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2023年陜西藍皮書》有關情況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23-05-31 15:52
5月31日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建康,陜西省社會科學院科研處副處長呂曉明出席,介紹《2023年陜西藍皮書》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處長李惠主持。
李惠: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省社科院副院長王建康先生,省社科院科研處副處長呂曉明先生,請他們為大家介紹《2023年陜西藍皮書》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王建康副院長作介紹。
王建康: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陜西藍皮書》是陜西省社會科學院組織編撰的年度智庫產品,主要是以專業的角度、專家的視野和實證研究方法全面分析每一年度陜西各領域重大政策舉措、突出成就和發展經驗,科學研判未來發展環境及發展趨勢,提出優化發展思路、強化發展舉措、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政策建議。從1998年至今,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堅持“原創性、實證性、專業性、連續性、前沿性、時效性”原則,已累計推出81部《陜西藍皮書》,服務陜西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持續增強,資政存史等功能不斷凸顯。本次發布的“2023陜西藍皮書”包括5本,分別是:《陜西經濟發展報告(2023)》《陜西社會發展報告(2023)》《陜西文化發展報告(2023)》《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報告(2023)》和《陜西鄉村振興研究報告(2023)》,均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于日前正式出版。
一、《陜西經濟發展報告(2023)》
《陜西經濟發展報告(2023)》主要包括“總報告篇”“分報告篇”“綜合篇”“區域篇”“產業篇”等5部分?!翱倛蟾嫫睂?022年陜西宏觀經濟運行態勢進行分析,并對2023年經濟形勢進行預測?!胺謭蟾嫫睂?022年陜西農村經濟、工業運行、對外貿易、服務業進行分析,并對2023年發展趨勢進行預測。“綜合篇”主要對陜西促消費穩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創新、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提高城鄉居民收入以及應對系統性金融風險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皡^域篇”主要圍繞陜西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我我場、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支點、中歐班列長安號高質量發展、西咸一體化發展、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等問題進行分析。“產業篇”主要對陜西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產業綠色低碳化發展、氫能源產業發展、建設全國人工智能試驗區、數字賦能政府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等問題進行了研究。
《報告》認為:2022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疫情多輪沖擊等超預期因素影響,陜西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加快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全省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呈現出穩中加固、穩中有進、動能集聚的良好態勢。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3%,農業生產總體平穩,工業運行穩中加固,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消費市場持續回暖,出口貿易快速增長,財政收支穩定增長,城鄉居民收入穩定恢復??傮w來看,陜西經濟運行持續恢復,發展動能集聚成勢,但也面臨恢復基礎尚不穩固、下行壓力明顯加大的挑戰,還需要進一步精準施策、持續發力,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報告》建議:2023年,陜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統領,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強化創新驅動,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消費持續恢復和升級,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經濟綠色低碳轉型,加快政策落地見效等工作,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二、《陜西社會發展報告(2023)》
《陜西社會發展報告(2023)》包括“總報告”“民生篇”“治理篇”“調查評估篇”等4部分?!秷蟾妗肪o扣“五個扎實”“五項要求”,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指向,以著力加強民生保障和社會建設為主研方向,以客觀性、前瞻性、系統性、發展性的眼光提出應對策略和建議。
“總報告”指出,2022年,陜西居民收入穩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更加完善,社會安定形勢穩中向好,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展望2023年,陜西將持續強化實施就業優先政策,不斷完善重點群體增收機制,積極探索“五社聯動”實踐經驗,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邁出新的更大步伐?!懊裆本劢龟兾骶蜆I形勢、基礎教育、社會保險事業、保障性住房、老年數字鴻溝、殘疾人事業、嬰幼兒照護服務、城市社區居民醫養結合服務等多項民生工作,為陜西加強和改善民生保障工作提供參考。“治理篇”梳理陜西在積極推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過程中的實踐,涵蓋法治社會建設、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西安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模式創新、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中醫藥傳承發展、“五社聯動”推動社區共治、地方病治理以及基層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等重要主題,相關研究成果將為陜西社會治理邁上新臺階貢獻智慧?!罢{查評估篇”圍繞陜西大學生就業需求與態度、陜西婦女思想狀況、兒童發展、婦女發展等熱點議題展開研究,多角度反映部分重點社會群體的民生需求和觀念態度,有助于陜西民生政策制定工作更好獲知民聲、呼應民需。
三、《陜西文化發展報告(2023)》
主要包括“總報告”“宏觀視野篇”“行業篇”“公共文化篇”“區域篇”等5部分。《報告》緊緊圍繞陜西文化領域各項工作,在選題、框架和內容撰寫上加強對文化強省建設、黃河文化、文學藝術、文化產業發展等方面的研究。
“總報告”全面總結了2022年陜西文化發展的整體狀況與成就,梳理和分析了主要文化行業及各市文化發展的狀況與特點,對2023年全省文化發展前景進行了分析和預測。“宏觀視野篇”主要在宏觀層面上對陜西文化強省建設實現路徑、推進文化數字化戰略、文學藝術發展、“一帶一路”背景下陜西文化國際傳播現狀與提升策略、古籍保護工作現狀調查及對策、黃河文化發展等進行了研究探討?!靶袠I篇”就陜西文化企業競爭力、文化旅游業發展、電影產業、老字號特色街區培育與建設、文化產業園區培育提升等進行了深入調查分析。“公共文化篇”重點對陜西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省域博物館數字化轉型發展、黃河沿線古籍存藏、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陜西段)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陜西段)建設、振興秦腔藝術等進行了系統分析與調查研究?!皡^域篇”主要從區域文化發展的視角對延安紅色文化發展、漢中生態文化發展等問題進行了實地調查和深入探討,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提出了具體的建議與對策。
《報告》指出,2022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不斷增強文化自信,聚焦“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職責使命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凝心聚力、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全年工作出新出彩、文旅強省建設穩步推進。
四、《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報告(2023)》
《報告》盤點記錄了2022年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各項具體進展,并結合最新形勢分析未來發展趨勢。《報告》包括“總報告”“分報告”“國內合作篇”“國際合作篇”等4部分。“總報告”全面反映了年度“五通”建設的現狀和進展,并分析預測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發展趨勢?!胺謭蟾妗眳R集了關于絲路經濟帶能源合作、設施聯通和貿易合作等專題。“國內合作篇”包括國內西北段總體情況以及新疆、甘肅、青海、寧夏、陜西等省區建設情況。“國際合作篇”以“凸顯西北”為特色,研究了中巴經濟走廊、新亞歐大陸橋和中歐班列運營等領域的進展情況。
《報告》認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積極踐行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求,推動內陸地區不斷向西開放,中國與周邊國家設施聯通和貿易暢通水平明顯提升,多方面都取得了可喜進展。絲綢之路經濟帶成為歐亞合作的重要紐帶,為助力新時代構建新發展格局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影響力將持續走強;“心聯通”成為絲路文明互鑒的新亮點;筑牢風險防控網絡是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中之重。
《報告》建議:持續推進口岸設施建設,加強線路、節點及貨源整合,穩步推進新線路規劃建設,提升中歐班列服務質量;要保持戰略定力、提前謀劃布局、主動作為應對,確保國家能源安全穩定、加快綠色轉型升級、擴大中國在沿線的影響力;以聯通應對挑戰,于變局中開創新局,加快推進綠色絲綢之路、數字絲綢之路、貿易強國的建設;優化協調協商機制,加快完善絲綢之路經濟帶西北段基礎設施路網,統籌西北地區絲綢之路文化旅游資源,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加強文明交流互鑒。
五、《陜西鄉村振興研究報告(2023)》
《陜西鄉村振興研究報告(2023)》分為“總報告”“產業振興篇”“人才振興篇”“文化振興篇”“生態振興篇”“組織振興篇”和“案例篇”等7部分。
“總報告”對陜西扎實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三項重點”進行系統闡述,探索形成了“壓實責任,緊扣要害”的糧食安全保障路徑、“深化機制,緊盯落實”的鞏固脫貧攻堅拓展銜接路徑、“夯實產業,緊推改革”的鄉村發展路徑、“規劃引領,緊抓質量”的鄉村建設路徑和“強化黨建,緊促和諧”的鄉村治理路徑?!爱a業振興篇”從陜西糧食產業、鄉村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等角度展開研究,提出優化提升糧食產業鏈、發展鄉村旅游助力鄉村振興、現代農業園區賦能特色產業等舉措建議?!叭瞬耪衽d篇”對陜西鄉土人才隊伍建設和農民數字素養培育進行專題研究,提出了完善鄉土人才隊伍建設政策機制、加強農村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農民數字意識與使用意愿等對策建議。“文化振興篇”從陜西農耕文化和數字鄉村文化建設兩個視角進行回顧性和趨勢性研究,提出了保護開發陜西優秀農耕文化等對策建議?!吧鷳B振興篇”從陜西鄉村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和陜南秦巴生態功能區實現共同富裕兩方面進行研究,提出了建立健全產權制度體系和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等政策建議?!敖M織振興篇”對陜西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等問題進行研究,提出了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要與發展鄉村產業、深化農村改革等緊密結合的政策建議。
《報告》認為:2022年,陜西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牢牢守住保障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扎實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全力推動鄉村振興各項任務落地落細,農業生產再獲豐收,農村發展活力增強,農民生活有效改善。
《報告》建議:陜西繼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整合提升糧食全產業鏈,提高重點幫扶縣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盡快補齊鄉村建設短板,精準發力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扎實穩妥推進鄉村建設,廣聚人才,固基筑本。
另外,由陜西省社會科學院聯合省科技廳、陜西省科學技術協會、西咸新區管委會共同編撰的國內首部年度科技創新藍皮書《陜西科技創新發展報告(2023)》,日前也已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報告》包括“總體篇”“創新驅動篇”“科技自立自強篇”“‘秦創原’篇”“案例評價篇”5部分,是省社會科學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研創“藍皮書”高端智庫品牌,圍繞我省科技創新優勢資源來聯合相關單位共同編撰的?!秷蟾妗肪酆鲜韧鈱W研產高端智力資源,旨在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助力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持續深化、推動創新驅動發展邁出更大步伐,為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提供更加有力的智力支撐。關于這部科技創新藍皮書,我院將會同相關單位專門另行召開研討會及新聞發布會,請大家拭目以待。
李惠:謝謝王副院長。情況介紹就到這里,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提問之前,請先介紹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請開始提問。
陜西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陜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強調要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請問《陜西藍皮書陜西經濟發展報告(2023)》對2023年陜西進一步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有哪些對策建議?
王建康: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我們建議2023年,陜西經濟高質量發展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和推進:
一是強化創新驅動,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加快創新平臺建設,持續引育創新領軍企業,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為引領,加速釋放陜西創新驅動發展活力。推進“四鏈”融合和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強化創新人才支撐,充分激發創新活力。
二是構建具有陜西特質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繼續強化重點產業鏈建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一批龍頭領軍企業,培育壯大“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中小企業隊伍。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深化數字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強工業互聯網建設,構建以數字技術為支撐的商業生態。
三是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圍繞重點領域,加大項目謀劃力度。聚焦重點產業,優化投資結構。緊盯重點項目,吸引社會投資。
四是推動消費持續恢復和升級,增強內循環韌性。加快服務消費提質擴容,推動消費結構優化升級,催生縣鄉消費新增長點。
五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發揮西安都市圈、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引領作用,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實現區域發展協同均衡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推動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完善區域政策體系,推動三大區域形成各有特色、互為支撐的區域經濟布局。
六是緊緊圍繞“雙碳”目標,推動經濟綠色低碳轉型。特別是要推動重點產業、重點領域綠色低碳轉型,加大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應用,強化綠色低碳轉型的融資支持。
七是推進高水平對內對外開放,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激發雙循環戰略支點效能,發揮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對外開放引領示范作用,加快亞歐陸海貿易大通道建設,優化中歐班列運營組織模式,拓展對外開放的深度和廣度。把握中國—中亞峰會機遇,擴大峰會效應。釋放跨境電商的發展潛力,圍繞“絲路電商”國際合作,開拓陜西對外貿易新路徑。利用RCEP新機遇,擴展貿易合作通道。
八是加快政策落地見效,提高要素保障水平。暢通政策執行路徑,積極兌現已經出臺的各項惠企措施和相關承諾。增強企業發展信心,提高政策和資金落實效率。完善創新政策體系,健全區域創新體系、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技術轉移轉化保障支撐體系,提升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
李惠:請繼續提問。
中國新聞社:《陜西藍皮書·陜西社會發展報告(2023)》對2022年陜西省社會民生發展取得的新亮點、新成就進行了闡釋,請介紹一下,展望2023年又有哪些對策建議?
呂曉明: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2022年,陜西積極推動社會民生事業全面發展,穩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社會治理能力,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得到切實鞏固,社會局面總體呈現安定良好態勢。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新亮點、新成就。
一是居民收入水平穩步提升,城鄉收入差距持續縮小。2022年,陜西積極實施就業創業優惠政策,努力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省居民收入水平邁上新臺階,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二是穩崗拓崗送崗多措并舉,各項就業政策落地見效。促進市場主體穩定發展,強化困難群體就業幫扶,搭建網上招聘支持平臺,鼓勵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
三是基本公共服務更加完善,民生保障水平不斷躍升。發展嬰幼兒照護服務,解決生育后顧之憂。創建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城市和城區,探索多樣化的嬰幼兒家庭照護指導服務。加大養老服務供給,提升為老服務水平。積極開展“最美養老護理員”評選活動,強力實施“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正式啟動當年到齡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預發工作。優化醫療衛生服務,增進群眾健康福祉。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改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啟動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加強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推進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夯實教育發展基礎,塑造良好教育生態。加大教育經費投入,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深化教育領域改革。
四是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一方面,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強化動態監測幫扶工作,健全鎮、村、組全覆蓋的三級“網格”體系,返貧風險摸排“網格化”全面推行,研發監測預警平臺,充分實現防止返貧監測預警“信息化”。加大重點幫扶縣支持力度,資金、技術與人才等向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不斷聚集。促進脫貧群眾增收致富。另一方面,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打造鄉村人才隊伍體系,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推動現代農業產業發展。
五是社會治理能力顯著提高,社會安全形勢穩中向好。深入推進市域社會治理,切實保障食品藥品安全,全力筑牢安全生產防線。
展望2023年,在社會民生發展領域,陜西將持續強化實施就業優先政策,鞏固社會民生發展基礎;完善重點群體增收機制創新,持續帶動城鄉居民穩定增收;推進探索“五社聯動”實踐經驗,提高基層社會治理能力。
這個問題我就介紹這么多,謝謝。
李惠:再提一個問題。
西部網: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能否介紹一下絲綢之路經濟帶在過去一年的發展中有哪些高質量發展成果,對于進一步發展有哪些建議?
呂曉明: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介紹。2022年是承上啟下的一年。共建“一帶一路”經過9年的發展,搭建起廣泛參與的國際合作平臺,持續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新動能。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積極踐行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求,帶動內陸地區不斷向西開放,在多方面取得了高質量發展成果:
政策溝通方面,中國與中亞合作迎來了“三十而立”之年,中國-中亞峰會進一步凝聚了中國和中亞國家共建“一帶一路”的共識,加快推進了中國-中亞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引導絲路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方向;西北五省區服務保障絲路建設聯席會議舉行,形成了西北五?。▍^)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推進的相關建議,對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內西北段統籌建設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設施聯通方面,中國鐵路足跡遍及亞非歐,成為“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的一張靚麗名片;中歐班列通過創新合作,實現了從“聯”到“通”,從“通”到“順”,班列運輸能力大幅提升;“空中絲綢之路”建設全面提速,沿線航空網絡體系正越織越密。?
貿易暢通方面,2022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規模創歷史新高,貨物貿易額達13.8萬億元,同比增長19.4%。從西北地區看,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的成功舉辦為絲綢之路經濟帶貿易暢通提供了重要平臺支撐。
資金融通方面,亞投行和絲路基金在沿線成員國的項目建設融資中已提供了數百億美元,由絲路基金與歐洲投資基金設立的中歐共同投資基金已在近20個國家開展投資,中國人民銀行與更多沿線國家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民心相通方面,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在旅游、藝術、電影、音樂等方面舉辦的各類交流活動更加豐富多彩,更好促進了沿線國家人民彼此之間的交流了解和文明的互學互鑒。
在未來的發展中,把握中國-中亞峰會機遇,進一步深化中國-中亞合作機制,全面規劃合作行動方向;持續推進口岸設施建設,加強線路、節點及貨源整合,穩步推進新線路規劃建設,提升中歐班列服務質量;加快推進綠色絲綢之路、數字絲綢之路建設;加快建設貿易強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建議持續從開放平臺能效的提升、貿易通道的建設、以跨境電商為引領的新業態新模式的提速、服務貿易的全面推動為抓手,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貿易合作高質量發展。
您的問題我就回答到這里,謝謝。
李惠:感謝兩位發布人,感謝各位媒體朋友。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再見!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