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開展‘三個年’活動、奮力譜寫漢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有關情況
“貫徹二十大精神?深化‘三個年’活動?奮力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23-06-06 15:55
6月6日10時,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漢中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建平,漢中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利,漢中市發改委主任郝明森出席,圍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開展‘三個年’活動、奮力譜寫漢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政府新聞辦主任單紅主持。
單紅:女士們、先生們,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陜西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我們繼續舉行“貫徹二十大精神、深化‘三個年’活動、奮力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七場,非常高興邀請到漢中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建平先生、漢中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利先生、漢中市發改委主任郝明森先生,請他們圍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開展‘三個年’活動、奮力譜寫漢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這一主題,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王建平市長作介紹。
王建平:女士們、先生們,各位媒體朋友們:
大家好!非常高興和大家在這里見面。首先,我代表中共漢中市委、市人民政府,向大家長期以來對漢中經濟社會發展的關心關注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
漢中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區域中心城市,素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之美譽。今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貫通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錨定“綠色循環·漢風古韻”戰略定位,以開展“三個年”活動為抓手,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數字經濟,聚力大抓項目、大抓環境、大抓效能,統籌穩增長、強產業、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等工作,經濟運行持續向好,社會大局和諧穩定,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一季度,全市生產總值增長6.3%,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4%,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4%。
第一,全面推進高質量項目建設,不斷提升高質量發展支撐力。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牢固樹立大抓項目、大抓招商的鮮明導向,扎實開展高質量項目推進年活動,形成了項目提速、招商提效、投資提質的良好態勢。
一是全維度謀劃項目。始終把新發展理念貫穿項目建設全過程,全面推行邊開工邊謀劃、邊清理邊替換、邊投入邊招引,倒排工期、倒推產值、倒壓責任的“三邊三倒”工作方法,推動實施含新量、含綠量、含金量高的大項目好項目,不斷做大項目總量、優化項目存量、提升項目質量。今年實施市級重點建設項目429個、總投資5182.3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308.68億元、增長18.8%;儲備重大項目116個、總投資2475.54億元。持續優化投資結構,擴大制造業、農林業、文旅業等領域投資,建立社會資本參與重大項目建設機制,特別是要求市級各園區、國有平臺公司大力招引產業類項目,吸引社會資本投資。1-4月全市產業投資、民間投資占比分別達64.2%、64.8%。
二是全鏈條招引項目。樹牢投行思維、鏈式思維、閉環思維,堅持統分結合、全員招商,建立17條重點產業鏈招商體系,組建311支招商小分隊,走出去開展鏈式招商、平臺招商、金融招商、以商招商,著力招引延鏈補鏈項目、生產性服務業項目和鏈主型企業、專精特新企業。“一月一主題”舉辦投促活動,建立“周調度、月排名、季獎懲”機制,設立2000萬元招商獎勵調節金,推動招商引資提質增效。1-4月,全市新簽約項目318個,總投資804.25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82個、總投資738.72億元,新簽約項目開工率94.34%。內資到位850.96億元、增長14.5%,外商直接投資861萬美元、增速居全省首位。
三是全方位推進項目。健全“四個一批”動態管理機制(謀劃一批、儲備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采取市縣領導包抓、每月視頻調度、季度觀摩考評等措施,充分調動縣區、園區積極性,對重大項目實施“一項目一專班”,每月交辦、掛牌督辦,加快推進陜飛擴能技改、陜鋼中厚板、抽水蓄能電站、頁巖氣開發、洋鎮高速、焦巖水庫等重大項目,實現工作量、實物量、投資量“三量齊增”。1-4月,429個市級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530.8億元、占年度計劃的40.6%,213個新開工項目開工177個、開工率83.1%。
四是全要素保障項目。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建立融資對接、用能保障、投資獎補等政策工具箱,打造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推行聯審聯批、區域評估、承諾制等機制,項目審批、核準、備案事項辦結率均居全省第3。深化“畝均論英雄”綜合改革,實行凈地出讓和“標準地”供應,實現項目“拿地即開工”。定期舉辦重點項目融資促進會,設立“天漢重點項目專項貸”,對省、市、縣重點建設項目實施優惠利率。1-4月達成各類融資合作金額36億元。
五是全過程管理項目。堅決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出臺政府投資項目資金管理辦法、重點項目“審幫促”等政策措施,強化項目決策、審批、建設、運營等全過程管理,嚴禁盲目上項目、鋪攤子,嚴禁重復建設、過度投資,嚴禁超規模、超標準、超概算建設,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有機統一。
第二,全面打造一流大營商環境,不斷提升高質量發展競爭力。始終把營商環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聚焦市場主體需求和群眾期盼,扎實推進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在全省一季度市場主體滿意度評價中,我市營商環境滿意度居全省第一。
一是在便利化上加力見效。扎實開展政策落實清障行動,推動惠企紓困政策免申即享、應享盡享,1-4月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4.44億元。全面推行企業開辦全程電子化,企業設立登記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今年以來全市新增市場主體6.01萬戶,同比增長79.6%、位居全省前列。依托12345政務服務熱線,搭建企業訴求反映平臺,今年受理企業訴求556件,辦結率96.4%。大力推進“一網通辦”,全市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96.33%。
二是在高效化上加力見效。深化集成服務改革,取消審批事項27項,推出“一件事一次辦”改革事項119項、“一業一證”改革行業52個,審批時限平均壓縮60%以上,“一業一證”經驗被評為“全省改革優秀案例”。建立政企協同共享平臺,實行“水電氣暖信”五合一報裝服務,企業獲得用水、用電、用氣時間分別壓減至7個、15個、3個工作日。推行項目審批協同服務機制,實行全流程電子化招投標,“不見面開標”覆蓋率達84%。
三是在市場化上加力見效。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嚴格實行市場準入“一張清單”管理制度,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和特許經營權改革,在企業融資、用地、用能等方面,持續提效率、合理降成本,1-4月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增長14.6%,實現“交地即交證”宗地1301畝。出臺促進和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13條措施,分類分層建立民營企業聯系服務體系,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重大項目工程和重點產業鏈建設,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四是在公平化上加力見效。完善社會信用體系,推行信用承諾和告知承諾制,健全公平競爭審查機制,嚴厲打擊不正當競爭、惡意注冊商標等行為。深入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切實減輕各類市場主體的不合理負擔。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信用監管、“互聯網+監管”、跨部門協同監管等方式,形成政府監管、平臺自律、行業自治、社會監督的多元治理新模式。
五是在法治化上加力見效。完善職能部門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建立行政執法不予處罰、減輕處罰、從輕處罰、從重處罰“四項清單”,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營造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出臺營商環境投訴舉報處理《辦法》,健全營商環境問題處置閉環機制,有效保障市場主體合法權益。
第三,全面深化干部作風能力建設,不斷提升高質量發展創造力。始終把干部隊伍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緊盯作風頑疾和能力短板,扎實開展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全市上下真抓實干、埋頭苦干的氛圍更加濃厚。
一是強化素能提升。堅持以政治建設為引領,深入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講及集中輪訓,持續強化理論武裝。圍繞項目招商、生態環保、防范風險等專題,舉辦“天漢講壇”、干部素能提升班18期,持續提升專業能力。實施新任職干部一線鍛煉、機關干部基層掛職、優秀干部外派學習、年輕干部墩苗育苗“四個培養工程”,選派77名干部到工作一線鍛煉,持續提升實踐能力。
二是強化擔當實干。突出“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導向,出臺激發干事創業活力25條措施,促進各級干部在項目招商、產業培育、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重點工作中解難題、抓落實、促發展。建立領導干部帶頭抓項目、帶頭抓招商、帶頭轉作風機制,深化“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難”行動,收集企業和群眾反映問題8260個、已解決8067個。每季度舉辦縣(區)委書記工作座談會和鎮街黨(工)委書記工作交流會,常態化開展“媒體助力項目招商”“一把手談體會說打算”等專題活動,營造了比學趕超、爭先進位的濃厚氛圍。
三是強化“四風”糾治。深入開展“三不一慢一亂”專項整治,今年全市紀檢監察機關查處不擔當、不作為、不落實、慢作為、亂作為問題240件324人。堅持示范引領,重點推進“一把手”沉一線跟流程、“躺平式”干部治理、破除營商環境“中梗阻”等11個作風建設示范舉措,引導各級干部互學互鑒、對標趕超。
四是強化考核激勵。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強化“三個年”活動等重點任務平時考核,將考核結果作為干部任用、評先獎優、問責追責的重要依據,以考促干、以考促改、以考促優。創新“五選三用”干部選用方式,嚴格政治標準選、突出實績實效選、適應崗位需求選、在歷練鍛煉中選、堅持清正廉潔選,發現重用“千里馬”、量才適用“老黃牛”、愛護善用“小青苗”,充分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
五是強化日常監督。聚焦關鍵少數,加強領導干部日常監督,嚴格落實“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個人有關事項報告等制度,加強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巡察、信訪等部門的配合,健全信息共享機制,推動各類監督貫通融合,規范權力運行,防范廉政風險,營造了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
當前,漢中正處于轉型發展、追趕超越的關鍵期。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陜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推動“三個年”活動走深走實,追求發展高線、守牢風險底線,加快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陜西篇章貢獻更多力量。在此,也懇請各位記者朋友們一如既往關心漢中、宣傳漢中、支持漢中,助力漢中高質量發展取得更大成效。
謝謝大家!
單紅:謝謝王市長。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前,請先介紹一下所在的新聞單位。
請提問。????
中新社:在中國—中亞峰會舉行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專門聽取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并發表重要講話,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陜西篇章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請問,漢中市如何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陜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
王建平: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專門聽取陜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并發表重要講話,在陜西改革發展史上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義??倳浀闹匾v話,深刻闡明了陜西在新征程上擔負什么樣的使命、秉持什么樣的狀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等一系列根本性、全局性、戰略性問題,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陜西篇章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是指引我們走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漢中實踐路徑的總遵循、總綱領。我們將站位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準確把握核心要義,對標對表貫徹落實,錨定“綠色循環·漢風古韻”戰略定位,加快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著力打造“西漢蓉”航空產業帶重要節點城市,以新擔當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重點在以下幾方面著力:
一是在強化科技創新上實現新突破。實施科技創新三年行動,深度對接秦創原創新驅動總窗口,加快環陜西理工大學創新創業園、中央創新區等平臺建設,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深化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努力打造創新研發、科技轉化、產業孵化聚集區。
二是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上實現新突破。堅持以產業項目為支撐、以特色園區為平臺、以數字經濟為突破,全力打造17條重點產業鏈,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做強裝備制造、現代材料、綠色食藥三大主導產業,培育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文化旅游三大產業集群,努力構建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現代化產業體系。
三是在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上實現新突破。深化產城融合發展,不斷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加快構建以縣城為樞紐、以小城鎮為節點的縣域經濟體系。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因地制宜做好“土特產”文章,大力發展有機農業、品牌農業、設施農業、智慧農業、觀光農業,扎實開展“用勤勞雙手把家園建設得更加美麗”活動,努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四是在加快綠色低碳發展上實現新突破。堅決扛牢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筑牢秦巴生態安全屏障。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統籌推進大氣污染、工業污染、城鄉生活污染、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加強漢江、嘉陵江流域系統治理,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推動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努力打造踐行“兩山”理念的漢中樣板。
五是在深化改革開放上實現新突破。深化放管服、投融資、行政審批等重點改革,打造一流大營商環境。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加快“漢西歐”貿易大通道建設,擴大茶葉、植物提取物、紡織服裝等特色產品出口,主動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積極謀劃推動鐵路、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深度融入西安都市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長江經濟帶,努力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
六是在提高民生供給質量上實現新突破。聚焦共同富裕目標,多措并舉發展產業、穩定就業、擴大創業,持續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統籌推進社會事業高質量發展,辦好民生實事,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提升公共安全和基層治理水平,有效防范化解政治、意識形態、房地產等領域風險,努力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謝謝!
單紅:謝謝,請繼續提問。
香港商報:剛才,我們從王市長發布的信息中了解到,在全省2023年一季度市場主體滿意度評價中,漢中市營商環境滿意度位居全省第一。請問,漢中市在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中采取了哪些創新舉措?
郝明森:這個問題我來回答。首先,非常感謝您的提問,也借此機會,向各位媒體朋友長期以來對漢中營商環境建設的關注支持表示衷心感謝!
今年以來,我們以營商環境突破年為工作主線,堅持“六個聚焦”,落實“六有目標”,推進全市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升。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一是聚焦方便快捷高效,辦事有“速度”。推出“一件事一次辦”改革事項119項和“一業一證”改革行業52個,提供“菜單化、點餐式”服務,讓企業群眾眼中的“一件事”集成辦理、一次辦好。二是聚焦重點項目建設,服務有“精度”。推行重點項目“稅務管家”制度,為全市重點項目提供“一對一、個性化、全過程”服務,助力重點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早達效。三是聚焦要素資源供給,改革有“深度”。深化“交地即交證”改革,強化部門聯動和信息共享,大力推進“一窗通辦、并聯審批”,實現土地交付與登記發證“雙同步,零時差”。四是聚焦公平競爭環境,監管有“寬度”。積極推進包容審慎監管,出臺不予處罰、減輕處罰、從輕處罰和從重處罰“四項清單”,主動提供“容錯支持”,讓企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五是聚焦法治保障支撐,執法有“溫度”。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訴調對接“一站式”解紛、共建共治“一體化”推進、司法協助“一條龍”服務,有效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六是聚焦企業群眾訴求,解決有“力度”。依托12345熱線平臺,設立營商環境服務電話,受理咨詢和投訴舉報。實行“統一受理、分類處置、跟蹤督辦、結果反饋、回訪評估、分析報告”閉環管理,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營商環境“快一步”,經濟發展“勝一籌”。下一步,我市將持續深入推進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加快打造更具影響力、競爭力的一流營商環境,為漢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環境保障。謝謝!
單紅:謝謝,請繼續提問。?
陜西日報:請問今年省委部署的“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漢中市有哪些特色做法?
王利:謝謝您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作風建設是一場攻堅戰持久戰,必須一刻不停一抓到底。近年來,漢中持續狠抓干部作風建設,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提供重要保障。今年,全省“三個年”活動部署后,我市第一時間貫徹落實,以“355”工作載體抓實抓細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助推全市高質量項目落地落實、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首先是筑牢“三大根基”。一是筑牢政治根基。市委帶頭堅持“第一議題”學習制度,出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加快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譜寫漢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決定》,帶領全市上下切實把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融入漢中改革發展全過程、各方面。依托習近平總書記親臨視察、回信囑托、親切關懷的略陽縣徐家坪,建立黨性教育基地,引導全市上下形成“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的濃厚氛圍。二是筑牢思想根基,舉辦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專題輪訓班27期,組織開展“學習二十大精神、立足崗位轉作風、凝心聚力促發展”宣講活動5500余場,引導全市廣大黨員干部持續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三是筑牢能力根基,圍繞項目招商、生態環保、防范風險等專題,舉辦“天漢講壇”、干部素能提升班18期,持續提升專業能力;加大“走出去、請進來”力度,組織外出培訓2000余人次,進一步開闊視野、增強本領。
其次是深化“五大行動”。一是深化“項目體檢”行動,完善“一個項目,一個專班,一套方案”機制,對納入“十四五”規劃的934個項目開展體檢,確保落地落實。二是深化“紅旗蝸牛”評選行動,按照項目進度、投資完成率等,評“紅旗”、比“蝸牛”,推動各級大干快上、爭先創優。三是深化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整治行動,今年已查處223件307人,黨紀政務處分241人,切實維護好群眾切身利益。四是深化“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難”行動,組織黨員干部深入企業群眾宣傳政策、靠前服務,目前全市各級走訪家庭61.93萬戶、企業5.48萬戶,解決問題8067個,真正打通助企紓困、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五是深化“改作風看變化媒體助力”行動,策劃開展“媒體助力招商引資及重點項目建設”等專題活動,集中晾曬、比拼工作成效,激發全社會干事創業活力。
最后是強化“五大保障”。一是營造干事創業濃厚氛圍,出臺突出“四敢”導向激發全市干事創業活力《若干措施》,推動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同時嚴肅糾治問責泛化、簡單化等問題,及時為4名干部澄清正名,為8名干部容錯糾錯,切實保護干部積極性。二是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堅持嚴格政治標準選、突出實績實效選、適應崗位需要選、在歷練鍛煉中選、堅持清正廉潔選,發現重用“千里馬”、量才使用“老黃牛”、愛護善用“小青苗”的“五選三用”干部選用方式,今年以來,已提拔重用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等工作中實績突出的市管干部28名,以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引領干事創業導向。三是搭建比學趕超平臺,市級建立縣(區)委書記工作座談會和鎮(街道)黨(工)委書記工作交流會機制,各縣區建立村(社區)書記工作交流會等制度,引導全市上下比學趕超、爭先進位。四是持續糾治作風突出問題,今年已查處不擔當、不作為、不落實、慢作為、亂作為等典型問題240件324人,專項治理“躺平式”干部,首批識別整治36名。五是強化權力運行監督,聚焦關鍵少數,加強對領導干部特別是對各級“一把手”的日常監督,嚴格落實“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等制度,推動各級領導干部嚴于律己、嚴負其責、嚴管所轄。
下一步,我們將結合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和大興調查研究等工作,持續深化“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推動全市上下以優良作風、過硬本領加快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漢中篇章!謝謝!
單紅:再提最后一個問題。
陜西廣播電視臺:我們了解到,近年來漢中市經濟快速發展,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居全省前列。今年在省委、省政府關于高質量項目推進年總體安排部署下,面對新環境、新形勢,漢中市在推動項目建設提速增效方面做了哪些探索和舉措?
郝明森: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十分感謝您對漢中經濟發展的關注,借此機會,也請在座的各位媒體朋友持續關心和支持漢中經濟社會發展。今年以來,我們深入貫徹全省高質量項目推進年工作要求,探索運用“三邊三倒”工作法,持續加大抓項目擴投資促發展工作力度,凝心聚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一是邊開工邊謀劃。開展新開工項目前期手續攻堅行動,省級、市級新開工重點項目開工率分別達68.4%、83.1%。堅持“一年兩謀劃”,1-4月,全市審核備項目3749個,總投資1484億元,在庫新開工項目數達832個,居全省前列。二是邊清理邊替換。建立“儲備提質、總量不減、調整一個、補充一個”動態調整機制,對“十四五”規劃項目和市級重點項目逐一過堂研判,進行全面評估,剔除進展緩慢、債務風險較大、產出比偏低的項目,夯實高質量發展硬支撐。三是邊投入邊招引。堅持領導帶頭、全員招商,創新招商方式,健全評價激勵機制,持續招大引強,成功舉辦2023年漢中高質量發展大會、漢中—粵港澳大灣區重點產業推介會等活動30余場,集中簽約項目167個,總投資800.01億元。四是“倒排工期”。緊盯建設任務“雙過半”目標,逐項目制定推進計劃,倒排投資任務、建設任務,推動1-4月省、市兩級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42.41%、40.6%。五是“倒推產值”。堅持問題導向,對130個已竣工的工業產能項目,逐一倒排產能釋放時間,加快形成新增產能;依托我市工業重點項目跟蹤監測系統,力推萬利航空配套生產線等項目上半年竣工投產。六是“倒壓責任”。對標省上高質量項目推進年季度成效評價辦法,按月開展全市評價,先后開展重點項目觀摩、集中開工活動6場次,加壓倒逼重點項目建設提速增效。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準確把握新思想新論斷新部署新要求,用好“三邊三倒”工作法,全周期推項目、全方位解難題、全過程抓監管,奮力譜寫漢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謝謝!
單紅:感謝今天的幾位發布人,感謝各位媒體朋友,也請大家持續關注我們的系列新聞發布會,本場發布會到此結束,再見!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