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凝心聚力主動作為、扎實開展‘三個年’活動、推動全省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
“貫徹二十大精神?深化‘三個年’活動?奮力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八場)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23-09-08 14:11
9月8日10時,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王韜,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主任劉守峰出席,圍繞“凝心聚力主動作為、扎實開展‘三個年’活動、推動全省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主題,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處長李惠主持。
李惠: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出席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是“貫徹二十大精神、深化‘三個年’活動、奮力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系列發布會第十八場。非常高興邀請到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王韜先生,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主任劉守峰先生,請他們圍繞“凝心聚力主動作為、扎實開展‘三個年’活動、推動全省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王韜副廳長作介紹。
王韜: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感謝各位長期以來對陜西農業農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今年上半年,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全省農業農村系統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貫通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三個年”活動為抓手,圍繞“農業強省”建設目標,大力實施“七個提升工程”,全力推動全省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下面,我就有關情況向大家作一簡要介紹。
一、扎扎實實開展“三個年”活動
年初,在省委、省政府召開“三個年”活動動員會后,我廳第一時間學習、第一時間安排、第一時間啟動,“三個年”活動在全省農業農村系統扎實開展。
一是全力推動高質量項目建設。著力健全完善工作機制。成立由廳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工作專班,建立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個專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五個一”推進機制,形成廳領導包聯市區、包抓重點項目模式,推動重點項目落地快、建設快、見效快。著力策劃包裝項目。儲備金融支持重大基礎設施項目113個,總投資364.7億元,授信項目21個,授信規模33.4億元。圍繞8大產業鏈,策劃包裝特色產業上下游、左右鏈、中間體、融合度等方面重點項目232個,計劃投資91.5億元,并圍繞種子、耕地“兩個要害”布局高標準農田建設、現代種業等項目。著力推動有效投資持續擴大。積極爭取財政資金投入,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杠桿撬動作用,引導金融社會資本積極參與農業農村領域項目建設,著力構建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支持、社會資本積極參與的投資局面。截至目前,今年累計爭取中省農業項目資金約132億元,較去年同期同口徑增加6.75億元,已全部分解下達到項目縣區和主體。
二是聚力推動營商環境優化。以科技支撐企業發展。依托44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組建產業鏈專家團隊、實訓基地、科技小院,推動農業科技創新,服務企業發展。以金融支持企業發展。開展金融服務農業龍頭企業行動,建立金融顧問和“行長+鏈長”機制,深入推進信貸直通車“鄉村行”“興農撮合”等活動,幫助企業多方融資。以土地支持企業發展。出臺保障“三產”融合發展用地實施細則,優先農產品加工、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新產業新業態用地供給。以誠意招引企業入陜。實施龍頭企業梯次培育工程和規上企業倍增計劃,組建“鏈長+市長+縣長”的招商團隊,運用秦商大會、農高會、蘇陜和粵陜合作等平臺,招引龍頭企業來陜投資。以執法維護企業發展。圍繞重點領域組織開展“利劍護農”執法專項行動,凈化營商環境。高規格舉辦農業龍頭企業招商懇談活動,征集100多個高質量發展項目,推動省內農業龍頭企業與省外企業深度合作,第一輪現場簽約項目16個、合同金額52億元。
三是扎實推動作風能力建設。注重在學習中汲取精神力量。以主題教育為契機,開設讀書班,黨組成員帶頭學,系統干部深入學,切實強化思想理論武裝。注重在調查研究中提高履職本領。開展“調研破難題、包抓推落實、實干促發展”活動、“沿著總書記足跡看變化感悟思想”實踐研學活動和領導干部學習成果交流活動,廳班子成員帶頭到一線深度調研,形成調研成果33篇,已有6項成果轉化為省委、省政府“三農”方面的政策。注重在急難險重任務中培養鍛煉干部。5月下旬至6月初,在小麥成熟收獲關鍵時期,面對歷史罕見“爛場雨”,省委、省政府打響了為期20天的“雙搶”大會戰,我廳廳級干部分市包抓,4個技術指導組和3個種子田搶收指導組駐田工作,4000多名農技干部一線奮戰,與時間賽跑,向陰雨搶糧,大災之年雖產量較上年略減,但總產和單產均較過去五年平均水平還有提高。今年8月,在主題教育中央第三指導組和農業農村部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用10天時間,晝夜奮戰,成功舉辦農業龍頭企業招商懇談活動,取得了過去半年甚至一年的工作成效,展示了全省農業農村干部的過硬作風。
二、有效推動“三農”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糧食生產形勢穩中向好。堅持良田、良種、良機、良法、良策“五良”協同發力,年初扎實開展“強春管促豐收四大行動”,夏糧取得好于常年的長勢基礎。在“雙搶”大會戰期間,緊急調集2.8萬臺套收割機、組建270支應急搶收服務隊趁晴搶收,調撥5610萬元烘干補貼資金,推動出臺不達標小麥托底收購方案,全力搶收搶種,今年夏糧總產463.7萬噸,保持了連年豐收豐產。立足以秋補夏,全面啟動全省奪秋糧豐收百日行動,擴大秋糧種植面積至2914萬畝、較上年增加45.4萬畝。扎實開展“秋糧單產提升行動”,出臺農業防災減災《若干措施》,在田作物生育進程正常,整體長勢好于常年。近期,我們正在按照“穩糧擴油”原則,協調解決用種問題,加緊做好秋播準備工作。
二是特色產業全鏈推進。聚力打造蘋果、蔬菜、茶葉、畜禽肉類、中藥材5個千億級產業鏈,乳制品、食用菌2個500億級產業鏈,獼猴桃300億級產業鏈。出臺扎實推進特色現代農業和蘋果、畜牧業、茶葉、食用菌等高質量發展《意見》和全產業鏈建設《五年行動方案》。在農業農村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大力支持下,累計打造7個產業集群、84個中省產業園、48個中省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28個省級農產品加工園、59個中省產業強鎮,成功創建了20個全產業鏈典型縣,基本實現集群覆蓋產業鏈、園區覆蓋典型縣。形成了部省共建延安蘋果,廳市共建柞水木耳、平利茶葉、略陽徐家坪鄉村振興示范工作機制和政策框架,全產業鏈做法成為主題教育中央第三指導組重點推薦案例。
三是農村改革專項行動迅速。出臺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若干措施》,實施集體經濟“清零消薄”行動,分片區按季度現場觀摩推進,建立集體經濟績效評估機制,推動形成“五級書記共抓集體經濟,部門聯手清零消薄”的工作格局。聯合省委組織部、省財政廳實施中央扶持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項目,推動財政專項資金傾斜支持集體經濟。聯合省紀委監委、省高院等9個部門,以集體經濟合同清理規范專項行動作為突破口,全力整治不合理、不合規、不合法的集體經濟合同,累計收回土地7773畝,追繳合同欠款7.4億元,做到應清盡清、應收盡收。按照“大穩定、小調整”原則,穩步擴大土地二輪延包試點,在完成去年3個縣整鎮試點基礎上,接續在華陰等4個縣區各選1鎮開展試點。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56.3%的村完成“多規合一”村莊規劃編制。
四是科技裝備支撐持續增強。實施種業振興五大行動,建成楊凌種業創新中心,成立國家玉米種業技術創新中心西北分中心,推動楊凌國家級種質資源中轉隔離基地建設,再添一家國家級“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打造榆林玉米、華陰小麥、漢中油菜等制種基地,油菜制種量占全國三成以上,番茄育種走在全國前列,蘋果、獼猴桃自育品種主導了省內產業更新換代。快速推進楊凌秦創原農業板塊建設,打造農業科技協同攻關創新平臺,加快11方面核心技術攻關,玉米抗熱抗旱生物育種取得突破性進展。大力發展旱作節水農業,集成推廣“四位一體”等8種節水技術模式,建成旱作節水示范區166萬畝。打造主要糧食作物全程機械化示范縣23個,搭建省市縣農機應急指揮調度平臺,組建50個農事綜合服務中心、180支應急作業隊,成立農機合作社聯盟,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2.2%。
五是和美鄉村建設加速推進。認真學習借鑒浙江“千萬工程”思路和經驗,謀劃以“百鎮創優、千村示范、萬村提升”為重點的“千萬工程”陜西方案。接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全省累計改造戶廁504.1萬座,普及率達到81.3%,農民群眾如廁條件得到改善;34%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93.5%的自然村實現垃圾收運處理,農村環境更加美麗。出臺18項鄉村治理措施,落實第一書記的鄉村治理責任,推廣積分制、清單制、網格化、數字化治理模式,開展農村高價彩禮專項整治,創建16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示范縣,93%以上的村制定了村規民約,鄉村治理能力持續增強。
三、持續推動“三個年”活動走深走實
下一步,全省農業農村系統將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三個年”活動總體部署,全力推進全省農業農村項目落地見效,蓄力打造更加優質的營商環境,持續加強干部作風能力建設,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一是圍繞“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高質量完成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積極推進糧食生產300億斤產能提升建設工作,在陜北、渭北潛力區大力實施農業節水示范工程,下大力氣破解“靠天吃飯”難題,提升糧食綜合產能。二是圍繞做好“土特產”文章,全面推進全產業鏈建設五年行動,把部省共建延安蘋果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廳市共建柞水木耳、平利茶葉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和略陽徐家坪鄉村振興楷模作為有力抓手,提前謀劃儲備項目,強化農業產業園“四級聯創”,實施好新建、續建產業集群、園區和強鎮等重點項目,打造可復制、能推廣的模式。三是圍繞“扎實推進共同富?!?,接續推進農村土地二輪延包試點,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加快實施農村集體經濟“消薄培強”行動,深化集體經濟合同清理規范專項行動,力爭年底集體經濟“薄弱村”比例下降至25%以下。四是圍繞“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加緊制定符合陜西實際的“千萬工程”五年行動方案,加快縣鄉村三級治理體系建設,突出農村戶廁新建改建,持續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女士們,先生們!再次感謝大家對陜西農業農村工作的大力支持,我們將以“三個年”活動為抓手,拿出更加務實管用的措施,全力以赴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陜西新篇章作出新的貢獻。
謝謝大家!
李惠:謝謝王廳長。下面,歡迎大家圍繞今天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前,請先介紹一下所在的新聞單位。
西西新聞:請問2022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電子證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的意見》,目前我省農業農村領域該項工作進展情況如何?
王韜: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電子證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的意見》下發后,為推進各地區各部門政務服務平臺電子證照跨地區、跨部門共享,農業農村部于2022?年底,組織山東、河南、貴州等地順利完成了執業獸醫資格證書電子證照應用試點,今年5月起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執業獸醫資格證書電子證照。5月以來,我廳積極溝通協調省政務大數據局,共同致力于實現執業獸醫資格證書電子證照數據實時同步,改善群眾辦事體驗,真正做到變“群眾跑腿”為“信息跑路”,變“群眾來回跑”為“部門協同辦”,切實讓群眾體驗到數字政府建設效能。目前,我廳已依托“陜西省政務平臺”完成執業獸醫資格證書下載、打印等政務事項測試運行。將來,持證人員憑本人姓名和身份證號,在全國任何有電腦和網絡的地方登錄陜西政務服務網,即可享用便捷服務。下一步,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將持續推進和優化電子證照應用,不斷拓展場景范圍,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智慧政務”服務體驗。
三秦都市報:請問,為扎實推進高質量項目推進年重點項目建設,省農業農村廳建立了廳領導包抓推進工作機制,請簡要介紹一下具體情況。
王韜: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請我的同事,廳辦公室主任劉守峰同志進行回答。
劉守峰:剛才王韜副廳長圍繞推進高質量項目推進年介紹了“三個著力”。下面,我回答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
為了進一步推動農業高質量項目推進工作,全省農業農村各部門上下齊心,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抓好項目,全力以赴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促進高質量項目推進年取得新進展、新成效、新突破,按照我省高質量項目建設推進年《實施方案》部署要求,我廳印發《關于廳領導包聯農業農村重點項目實施意見》,建立廳領導包聯工作機制和上下聯動工作兩大機制。一是建立廳領導包聯工作機制。建立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個專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五個一”推進機制。廳領導包聯項目地市,包抓1-2個重點項目(通過對2022-2023年度中央預算內項目、中省轉移支付財政專項新建或續建1000萬元以上項目、8大農業全產業鏈重點項目、撬動社會投資較大的項目),由廳對口處(局)全程跟蹤保障,強化督導推進,每季度到項目現場解決突出問題,每個月深入了解一次項目進展情況,真正做到“包”的責任、體現“抓”的力度。同時,以重點項目統籌帶動全產業鏈行業項目建設,實現行業項目整體高質量推進。二是建立上下聯動推進工作機制。結合廳領導分市包抓統一安排,省市縣各級聯動落實責任,堅持“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的理念,按照高質量項目推進年活動的總體部署,把落實項目、推進項目、服務項目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靠實工作責任,抓好任務落實,打造重點鮮明突出,建設保質保量,帶動效應明顯,利益鏈接穩固的典型示范農業項目,確保在項目數量、投資質量上進一步鞏固,經濟效益明顯得到提升。
謝謝。
陜西網:我了解到近日農業農村部與陜西省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陜西果業高質量發展,請對具體情況進行介紹。
王韜: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延安考察時的重要指示,近日,農業農村部與省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陜西果業高質量發展,整市推進建設全國蘋果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合力打造“土特產”發展樣板。
協議明確了規模產量、加工轉化等多項共建目標,提出了優化結構、生產提質、全鏈推進、品牌營銷、服務保障等五方面十七條共建內容,構建了部長和省長任雙組長的協調推動、定期會商、政策支持、跟蹤落實等合作機制,確定了部省共建、多方協同、合力推進的工作路徑,將依托陜西資源稟賦,聚合各方資源要素,突出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構建產業鏈、市場鏈、價值鏈完整匹配的現代果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打造集特色農業產品、區域生態優勢、傳統農耕文化等“土特產”資源深度融合、一體發展的果業高質量發展“延安樣板”,加快建成以蘋果、獼猴桃為重點的現代果業強省,示范帶動全國水果特色產業發展,為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提供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部省共建聚焦做好陜西蘋果“土特產”大文章,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全產業鏈打造為抓手,以產業集群建設為載體,以“種好、管好、賣好”為目標,圍繞陜西果業的品種品系結構、生產管理水平、全產業鏈建設、品牌建設和營銷宣傳、支撐保障服務等方面開展共建合作,進一步釋放天時地利人和的產業發展優勢,提升果區人民生活幸福指數,積極探索打造共建合作、區域創新、全國共享的產業振興模式,讓紅蘋果成為“幸福果”,實現果業更強、果農更富、果鄉更美。
謝謝。
李惠:感謝兩位發布人,感謝各位媒體朋友!本場發布會到此結束,再見!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