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扎實推進高質量項目建設、有力支撐陜西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
“貫徹二十大精神 深化‘三個年’活動 奮力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十七場)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23-12-18 11:49
12月15日10時,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生榮,省發展改革委重大項目管理辦公室主任劉陽,省發展改革委固定資產投資處副處長齊振民出席,圍繞“扎實推進高質量項目建設、有力支撐陜西高質量發展”主題,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處長李惠主持。
李惠: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出席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是“貫徹二十大精神、深化‘三個年’活動、奮力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系列發布會第二十七場。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生榮先生,省發展改革委重大項目管理辦公室主任劉陽女士、固定資產投資處副處長齊振民先生,請他們圍繞“扎實推進高質量項目建設、有力支撐陜西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李生榮副主任作介紹。
李生榮: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在全省上下深入開展第二批主題教育,沖刺決勝全年目標的關鍵時期,很高興在這里同大家見面。
今年以來,全省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貫通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發展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數字經濟為主攻方向,不斷健全完善“謀劃一批、儲備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項目動態管理機制,做大總量、優化存量、提升質量,加快打造先進制造、現代能源、文化旅游、戰略性新興產業四個萬億級產業集群,高質量項目推進年活動取得積極成效。在此,我代表陜西省發展改革委對關心支持陜西發展改革工作及項目建設工作的各界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我就全省高質量項目推進年活動開展情況向大家作簡要介紹。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
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開展高質量項目推進年活動的總體要求和工作目標,我們堅持系統研究、整體謀劃、一體推進。一是高位推動。成立了由省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常務副省長任組長的工作專班,定期會商研判、綜合調度、安排部署,全面加強對高質量項目推進工作統籌。建立省市縣三級黨委、人大、政府、政協領導班子成員聯系包抓重點項目工作機制,一體推進項目建設走深走實。二是抓早動快。2023年春節收假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就舉行“三個年”活動動員會暨2023年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向全省釋放“開年就是開工”“開工就要實干”的強烈信號。按照“開工項目看進度、在建項目看服務、投產項目看達效”的原則,按季度、分片區組織召開全省重點項目觀摩活動,進一步凝聚“比、學、趕、超”的干事氛圍,累計觀摩項目108個、總投資2812.5億元。三是健全機制。完善“謀劃一批、儲備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項目動態管理機制,出臺《陜西省重點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辦法》,制定重點項目評審入庫《規程》和申報指導《目錄》等政策措施,建立省級重點項目謀劃、儲備、開工、投產項目清單,照單推進、分工協作,著力形成項目滾動實施、接續推進的良好格局,目前已入庫項目1015個、總投資3.67萬億元。
二、突出工作重點,靶向精準施策
聚焦全局性、關鍵性的重點工作和重大事項,科學決策、精準施策,切實把抓項目、擴投資、促發展的舉措謀得更準、成效做得更實。一是抓創新。聚焦重大建設項目在行政審批過程中的“難點”“痛點”和“堵點”,創新實行并聯審批、容缺承諾等方式,涌現出延安市“周解扣”、榆林市“紅藍章”審批、漢中市“三邊三倒”、商洛市“六庫兩線一碼”等一批好做法、好經驗。延榆高鐵正式開工建設,西延高鐵項目建設再提速,老區通高鐵的愿望指日可待。二是抓改革。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合理擴大非金融企業公司信用類債券融資規模,京能國際REITs項目實現光伏領域和西北地區首發、募集規模29.346億元,西安高新區產業園REITs通過了國家發改委前期輔導,儲備REITs項目15個。啟動“告知承諾+并聯審批+事中事后監管”改革試點,加快實現一次申報、多部門并聯審批,全省項目前期手續辦結時間由155個自然日壓減到126個。三是抓產業。緊扣35個產業發展方向,著力強化產業鏈重點項目建設,全國單體最大光伏項目隆基年產100GW單晶硅片等項目開工建設,西安融創冰雪世界等項目正式建成運營。1-10月,省級重點項目中,488個產業項目已完成投資3070.85億元,投資完成率93%,172個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項目完成投資1045.41億元,數控機床、新型顯示等18條產業鏈項目投資完成率超過序時進度。四是抓招引。緊盯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目標區域,依托絲博會、進博會、全球秦商大會、楊凌農高會等重點展會平臺,開展精準招商,近期絲博會簽訂合作項目1857個,總投資額達1.22萬億元。1-9月,全省實際使用外資11.19億美元,同比增長6.5%;新設外商投資企業273家,同比增長21.9%。
三、緊盯關鍵環節,狠抓任務落實
緊盯項目建設重要節點和關鍵環節,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圍繞項目偏離度實行精準調度,著力補短板、鍛長板,全面加快建設進度。一是緊盯項目謀劃環節,圍繞秦創原創新驅動、重點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賽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著力謀劃一批經濟效益高、社會效益好、資源消耗少、引領作用強的大項目、好項目,納入“四個一批”謀劃項目庫259個、總投資約1.28萬億元。二是緊盯項目儲備環節,扎實開展全省“十四五”規劃重大項目中期調整工作,按照“退一補一、量質齊升”的原則,及時增補一批符合高質量發展的項目,不斷充實前期項目儲備庫。在此基礎上,向國家推送項目282個,總投資5400億元,其中101個項目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總投資2983億元。三是緊盯項目開工環節,列出時間表、掛出作戰圖,倒排工期,促進項目抓緊建設,截至10月底,643個省級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4350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91.9%、快于序時進度8.6個百分點。面對三季度以來的投資下行壓力,我們加大項目謀劃推進力度,在四季度增開777個省、市級重大項目,目前348個項目已經開工建設、總投資1355億元。四是緊盯項目投產環節,促進在建項目盡快達產達效。全年計劃竣工省級重點項目119個,截至11月底,已竣工省級重點項目54個,其中,隆基綠能涇河新城光伏產業園、麥肯速度項目I期等8個產業項目已投產運行,累計釋放產值165.7億元;市級重點項目已竣工904個、竣工率67.1%,咸陽市、銅川市、安康市、渭南市重點項目竣工率超過80%。
四、強化要素保障,高效推進建設
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建立要素保障清單,對照清單,逐一保障、逐一銷號、逐一交賬,按季開展市縣高質量項目建設成效評價,推動要素充分集聚、高效整合、合理配置。用地保障方面,預審延榆高鐵、東莊水庫、引漢濟渭二期、京昆高速合陽至蒲城段改擴建等建設項目用地71件,面積5.18萬畝;審批建設用地7.42萬畝,18個項目約1萬公頃用地需求納入國家用地保障清單予以指標單列,有力保障了榆林府谷民用機場、神府-河北南網特高壓通道配套新能源基地等重大項目落地建設,保障率達92.3%。資金保障方面,爭取2023年各類政策性資金1578億元、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其中地方政府專項債券895億元,目前645個專項債券項目已開工643個、開工率96%、債券資金支出68%,快于預期進度;省級重點項目中,各銀行機構向251個項目實現銀行貸款支持,貸款余額1828.03億元,較上半年末增加231.26億元,當年投放787.67億元,較上半年末增加248.48億元。環評保障方面,省級643個重點項目中,環評手續完結601個,環評手續辦結率93.47%。文勘保障方面,省級重點項目中,483項已完成文物保護工作或動工建設,74項正在開展考古工作或受理報批。工程審批方面,558個房建市政項目中有367個項目已經進入各地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進行建設工程相關手續辦理。林業保障方面,待保障省級重點項目涉及使用林地項目共計73個,其中已完成林地手續辦理35個,正在辦理18個。用能保障方面,出臺“兩高”項目用能管理政策措施,實行分類管理和統籌協調相結合,保障了開工項目的用能需求。
五、優化管理服務,激發投資活力
進一步完善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不斷提高項目建設全過程服務水平。一是打造政銀企對接平臺。定期將重點項目融資需求信息打包推送至金融機構,努力解決項目“融資難”和“錢等項目”等問題,各銀行機構向251個省級重點項目年內投放貸款787.7億元,首批為13個民間投資項目貼息988萬元,推出民營企業參與項目420個、總投資4467億元。二是實施干部跟蹤服務制度。選派1870名干部服務員一線服務保障3055個省市重點項目,幫助項目單位協調辦理各類審批手續,解決項目建設難題。在12345開通“三個年”服務專線,及時對收集到的問題進行回復,幫助解決項目單位急難愁盼問題。三是用心用情服務項目建設。組織開展投融資政策宣講等各類培訓20余次,推動惠企政策精準直達。依托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上線投資項目金融及中介服務平臺,為投資項目提供籌融資對接和咨詢、設計、監理等全棧式中介服務。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兩年來,通過扎實推進高質量項目建設,我們深切感受到,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是活動取得實實在在效果的關鍵,省市縣三級聯動、部門橫向配合是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廣大群眾的支持和期盼是我們前行的動力。面對復雜嚴峻的發展形勢和艱巨繁重的發展改革任務,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深入開展主題教育,持續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上下真功見實效,把主題教育煥發出的熱情轉化為推動高質量項目建設的實際行動,以工作實踐檢驗主題教育成效,以實干實效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保障全年工作圓滿收官,同時謀劃好明年工作。一是圍繞國家所需、陜西所能、群眾所盼、未來所向,緊盯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基礎設施、節能減排降碳等領域,謀劃實施更多高質量項目。二是全面提高項目服務保障水平,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持續改進工作作風,切實加強資金、土地、能耗、環境容量等各方面保障,不斷推動項目落地開工。三是持續破除阻礙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藩籬壁壘,實施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發揮好政府投資引導撬動作用,不斷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各位記者朋友,高質量項目建設是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強引擎,我們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陜西高質量項目建設必將蹄疾步穩、持續前行,不斷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為譜寫陜西新篇、爭做西部示范提供強大的動力!希望各位記者朋友持續關注、支持我省項目建設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感謝大家!
李惠:謝謝李主任。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歡迎大家圍繞今天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前,請先介紹一下所在的新聞單位。
國際在線: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多項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舉措,陜西省委省政府也將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作為一項重要工作,請問陜西省在支持民間投資項目建設方面采取了哪些舉措?
李生榮:這個問題我來回答,謝謝你的提問。這是大家都非常關切的一個問題。民間投資是固定資產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投資的活躍程度是一個區域經濟活力的重要衡量指標。省委省政府針對陜西民間投資近兩年持續下降問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促進民間投資恢復增長、健康發展。特別是今年,省委省政府將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作為全年工作的主攻方向之一,對激發民間投資積極性采取了一系列大的措施。全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以后,省發改委采取了一系列工作舉措。
一是真心實意聽取民營企業意見、出臺政策接地氣可操作。為了制定的政策能夠更加接地氣、可操作,今年5月,我們組織全省發改系統廣泛聽取了1160多家民營企業意見建議,在此基礎上,我委起草印發了《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十條舉措》?!妒畻l舉措》內容實、“干貨”多,真金白銀支持民營企業上項目、擴投資,比如,對民營企業發行公募REITs給予300萬元前期費補助、對民營企業參與盤活存量資產獲中央資金支持的,我們再額外給予30%的配套支持。
二是真心實意搭平臺推項目、支持民間資本參與重大項目建設。我們會同20個省級部門和各市(區)在交通、水利、清潔能源、新型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梳理篩選了投資回報機制明確、收益水平較好、適合民間資本參與的重大項目420個、總投資4467億元,聯合省工商聯推介給了各行業協會、商會和民營企業。同時,我們在投資項目在線審批平臺向民間資本線上推介項目484個、總投資2219.5億。其中一批項目已經與民營企業達成合作。
三是真金白銀支持民營企業上項目,切實降低融資成本。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普遍反應的問題,今年我們下定決心,對于符合全省產業發展方向的民間投資項目,省級財政每年拿出5000萬元給民間投資項目給予貼息補助,每年2個百分點、連續補貼兩年。近期,我們已經下達了首批貼息資金998萬元,支持航空航天、重卡、新材料等領域13個新開工民間投資項目,支持貸款2.8億元,項目總投資21.8億元。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持續推進《十條舉措》落實落地。在此基礎上,我們將建立省級重點民間投資項目庫,持續跟蹤服務重大民間投資項目;建立民間投資項目問題線索收集和轉辦機制,幫助民營企業紓難解困;建立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政策工具箱,精準補齊政策短板,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民營企業營造良好投資創業環境。
這個問題我就介紹到這里,謝謝。
西西新聞:今年是高質量項目推進年活動的第二年,工作也是亮點紛呈,請問省發展改革委在今年工作中有哪些創新舉措,較以往有什么不同?
齊振民:感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今年以來,圍繞高質量項目推進年活動,我委牢固樹立大抓項目、大抓投資、大抓發展的鮮明導向,緊盯制約項目建設的痛點、堵點、難點及瓶頸問題,采取了一些創新做法,有力促進了高質量項目推進年活動的順利開展。
在工作機制上,我們進一步強化工作專班,增強工作力量,在工作專班下設綜合協調、項目推進、要素保障、融資服務、督導服務五個工作組,工作組組長由省級有關單位負責同志擔任,成員為省級單位有關處室業務骨干。五個工作組各司其職、密切配合、有效銜接,共計召開分析研判會20余次,開展督導幫扶活動10余次,印發工作簡報74期,有力推動了高質量項目推進年活動開展。
在推動落實上,針對部分項目前期手續辦理緩慢的問題,我們掛牌督辦專項債券項目116個、手續222項,集中人力、集中時間攻堅克難,目前74個項目、135項手續已辦結;針對部分項目資金支付率低的問題,我們掛牌督辦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項目28個、能源項目67個,在抓落實、破難題、見實效上聚力用勁,目前37個項目問題已得到解決。
在先行先試上,針對部分企業辦理手續不夠快捷高效的問題,我們聯合9個廳局開展企業投資項目“告知承諾+并聯審批+事中事后監管”改革試點,力爭企業一次報送項目全部審批材料、一次領取全部批復文件的創新服務,實現選址即設計、拿地即開工、竣工即投產。目前在線平臺審、核、備事項辦結率突破95%,為運行以來最高。
在服務企業上,針對部分企業融資渠道不暢、信息來源單一的問題,我們上線投資項目金融及中介服務平臺,為項目業主和服務機構提供高效便捷的業務撮合服務;依托“秦信融”平臺,全量歸集企業經營信息上億條,上線金融產品1404個,累計實現交易387.97億元。
各地市也結合工作實際,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破解項目建設難題(這個在生榮主任的新聞發布辭里面也提及了,我稍微展開說一下)。延安市創新建立周“解扣”工作機制,通過調度工作進度、糾正工作偏差、提出工作要求、現場交辦任務、解決具體問題,推動一批重點項目打開“扣結”后順利推進。榆林市實行“紅藍章”審批,通過“藍章”提前預審的模式,打破前置因素制約,實現“零條件”容缺受理,可為企業項目審批壓縮60天左右的時間。漢中市采取邊“開工邊謀劃、邊清理邊替換、邊投入邊招引,倒排工期、倒推產值、倒壓責任”的三邊三倒工作法,全面加強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商洛市創新建立“六庫兩線一碼”項目全過程管理智慧平臺,利用數字化手段對省、市、縣三級重點項目實行清單化、節點化管理。
下一步,在鞏固好現有工作成果的同時,將系統謀劃好明年高質量項目推進工作,持續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改進工作作風,推動高質量項目推進年活動取得新的更大進展。
關于這個問題,我就回答這么多。謝謝大家!
陜西日報:請問高質量項目推進年活動以來建成項目和建設成效有哪些?
劉陽:感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今年以來,我們按照省委、省政府“三個年”部署安排,在重點項目建設方面,統籌資金、用地、用能等資源要素,精細化服務保障重點項目落地建設,加強重大產業項目建設與產能釋放緊密銜接,閉環服務直到項目達產達效。截至11月底,全省已竣工建成省市重點項目1214個、總投資5823億元。
有幾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加快構建具有陜西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建成半導體及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等重點產業項目767個、總投資2866億元、預計實現年產值1808億元、納稅102億元、帶動就業9.9萬人。其中西安奕斯偉硅產業基地擴產項目建成12英寸集成電路用硅片生產線及配套設施,極大提升了我省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鏈的發展水平。總投資150億元的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建成了電動總成、電機、電控等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生產工廠,預計可實現年產值700億元。總投資2億美元的楊凌麥肯速度項目I期是我省近三年以來外省直接投資農業產業化最大的項目,建成了年產10萬噸薯條及其他薯制品生產線,預計年產值可達10億元。
二是持續優化基礎設施布局,建成公路、地鐵、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227個、總投資1004億元,新增公路里程306公里、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86萬畝、新增節水能力2247萬立方米。引漢濟渭工程正式通水,受水區域總面積1.4萬平方公里,受益人口1411萬人,新增500萬人口規模的城市用水。我省首條跨市運營的地鐵1號線三期建成通車,線路全長10.61公里,成為加快西咸一體化發展進程的軌道交通經濟線。咸陽高科一路跨渭河大橋建成通車,這是西咸一體化推進的又一成果,不僅便利了百姓通勤,更借助咸陽高新區與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的優勢,促進區域融合與產業發展。總投資127億元的京昆高速公路蒲城至澇峪段改建擴容工程建成通車,全長126公里,該項目施工組織難度大、技術管控要求高,項目的建成緩解了蒲城至西安、漢中至西安方向的通行壓力,促進了我省與華北、西南地區的經貿交流合作。本月末,我省還將建成通車丹(鳳)寧(陜)高速公路,全長260公里,該項目將打破商洛與陜南中西部地區的地理隔離,同時實現與滬陜、福銀、包茂、京昆四條國家高速公路的便利轉換,為構建陜南地區內聯外達、布局合理的高速公路網絡奠定基礎。
三是持續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建成投用學校、醫院等重點社會民生項目160個、總投資497億元,新增病床4945張、新增學位4萬個??偼顿Y3.5億元的陜西省藝術館擴建工程建成開放,這是一座有特色、有品位的復合型公共文化新空間,可為市民提供音樂、舞蹈、美術等全民藝術普及活動,滿足市民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總投資58.4億元西安紅會醫院北院區一期建成開診,項目著眼國家骨科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大力提升和改善全省及周邊省區群眾就醫條件。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把高質量項目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加快謀劃一批教育、文化、體育、養老等重點民生項目,持續提升全省公共服務水平。加快謀劃招引一批先進制造、新材料、電子信息等產業項目,提升全省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增強全省發展新動能。
謝謝大家!
李惠:感謝三位發布人,感謝各位媒體朋友!本場發布會到此結束,再見!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