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陜西省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總體情況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系列發布會(第一場)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23-10-10 15:21
10月10日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迎軍、陜西省外辦副主任高進孝、陜西省商務廳副廳長孫敬虎出席,介紹陜西省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總體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處長李惠主持。
李惠: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從今天起,我們將舉行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邀請有關部門和市區負責同志出席,介紹十年來我省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積極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所取得的成效,請大家持續關注。
今天是系列發布會的首場,非常高興邀請到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迎軍先生、省外辦副主任高進孝先生、省商務廳副廳長孫敬虎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我省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總體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劉迎軍副主任作介紹。
劉迎軍: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陜西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十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倡導和推動下,共建“一帶一路”取得實打實、沉甸甸的巨大成就。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和“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十年來,陜西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共建“一帶一路”重要論述和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為主要目標,以建設“一帶一路”五大中心為重要抓手,主動擔當、系統謀劃、積極作為,各項工作亮點紛呈,全面開放的新優勢正在加快形成,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全局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一、積極貫徹落實國家開放戰略
十年來,我們始終服從服務于中央部署,圍繞“五通”總體要求,積極發揮“一帶一路”重要節點的作用,繼承弘揚絲路精神,切實完成好黨中央、國務院安排部署的各項任務。
一是在服務國家總體外交中勇擔當。配合中央部委圓滿完成三十多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接待任務,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元首家鄉建立友好省州關系,在“元首家鄉”外交帶動下“一帶一路”重要節點作用更加凸顯。中國-中亞峰會、“中國+中亞五國”外長第二次、第四次會晤等主場外交活動,以及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大會、“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等重大外事活動在陜西成功舉辦,服務國家外交大局能力顯著提升。積極配合國家整體外交需要,推動實現與中亞五國國際友城全覆蓋,國際友城遍布全球五大洲41個國家,數量達108個,國際友好“朋友圈”進一步擴大。
二是在承接重大戰略任務后有作為。以獲批建設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為契機,高水平建設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設立西安國際港站,上線運營長安號數字金融綜合服務平臺,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實現戰略交匯,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亞歐陸海貿易大通道加快形成。貫徹落實“加強同地區國家現代農業領域合作”重要指示,發揮楊凌發展現代農業的“國家隊”作用,集成調動全省資源高水平推進上合組織農業基地實質性運營,與60多個國家開展現代農業合作,打造國際農業技術合作“示范田”。
三是在搭建國際交流平臺時顯特色。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臺作用,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在經貿、人文等方面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一系列創新實踐,36項典型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依托最高法第二國際商事法庭、第六巡回法庭,司法部“三中心一基地”等重要平臺,加快建設“一帶一路”國際商事法律服務示范區,為對外經貿合作提供高質量的法律服務保障。持續提升完善絲博會、歐亞經濟論壇等服務功能,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深化合作搭建國際交流平臺。
二、扎實推進重點工作開展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省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和“一帶一路”建設安全保障協調小組,各成員單位履職盡責、合力推進,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各方面工作成效顯著。作為全省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也主動作為、認真實踐,重點工作取得了明顯實效。
一是統籌推進“一帶一路”五大中心建設。打造交通商貿物流、國際產能合作、科技教育、國際文化旅游、絲綢之路金融等五大中心,是陜西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的具體抓手。十年來,我們積極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先后制定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實施方案、專項規劃等綱領性文件,連續9年配套出臺年度工作要點,持續深化拓展“一帶一路”五大中心建設內涵。通過十年努力,陜西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取得顯著成果,陸續形成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實踐與經驗:中歐班列(西安)成為全國中歐班列的排頭兵,上合組織農業基地成為展示現代農業示范樣板,絲綢之路大學聯盟成為國際教育合作新典范,與中亞聯合考古成為絲路“金名片”,秦醫秦藥“走出去”深入沿線百姓心,隆基綠能等陜企成為綠色絲路先行者,這些實踐有力支撐了全省“一帶一路”五大中心建設,也更好服務了國家對外開放大局。十年間,陜西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額翻了兩番,年均增長18.4%;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12.4億美元,占同期全省對外投資總額的23.8%,雙向直接投資規模累計達120億美元;跨境收支規模從115億美元增加至219億美元,年均增長7.42%,經濟往來覆蓋132個國家和地區,這些持續增長的數據背后,反映了陜西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經貿合作日益密切,也展現了共建“一帶一路”對推動全省開放型經濟發展的巨大助力和美好前景。
二是依托中歐班列(西安)打造國際貿易“黃金通道”。今年也是中歐班列(西安)開行十周年。經過十年的不斷發展,中歐班列(西安)已成為陜西向西開放的重要平臺,為構建面向“一帶一路”的現代物流體系提供了重要支撐。十年來,我們加強統籌引導,成立工作專班,設立專家智庫,開展前瞻性研究,全力穩運行、提質效,積極支持中歐班列(西安)加大貨源組織力度、組建市場化平臺公司、開拓新線路新市場,進一步激活市場資源,促進班列運營質效逐年跨越式提升,截至目前,中歐班列(西安)累計開行超2萬列,服務企業超1.65萬家,實現了量的突破、質的飛躍和效的提升,呈現出以下特點:多元化通道穩定暢通,開辟跨里海運輸走廊,常態化開行17條國際線路和21條“+西歐”線路,覆蓋亞歐大陸45個國家和地區;樞紐設施承載高效,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設提速,西安國際港站建成集裝箱堆場69萬平方米、鐵路線路59條,日裝卸作業能力3700標箱;運行質效持續提升,中亞方向率先實現市場化運營,率先開行境內外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落地實施啟運港退稅等試點政策,有效降低了綜合物流成本;溢出效應日趨顯著,推動港產港貿港城融合發展,西安港已落戶康佳、匯芯等制造企業40余家,大宗貿易企業達886家。中歐班列(西安)已成為國內運輸時效最快、線路輻射最廣、服務功能最全、綜合成本最低、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五最班列”,構筑起一條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黃金通道”。
三是依托西安國際航空樞紐搭建“空中絲綢之路”。十年來,我們積極發揮陜西作為中國地理幾何中心的區位優勢,依托西安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全力打造國際運輸走廊和國際航空樞紐。持續拓寬國際航空網絡,先后開通了多條重要洲際客運航線,今年以來相繼開通至塔什干、比什凱克、阿斯塔納、阿什哈巴德、杜尚別的國際航線,實現中亞“五國六城”通航全覆蓋,“空中絲綢之路”不斷織密。積極打造臨空經濟示范區,空港聚集普洛斯、豐樹、日立和“三通一達”等近200家現代物流企業,建成投運物流園區13個,落戶東航、海航等14家航空公司區域總部和芬蘭航空、大韓航空等15家外航辦事處,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航企聚集區、功能最全的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目前,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累計開通386條客貨運航線,其中國際客運航線83條,全貨運航線45條,開通4條第五航權航線,加速構建“絲路貫通、歐美直達、五洲相連”航線網絡格局。
四是建立健全保障體系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十年來,我們按照國家工作部署,結合陜西發展實際,在空中絲綢之路、綠色絲綢之路、標準聯通、中歐班列集結中心、西安“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等領域出臺支持政策,構建了以實施方案、專項規劃為核心,多領域配套文件銜接支撐的“1+N”政策體系。我們持續健全風險防控機制,狠抓風險防控制度落實,引導境外項目企業落實好風險防控主體責任,加強重大項目跟蹤服務,有效防范系統性風險,為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提供重要保障。我們持續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切實推進輿論宣傳,充分利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中國一帶一路網等各方面資源、渠道和平臺,積極宣傳陜西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中實實在在的成果,搭建了全國第一家省級的“一帶一路”官方網站,按年度推出十大亮點工作,謀劃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十周年系列重大活動,充分宣介陜西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新成效,共同講好共建“一帶一路”上的陜西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探索遠親近鄰共同發展的新辦法,開拓造福各國、惠及世界的“幸福路”。十年來,在各方努力下,共建“一帶一路”已經成為一條開放包容、均衡普惠、合作共贏之路。就在本月,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舉辦,共建“一帶一路”已經站在新的起點,正在開啟新的征程。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論述和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堅持互聯互通合作,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共創發展新機遇、共謀發展新動力、共拓發展新空間,進一步夯實“一帶一路”五大中心,力爭各項工作取得新突破,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
我的發布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李惠:下面,請高進孝副主任作介紹。
高進孝: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陜西外事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2013年,習近平主席訪問哈薩克斯坦,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2023年,習近平主席在西安主持召開中國—中亞峰會,進一步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將服務共建“一帶一路”作為全省外事工作重要目標,我從三個方面介紹一下外事工作服務共建“一帶一路”有關情況。
一是擴大對外交流,展示共建“一帶一路”時代成就。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偉大實踐,陜西作為共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吸引全球關注。
十年來,全力服務大國外交。習近平主席2023年在西安主持中國—中亞峰會,以元首外交引領共建“一帶一路”。中國—中亞峰會是今年我國首場重大主場外交活動,中國—中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邁入新時代,全省上下全力做好服務保障,為元首外交營造良好氛圍。中國—中亞外長第二次、第四次會晤相繼在西安舉辦,踐行“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共建“一帶一路”成為重要共識。這十年,法國總統馬克龍、柬埔寨國王西哈莫尼、中非總統圖瓦德拉等37位外國元首、政府首腦訪陜,感受發展巨變,盛贊“一帶一路”時代成就。
十年來,主動做好對外宣介。越南共產黨代表團、俄羅斯烏拉爾大區代表團等外國政黨、地方、工商及各界重要外賓團組訪陜時,我們安排考察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自貿區等共建“一帶一路”標志性項目,參訪陜建集團、愛菊糧油等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陜西企業,實地感受陜西開放發展“鮮活事例”。出臺“走出去”“請進來”便利化措施,推動聯合考古、絲路大學聯盟等共建“一帶一路”項目順暢推進。利用重要來訪接待和因公出訪機會,推動加密直航、擴建海外園區等共建“一帶一路”重大項目取得關鍵進展。我省重要外事活動,都與共建“一帶一路”密切關聯、相互促進。
十年來,積極配合設領工作。柬埔寨、馬來西亞、哈薩克斯坦相繼設立駐西安總領事館,加上之前泰國、韓國,5國在陜設領,為陜西與5國開展經貿、人文等各領域交流合作發揮渠道作用,促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走深走實,也極大促進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建設。
二是聚力開放發展,豐富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載體。
我們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促進全省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發揮向西開放示范作用。
十年來,加快建設示范基地。積極響應習近平主席倡議,加強對外溝通,助力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設在楊凌,成為唯一以“上海合作組織”冠名的示范基地。爭取“中非現代農業技術交流示范和培訓聯合中心”落戶楊凌,成為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合作重要基地。
十年來,不斷優化合作平臺。邀請馬來西亞、烏茲別克斯坦等9國擔任絲博會主賓國,絲博會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通過歐亞經濟論壇政、商、企、產、學、研各界廣泛對話,加強政策溝通;“上合組織國家農業部長圓桌會”等高端論壇開啟楊凌農高會“上合時光”;“一帶一路”媒體論壇、金磚國家農村發展和減貧研討會等國際會議在陜召開,成為我們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
十年來,努力暢通領保通道。我們積極做好海外領事保護,加強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開展海外領事保護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活動,宣介外交部“12308”領保熱線,開通省外辦領保熱線,為越來越多的陜西群眾、企業和機構走出國門,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做好服務保障。
三是增進民心相通,夯實共建“一帶一路”社會根基。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關鍵基礎。
十年來,大力拓展國際朋友圈。我省新增國際友城48對,與41個國家締結友城關系達到108對,其中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友城54對。我們舉辦“百對友城結好大會”“國際友城優品展”等主題活動,推動人文、經貿等各領域交流合作,促進中外民眾相互了解,加深共建“一帶一路”團結協作。
十年來,攜手踐行命運與共。習近平主席講述過哈薩克斯坦籍留學生馬文軒在陜抗疫“我是外國人,但不是外人”動人故事,成為中哈友誼的典型代表。我們也組派中國(陜西)赴塔吉克斯坦聯合工作組開展國際抗疫合作,榮獲塔方頒授的“國際友誼獎”。危難之際,我們向幾內亞、巴基斯坦等國捐贈抗疫和救災物資,與蘇丹、馬拉維等國開展醫療合作。守望相助感人故事眾多,都是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民心相通、情感深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真實體現。
十年來,持續增進交流互鑒。我們配合中聯部、外交部、全國友協在陜辦好“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延安分會場,“走進百年大黨,解碼紅色基因”國際主流媒體團參訪活動,中國—中亞民間友好論壇等重要活動,創新舉辦“朱鹮國際論壇”等主題活動,做好“外國媒體看陜西”系列活動,展示陜西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和開放發展新形象。
十年來,得益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陜西帶來的開放機遇,全省外事工作得到了極大提升。我們期待,在下一個十年和更遠的將來,繼續努力,為服務國家總體外交、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共建“一帶一路”,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外事力量。
我的發布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李惠:下面,請孫敬虎副廳長作介紹。
孫敬虎: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陜西商務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近年來,全省商務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共建“一帶一路”重要論述和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一是持續擴大貿易規模。我們著力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依托進博會、東盟博覽會、廣交會等重大經貿活動多元化開拓“一帶一路”市場,在哈薩克斯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布局26個“海外倉”。首屆中國-中亞峰會期間,主辦“中亞云品”特色電商直播活動16場,配合烏茲別克斯坦舉辦了商務論壇、企業家圓桌會等重要活動,推動雙方企業深化雙向投資、增進貿易合作。2013年以來,全省進出口總額連續跨越2000、3000和4000億元大關,年均增長14.7%。陜西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額翻了兩番,年均增長18.4%,2022年首次突破1000億元,達到1128.93億元,增長41%。今年1-8月進出口額833.97億元,增長26.2%。
二是穩步推進對外投資合作。西安愛菊哈薩克斯坦糧油經貿合作區列入“中哈產能與投資55個合作項目清單”,隆基綠能馬來西亞光伏組件生產項目在當地創造近4000個就業崗位,陜西建工集團承建的奧什醫院項目是吉爾吉斯斯坦南部最大的現代化大型綜合醫院,中交二公局建設的克羅地亞佩列沙茨大橋,是中克建交以來中資企業實施的規模最大的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實現了克羅地亞人民連接南北兩片國土的多年夙愿,獲得國際頂級大獎。中鐵二十局集團累計在海外修建鐵路總里程達到2600公里,占中國企業海外完工鐵路總里程的四分之一。截至2022年底,楊凌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累計開展援外培訓148期,130多個國家3900多名官員和技術人員參訓。2013-2022年,陜西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12.4億美元,占同期全省對外投資總額的23.8%;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完成工程承包營業額135.7億美元,占同期全省對外承包工程的52.6%。
三是加快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累計形成創新案例792項,36項改革創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83項在全省復制推廣。持續深化“證照分離”改革,下放(委托)229項省級行政管理事項,開展外籍人才出入境便利創新創業試點,設立人才投資基金,出臺金融服務自貿試驗區建設36條等政策措施。不斷提升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全面落實外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完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設立RCEP企業服務中心,先后建成貿易金融、跨境電商等20多個功能性平臺,吸引法國達能、東航賽峰起落架維修等一大批外資企業落戶。深入開展特色化改革創新,建設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成立絲綢之路大學聯盟,“絲路自貿”建設穩步推進。推動秦創原和自貿試驗區相互賦能,在全球設立22個離岸創新中心等平臺,“科創自貿”建設能級不斷提升。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加快建設,成立了種業等6個農業產業創新中心,“農業自貿”示范作用不斷強化。
四是著力提升開放平臺能級。全國唯一以農業產業為特色的楊凌綜合保稅區封關運行,西安高新綜保區資源優化整合順利推進,西安綜合保稅區與西安鐵路口岸一體化建設基本完成,7個綜保區進出口占全省比重持續保持在60%左右。第五航權客貨運航線、保稅航油業務相繼開通,陸路啟運港退稅政策試點落地西安國際港務區,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穩步推進,開通中老鐵路國際貨運列車和長安號跨境電商菜鳥專列,2022年開行跨境電商專列198列,增長60.9%。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共建“一帶一路”重要論述和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聚焦貿易合作提質量,聚焦投資合作拓領域,聚焦制度開放優平臺,聚焦雙向聯通暢通道,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我的發布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李惠: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提問前,請先介紹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陜西日報:中歐班列(西安)開行十年來,取得了明顯成效,已成為陜西開放發展的靚麗名片。請問,進入新的階段,陜西將如何推動中歐班列(西安)高質量發展?
劉迎軍:首先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今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陜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強調,要積極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充分發揮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作用,加快形成面向中亞南亞西亞國家的重要對外開放通道。9月15日,習近平主席在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賀信中指出,中國將繼續同各方一道,秉承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動中歐班列朝著更高質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方向發展。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指示,為我們進一步推動中歐班列(西安)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總書記重要指示和國家總體部署,聚焦“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要求,進一步鞏固中歐班列(西安)良好發展態勢,推動班列開行提質增效,加快港產港貿港城融合,打造陸港高能級開放平臺,在共建“一帶一路”、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發揮更大作用。重點將做好“穩”“轉”“提”三個方面的工作。
“穩”就是穩運行。多措并舉保障中歐班列(西安)穩定暢通高效運行,確保開行量、重箱率、貨運量等核心指標居全國前列。一是持續完善多元通道體系。優化班列國際線路,積極參與跨里海國際運輸走廊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推動與中亞等沿線國家共建物流園、海外倉和綜合數字服務平臺,完善班列境外服務網絡,提升跨境運輸能力。二是健全區域聯動機制。推進集結中心次級節點建設,加密“+西歐”線路,加強與青島港、連云港港等合作,深入發展多式聯運,推動集結中心與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互聯互通。三是夯實安全穩定發展基礎。加強風險管理,提升應急處置能力,為班列創造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
“轉”就是轉方式。在鞏固前期成效的基礎上,積極推動班列發展提檔,由貨物集散向促貿易、聚產業轉變,構建港產港貿港城融合發展新格局。一是搭建班列與招商引資聯動機制。加強貨源分析,支持各市圍繞落實《關于加快構建具有陜西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立足本地資源稟賦、優勢基礎,依托中歐班列開展聯合招商、產業鏈招商,打造特色產業集群。二是發展“班列+園區”。鼓勵西安市與各市(區)共享中歐班資源,共建中歐班列特色產業園。支持優勢企業依托班列在沿線國家建立產業園區,形成國內國際“兩國雙園”聯動格局。三是深入推進運貿一體發展。創新運輸組織模式,推廣“定制班列”“精品班列”等服務模式,擴大半導體、集成電路、煤制化工產品、農食產品等我省優勢產品出口。深入拓展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發展物流總部經濟,打造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提”就是提質效。聚焦高質量發展要求,推動樞紐增效和運行提質兩個方面工作。一是推動樞紐增效。以數字賦能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設,實施樞紐設施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推動多平臺互聯互通,建設智慧口岸、數字口岸。優化西安國際港站功能區布局,推進西安鐵路口岸和綜合保稅區一體化發展,構建功能疊加、承載高效的開放發展平臺。二是推動運行提質。持續優化運輸結構,大力拓展回程貨源,建立重點企業“一企一策”服務機制,穩步提升班列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能力。加快綠色環保技術應用,搭建綠色高效運輸網絡。不斷豐富班列內涵,發揮陜西歷史文化資源優勢,積極探索“人文班列”“旅游班列”等新模式,為推動與沿線國家人文交流互鑒貢獻陜西力量。
我就回答這些。
香港經濟日報:我注意到,中國—中亞峰會的勝利召開,意義重大、成果豐碩,對陜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無疑會產生重大而深刻的影響,您能否介紹一下有關情況?
高進孝: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今年5月18日至19日,習近平主席在西安主持召開中國-中亞峰會。這是今年我國首場重大主場外交活動,也是中國同中亞建交31年來六國元首首次以實體形式舉辦峰會,舉國關注、舉世矚目。習近平主席同中亞五國元首簽署了《中國-中亞峰會西安宣言》,通過了《中國-中亞峰會成果清單》,擘畫了未來中國―中亞關系發展藍圖。中國與中亞五國將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為新起點,加快發展戰略對接。
中國—中亞峰會在西安舉行,為陜西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帶來了新機遇。特別是峰會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專門聽取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并發表重要講話,賦予我們“在西部地區發揮示范作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陜西篇章”等重大使命,為陜西各項事業發展進一步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們全力落實峰會成果,放大峰會效應,著力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更加深入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峰會之后,中亞五國和其他國家更加關注陜西,加大與陜西交流合作力度。烏茲別克斯坦副總理庫奇卡羅夫、吉爾吉斯斯坦第一副總理阿德爾別克·卡瑟馬利耶夫等中亞五國政要和部門、地方、企業家等各界代表團來陜訪問,考察項目、出席活動、洽談合作、推進交流。趙一德書記、趙剛省長分別率團,各部門組團出訪中亞五國,進行友好訪問。趙一德書記與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的國家領導人、部長級官員以及友好省州長舉行會晤會談。出席教育、經貿、人文等領域重要活動,以及項目簽約揭牌儀式,考察調研農業、醫學、考古等境外重點項目。趙剛省長出席土庫曼斯坦國家級新城阿爾卡達格市落成儀式,會見土庫曼斯坦國家領導人、部長級官員、友好省州州長,交流合作意見。出訪活動積極對接落實中國—中亞峰會成果,著力推動陜西與中亞國家各領域交流合作再上新臺階,更好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
各位媒體朋友:
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指出,“辦好絲博會、歐亞經濟論壇、楊凌農高會”。第30屆楊凌農高會、2023歐亞經濟論壇剛剛成功舉辦,第七屆絲博會、第九屆絲綢之路藝術節等多場重要國際會議即將舉辦,也都將積極落實中國—中亞峰會成果、服務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在此,歡迎媒體朋友們積極參與活動報道,關注陜西對外開放,宣傳共建“一帶一路”實踐成果。
謝謝大家。
中國報道雜志:下一步,省商務廳將如何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著力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促進陜西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
孫敬虎: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提出10周年,陜西的改革開放將迎來新的發展環境、戰略機遇和歷史任務,我們將牢記總書記重要囑托和殷切希望,聚焦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促進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高水平對內對外開放。
一是加強統籌協調,完善政策制度供給。全面落實全省開放發展大會精神,建立完善工作推進機制,夯實任務,細化分工,以更加務實的舉措強招商、拓市場、育主體、優平臺、暢通道,全力推進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著力擴大對內對外開放?促進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繼續出臺系列配套措施,持續加強政策宣講解讀,確保及時落地落實,增強政策實效。
二是加強精準招商,夯實開放產業基礎。落實好《以制造業為重點擴大利用外資的若干措施》《培育引進外向型產業的若干措施》,堅持運用投行思維、鏈式思維、閉環思維,強化招商部門、行業部門、基層政府、開放平臺、鏈主企業協同聯動,圍繞重點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精準招商。
三是加強貿產融合,推動外貿促穩提質。全面落實首屆中國-中亞峰會成果,落實省委外貿外資企業家座談會精神、外貿促穩提質的若干措施,實施外向型產業提升、外貿創新發展、國際市場開拓等重點工程,培育壯大特色優勢外向型產業、出口主導產品和龍頭骨干企業,推進貿易與產業、進口與出口、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聯動發展,實現外貿擴規模、優結構、提質量。
四是加強主體培育,擴大國際競爭優勢。實施“一企一策”支持外貿龍頭企業穩定發展,支持生產型企業自營進出口,支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揮孵化中小外貿主體作用。鼓勵國有企業加大境外市場開拓力度,加大關鍵設備、重要零部件和原材料等進口,擴大出口規模,穩妥開展對外投資。支持對外投資企業與外貿企業抱團出海,鼓勵工程承包企業加強與央企合作“借船出海”,積極參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
五是加強協同發展,提升平臺通道能級。高標準辦好絲博會、楊凌農高會、歐亞經濟論壇三大品牌展會,優化提升航空、鐵路、電子三大口岸,指導自貿試驗區圍繞企業需求探索更多集成性創新成果,支持省級以上開發區創新提升和跨區域合作,促進各開放平臺優勢互補、功能疊加、發展協同。進一步提升中歐班列帶動經濟發展水平,增開、加密國際貨運班列,支持企業設立海外倉,在中亞國家打造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增加本地貨源,拓展回程貨源。
六是加強部門協作,優化開放發展環境。以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實施為契機,優化完善海外、國內、省域招商工作網絡體系,推動落實省市縣及部門聯動招商工作機制。指導各地審慎承諾和剛性兌現招商優惠政策,充分發揮“秦務員”、“陜企通”等平臺作用,推動政策措施精準落實。
謝謝。
李惠:感謝三位發布人,感謝各位媒體朋友,本場發布會到此結束,再見!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