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質量支撐、標準引領”高質量推動兩個綱要實施有關情況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24-06-28 13:31

6月28日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市場監管局局長張小平,?陜西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牛子仲,陜西省市場監管局二級巡視員許武勤出席,介紹“質量支撐、標準引領”高質量推動兩個綱要實施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處長李惠主持。

李惠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省市場監管局局長張小平先生,?請他圍繞“質量支撐、標準引領”高質量推動兩個綱要實施這一主題,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出席發布會的還有: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牛子仲先生、二級巡視員許武勤先生。??

下面,首先請張小平局長作介紹。

張小平: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在這里和大家見面。非常感謝大家對質量強省和標準化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下面,我向大家介紹“質量支撐?標準引領”高質量推動兩個綱要實施情況。

全省市場監管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質量、標準化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深化拓展“三個年”活動,統籌推進質量、標準、品牌一體化建設,加快推動新質生產力“質”的變革,持續增強我省產業和區域質量競爭力,有力有序推進質量強國建設和標準化發展兩個綱要及其實施意見在陜西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質量支撐產業優化升級成效顯著

始終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大力增強質量意識,實施質量提升行動省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達85.58,連續四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食品評價性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經營主體發展質量指數為71.82,西部地區排名第1位,質量賦能創新發展駛入快車道。

一是聚力推進質量聯動提升。瞄準質量短板,圍繞產業鏈發展需要,開展“提質強企”行動、中小企業計量伙伴行、民營企業“標準體檢”、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卓越質量三秦行、首席質量官培訓等活動,每年入企幫扶1000余次,服務1000余家企業導入先進質量管理模式,培訓經營主體近萬家,累計培養首席質量官3000余人,為產業鏈供應鏈聯動提升奠定堅實質量基礎。在醫藥領域,提升制藥分析儀器測試藥品質量一致性評價能力,助力陜西藥品遠銷海外;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制定動力電池檢驗技術規范、充電樁遠程計量辦法,有效解決動力電池和充電樁檢測難題建155個線下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站點,建立計量、標準、檢測聯動服務機制,去年服務經營主體1.31萬家次,解決技術難題1885個,為經營主體節約成本4596.88萬元提升工業產值7.17億元。

二是聚力賦能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著力推動質量強省建設“點線面”提升,開展質量強企強鏈強市三年行動,建立“一企一策”“一鏈一策”“一縣一策”質量提升清單,聚焦氫能、光伏、羊乳等重點產業,面向秦創原、航空產業集群、預制菜加工等戰略新興產業集聚區,突破一批重大質量技術瓶頸建設一批創新中心載體、轉化一批質量創新成果。籌建陜西氫能質量技術創新園,確定4大質量提升任務,11項質量技術突破項目,推進氫能“制、儲、輸、加、用”全鏈條發展已發布的《壓縮氫氣加氣機檢定規程》填補國內空白。投資1.3億元建成國家羊乳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陜西)和陜西省羊乳制品產業計量測試中心西安航天發動機有限公司基于全流程大數據的精益航天卓越智造模式入選全國企業首席質量官質量變革創新良好實踐案例;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1+7+1全生命周期質量數字化管理模式入選全國數字化質量管理創新與實踐案例。我省累計14家組織榮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中航西安飛機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次進入第五屆中國質量獎候選名單。

三是聚力提升品牌美譽度和影響力。出臺《“陜西精品”區域公共品牌建設實施意見》,舉辦第七屆“絲博會”“一帶一路”品牌建設論壇、三秦品牌發展大會等活動,搭建我省品牌開放交流平臺。連續多年開展公益性品牌價值評價,我省40余個品牌評價價值達2500億元,5個果品位列中國果品品牌價值評估榜單前十。通過開展標準建設、認證提升,富平柿餅、眉縣獼猴桃、米脂小米、涇渭茯茶、寶雞搟面皮等區域品牌建設產品附加值、市場占有率大幅增加,有力提升地方傳統特色產業競爭力,直接或間接解決就業200余萬人。安康恒口毛絨玩具示范區獲批國家級消費品標準化試點,讓小玩具成就大產業、塑造硬品牌。

二、標準化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作用明顯

截至目前,我省企業累計主導參與國際標準67項、國家標準1847項、地方標準2155項、團體標準391項,印發支撐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25項;承擔國際標準化組織秘書處2個,國內對口單位32個;國家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秘書處33個;省級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48個。建設標準化試點項目580個。

一是標準助推創新發展步伐加快。楊凌示范區籌建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旱區農業)圍繞西安“雙中心”建設,獲批國家標準驗證點2個,新申請推薦5個。舉辦全省民營經濟標準創新大會,與省科技廳、省工商聯協同建立民營企業標準創新保障機制。新組建氫能、煤化工、富硒食品等一批省級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新制定傳感器與物聯網、太陽能光伏、輸變電裝備等一批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新發布云計算、區塊鏈、網絡安全、北斗應用等一批重要標準;我省企業西電捷通榮獲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一等獎、中國電子科技二十所榮獲三等獎,全省累計獲獎13項,其中一等獎3項。

二是標準引領產業發展作用凸顯。制定涵蓋10個子體系,5286項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的特色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建設陜汽智能網聯汽車、法士特智能工廠等重點工業領域國家級標準化試點9個;5家氫能裝備企業獲批第三批國家高端裝備制造業標準化試點項目。西安城墻、大唐芙蓉園、安康瀛湖、關山草原等11家旅游景區相繼獲批國家級服務業試點示范項目。圍繞助力全省羊乳產業高質量發展,聯合省農業農村廳成立省農業農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制定奶山羊養殖地方標準14項、團體標準1項,羊乳產品地方標準1項、團體標準12項;充分發揮標準化試點引領作用,創建奶山羊規模養殖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區項目1個、省級標準化試點項目2個。

三是標準支撐綠色發展漸成體系。成立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林業、“雙碳”省級標委會,制定生態環境、自然資源領域標準體系,印發《陜西省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實施方案》,發布《關中地區重點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環境領域省級地方標準32項。3家單位獲批國家級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立項制定餐飲業、機關食堂等反食品浪費地方標準;推進限制過度包裝強制性國家標準實施,讓綠色消費、綠色生活理念漸入人心。

四是標準服務對外開放有力有效傾力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加快建設中亞標準化陜西研究中心,實現5萬余項中亞國家標準題錄查詢。批籌西安愛菊糧油、西安中醫腦病醫院2個駐哈薩克斯坦海外標準化試點,為我省企業參與中亞國家標準化活動搭建平臺和橋梁。

五是標準助力城鄉發展和社會建設穩步推進。累計制定民生領域省級地方標準156項,乾縣被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批準為國家級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渭南市、延安市、榆林市政務服務中心等9家單位獲批國家級政務服務標準化試點。建設寧陜全域旅游、略陽烏雞、眉縣獼猴桃等標準化試點,以標準有力支撐特色經濟、集體經濟、聯農帶農經濟發展。

三、質量基礎設施保障能力有效提升

統籌加強全省、行業、區域質量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提升質量基礎設施保障能力。

一是計量體系不斷完善。加快布局建設計量體系,我省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達1949項,制定發布地方計量技術規范79項,量傳體系更加完善。建成并運行輸配電裝備等11個國家級、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10個國家級和省級計量器具新產品型式評價實驗室列全國第一梯隊;先后組建碳達峰碳中和、數字計量等5個全國首家專業計量技術委員會。

二是質量科技支撐能力不斷增強。建成過程儀表、煤及鹽化工等5個國家質檢中心和34個省級質檢中心;已批籌半導體照明、石油天然氣等4個國家質檢中心;成立計量光學及應用等2個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和用氫裝備國家市場監管技術創新中心,籌建光伏產業國家質量標準實驗室,為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

三是認證檢測服務作用不斷顯現。“十四五”以來,我省新增認證證書2.36萬張、獲證組織6190家,其中能源、信息技術服務、信息安全、食品安全、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均實現翻番目標。截至目前,全省共有檢驗檢測機構1994家,其中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機構增至183家、增幅達64.86%。全省CNAS認可實驗室增長130家、增幅達44.21%,全省質量認證檢測覆蓋面進一步拓展。

四是質量基礎設施集成服務效能不斷深化。建立質量基礎設施能力測評指標體系,建設全省統一的質量基礎信息平臺“秦質享”提供“產品檢驗”“計量校準”“認證提升”“標準制定”和“質量知識”五大服務。已整合全省2255家檢驗檢測機構和計量機構檢定校準能力信息、33萬條標準題錄、42條產業鏈政策標準,滿足各類產業發展需求,助力提質增效。

此外,我們還針對重點產品、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加強質量安全監管,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開展跨地區、跨部門執法協作,維護市場秩序和公平競爭,讓人民群眾買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下一步,我們將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持續深入實施質量強省戰略,加強質量支撐和標準引領,全鏈條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厚植推進重點產業鏈群“百億提升、千億跨越、萬億壯大”質量根基,拓展壯大“四個萬億級”產業集群質量服務深度,著力提升構建具有陜西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質量效能,為奮力陜西新篇?爭做西部示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我就介紹這些情況,謝謝大家!

李惠:謝謝張局長的介紹。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歡迎大家圍繞今天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之前,請先介紹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陜西廣電融媒體集團(臺):我了解到省市場監管局承擔著省質量強省委辦公室的職責,負責質量強省建設的統籌協調工作。那么想請問一下,今年在質量強省建設工作方面,有哪些重要的舉措呢?

張小平:這個問題請牛子仲同志回答。

牛子仲: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我來介紹一下有關情況。2024年省質量強省委強化統籌協調,堅持系統推進,持續加強質量強省建設。省質量強省辦組織召開2024年省質量強省委全體會議,研究制定2024年度質量強省工作要點,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實施重點產品質量提升工程、實施陜西建造質量提升工程、實施服務業質量提升工程等7個方面,部署23項深化質量強省建設工作任務。聚焦產業競爭力和民生需求,與省工信廳、商務廳、住建廳等部門共同研究,制定專項方案,持續提升我省制造業產品和消費品質量合格率。同時,抓好2023年中央質量督察考核反饋情況整改和2024年中央質量督察考核迎考工作,夯實各級黨委政府質量工作責任。

這里我重點介紹一下質量強企強鏈強市三年行動。今年初,省市場監管局、省發改委、省科技廳、省工信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等6部門聯合印發《陜西省質量強企強鏈強市三年行動方案》,堅持“統籌運用、聚焦重點、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的基本原則,加強質量支撐和標準引領,以質量強企為依托,以質量強鏈為牽引,以質量強市為載體,有力有序推進“兩個綱要”實施。瞄準先進制造、現代能源、文化旅游、戰略性新興產業等4個萬億級產業集群,聚焦氫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統籌食品加工等傳統優勢產業,提出省市兩級每年分別培育10家質量強國建設領軍企業、2條質量強鏈示范鏈、5個質量強縣標桿縣鎮,“點線面”三位一體助力質量強省建設。明確到2026年底,建設10個質量基礎設施集成服務基地、開展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試點10個、爭創質量提升培訓基地3個等17項具體行動目標。

質量強企強鏈強市三年行動,圍繞5個維度17項具體重點任務組織實施。一是實施一批重大質量攻關項目。聚焦氫能、光伏、汽車、鈦及鈦合金等重點產業,突破一批質量關鍵技術;立足戰略性新興產業需求,研制一批先進技術標準;面向秦創原、西安航空產業集群、氫能產業園等產業園區,建設一批創新中心載體;搭建質量創新成果轉化平臺,轉化一批質量創新成果。二是培育一批質量強國建設領軍企業。提高企業質量水平,推廣數字化供應鏈管理,創新質量管理過程方法,完善標準體系;開展政府質量獎梯隊培育,鼓勵企業實施質量品牌戰略,開展陜西品牌推介宣傳活動。三是打造一批質量強鏈示范鏈。聚焦重點產業全鏈條,繪制產業鏈質量攻關圖譜;發揮鏈主企業牽引作用,組建質量技術創新聯合體,通過合格評定、檢測認證等手段推動產業鏈質量管理協同;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標準有效銜接,推動質量認證在重點產業的應用,提升產業鏈韌性和安全。四是建設一批質量強國標桿縣鎮。推動特色產業縣、具有區域品牌建設基礎的地區,打造高水平縣域競爭力;構建普惠性、高質量、可持續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務標準體系,打造高品質縣域生活圈;健全城鎮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標準,加快新型城鎮化領域標準創新研制,打造高效能縣域供給體。五是推動一批質量基礎設施提質增效。聚焦產業布局質量基礎設施建設,圍繞產業需求釋放質量基礎設施效能,構建“一站式”服務網絡,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區域互補、跨區融合、協同提升;打造質量基礎設施技術和應用數據平臺,鼓勵大中企業、科研院所等開放共享質量基礎設施資源和應用場景,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等質量基礎設施交流合作。

質量強企強鏈強市三年行動將強化部門聯動,充分發揮質量強省、質量強市(縣)統籌協調機制作用,科學評估質量投入和質量效益,及時總結提煉經驗做法,更加彰顯質量在企業做大做強、產業建圈強鏈、城市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謝謝。

中國報道:今年3月,國務院印發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其中明確部署了實施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和標準提升這四大行動,而標準提升行動是由市場監管部門牽頭負責推進的。在此,我想請問一下,截至目前,我省在標準提升行動方面已經開展了哪些工作?后續又有怎樣的具體安排?

張小平: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標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撐,對于推動設備更新、提振消費信心、促進工藝升級、確保產品質量具有基礎性、引領性作用。在這里,我想給大家舉個例子。

陜西有一個特色產業就是羊乳產業。2023年2月22日,國家開始實施嬰幼兒配方奶粉新的國家標準,新國標將原有的《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分為2個標準,即《較大嬰兒配方食品》《幼兒配方食品》,也就是說讓每一段奶粉都有了屬于自己的標準。同時,新國標對生產指標要求更加嚴格,這對我省羊奶粉產業而言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也將勢必會推動羊乳企業主動開展技術創新、設備改造、產業升級、品牌塑造。

因此,作為“標準提升行動”牽頭部門,我們堅持標準引領、有序提升,統籌推動標準立項制定、實施應用等各環節,不僅要讓重點標準能夠立得住、定得準,還要管得住、推得開,最大程度釋放標準化效能。

一是抓統籌,“清單化”制定工作方案。經省政府同意,我們聯合7部門印發《陜西省以標準提升牽引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方案》?!豆ぷ鞣桨浮穲猿智鍐位芾恚瑥哪芎呐欧拧a品質量安全、回收循環利用3個方面,部署了10項標準提升重點領域,并梳理形成制修訂“重點地方標準”和“重點國家標準”兩張清單。其中,2024年完成制修訂省級地方標準53項,2025年完成制修訂省級地方標準49項,同步推動兩年內主導參與制定27項國家標準。

二是抓流程,“項目化”實施標準研制。我們堅持“早立項、早發布、早實施、早見效”,推進地方標準全流程管理。在標準立項上擴增量,進一步優化立項流程、提升立項頻次(標準立項工作由一年一次改為一年四次)、縮短制定周期(標準制定周期由18個月縮短至12個月)。在標準復審上優存量,開展地方標準復審清理和質量提升行動,對1476項省級地方標準進行梳理排查,建議修訂118項、建議廢止32項。在標準審查上提質量,建立涵蓋282個領域794人的全省標準化專家咨詢庫,為標準審查工作提供專業化指導;組建省標準技術審評中心全程服務標準制修訂工作。在標準體系上求“新”量。聚焦輸變電裝備、太陽能光伏、氫能等重點產業鏈,指導“鏈主”企業聯合產業鏈上下游,因地制宜構建從原材料開采到回收利用的全產業鏈標準體系。

三是抓協同,“系統化”推進任務落實。首先,樹立示范標桿,組織西安電爐研究所有限公司等5家單位申報國家標準驗證點,推薦氫能、白酒、羊乳等領域,作為2024年全國企業標準“領跑者”重點領域。其次,夯實部門責任。圍繞102項重點地方標準制修訂任務,分領域明確行業主管部門和完成時限。整理匯總國家強制性標準發布公告,及時印發各相關部門,推進標準在各行業的實施推廣和監督管理。最后,強化組織實施。開設“標準提升行動”專欄,集中報道刊登政策文件、重大活動和標準制定最新進展,方便公眾查詢了解。著眼“重點地方標準”和“重點國家標準”兩張清單,全面建立標準主要起草人點對點信息溝通機制,動態掌握工作進度,及時幫助解決困難問題;面向企業基層,分批次開展《企業標準化促進辦法》以及燃氣灶具、電動自行車等新國標宣貫培訓。下一步,我們將會同各有關部門,強化標準的實施與應用,堅持標準研制急用先行、成熟一項出臺一項,扎實推進標準落地見效,為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賦能加力。謝謝。

西部網:標準化工作如今愈發受到全社會的普遍關注,而且今年還是我省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的關鍵年份。我想請問,對于今年全省的標準化工作,有著怎樣具體的部署安排?重點又會側重于哪些方面呢?

張小平:這個問題請許武勤同志回答。

許武勤: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我來介紹一下有關情況。我省《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實施意見,對全省標準化工作從體系建設、創新能力、治理水平、發展基礎、對外開放上都提出了到2025年的階段性目標。今年,我們與各地市和各部門密切協同,以“五大工程”為牽引,全面推進《綱要》在我省的深入實施。

一是“實施標準強基工程”,夯實標準化發展基礎。組織開展我省《綱要》實施意見的效果評估工作,統計分析各類數據,精準施策,積極推進《陜西省標準化條例》修訂工作,出臺地方標準、試點建設、經費管理、標委會考核評價、專家庫建設等制度辦法,建立國家標準宣貫、地方標準發布解讀機制;出臺標準化人才培養政策措施,從制度上夯實我省標準化工作基礎。

二是“實施標準提質工程”,強化標準化支撐能力。做大國際標準,拿出專項資金支持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組織省內重點企業與在陜國際、國家標委會、國際標準組織對口單位的結對幫扶行動;加快中亞標準化(陜西)研究中心建設,建成中亞五國標準化數據庫,圍繞重點出口商品開展標準外文版翻譯、標準比對和技術分析;加快推進我省標準化海外應用試點建設,為我省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搭建平臺和橋梁。做強國家標準,緊緊圍繞全省氫能、乳制品等重點產業鏈,真金白銀支持“鏈主”企業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參與制定國家標準;申報國家標準驗證點等國家級標準化研究平臺;推動“鏈主”企業全方位開展與國家標準化技術組織的交流合作,全面梳理在陜國際、國家標準化注冊專家,建立人才數據庫,有力支撐產業發展。做實地方標準,按照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要求,全面開展地方標準清理、整頓;建立地方標準主要起草人培訓機制,有效規范地方標準制定工作;嚴格依據標準管理地方事權和重點支持領域,制定印發《標準立項指南》,為全省標準立項工作提供精準指引;全面推進地方標準調查反饋及實施效果評估。做優團體標準,圍繞產業鏈短板,以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為重點,開展團體標準培優計劃,切實發揮團體標準在強鏈、補鏈、延鏈以及科技成果轉化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實施標準穩鏈工程,服務重點產業鏈發展。在數控機床、光子、新型顯示、太陽能光伏、傳感器、鈦及鈦合金等領域依托鏈主企業加快布局相應省級標委會,圍繞關鍵核心技術,建設一批標準試點、參與一批國際標準、培養一批標準人才、成立一批攻關團隊;聚焦富硒食品產業鏈,強化省市共建,加快推進省富硒標委會建設,打造“標準+認證”安康富硒產業區域品牌示范樣板,賦能“中國硒谷?生態安康”建設。

四是實施標準創新工程,推動科技成果標準化?!皹藴试从谛?,立于質,一頭緊連高水平創新,一頭緊系高質量發展”。我們堅持以高標準引領高質量,對照國際國內先進標準,在先進制造、現代能源等四大萬億級產業集群和氫能、乳制品等重點產業鏈制訂實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水平標準體系,同步部署技術研發、標準研制和產業推廣。建立標準“領跑者”制度,建設國家標準驗證點,將重要標準研制列入科技攻關計劃。

五是實施標準助企工程,提升企業標準化水平。開展民營企業標準建設“十百千行動”,選拔10支以上服務隊,服務100家企業,培養帶動1000名以上標準化人才;拓展企業標準“領跑者”范疇,探索在交通物流、廣告會展等生產性服務業以及文化旅游、家政養老等生活性服務業領域,開展企業標準“領跑者”評選,建立“領跑者”榜單企業聯合研制團體標準機制;分批次開展《企業標準化促進辦法》宣貫培訓和政策解讀,全面落實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制度,制定《企業標準隨機抽查工作指引》,深入實施企業標準、團體標準“雙隨機、一公開”檢查。謝謝。

李惠:感謝張小平局長和兩位發布人,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出席。本場發布會到此結束,大家再見!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