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2022年陜西省金融運行情況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23-02-17 08:51
2月16日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副行長李滔,分行貨幣信貸管理處處長錢皓、調查統計處處長馮梅、國際收支處處長肖繼五出席,介紹2022年陜西省金融運行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處長李惠主持。
李惠: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今天,我們邀請到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副行長李滔先生,分行貨幣信貸管理處處長錢皓女士,分行調查統計處處長馮梅女士,分行國際收支處處長肖繼五先生,請他們為大家介紹2022年陜西省金融運行情況,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李滔副行長作介紹。
李滔: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首先,借這個機會,我代表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向各位媒體朋友長期以來對陜西省金融事業發展及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工作的關心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謝!
大家都知道,過去一年極不平凡,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環境和超預期因素的影響,陜西省委省政府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積極實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措施,全省宏觀經濟運行平穩,工業、投資、消費增長等指標均好于全國。金融系統也持續發力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社會融資規模增量超6800億元,創2018年以來新高,信貸增長平穩,重點領域資金保障有力,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了不可替代的金融力量。下面我將2022年全省金融運行情況和相關工作向大家作以介紹。
一、信貸供給總體充裕,信貸總量平穩增長
(一)存款增速持續高于全國。2022年末,全省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61575.56億元,同比增長13.75%,增速高于上年末3.48個百分點,高于全國2.45個百分點。全年存款新增7445.42億元,增量創歷史新高,同比多增2405.54億元。
從結構看,住戶存款增加顯著,非金融企業存款穩步增長。2022年末,全省住戶存款余額34616.87億元,同比增長18.64%,較上年末提升8.06個百分點;全年新增5439.20億元,同比多增2646.80億元。全省非金融企業存款余額17335.45億元,同比增長10.83%;全年增加1725.93億元,同比多增105.66億元。
(二)貸款保持平穩增長。2022年末,全省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48631.59億元,同比增長10.39%,貸款增速持續保持在兩位數以上。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較多。全省企事業單位貸款余額33913.51億元,同比增長12.09%,高于全省各項貸款增速1.70個百分點;全年增加3659.08億元,同比多增473.77億元。中長期貸款增速回升。中長期貸款余額36705.15億元,同比增長9.53%,較三季度末上升0.71個百分點。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余額11853.60億元,同比增長13.87%,高于上年末1.23個百分點;全年增加1443.99億元,同比多增270.75億元。
二、精準滴灌持續發力,金融支持重點突出
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充分發揮政策工具的精準滴灌、杠桿撬動作用,推動央行資金精準直達實體經濟重要領域。
一是助力綠色低碳轉型。推動金融機構全面對接企業需求,用好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和碳減排支持工具,2022年末,全省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5092.69億元,同比增長37.62%,高于全省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增速27.52個百分點。
二是支持科技創新。梳理科技創新再貸款的相關優惠政策和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針對科創企業的70余款專屬信貸產品,引導金融機構做好對接,運用科技創新再貸款撬動科創領域信貸投放。2022年以來,科技創新再貸款帶動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向1179戶科技型中小企業發放貸款169.76億元。
三是推動設備更新改造。貫徹落實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政策,建立與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在陜分支機構的聯絡機制,推送重點領域設備更新改造項目備選清單,督促金融機構加大設備更新改造信貸投放。12月末,主要金融機構人民幣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5.79%,高于各項貸款增速15.4個百分點。
四是引導企業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充分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效能,2022年12月,陜西省金融機構企業貸款、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同比分別下降52個、39個BP。2022年全年,通過引導利率下降和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推動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讓利超140億元。
三、涉外收支穩步增長,涉外經濟活力增強
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和外匯局陜西省分局深入拓展外匯創新業務,優化外匯管理與服務,支持陜西涉外經濟高質量發展。2022年,全省跨境收支總額為642.45億美元,連續6年保持正增長,收支總額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銀行結售匯總額為431.88億美元,同比增長23.04%。
一是建立跨境金融政策傳導直達服務機制,聚焦暢通政策傳導,組織開展跨境金融政策落地增效“金六月”專項行動,助力解決企業匯率避險、貿易融資結算等問題。
二是構建“五位一體”匯率避險工作機制,服務中小微外貿企業匯率避險需求,2022年全省外貿企業匯率避險產品履約額133.56億美元,同比增長43.29%,外貿企業外匯套保比率30.93%,較上年同期提高4.38個百分點,累計減免企業匯率避險保證金6.28億元人民幣,通過優惠報價向企業讓利超過3100萬元人民幣。
三是建立跨境人民幣優質企業名單動態管理機制,設立跨境人民幣業務示范網點,有序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2022年跨境人民幣結算額首次突破6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人民幣跨境收支在本外幣跨境收支中的占比達14.23%,較2021年提高4.26個百分點。
四是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企業外債便利化等7項試點政策獲批,辦理試點業務累計2633.70萬美元,企業受惠數量位居全國17個試點省市前列。
五是優質企業貿易收支便利化試點擴面增量,辦理試點業務共計111.92億美元,業務金額同比增長89.8%。
四、區域金融改革積極推進,服務創新發展能力提升
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將深化區域金融改革創新作為重要抓手,積極推動申報新的區域金融試點,深入推進已獲批試點項目落地落細,省級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區域金融創新發展的氛圍愈發濃厚。
一是銅川市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正式落地。目前,試驗區通過搭建省市聯動部門協同的工作組織架構、健全多層次普惠金融機構體系、推動普惠金融數字化平臺建設、開展金融興產強縣行動、加快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運營機制、打造智能化普惠金融綜合服務站等,扎實推進試驗區各項重點任務落細落實。
二是西安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不斷拓展,交易規模穩步擴大。截至2022年末,西安市累計開立數字錢包2034.2萬個,投產場景55.8萬個,累計流通交易3090萬筆,金額44億元。
三是跨境金融服務平臺中歐班列“長安號”應用場景入選國家“區塊鏈+跨境金融”特色領域試點,累計向長安號產業鏈相關企業提供資金支持57.24億元。
四是推動設立省級國有征信公司,聯合創建“秦信融”省級地方征信平臺,在全省建成8個地市級地方征信平臺和融資服務平臺,累計查詢量645萬次,撮合融資589億元。
2023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省委省政府強力推進“三個年”活動,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外匯局陜西省分局將認真落實總行、總局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聚焦穩住經濟大盤,著力強化貨幣金融支撐;聚焦守牢風險底線,全力保障金融穩定安全;聚焦深化改革開放,繼續激發金融創新活力;聚焦踐行金融為民,不斷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力爭在全省高質量發展中作出新的更大的金融貢獻。
謝謝大家。
李惠:謝謝李行長的介紹。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提問之前,請先介紹一下所在的新聞單位。請開始提問。
西部網:2022年,金融對陜西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情況如何?
馮梅: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2022年,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加大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力度,充分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引導信貸資源更多流向制造業、普惠小微、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一是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保持較快增長。2022年末,全省制造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2.14%,高于全省各項貸款增速1.75個百分點;主要金融機構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5.79%,高于全部產業中長期貸款增速17.33個百分點。
二是普惠小微貸款“量增面擴”。2022年末,全省普惠小微貸款余額3725.48億元,同比增長27.78%,高于各項貸款增速17.39個百分點,高于全國水平3.98個百分點;普惠小微貸款戶數達63.91萬戶,同比增長25.71%,普惠金融服務覆蓋面持續擴大。
三是涉農貸款全年新增超千億元。2022年末,全省本外幣涉農貸款余額9969.91億元,同比增長11.41%,高于本外幣各項貸款增速1.31個百分點;全年新增1165.81億元,同比多增192.26億元。其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余額2514.56億元,同比增長18.24%,高于上年末1.5個百分點。
四是綠色貸款保持高速增長。2022年末,全省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5092.69億元,同比增長37.62%,高于上年末3.52個百分點;全年新增1384.92億元,同比多增451.79億元。其中,基礎設施綠色升級和清潔能源產業的貸款余額同比分別增長31.39%和49.70%,較上年末分別提高1.73和6.42個百分點。
這就是我的介紹,謝謝。
李惠:請繼續提問。
陜西網:請問,2022年以來,我省在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具體成效?
錢皓: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近年來,人民銀行西安分行持續加大“三農”金融服務力度,著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2022年以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發揮貨幣政策工具引導撬動作用。管好用好貨幣政策工具,充分發揮支農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等政策工具的結構性引導作用,調動金融機構服務涉農、小微的積極性。2022年,累計向金融機構發放再貸款、再貼現低成本資金超千億元,為鄉村振興提供“源頭活水”。二是建立健全現代農業全產業鏈金融服務體系。聯合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建立現代農業全產業鏈金融服務“行長+鏈長”機制,確定9家銀行業機構作為牽頭行,分別負責全省蘋果、生豬等9條農業重點產業鏈的金融服務工作,指導各行確定一名行級領導與農業農村廳確定的各重點產業鏈“鏈長”對接,合力推動農業產業鏈金融服務工作。其中,引導省內金融機構圍繞蘋果果園整理、苗木培育、包裝制造等全產業鏈各個環節的資金需求特點,設計開發“防雹貸”“新苗貸”“產業后整理專項貸”等特色貸款產品,有效滿足企業、商戶、農戶等各類主體的融資需求。三是著力增強金融機構服務三農資金實力。對農業銀行陜西轄內縣級三農金融事業部執行差別化存款準備金率政策。積極發揮銀行間債券市場融資功能,推動地方法人銀行發行“三農”專項金融債券,拓寬其可貸資金來源。其中,秦農銀行成功發行西北地區首只“三農”金融債券。在各項政策措施的有力推動下,截至2022年末,陜西省涉農貸款余額達到9969.91億元,同比增長11.41%,高于全省本外幣各項貸款增速1.31個百分點。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李惠:請繼續提問。
國際在線:2023年,金融外匯將從哪些方面提升涉外中小微企業服務能力?
肖繼五: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2023年,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和外匯局陜西省分局將以陜西省高質量項目推進年、營商環境突破年、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三個年”推動活動為契機,以優化中小微企業外匯服務方式為主要抓手,持續提升陜西外匯領域營商環境競爭力,大力推動陜西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外資穩存量擴增量,全力推動陜西涉外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是統籌做好政策宣傳培訓和案例推廣工作,推動企業樹立匯率風險中性意識;積極探索操作便捷、易復制推廣、惠及面大、特色鮮明的區域性中小微企業匯率避險新模式。二是科技賦能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能力。加大國家外匯管理局跨境金融服務平臺全國試點場景推廣力度,持續為中小企業融資增信、融資增速。繼續支持中歐班列“長安號”數字金融綜合服務平臺二期建設,特別是在覆蓋用戶、數據共享和業務場景上下功夫,全力支持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設,不斷打造更暢通、更便捷、更普惠的亞歐陸海貿易大通道。三是持續優化外匯營商環境。統籌好交易背景真實性、業務辦理便利性和風險防范可控性的關系,引導金融機構探索建立“實質真實、方式多元、盡職免責、安全高效”的真實性管理機制,提高中小微企業業務辦理便利性和辦事效率。按照陜西省政府統一部署,更加突出金融外匯便民便企、更加突出統籌管理,進一步推進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化、規范化”,持續提高政務服務的標準化、數字化、便利化水平和群眾辦事的滿意度。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李惠:再提一個問題。
中國新聞社:區域金融改革試點要求試點地立足不同區域特點,探索差異化的改革發展模式。請問,與其他省區的試驗區相比,銅川市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特色定位和建設目標是什么?
李滔: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也非常感謝你對陜西省金融改革的關心和關注。這個問題我來作簡要回答。
銅川市普惠金融改革立足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發展現實,確立了兩大主要目標:城市轉型與鄉村振興。
第一個目標是探索普惠金融助力資源型城市轉型的有效路徑。大家都知道,銅川是一座因煤而立、因煤而興的工業城市,同時也是全國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規劃城市、國家獨立工礦區改造搬遷試點區。近年來,銅川市提出建成西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城市的目標,通過規劃布局、政策牽引、產業植入和項目帶動,以航天科技、數字經濟、高端裝備制造、先進陶瓷、生物醫藥、文化旅游體育等產業為重點,全方位推進城市轉型發展。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在引導產業要素加速聚集、優化重整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銅川市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將以服務資源型城市轉型中實體經濟需求為重點內容,強化創新驅動,加強政策整合,推動普惠金融與綠色金融、供應鏈金融、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充分發揮普惠金融在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助力銅川市貫徹實踐新發展理念,實現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和產業升級取得突破。
第二個目標是探索普惠金融賦能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銅川市下轄三區一縣,其中,耀州區、印臺區、宜君縣都曾是國定貧困區縣,印臺區、宜君縣還是人民銀行總行定點幫扶縣(區)。2019年,銅川已實現全市整體脫貧。銅川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的建設,一方面,將立足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堅持“四個不摘”原則,牢固堅守服務“三農”和小微的定位,確保對脫貧地區和脫貧人口的金融支持總體穩定,完善金融精準幫扶長效機制,鞏固來之不易的脫貧攻堅成果。另一方面,將著力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過渡期內金融政策、金融產品、金融服務等的有效銜接,圍繞產業興旺、鄉村建設、農民致富等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持續優化金融產品與服務,增強數字普惠金融服務水平,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多的“源頭活水”。
我就介紹這么多,謝謝。
李惠:感謝李滔副行長和三位處長,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再見!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