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聚力實施重點產業鏈提升工程加快構建具有陜西特色的現代化工業體系”有關情況
來源: 陜西日報 發布時間: 2023-11-14 08:33
11月10日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工信廳副廳長黃新波,省工信廳電子信息處處長惠軍鵬、汽車工業處副處長杜軍國出席,介紹“聚力實施重點產業鏈提升工程?加快構建具有陜西特色的現代化工業體系”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處長李惠主持。
李惠: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今天,我們邀請到省工信廳副廳長黃新波先生,省工信廳電子信息處處長惠軍鵬先生、汽車工業處副處長杜軍國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聚力實施重點產業鏈提升工程?加快構建具有陜西特色的現代化工業體系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黃新波副廳長作介紹。
黃新波:女士們、先生們,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對多年以來關心支持陜西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各界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我就“聚力實施重點產業鏈提升工程?加快構建具有陜西特色的現代化工業體系”有關情況作以簡要介紹。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七次親臨陜西考察指導、出席重大活動,站在戰略和全局高度為陜西把脈定向、指路引航,給予陜西極大的政治關懷、思想指引、奮斗感召、精神鼓舞,引領陜西各項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圍繞產業鏈發展水平提升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總書記先后作出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著力強化科技創新、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為我們聚力實施重點產業鏈提升工程,加快構建具有陜西特色的現代化工業體系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當前,陜西省委、省政府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建設西安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為牽引,以建好用好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為支撐,以開展高質量項目推進年、營商環境突破年、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三個年”活動為重要抓手,以發展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數字經濟為主攻方向,加快打造先進制造、現代能源、文化旅游、戰略性新興產業4個萬億級產業集群,研究制定了《關于加快構建具有陜西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全面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不斷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構建具有陜西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朝著譜寫陜西新篇、爭做西部示范的宏偉目標闊步前進。
全省工信系統作為制造業重點產業鏈提升工作的“主力軍”,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聚焦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充分發揮“鏈長制”機制作用,持續加強產業鏈企業培育,著力強化產業鏈重點項目建設,精準實施產業鏈招商引資,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水平,全省產業鏈提升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一、充分發揮“鏈長制”機制統籌作用,推動陜西特色現代化工業體系建設開創新局面
為推進產業鏈穩步提升,帶動實現高質量發展,2021年以來,省政府先后出臺《關于進一步提升產業鏈發展水平的實施意見》《提升重點產業鏈發展水平若干政策措施》,成立了省重點產業鏈提升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由省領導擔任鏈長的“鏈長制”工作推進機制,在領導小組的統籌部署以及各鏈長的協調推動下,省級層面確定的首批24條重點產業鏈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均搭建完成了“一位領導、一條產業鏈、一個工作專班、一套工作方案、一支專家團隊”的“五個一”工作架構,并形成了“龍頭骨干企業、關鍵核心技術”等“N張”工作清單,在鏈式創新、鏈式招商、鏈式服務上加力提效,為高效精準開展重點產業鏈提升工作奠定了基礎。各市(區)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在積極承接省級重點產業鏈建設任務的同時,出臺市級層面配套措施支持當地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發展,并開展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推進活動,全省上下形成了齊抓共管產業鏈提升工作的濃厚氛圍和工作態勢。
二、梯度培育產業鏈企業強鏈固鏈,推動陜西特色現代化工業體系建設邁上新臺階
積極構建產業鏈“規上企業—專精特新—單項冠軍—鏈主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建立重點產業鏈規上工業企業庫,在庫企業2183戶,占全部規上工業企業的28%。2021年產業鏈提升工程實施以來,培育產業鏈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6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91戶,分別占全部企業的67.9%、66.6%;培育產業鏈國家級及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46戶,占全部企業的67.6%;認定包括西北地區最大重型汽車制造企業陜西汽車控股集團、世界500強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中國電氣百強之首中國西電集團等在內的74戶企業為鏈主企業。層層嵌套、環環相扣的產業鏈企業布局為我省現代化工業體系建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發展活力。
三、聚力重點產業鏈提質增效,陜西特色現代化工業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
2022年,全省制造業重點產業鏈實現產值1.64萬億元,上繳稅收576億元,帶動就業59.5萬人次,同比增長17.9%、23.9%、8.5%。新增太陽能光伏、煤制烯烴(芳烴)、乘用車(新能源)3條產值超千億元產業鏈,產值超千億元產業鏈達到6條。今年1-9月,產業鏈實現規上工業產值8596.6億元,增速高于規上工業企業10.7個百分點。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創新發展亮點紛呈。隆基綠能成為全球最大的單晶硅光伏產品制造企業和國際單晶硅片標準的制定者,楊凌美暢金剛石線出貨量全球第一;三星西安工廠閃存芯片產能約占全球產能的15%,奕斯偉12英寸大硅片項目產能規模國內第一,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量”“質”齊飛成績斐然。今年1-9月,全省汽車產量101.4萬輛,增速高于全國31.2個百分點;商用車(重卡)產銷量雙雙躍居全國第三位;航天六院多種3D打印構件成功應用于長征系列火箭試驗任務;西安煤礦機械公司世界首臺10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機投入使用;秦創原·秦川集團高檔工業母機創新基地等重大項目順利推進。新型能化產業綠色發展持續提升。全省煤制烯烴產能達到450萬噸/年,位居全國首位;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的榆林化學1500萬噸/年煤炭分質清潔高效綜合利用項目一期已經建成;全省形成約7100噸/年的車規級高純氫產能,氫能運營平臺首個重卡短倒運力場景在榆林投運。新材料產業轉型升級蓬勃發展。寶雞是全球最大的鈦產業發展聚集區,寶鈦集團實現我國鈦領域國際標準制定零的突破;建成國內首條年產千噸級高品質鎂示范生產線,國內首個陶瓷基復合材料智能制造園區。消費品產業以民生為導向穩步發展。西安楊森營業收入突破百億,位居全國醫藥工業百強前列;幸福制藥建成我國第一個“連續流制造”中成藥生產基地;全省羊奶產業實現品類多樣化,和氏全國首個特殊醫學用途羊奶粉生產線竣工投產;打造“中國硒谷”,建成各類富硒農產品基地520萬畝,培育富硒食品加工企業252家,產品300余種。
四、強化產業鏈重點項目高質量建設,推動陜西特色現代化工業體系建設躍上新水平
聚焦促投資穩增長,按照“四個一批”項目管理要求,建立了產業鏈“一鏈一清單”重大項目庫,目前在庫項目222個、總投資5130億元,截止今年9月底完成投資1106億元,達到年度計劃投資的85%。聚焦產業鏈項目竣工投產和產能釋放,建立了“一個工作專班、一本工作臺賬、一張問題清單”的“三個一”工作機制和省、市、縣三級包抓重點項目跟蹤服務機制。2021年以來,累計支持產業鏈重點項目344個,安排財政資金6億元,引導和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帶動社會總投資460多億元。全國單體最大光伏項目隆基年產100GW單晶硅片及50GW單晶電池、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擴能二期、西鳳酒股份優質鳳香型白酒擴能提質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三星M-Fab、奕斯偉硅產業基地二期、西電集團智慧產業園等一系列“強鏈、補鏈、延鏈”項目加快推進。
五、精準實施產業鏈招商補鏈延鏈,推動陜西特色現代化工業體系建設開辟新路徑
重點圍繞招引“鏈主”企業以及產業鏈核心配套企業來陜發展,建立重點產業鏈招商企業項目庫,實行動態管理,開展動態跟蹤,目前,在庫招商引資項目147個。積極宣傳我省重點產業鏈特色優勢和資源稟賦,在陜西省黨政代表團赴江蘇上海浙江學習考察、秦商大會等活動期間進行產業鏈專題推介,在歐亞經濟論壇經貿合作博覽會期間進行產業鏈專題展示,組織產業鏈企業參加廣交會、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等省內外重點招商推介活動百余場,2021—2023年,全省制造業累計簽約項目數3758個,實際到位資金總額6850億元。
六、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夯實陜西特色現代化工業體系建設基本盤
開展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揭榜掛帥”,累計支持182個項目,多個短板弱項環節實現突破。奕斯偉大尺寸單晶硅片核心參數已躋身國際一流水準,光機所大功率半導體激光芯片制造技術,解決了國內激光芯片封裝、制冷的重大技術難題;唐晶量子外延片生長技術和6寸HBT射頻外延片實現進口替代等。加快實驗室產品到工廠產品轉化,補齊創新鏈條中試空白,2021-2023年,獎勵首臺(套)裝備銷售70個,新材料首批次應用94個,首版次軟件產品63個。搭建產業鏈供應鏈企業供需對接平臺,舉辦了全省產業鏈間供需協作對接等多場活動,集聚大批強鏈補鏈企業來陜發展。新型顯示產業鏈集聚了虹寧顯示等60余戶上下游企業,汽車產業圍繞整車龍頭企業需求,比亞迪“三電”及線束、三星動力電池、吉利新能源發動機等一批配套項目陸續投產等。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總結兩年來的工作,我們深切體會到,推動全省重點產業鏈發展水平提升,加快構建具有陜西特色的現代化工業體系,發揮“鏈長”統籌優化資源力量是根本遵循,凝聚工作專班、成員單位及市區力量協同發力是堅實基礎,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系尊重企業主體地位是關鍵所在,以重點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提升為依托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是重要路徑。面對日趨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和工業經濟下行壓力,下一步,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將充分發揮全省重點產業鏈提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作用,對照《關于加快構建具有陜西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確定的34個工業領域相關重點產業,進一步完善《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助力構建具有陜西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實施方案》,以實施“鏈長制”為抓手,聚焦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加快重點產業鏈優化調整,完善暢通工作機制,強化重大項目支撐,加大產業鏈招商引資,提升產業鏈企業本地配套、產業聚合能力,推動產業鏈融合發展,以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提升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助力構建具有陜西特色的現代化體系,一步一個腳印把總書記為陜西擘畫的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謝謝大家!
李惠:謝謝黃廳長。下面,歡迎大家圍繞今天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之前,請先介紹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西部網:剛剛發布辭中提到,近日,省委、省政府印發了《關于加快構建具有陜西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圍繞《意見》落實,以“鏈長制”為抓手,省工信廳將具體采取哪些工作措施?
黃新波: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今年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構建具有陜西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聚焦《意見》提出的34個工業領域相關重點產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將著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圍繞陜西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抓好“鏈長制”實施。聚焦34個工業領域相關重點產業,實施產業鏈動態調整,培育新增一批、合并拓展一批、優化調整一批。進一步優化“鏈長制”工作運行機制,落實落細產業鏈工作專班工作任務,暢通省市、部門協同工作渠道。充分發揮好鏈主企業立標桿、樹標準、促集聚等作用,打造鏈主與鏈上企業利益共同體,推動形成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融通發展的良好產業生態。支持圍繞優勢重點產業鏈,引導企業積極融入國家級開發區等平臺及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等4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建設,推動鏈群結合加速集聚發展。
(二)在做大優勢產業鏈上下功夫,打造形成一批競爭實力突出的重點產業鏈。一是提升核心產業鏈競爭力。支持新能源汽車、太陽能光伏、輸變電裝備、航空產業鏈打造世界知名先進制造業集群,壯大半導體和集成電路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二是促進重點產業鏈規模升級。推動數控機床、醫藥器具、鈦及鈦合金等產業鏈規模突破千億,實現“千億晉檔、百億倍增”。三是支持基礎較好產業鏈突破發展。繼續培育壯大智能終端、物聯網、新型顯示等具有較好發展基礎產業鏈,加快培育一批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有產業帶動性的產業鏈重點企業。
(三)在做優存量上下功夫,推動傳統產業鏈加快提質升級。推進鋼鐵深加工、白酒、富硒食品、乳制品等有產業基礎、有市場份額、有發展前景的傳統產業鏈加快轉型發展。開展產品創新、技術改造、質量提升行動,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方向,推動傳統產業核心技術、關鍵工藝、生產設備實現提升,促進傳統產業提級賦能。
(四)在做強增量上做文章,培育一批發展潛力較大的重點產業鏈。加速推動光子、氫能、無人機、傳感器、增材制造等一批“小而美”“小而強”的產業鏈做大做強,建設全國領先的光子產業聚集區,鞏固高端無人機技術領先優勢,促進技術交叉創新、產業跨界融合,打造產業鏈競爭新優勢、經濟增長新引擎。
新華社:今年5月份,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陜西省委省政府工作匯報時,提出要“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進程?!闭埥榻B一下,省工信廳在推動產業鏈融合發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未來還將采取哪些措施?
黃新波: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省工信廳在推動創新的時候特別注重企業在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大力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強化要素保障,保障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具體工作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融合發展。一是加強創新體系建設。積極對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構建“產業創新+企業創新”的平臺體系,布局建設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1家,省級認定掛牌19家,分布在增材制造、光電子集成、智能機床等領域,覆蓋全省13條重點產業鏈;建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41家、省級技術中心465家,基本達到重點產業、重點領域、重點產業鏈全覆蓋。二是加強企業研發投入。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近3年安排資金2.84億元,獎補企業1182戶,帶動研發投入增量86.12億元。三是加強創新產品開發。針對產業鏈發展的短板弱項,累計組織開發省級重點新產品4659項,遴選“陜西工業精品”361項。
(二)產業鏈資金鏈融合發展方面。充分利用銀行基金等金融工具進行強鏈工作。一是持續推進“一鏈一行”主辦行制度,分兩批發布了“一鏈一行”企業名錄630戶,組織省內30余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為重點產業鏈企業提供“一對一”金融服務,截至三季度末,貸款余額3267億元,同比增長17.81%。二是針對產業鏈中小微配套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設立8億元省級中小微企業銀行信貸風險補償金,開發推廣“工信貸”產品,發布首批白名單企業1238戶,截至三季度末,全省13家“工信貸”合作銀行為省內白名單企業發放貸款136.49億元,平均利率3.58%。三是組織實施“十行千億惠萬企”融資專項行動,每年引導不少于2000億元專項信貸資金,不斷增加對我省重點產業鏈、專精特新等領域內企業的信貸投放,截止三季度末,各合作銀行信貸投放共計2146.28億元,支持中小微企業8.86萬戶(次)。
(三)產業鏈人才鏈融合方面。積極了解產業鏈人才需求、人才結構、人才意向流動等,逐鏈條梳理出產業鏈急需崗位579個,為鏈上企業提供專業化規范化信息對接和供需匹配服務奠定了基礎。圍繞產業鏈人才需求,組織開展產業鏈專家學者論壇、專業技能大賽等活動,舉辦了第五屆陜西省“絲綢之路”青年學者論壇中的光子、新材料論壇,第二屆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技術技能大賽等,進一步加大了引才育才力度。
總之,“四鏈融合”關鍵在融,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下一步,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將持續在創新中尋求新的突破,積極推進探索“四鏈融合”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徑,不斷拓展產業鏈合作開放,推進強鏈補鏈延鏈走深走實。通過上述舉措,扎扎實實提高我省產業基礎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謝謝。
國際在線:作為我省太陽能光伏產業鏈龍頭企業隆基綠能是全球最大的單晶硅光伏產品制造企業,彩虹集團光伏玻璃是全國五強之一。請問,省工信廳在推動太陽能光伏產業鏈發展上都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將如何繼續保持優勢?
惠軍鵬: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感謝大家對我省太陽能光伏產業的關注。2021年,我省實施重點產業鏈提升工程,將太陽能光伏產業鏈納入省級重點產業鏈,由省級領導擔任鏈長。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作為光伏產業鏈責任單位,圍繞實現雙碳目標和光伏產業創新發展做了大量工作。
太陽能光伏產業是基于半導體技術和新能源需求而融合發展、快速興起的朝陽產業,也是實現制造強國和能源革命的重大關鍵領域。我廳歷來重視光伏產業,早在2009年至2013年期間,就設立專項資金,每年安排2億元以獎補或貼息的方式支持光伏企業發展。近年來,更是將太陽能光伏作為重點產業鏈和著力打造的世界知名先進制造業集群之一,予以大力支持。一是規劃引導產業發展。印發了《陜西省“十四五”電子信息制造業發展規劃》,將光伏產業作為全省電子信息制造業8個發展重點之一,并以產業鏈提升工作為抓手,建立工作專班、組建專家團隊、繪制全景圖譜、制定提升方案,立足產業現有優勢和區域特點,打造產業集聚區。二是精準支持產業項目。圍繞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累計安排獎補資金3千余萬元,先后支持了大尺寸單晶生長工藝和裝備產業化“揭榜掛帥”及摻鎵單晶技術升級改造等20多個重點項目,并對鏈主企業配套率提升給予獎勵,積極推薦省內重點光伏項目爭取到國家產業基礎再造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支持。三是大力推動補鏈強鏈。針對產業薄弱環節,先后推動百佳年代光伏封裝膠膜項目建成投產、天宏瑞科多晶硅二期項目開工等,持續補齊產業鏈條;聚焦產業優勢環節,先后爭取落地了100GW硅片、50GW電池、20GW硅棒等大體量項目。同時連續多年支持舉辦中國(西安)光伏大會,搭建產業交流協作平臺,已在行業形成重要影響力。
下一步,我們將強化龍頭企業帶動,持續推進技術創新和產業鏈體系建設,優化全省光伏產業布局。在多晶硅料方面,強化綠色技術創新應用,建設高純度、低能耗、低成本多晶硅生產體系,引導形成與生產規模相匹配的生產能力。在硅片、電池及組件方面,圍繞長壽命、高安全光伏組件,加快切割技術、晶硅光電轉換等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支持鈣鈦礦電池等新型技術研發應用,加快推進100GW硅片及50GW電池等重點項目達產達效,帶動上下游產能釋放和有序擴產。在輔材及設備方面,支持相關企業加大研發力度,做精做強光伏玻璃、光伏焊帶、金剛石線、逆變器、光伏漿料及光伏膠膜等配套產品,實現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
謝謝。
各界導報:近年來,陜西新能源汽車數據尤為亮眼。今年1-9月份,全省汽車產量達到101.4萬輛,同比增長35.8%,其中,全省新能源汽車、重卡產量同比分別增長42.1%、38.1%。請問,我廳重點采取了哪些舉措?下一步,將如何持續激發產業鏈發展潛力和增長動力?
杜軍國:感謝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汽車作為我省重點打造的支柱產業之一,是我省加快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重要著力點。結合產業發展特點,確定了商用車(重卡)、乘用車(新能源)2條省級重點產業鏈,以“鏈長制”高位謀劃、統籌推進,先后制定印發了《陜西省乘用車(新能源)產業鏈布局規劃》《陜西省乘用車(新能源)產業鏈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陜西省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專項工作方案》等一系列規劃舉措,強化頂層設計、明確目標任務、夯實工作分工,不斷推動汽車產業向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邁進。
一是狠抓服務質效提升,提振發展信心,產業發展屢創新高。堅持“企業為大、服務為本”,建立企業問題訴求收集、任務分解、調度通報、跟蹤督辦機制,對重點企業采取“一企一策”的工作舉措,強化要素保障,破解汽車芯片短缺等供應鏈卡點、斷點,為企業排憂解難,穩定發展預期。2022年,全省汽車產量133.8萬輛,全國排名由第13位躍升至全國第8位,同比增長67%,高出行業近64個百分點,增速遙居全國第1,創造了汽車產業發展的“陜西速度”。2023年1-9月,我省汽車產量仍保持月均12萬輛,增速30%的高位運行,勢頭依然強勁。
二是狠抓關鍵領域突破,強化創新引領,產業持續迸發強勁動力。我省不斷加大省級汽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力度,引導車企以“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趨勢為方向,大力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新產品,加速技術升級、產品迭代、結構優化,不斷增強產業發展的硬核競爭力,搶占新能源汽車發展高點。2022年,我省新能源汽車產量102萬輛,占全國總量的14.5%,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后勁十足,今年1-9月規模及增速繼續穩居全國前列。
三是狠抓汽車項目招商,突出集群聚優,產業不斷提升發展“續航力”。把行業管理和招商引資高效結合,主動靠前抓招商、謀項目,聯合中汽中心打造“一帶一路”汽車國際論壇,開展陜西汽車招商月活動,每年通過舉行近百場精準招商對接活動,組織我省重點整車企業、地市、園區抱團赴外以商招商,邀請外省知名車企及配套企業來陜合作交流,由我廳搭建對接平臺,整車整機企業發布配套需求,地市園區宣講招商政策,省市企合力招商,僅2023年我廳舉辦的兩次汽車配套協作大會上,先后簽約落地了一批總投資近200億元的汽車項目,為產業高速增長接續新動能。
下一步,省工信廳將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不斷提升服務保障力度,優化產業發展環境。一是切實抓好整車“鏈主”企業服務,深挖現有產業發展潛力,穩住增長基本盤。二是加大省市企合力招商力度,突出整車集群帶動效應,不斷強鏈、補鏈、延鏈,做大集群規模效益。三是持續鞏固新能源汽車領先優勢,促進智能網聯技術與新能源汽車相互賦能、協同發展,搶占發展先機,形成新的領先優勢。四是突出汽車項目產業支撐作用,強化全方位全周期服務保障,全力推動汽車項目建設提速提質提效,投產達效為產業發展接續新動能。力爭到2025年,我省汽車產量再上新臺階,全產業鏈產值突破5000億元,形成以新能源汽車為特色,享譽國際的汽車產業發展新一極。
這個問題我就介紹這么多,謝謝。
李惠:感謝三位發布人,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出席。本場發布會到此結束,再見!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