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2023年陜西省知識產權保護狀況
來源: 省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24-04-24 13:21
4月23日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知識產權局局長、省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侯社教,省檢察院副檢察長丁鵬敏,省公安廳二級警務專員李玉獲,省委宣傳部版權管理處副處長高原出席,介紹2023年陜西省知識產權保護狀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處長李惠主持。
李惠: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今天,我們邀請到省知識產權局局長、省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侯社教先生,省檢察院副檢察長丁鵬敏女士,省公安廳二級警務專員李玉獲先生,省委宣傳部版權管理處副處長高原先生,請他們為大家介紹2023年我省知識產權保護狀況,并回答各位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侯社教先生作介紹。
侯社教:女士們、先生們,媒體的各位朋友們,大家好!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陜西知識產權工作的支持和關心!
下面,我謹代表陜西省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小組,發布2023年陜西省知識產權保護狀況的主要情況。
2023年,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全省知識產權系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圍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主動作為,凝聚合力,扎實做好各項工作。
一、夯實知識產權保護基礎
一是健全知識產權法律與政策保障。加快推進知識產權地方立法。2023年,《陜西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陜西省專利條例(修正案)》經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日前,西部首部省級知識產權綜合性地方法規《陜西省知識產權保護和促進條例》頒布并于4月26日起施行。省法院、省檢察院、省公安廳聯合印發《知識產權一審刑事案件集中管轄實施辦法》,全面打通偵訴審銜接渠道。省科技廳制定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十條措施》和相關實施方案、工作指引,形成支持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組合拳。省市場監管局印發《陜西省2023年知識產權執法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加強對重點區域、重點市場、重點產品的整治。省林業局印發《陜西省國家公園原生態產品認定辦法(試行)》,推動發展民族文化、生態旅游、“秦嶺四寶”文化產品、特色農產品加工等相關產業。
二是加強行政保護體系建設。去年9月,陜西省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召開共建西部示范知識產權強省推進大會,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實舉措部署全省知識產權工作當前任務和長遠發展。省知識產權局推動落實部門工作職責,牽頭制定《陜西省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小組2023年工作要點》。去年12月,國家級陜西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驗收,面向全省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新能源產業提供專利快速預審,提供知識產權“一站式”綜合服務。西安市入選第二批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城市(地區)。省委宣傳部(省版權局)健全完善軟件正版化工作長效機制,制定《陜西省2023年推進使用正版軟件工作實施方案》,扎實開展軟件正版化核查考評工作,推動全省軟件正版化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省文化和旅游廳積極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多元融合發展,不斷規范和加強非遺傳承保護體系建設,在全省開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成功舉辦“非遺融入現代生活”現場交流活動和首屆中國非遺保護年會活動。省知識產權局高標準推進兩批19個省級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帶動全省保護質效提升。西安海關建立出口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塑名單和培塑專員制度,為自主品牌走出國門保駕護航。我省在2023年中央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檢查考核中,再次達到優秀等次。
三是優化一體化保護協作機制。全省各有關部門加大知識產權行政案件查處力度,組織開展“劍網”“昆侖”“清濁”“鐵拳”“藍天”“龍騰”“藍網”等執法保護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知識產權侵權假冒違法行為,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省知識產權局印發《2023年陜西省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實施方案》,制定具體措施部署安排全省行政保護工作任務。省法院、省市場監管局、省知識產權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協同保護的實施意見》,健全全省知識產權行政與司法協同保護工作機制。省林業局、省公安廳聯合印發《關于建立涉林案件查辦協作機制的意見》等文件,進一步加強林業行政執法協作。有關部門建立年度專利、商標、版權、文化市場等領域行政執法典型案例發布制度。
四是突出改革創新示范引領。省委宣傳部(省版權局)推動建設版權貿易與保護平臺,著力打造“版權+”文化數字資產交易平臺,入選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第二批典型案例。省商務廳、省知識產權局等部門兩次共評選“陜西老字號”101個,召開首屆陜西老字號發展大會。省知識產權局牽頭,聯合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市場監管局共同舉辦首屆陜西商標品牌發展大會,加強部門協作,發揮各自專業優勢,共同推動陜西品牌建設。2023年,我省新增籌建橫山羊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目前在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數量達到4個。延安蘋果列入全國第二批地理標志運用促進重點聯系指導名錄,累計數量位居全國第二;富平縣“綠色染三秦大地,奶香飄富庶太平”、漢中市“打造漢中仙毫區域公用品牌,助力鄉村振興農民增收致富”兩個案例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評為地理標志助力鄉村振興典型案例。省文化和旅游廳助力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推動非遺保護傳承,進一步促進綠色發展,“鳳翔泥塑、西秦刺繡、洛南草編”被評為2022年“非遺工坊典型案例”。全省法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經驗做法被最高法在“兩會”報告、《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中向全國推廣。省法院牽頭成立秦創原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中心經驗獲評全國工商聯“民營企業司法保護協同創新百佳實踐”。榆林市靖邊縣檢察院辦理的一起涉種業知識產權犯罪案件,被最高人民檢察院評為典型案例。
二、凝聚知識產權保護合力
2023年,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共辦結各類知識產權案件591件,其中,商標侵權案件575件,專利侵權案件8件,地理標志侵權案件4件,商業秘密行政處罰案件4件。全省各地共計銷毀酒類、飲料、包裝印刷品、卷煙等各類侵犯知識產權假冒偽劣商品316種,貨值6778萬元。全省專利糾紛案件結案331件。全省法院系統共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9543件,審結8714件,同比分別上升22.8%和27.53%。思安公司侵害商業秘密案入選中國法院50件典型知識產權案例,“彩虹星球商業詆毀案”獲評全國法院“百篇優秀裁判文書”,范某訴程某某侵害錄音制作者權糾紛案獲評《最高人民法院公報》案例二等獎。全省檢察機關共辦理各類侵犯知識產權案件516件,其中受理審查逮捕162件323人、審查起訴121件304人。開展地理標志保護檢察監督專項活動,核查全省各類地理標志產品112個。全省公安機關共偵辦侵犯知識產權領域犯罪案件13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70人,打掉團伙窩點74個,涉案價值1.6億元,破獲國家五部門聯合督辦案件2起,公安部督辦案件2起,省廳督辦案件15起,受到公安部賀電表揚2次。
三、增強知識產權創新動能
一是知識產權創造質量明顯提升。2023年,我省共獲授權專利7.16萬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2.2萬件,同比增長16.1%。全省商標注冊申請量15.01萬件,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7%,商標注冊8.62萬件。全省版權作品登記3.94萬件,同比增長6.2%。2023年,全省通過國家審定小麥品種11個,玉米品種4個,省級審定品種113個,適宜同一生態區種植引種備案品種34個,糧食安全基礎不斷夯實。全省PCT國際專利申請565件,同比增長4.2%。截至2023年底,全省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0.22萬件,同比增長24.5%;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25.84件,同比增加5.08件;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3.9萬件,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9.96件,同比增加2.3件,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任務;有效商標注冊78.23萬件,同比增長9.4%;有效地理標志商標157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89個,全省核準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市場主體781家;累計獲批林草植物新品種58個,其中已獲得國家和省級良種審定的新品種7個。
二是知識產權金融多元化推進。2023年,我省專利權質押合同登記1204項,質押貸款金額54.7億元,受惠企業943家,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24.4%、38.1%、24.7%;商標專用權質押合同登記14項,質押貸款金額0.62億元,受惠企業14家。省知識產權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陜西監管局、省財政廳印發《陜西省知識產權保險保費補貼實施辦法(試行)》,補貼保單623單,保險金額1.3億余元。
三是知識產權運用效益更加凸顯。省委宣傳部(省版權局)舉辦2023“陜西年度十大IP”評選活動,通過專業化力量和市場化運營,架起優質版權資源成果轉化的橋梁,實現“1+1>2”效果。舉辦“致未來文學節”,通過圖書出版、影視改編、衍生品授權等多渠道版權開發,推動版權資源的有效運用。省科技廳聚焦我省24條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統籌推進技術市場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金融融合發展,支持一批已取得關鍵核心知識產權的重大科技成果進行就地轉化和產業化。省知識產權局出臺《深化實施知識產權支持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發展若干措施(2023—2025年)》,提升秦創原高質量知識產權創造運用能力;完成并發布全省24條制造業重點產業鏈專利導航報告,為政府決策、企業創新、產業發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提供決策參考;實施“千企百城”商標品牌價值提升行動,重點培育企業品牌和區域品牌。西安可視可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文博行業大型VR影院整體解決方案——兵馬俑VR影院》項目獲第二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全球獎。
四是公共服務機制不斷完善。省知識產權局印發《進一步加快推動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制定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事項清單,提升公共服務規范化、標準化、便利化水平。指導成立陜西省商標協會、陜西省專利代理師協會,加強行業自律,促進行業規范發展。省委宣傳部(省版權局)扎實做好版權作品登記工作,充分發揮版權工作服務站作用,擴大版權社會服務覆蓋面,推動陜西宣傳網和絲路版權網作品登記模塊有效融合,實現“雙網”“雙證”登記服務。
五是對外開放合作縱深推進。省政府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同主辦以“加強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地區)知識產權合作論壇,促進知識產權共享,助力“一帶一路”互通互聯。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獲批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陜西分中心。省知識產權局、省貿促會在英國、哈薩克斯坦設立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站。省貿促會舉辦以“強化法治保障,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為主題的“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地區)商事法律合作論壇。省委外辦、省商務廳、省知識產權局聯合推動制作中歐地理標志互認產品“眉縣獼猴桃”推廣宣傳片,在歐洲等地播出。
2024年,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聚焦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聚焦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全面提高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水平,銳意進取、勇毅前行,高質量推進西部示范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陜西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李惠:謝謝侯局長。下面,歡迎大家圍繞今天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之前,請先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國際在線:日前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陜西省推進落實<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工作措施》,能否介紹一下我省《工作措施》的基本情況,以及相關工作開展情況。
侯社教:謝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知識產權運用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提高中國經濟競爭力最大的激勵,要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李強總理指出,知識產權制度是激勵創新的催化劑、經濟發展的加速器,要加強專利轉化運用研究,推動一批專利實現產業化。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對我國大力推動專利產業化,加快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作出專項部署。
《專項行動方案》發布后,省委書記趙一德在今年3月12日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上強調,要將專利轉化專項行動作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支撐。省長趙剛就落實《專項行動方案》做出批示,要求“省知識產權局牽頭成立專項行動工作專班,會同有關部門單位認真研究《專項行動方案》,落實好各項要求。同時,結合我省實際制定細化實施方案”。省知識產權局會同有關部門按照《專項行動方案》部署,立足我省科教資源富集但企業創新能力偏弱實際,深入調查研究,起草了《陜西省推進落實<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工作措施》,于省政府4月7日第11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實施。
我省《工作措施》錨定建設西部示范知識產權強省目標,積極融入省委省政府關于“秦創原”建設的重大部署,發揮知識產權制度供給和技術供給雙重作用,有效提升專利轉化運用效益,推動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陜西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到2025年,我省高校和科研機構發明專利產業化率有明顯提高,涉及專利的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300億元。
《工作措施》圍繞大力推動專利產業化確定了四個方面十五項具體措施。一是大力推進專利產業化,加快專利價值實現。盤活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做優增量專利,以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利用資本市場提升專利產業化潛能,推進重點產業知識產權強鏈增效。二是打通轉化關鍵堵點,激發運用內生動力。強化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利轉化激勵,加強國有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與轉化實施。三是培育知識產權要素市場,構建良好服務生態。強化知識產權金融支持,完善專利轉化運用服務鏈條,暢通知識產權要素國際循環。四是強化組織保障,營造良好環境。加強部門協調,強化績效考核,加大投入保障,激發轉化運用活力。
今年初,省知識產權局會同省級相關部門制定印發《陜西省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盤活工作實施方案》,推進我省存量專利盤活工作,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22家存量專利大戶已100%完成盤點和入庫工作。科研機構已盤點存量專利63000件,盤點率達到86.76%,工作進度排名全國第三,為盤活資源、促進轉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下一步,省知識產權局將會同省級相關部門,認真落實《工作措施》,充分發揮秦創原平臺和“三項改革”點火器作用,推動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科技創新活動與重點產業發展實際需求緊密結合,為發展新質生產力、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提供更多知識產權支撐。
陜西廣電融媒體集團(臺):請談一談2023年檢察機關采取了哪些舉措助推陜西創新驅動發展?
丁鵬敏:謝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2023年,陜西檢察機關錨定西部示范知識產權強省建設這個目標,切實扛起服務陜西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政治責任、法治責任、檢察責任,以檢察力量護航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創新驅動發展。共辦理各類知識產權檢察案件516件。一是聚力護航秦創原建設。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需求,著眼關中科技創新、陜北能源轉型、陜南綠色生態進行統籌布局,加快構建以秦創原知識產權檢察保護中心、工作站為主承載,企業保護聯系點為主陣地,各地區差異化協同發展的秦創原檢察保護新體系,推動各地延伸設立工作站68個、重點企業聯系點140個,收集摸排線索131條,辦理相關案件101件。省檢察院、西安市檢察院秦創原知識產權檢察保護中心在西咸新區建成落地并實體化運行。二是聚力當好農業檢察衛士。在楊凌示范區建立高新農業知識產權檢察保護中心,守護種業和糧食安全。加大對涉農資領域違法犯罪行為打擊力度,審查逮捕8件11人,審查起訴9件9人,全力維護農業生產資料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榆林市靖邊縣辦理的1件侵犯種業安全犯罪案件被最高檢作為典型案例發布。三是聚力服務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加強文化領域知識產權綜合司法保護,強化電影、圖書、音樂等傳統領域著作權保護,依法懲治計算機軟件、數字版權、文化創意等新技術新業態新領域侵犯著作權犯罪,審查逮捕8件9人,審查起訴2件3人。加強對非遺等傳統文化資源內容創意、創作及衍生品的知識產權保護,銅川市耀州區檢察院“耀州瓷”非物質文化遺產檢察保護,獲評陜西省第四屆“十大法治事件”提名獎。四是聚力推動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推動最高檢“一帶一路”檢察研究基地落戶陜西,成立省檢察院、西安市檢察院“一帶一路”檢察服務中心,更好服務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加強涉外知識產權保護。
各界導報:2023年公安機關在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方面主要開展了哪些工作?
李玉獲: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也非常感謝新聞媒體一直以來對公安工作的關注和支持。2023年以來,全省公安機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重要論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公安部的正確指導下,以強烈的政治擔當、使命擔當、責任擔當,主動作為,綜合施策,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社會輿論關注、侵權假冒多發的重點領域和區域,重拳出擊,強力震懾,組織全省公安機關連續開展“昆侖2023”、消防產品、煙酒商品、城鎮燃氣安全等多個專項行動,集中偵辦了一批大要案件,打掉一批犯罪團伙、嚴懲一批犯罪分子。全年共偵辦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案件71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897人,打掉犯罪窩點457處,涉案價值7.4億余元。
工作中,按照“全省一盤棋,省市縣一體化”思路,堅持實戰引領、因地制宜,積極構建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模式,不斷強化端口前移,大力實施主動警務、預防警務,注重抓早抓小,提升預警防范能力。積極探索推動在“秦創原”、重點企業、重點領域建成網上網下公安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132個,不斷深化警企聯動、部門協同共治,實現從末端打擊向前端防范轉變。今年3月份,省公安廳出臺《陜西公安機關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進一步細化任務、完善措施、明確責任,更加有力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持續深入優化營商環境,為服務陜西高質量發展、實現西部示范知識產權強省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央廣網:作為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內容,版權保護在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進程中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請問我省在加強行政執法,強化版權保護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高原:謝謝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2023年,全省版權行政管理和執法監管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聚焦群眾關切,突出打擊重點,合力協同攻堅,切實加大執法力度,查辦了一批典型案件,有效遏制侵權盜版泛濫問題,有力維護良好版權保護環境。
首先,版權保護專項行動取得明顯成效。省版權局聯合省通信管理局、省公安廳、省網信辦等部門,開展“劍網2023”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網絡傳播侵權盜版教材教輔、影視劇、文字作品等網絡侵權盜版行為;聯合省新聞出版局、省公安廳、省教育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等部門,開展“青少年版權保護季”行動,嚴厲打擊電商網店、校園周邊書店非法銷售盜版教材教輔等違法犯罪行為;聯合省電影局開展院線電影保護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院線電影盜錄等侵權行為。去年,全省累計查辦版權案件43件(不含民事),較2022年增長34%,有力保持打擊侵權盜版高壓態勢。
其次,重大侵權盜版案件查辦堅決有力。推動行政執法與司法保護高效銜接,加大對重大侵權盜版案件查辦力度。2023年3月,臧某某等二人侵犯游戲著作權案,西安市雁塔區人民法院分別判處二被告三年六個月、二年八個月有期徒刑;今年4月,西安某科技有限公司著作權被侵權案,西安市蓮湖區人民法院判處被告人尹某有期徒刑九個月;西安市新城區公安機關查處“3·17”甘某等人侵犯著作權案,涉案金額2200萬元,抓獲犯罪嫌疑人7人。西安市未央區公安機關查處李某侵犯電子圖書著作權案,被央視、新華網報道,引起廣泛社會反響。西安市文化執法部門查辦孫某某盜錄院線電影案,與公安部門密切配合,首次采用人臉識別技術鎖定嫌疑人,圓滿完成案件查辦。這些典型案件的順利查辦,有力打擊侵權盜版行為,發揮了教育一片、震懾一方的效應。
下一步,我們將以《陜西省知識產權保護與促進條例》頒布實施為契機,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持續提升執法效能,強化版權全鏈條保護,共同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為譜寫陜西新篇、爭做西部示范貢獻版權力量。
陜西日報:請問,去年我省在推動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有哪些亮點?
侯社教:謝謝,我來回答這個問題。2023年,全省知識產權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及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陜西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陜西省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綱要(2021-2035年)》《陜西省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若干措施》,全省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質效得到顯著提升。
一是部署推進更加有力。高規格舉辦共建西部示范知識產權強省推進大會。新修正的《陜西省專利條例》于2023年11月30日經省第十四屆人代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并公布實施。日前,西部首部省級知識產權綜合性地方法規《陜西省知識產權保護和促進條例》也經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頒布,將于今年4月26日起施行。連續四年組織開展全省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暨強國強省建設工作督查檢查,促進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屬地責任和部門有效落實。繼2022年我省獲得中央知識產權保護檢查考核優秀等次后,2023年再次獲得中央知識產權保護檢查考核優秀等次。
二是行政效能持續提升。省知識產權局與省法院、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印發相關文件,推動行政裁決告知制度、行政調解司法確認和行政裁決決定強制執行等制度措施有效落實,我省專利、商標侵權糾紛行政調解司法確認工作雙雙實現“零突破”。高標準推進兩批19個省級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西安市獲批建設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探索開展省級知識產權規范化市場建設,1個市場獲批建設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
三是保護體系日益健全。全省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組織由7個發展到18個。全省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構達到158家。國家級陜西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圓滿完成7個方面18項重點建設任務,于2023年12月7日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驗收并投入運行,面向全省新一代信息產業和新能源產業開展審查確權、行政執法、維權援助、人民調解、司法銜接等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工作,是集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為一體的“一站式”知識產權綜合服務平臺,將極大地便利我省相關產業領域專利申請需求,使創新成果更快得到保護,更好惠及三秦百姓。
李惠:感謝幾位發布人,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出席。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再見!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