做好長江十年禁漁工作,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不僅需要政府不斷完善政策,需要相關部門加強管理,更需要廣大人民群眾的全力支持和深度參與,發揮更大的作用。一是要持續強化自我約束。不僅自身堅決不參與非法捕撈、違規垂釣、偷買偷賣野生魚等行為,還要積極勸導身邊的人自覺遵守相關規定,同時注重教育培養下一代的環保意識,讓保護長江的理念得以代代傳承。二是要積極參與監督。一方面,監督相關部門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漏洞,為完善禁漁工作積極建言獻策。另一方面,一旦發現不法行為,要勇敢地進行舉報,形成一張嚴密的監督網,讓不法分子無所遁形。三是要逐步改變消費習慣。嚴禁采購、銷售和加工來自禁捕水域的非法捕撈漁獲物。

再次感謝大家的支持與配合,讓我們攜手共進,為保護長江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李惠:感謝幾位發布人,感謝各位媒體朋友。本場發布會到此結束,再見!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