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2022年陜西省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23-02-09 10:01

1月19日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統計局總統計師胡清升出席,介紹2022年陜西省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處長李惠主持。

李惠:各位媒體朋友,上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今天,我們邀請到省統計局總統計師胡清升先生,請他為大家介紹2022年我省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胡總作介紹。

胡清升:女士們、先生們,媒體的各位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首先,非常感謝大家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長期以來的關注關心和支持?,F在,我來發布2022年度全省經濟運行情況。

2022年是陜西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以及疫情多輪沖擊,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人民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狠抓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精準施策、靠前發力,全省經濟承壓前行、持續恢復,運行總體平穩,呈現穩中加固、穩中有進、動能集聚的良好態勢。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2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2772.6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575.34億元,同比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15934.48億元,增長6.2%;第三產業增加值14262.86億元,增長2.6%。

一、農業生產總體平穩,糧食再獲豐收

2022年,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4%。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全年糧食產量1297.89萬噸,創本世紀以來產量新高,同比增長2.2%;糧食單產創歷史新高,畝產287公斤,增長1.7%。蔬菜水果供給有力,蔬菜及食用菌產量2082.15萬噸,增長3.4%;園林水果產量1993.47萬噸,增長5.1%。畜牧業生產穩定,豬牛羊禽肉全年產量131.5萬噸,增長3.2%;牛奶產量107.9萬噸,增長3.1%。12月末,生豬存欄903.5萬頭,增長2.1%;生豬出欄1278.1萬頭,增長3.9%。

二、工業運行穩中加固,裝備制造業快速增長

2022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1%。從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增長8.1%,制造業增長5.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供應業增長12.1%。從主要行業看,能源工業增加值增長8.2%,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長9.2%,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4.2%,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長3.2%,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1.9%;非能源工業增加值增長5.8%,36個行業中23個實現正增長,特別是裝備制造業年內始終保持兩位數快速增長,全年增長12.7%,有效引領產業升級。其中占比較大的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29.2%,汽車制造業增長21.3%,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7.1%。從產品產量看,原煤增長5.4%,天然氣增長4.4%,原油加工量增長3.9%,發電量增長2.8%;代表高技術產品的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2.7倍,太陽能電池增長27.3%。從經營效益看,1-11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1510億元,同比增長19.7%;利潤總額4337.7億元,同比增長30.5%;營業收入利潤率為13.77%。

三、建筑業規模持續壯大,簽訂合同額增長較快

2022年,全省建筑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建筑業產值突破萬億元大關,資質以上總專包建筑業實現總產值10067.87億元,增長9.7%;建筑業企業4282個,增長6.4%;企業簽訂合同額24520.56億元,增長12.3%,其中本年新簽合同額14195.74億元,增長14.2%。

四、服務業穩步恢復,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

2022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6%。其中,金融業增長7.5%,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3.0%。1-11月,全省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684.87億元,增長3.6%。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0.8%,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11.3%,衛生和社會工作增長17.9%。

五、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工業投資增勢向好

2022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1%。分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2.7%,第二產業投資增長8.3%,第三產業投資增長8.5%。分投資主體看,國有控股投資增長20.8%;民間投資下降0.6%。分投資領域看,工業投資增長8.7%,高于全部投資增速0.6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6.6%;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2.7%,其中,交通運輸郵政業增長19.1%,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2.1%,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增長11.0%。

六、消費市場持續回暖,基本生活和升級類商品需求回升

2022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401.61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消費品零售額5377.67億元,增長4.0%。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全年城鎮消費品零售額9071.27億元,增長0.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330.34億元,增長6.2%。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9273.52億元,增長1.9%;餐飲收入1128.09億元,下降1.8%。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增長4.4%,23個零售大類中15類保持正增長。其中,基本生活類商品銷售穩定增長,糧油食品類增長13.1%,石油及制品類增長11.5%,中西藥品類增長14.5%;升級類商品需求回升,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21.4%,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6.3%,金銀珠寶類增速由負轉正,增長0.4%。網上零售持續活躍,限額以上企業(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銷售927.62億元,同比增長12.7%;占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消費品零售額的17.2%,較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

七、出口貿易快速增長,貿易結構持續優化

2022年,全省進出口總額4835.34億元,同比增長2.0%。其中,出口3011.35億元,增長17.8%;進口1823.99億元,下降16.4%。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1187.36億元。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31.4%,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35.4%,占比較上年提高7.9個百分點;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27.0%,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38.9%,占比較上年提高7.4個百分點。

八、金融市場穩健運行,存貸總量持續增加

12月末,全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61575.56億元,同比增長13.8%,較11月末回落0.3個百分點。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48631.59億元,同比增長10.4%,較11月末加快0.2個百分點。

九、財政收支穩定增長,民生保障持續增強

2022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311.58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同口徑增長26.8%。其中,各項稅收2682.85億元,同口徑增長29.2%;非稅收入628.73億元,增長16.8%。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766.34億元,增長11.5%。其中,節能環保支出增長31.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11.9%,衛生健康支出增長18.1%,民生保障持續增強。

總體來看,2022年全省上下努力克服各種不利因素影響,各項工作難中求成,經濟運行持續恢復,發展動能集聚成勢。同時也要看到,國際形勢依然復雜嚴峻,我省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面臨的挑戰不容低估。今年是全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開好局起好步。

李惠:謝謝胡總的介紹。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提問之前,請先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請開始提問。

陜西日報:2022年以來,面對“三重壓力”疊加以及疫情多輪沖擊,我省經濟頂住壓力穩步增長,請問您如何評價全年經濟運行情況?謝謝。

胡清升:謝謝您的提問。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也是陜西發展進程中極不尋常的一年。面對前所未有的超預期因素、內外部挑戰、多重性壓力,全省上下團結奮斗、拼搏奮進、攻堅克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亮麗的成績。主要指標增速穩居全國第一方陣,高質量發展穩中蓄力、成效明顯,經濟運行呈現穩中加固、穩中有進、動能集聚的良好態勢。

具體來看,“穩中加固”主要表現在:全年GDP總量達到32772.68億元,穩居全國第14位,占全國比重的2.7%,較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年內增速持續高于全國,在上半年居全國第11位的較好基礎上,前移到前三季度第6位,全年穩定在第6位,經濟發展的底盤更穩、基礎更牢。分產業看,農業生產總體平穩,糧食生產實現“十九連豐”,全年增長2.2%、居全國第7位;蔬菜水果產量在上年穩定增長的基礎上繼續加快。工業運行穩中向好,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出GDP增速2.8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發展迅猛,特別是汽車產量從上年全國第13位躍升至第8位。建筑業規模持續壯大,產值突破萬億元大關,增速較上年加快1.8個百分點,企業簽訂合同額實現較快增長?,F代服務業增勢向好,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9.6%,高于全國0.5個百分點;金融業增加值增長7.5%,高于全國1.9個百分點。

“穩中有進”主要表現在: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于全國,穩居第一方陣。GDP增速高于全國1.3個百分點,居第6位;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國3.5個百分點,居第7位;資質以上建筑業總產值增速高于全國3.2個百分點,居第4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于全國3個百分點,居第8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高于全國1.7個百分點,居第8位。在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的同時,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一是創新驅動成效顯著。秦創原總平臺輻射帶動作用充分發揮,2021年全省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700.62億元,增長10.8%;研發經費投入強度2.35%,居全國第7位,居西部地區首位。規上工業企業新產品銷售收入占比達到12.2%,較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二是協調發展步伐穩健。鄉村振興扎實推進,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2022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5%、城鎮增長4.2%,城鄉收入比為2.7:1,較上年同期縮小0.06。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進一步提高,達到20.3%,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大幅提升。三是綠色轉型發展深入推進。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22.9%,較上年下降1.9個百分點。全省新能源產業增加值增長15.5%、節能環保產業增長15.2%,太陽能發電量增長14.3%,碳達峰碳中和有序推進。四是對外開放步履堅實。吸引外資逆勢增長。1-11月份,全省實際使用外資13.6億美元,已經超過2021年全年,達到2021年的1.28倍;增長27.9%,居全國第12位。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量首次突破4600列,開行數量、貨運量、重箱率三項核心指標居全國第一,已成為全國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的典范,為國內國際“雙循環”提供了有力支撐;此外,全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進出口額同比增長41%。五是民生福祉更加殷實。民生支出力度加大,全年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衛生健康支出、住房保障支出合計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29.3%,較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就業物價保持穩定,城鎮新增就業41.14萬人,超額完成了40萬人的年初預期目標;CPI溫和上漲,全年上漲2.1%,控制在預期目標范圍內。居民收入穩定增長,2022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5.4%,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

“動能集聚”主要表現在:一是投資保持穩定增長的良好態勢。工業投資增速達到2020年以來最好水平,基礎設施投資保持12%以上增速,新開工項目較上年增加1115個。二是消費市場持續回暖。消費品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其中限上消費品零售額累計增速連續7個月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消費升級穩步推進。三是外向型經濟穩步增長。出口增速高于進口增速34.2個百分點,貿易順差1187.36億元,較上年增加812.97億元。四是經濟發展活力增強。非公經濟增加值達到16898.36億元,占GDP的51.6%,較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全省實有市場主體535.86萬戶,居全國第12位;每千人擁有市場主體135.5戶,居全國第7位?!拔迳稀逼髽I單位數突破3萬戶,穩居西部12省中第2位;較上年末凈增1869戶,凈增量同比增長17%。五是新興動能茁壯成長。2022年,代表產業轉型升級的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7.3%,高于規上工業0.2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的12%,較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同比增長13.1%,高于GDP增速8.8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增加值增長1.44倍,生物產業增長15%。

總的來看,2022年全省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在異常艱難中取得了驕人成績。在當前十分復雜的形勢下,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這得益于全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得益于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決策部署的貫徹實施,得益于全省上下團結一心、共同努力。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我們要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牢記囑托、感恩奮進,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創新驅動產業轉型、以改革激發內生動力、以開放積蓄發展勢能,全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在篤行實干中用心用力書寫高質量發展新時代答卷。

謝謝。

李惠:請繼續提問。

西西新聞:剛剛的數據里面看到,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1%,想問下您怎么看待這個增速?謝謝。

胡清升:謝謝您的提問。從年內走勢來看,一季度,全省規上工業穩健開局,增加值同比增長9.1%,居全國第11位;隨著各項穩增長政策效應顯現,企業生產經營整體回暖向好,上半年增長8.6%,居第5位;前三季度增長8.7%,居第6位;全年增長7.1%,居第7位,穩居全國第一方陣。具體來看:

一是裝備制造業引領增長。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年內持續保持兩位數快速增長,全年增長12.7%,高于規上工業增速5.6個百分點,發揮了引領帶動作用。從主要行業看,受購置稅減半等利好政策影響,疊加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旺盛,汽車產業增加值連續6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全年增長21.3%。汽車產量增長67%,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百萬輛,增長2.72倍,高于全國174.5個百分點,占全省汽車產量的76.2%,占全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的14.1%,成為我省汽車高速增長主引擎。動力電池和光伏發電等相關電氣設備需求旺盛,全年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9.2%,太陽能電池產量增長27.3%、光纜增長11.8%。

二是能源增產保供成效明顯。全省上下堅決完成能源保供任務,全年能源工業增加值增長8.2%,為穩定全省工業發展基本盤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加值持續穩定增長,六成以上煤炭外運保供,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貢獻了陜西力量。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增速達到年內最高,發電量、天然氣產量均穩定增長。

三是企業盈利能力不斷增強。1-11月,全省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4337.7億元,增長30.5%,居全國第2位,高于全國34.1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利潤率達到13.77%,同比提高1.14個百分點。同時,成本費用繼續降低。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76.4元,同比減少0.43元;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為6.35元,減少0.88元。

總的來看,工業持續穩定增長,增速取得了全國第7位的好成績,為全省經濟穩增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2023年,要堅持以鏈長制為抓手做實做優做強制造業,推動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不斷提高產業現代化水平。同時,加快能源工業轉型升級步伐,不斷鞏固能源產業優勢地位,有效發揮工業經濟的“壓艙石”作用。

謝謝!

李惠:請繼續提問。

陜西廣電融媒體集團:投資對經濟穩增長具有非常關鍵的引領帶動作用,請問陜西的固定資產投資具體表現怎么樣?謝謝。

胡清升:謝謝您的提問。2022年,全省上下狠抓項目建設,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充分發揮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和專項債拉動作用,年內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由上半年第10位前移到前三季度第8位,全年穩定在全國第8位,增長8.1%,總體呈現穩定增長、位次前移的良好態勢。具體來看:

一是工業投資增勢向好。占全部投資27.1%的工業投資全年增長8.7%,高于“十三五”年均增速5.3個百分點,達到2020年以來最好水平。其中,隆基綠能高效單晶電池項目、西安奕斯偉硅產業基地一期二階段項目、西安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增產擴能等大項目帶動有力,裝備制造業投資增長12.3%,特別是汽車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投資保持40%左右的高速增長。

二是基礎設施投資全面提速。隨著陜西府谷民用機場、引漢濟渭咸陽北塬城鄉供水工程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西延、西十、西康等高鐵加快推進,占比三成的基礎設施投資持續保持12%以上的快速增長,充分發揮了基礎設施建設重要支撐作用。

三是國有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持續發揮。年內國有控股投資持續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長,一批能源、電網、交通等重大項目加快推進。長慶油田、延長油田、國網陜西電力基建工程、京昆線蒲城至澇峪公路、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等項目建設不斷提速。

2023年,要堅持把重點項目建設作為穩投資、調結構、促發展的重要抓手,聚焦重點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精準引進高質量重點項目;發揮好政府投資撬動作用,進一步用好用足政策,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為強信心、穩增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謝謝!

李惠:再提一個問題。

中國新聞社:剛才發布中提到,2022年全省消費市場加快恢復,請問具體有哪些支撐的積極因素?謝謝。

胡清升:謝謝您的提問。2022年,全省上下落實落細促消費三年行動方案,積極開展“秦樂購”消費促進年系列活動,充分激發消費活力,推動消費擴容提質,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居全國第8位,全年消費品市場穩步恢復,規模持續擴大。具體有以下三個積極因素:

一是城鎮、鄉村消費穩定提升。城鎮消費品零售總額穩定回升,由一季度的下降0.8%加快至全年增長0.8%;鄉村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內保持正增長,全年增長6.2%,高于城鎮5.4個百分點。在城鎮、鄉村消費的共同帶動下,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擴大151.11億元。

二是商品零售持續恢復向好。全省商品零售整體持續向好,自6月增速由負轉正后,雖受疫情影響增速有所波動,但保持持續增長態勢。全年23類商品中15類商品零售額正增長,增長面達65.2%,其中基本生活類商品銷售支撐有力,石油及制品類、糧油食品類、中西藥品類增速明顯高于限上消費品零售額增速,共拉動限上消費品零售額增長3.9個百分點。

三是線上消費保持快速增長。隨著消費者購物方式網絡化趨勢進一步強化,商貿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線上消費熱度不減。全省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銷售額自一季度以來持續高于限上消費品零售額增速,全年增長12.7%,高出限上消費品零售額8.7個百分點;占限上消費品零售額的17.2%,較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較好帶動全省消費市場持續穩定恢復。

2023年,要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落實好促進消費增長三年行動和若干政策措施,擴大新能源汽車和綠色智能家電消費,積極發展新消費業態、創新消費模式,大力培育運動、康養、托育、家政等消費新熱點,力促消費潛力不斷釋放。

謝謝!

最后,我還想說,經濟社會的發展離不開良好的輿論環境,感謝媒體的各位朋友一直以來對統計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新的一年,懇請大家與我們一道,繼續關心、支持、監督統計工作,持續關注陜西經濟社會發展,為推動陜西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再過兩天就是春節了,在此祝愿各位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順利、闔家幸福安康。謝謝大家!

李惠:感謝胡清升總統計師,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再見!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