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實施深綠戰略 推動生態空間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

“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陜西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發布會(第五場)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22-12-06 07:06

12月5日15時,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林業局局長黨雙忍、省林業局副局長劉保華出席,圍繞“實施深綠戰略 推動生態空間高質量發展”主題,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處長李惠主持。

李惠: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歡迎出席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我們舉行“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陜西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發布會第五場,非常高興邀請到省林業局局長黨雙忍先生,省林業局副局長劉保華先生,請他們圍繞“實施深綠戰略 推動生態空間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介紹有關情況,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黨局長作介紹。

黨雙忍:女士們、先生們,新聞媒體界的朋友們,大家午好!

按照省政府新聞發布會安排,我代表陜西省林業局介紹新時代陜西林業發展成就,以及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實施深綠戰略、推動生態空間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舉措。首先,向出席發布會的各位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陜西興林草興生態事業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一、新時代的發展成就——建成綠色陜西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全省林業部門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切實履行興林草興生態的使命,持續推進生態保護修復,不斷提升自然生態系統質量,譜寫了生態空間綠色革命的新篇章。

國土綠化成效顯著,陜北成為全國增綠幅度最大區域。十年來,我們持續推進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還草、天然林保護等生態工程,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規劃。從固定翼到直升機,連續創造飛播造林紀錄。全省十年累計營造林8114萬畝,森林覆蓋率增加4個百分點,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60%。延安以北由“黃”到“綠”,陜北成為全國連片增綠幅度最大區域,全省版圖實現整體變綠,正在由淺綠向深綠邁進。

“一山兩河”生態系統持續向好,秦嶺綠更加厚重。十年來,我們堅持系統思維,制定實施秦嶺、黃河、長江生態空間治理十大行動。高質量保護修復秦嶺生態系統,秦嶺森林覆蓋率達82%,成為全國最綠區域。寧陜縣森林覆蓋率96%,排全國第一。黃河西岸“綠色廊道”織密織牢,毛烏素沙地860萬畝流動沙地全部得到治理,年入黃泥沙減至2.7億噸,陜西退耕還林、防沙治沙樹起全國旗幟。漢中發現世界規模最大,資源稟賦優異,具備科學研究、科考探險、觀光旅游等多種價值的天坑群。巴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列入國家雙重規劃。

自然保護地體系已經成形,凸現兩大自然保護地群。十年來,我們堅持把建設自然保護地體系擺在維護生態安全的首要地位。開啟大熊貓國家公園陜西片區建設新歷程,新建自然保護區3處、自然公園47處,形成秦嶺、黃土高原兩大自然保護地群。全省各類自然保護地達到270處、3172萬畝,重要生態類型、野生動植物重要棲息地全部納入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野生動植物保護再上臺階,“朱鹮涅槃”堪稱典范。十年來,我們著力攻克關鍵技術,邁出拯救野生動植物關鍵步伐。從1981年發現時的7只到2012年的1300余只,再到目前的9000余只,實現了“朱鹮涅槃”的生態奇跡。秦嶺大熊貓野外種群增幅、密度居全國之首,子午嶺發現豹群,秦嶺石蝴蝶、獨葉草、陜西羽葉報春等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種群和分布不斷恢復,“秦嶺四寶”大熊貓、朱鹮、金絲猴、羚牛組團成為第十四屆全運會吉祥物。

生態空間安全防線更加牢固,風險災害降至低位。十年來,我們牢固樹立底線思維,網格管理、全域覆蓋、部門聯動的風險管控體系逐步完善。全省未發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災,火災次數、過火面積、受害面積屢創新低。松材線蟲病疫區數量、疫點數量、發生面積、病死松樹數量連續兩年“四下降”,有效遏制疫情擴散蔓延態勢。全省9市94縣(市、區)劃定禁牧區、禁牧期,違法放牧行為大幅減少。持續開展森林督查和專項整治行動,亂砍濫伐、亂采亂挖、亂捕濫獵等破壞生態資源違法犯罪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生態經濟全面發展,“林產四寶”居全國前茅。十年來,我們堅持生態治理與生態產業融合發展,林草產業、生態旅游、自然教育蓬勃發展。全省林業產值突破1500億,較2012年翻了一番。林麝養殖、冬棗產量全國第一,花椒、核桃面積全國第二,鳳縣成為全國麝香生產中心,大荔冬棗占全國市場份額三分之一以上,韓城建成全國最大花椒基地和集散中心,全國核桃交易中心落戶商洛。建成森林公園4處、地質公園31處、沙漠公園2處、自然體驗基地29處、森林康養基地19處,生態旅游線路16條,生態旅游、自然體驗、休閑康養成為新時尚。創新實施生態脫貧八大舉措,助力238萬人口脫貧邁上小康路。

林草濕荒“四位一體”,構筑系統治理新體制。十年來,我們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再接再厲,統籌森林、草原、濕地、荒漠四大生態系統,建立黨政同責五級林長保護發展責任體系,充分發揮各級綠化委員會和關注森林活動組委會作用,初步構建起黨委政府牽頭抓總、林業部門具體負責、相關部門協同參與、社會各界支持的生態空間一體化治理新格局。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組建陜西省林業科學院,成立陜西生態空間數據中心,上線運行生態空間云平臺,建立“天空地”一體化動態監測體系和生態系統碳匯計量監測體系,智慧林業建設邁出新步伐。據測算,全省植被凈初級生產力由2012年的每畝286公斤增加到2022年的每畝330公斤。四大生態系統年碳匯量由0.41億噸增至0.49億噸,累計碳儲量34億噸,綠色碳庫持續盈余,生態空間生態產品綜合價值超萬億元。

二、新征程的使命任務——闊步邁向深綠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林草興則生態興,生態興則文明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中,推動形成更多更美綠水青山、生產更豐富更優質生態產品是林業部門的歷史使命。實施深綠戰略,推動生態空間高質量發展已成為陜西林業的必然選擇。

下面,就深綠戰略的具體內容做一個簡要介紹:

我們的戰略思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確立以增加生態產品、增強生態服務為主要任務,推動生態空間高質量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我們的戰略目標,實現生態空間顏值達峰、生物體系達優、生態功能達強,建成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形象地說,就是無山不綠,有水皆清,四時花香,萬壑鳥鳴,替河山裝成錦繡,把國土繪成丹青。

我們的戰略布局,為“一山、兩河、四區、五帶”生態空間治理格局?!耙簧健敝盖貛X?!皟珊印敝更S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八膮^”指陜北毛烏素沙地生態修復區、黃土高原水土保持區、關中平原生態協同發展區、秦巴水源涵養區?!拔鍘А敝赴子谏絽^生態修復帶、沿黃防護林提質增效示范帶、關中北山綠色重建帶、秦嶺北麓生態保護帶、漢江兩岸生態經濟走廊帶。

我們的戰略步驟,分“三步走”。第一步,未來5年,在“由黃變綠”基礎上,推動北綠南美、整體“邁向深綠色”,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46.6%,森林蓄積達到6.5億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穩定在60%,濕地保護率50%,治理沙化土地面積429萬畝,自然保護地面積占國土面積10%以上,建成深綠色陜西。第二步,到2035年,推進“由綠向美”,全面建成具有陜西特色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全面提升,碳匯能力明顯增加,優質生態產品供給能力極大提升,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基本建成。第三步,到2050 年,持續推進“由綠向美”,生態系統穩定健康高效,生態產品更加多樣,生態服務更加豐富,充分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生態產品、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高質量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全面建成。

我們的戰略措施,主要包括六個方面:

第一,落實森林草原濕地休養生息政策,促進生態系統自然恢復。繼續實行天然林商業禁伐,科學劃定天然林保護重點區域,把所有天然林保護起來。加強禁牧管理,科學劃定禁牧區、禁牧期,建設草畜平衡示范點。嚴格落實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規定,實施珍稀瀕危物種搶救性保護工程,持續開展秦嶺北麓朱鹮野化放飛十年行動,保護好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實施好長江十年禁漁,開展自然濕地綜合整治和修復,維護濕地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

第二,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建設秦嶺國家公園、大熊貓國家公園和秦嶺國家植物園,建立健全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和以國家植物園為主體的植物園體系。持續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加快黃河西岸綠色廊道、秦嶺北麓生態文明示范帶建設,科學開展渭北“旱腰帶”生態恢復治理。深入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全面加強森林經營??茖W合理劃定我省基本草原,因地制宜開展草原生態修復。加快建設國家級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鞏固提升毛烏素沙地、長城沿線防沙治沙成果。

第三,加強風險管控能力,維護生態產品生產秩序。抓好生態空間分區管控和防入侵、防疫情、防火災、防破壞“一管四防”工作??茖W劃定生態空間核心區、管控區、控制區、共享區,全面推行“分區而治”。開展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加大入侵物種監測治理,防治外來物種侵害。完善檢疫體系,強化生物災害監測預警,加強松材線蟲病、美國白蛾、草原鼠兔蟲害防控。推行森林草原防火網格化管理、重點區域綜合治理,確保不發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災。嚴格執行林地使用定額和森林采伐限額制度,常態化推進森林督查和林草濕荒調查監測,嚴厲打擊亂采濫挖、非法占用林地等破壞生態資源違法行為。

第四,發展生態友好型經濟,拓寬生態產品價值轉化路徑。推行“生態+N”模式,發展生態+種養、生態+旅游、生態+康養、生態+教育,促進鄉村生態振興、產業振興。實施補鏈延鏈強鏈行動,健全現代林業經濟體系。加強經濟林、用材林改造改培,創建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建設木本糧(油)庫。建設秦嶺大熊貓科學公園。推動森林旅游示范市(縣)創建,打造生態旅游精品線路、森林康養基地、自然教育基地、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形成一批生態旅游知名品牌和自然教育品牌。

第五,推進改革創新,激發生態產品發展活力。深化林權改革,增加林權賦能,規范林權流轉,建立健全集體林地“三權分置”運行機制。完善國有林場激勵機制,建設現代化國有生態林場體系。推動天然林與公益林并軌管理,將地方公益林全部納入生態效益補償范圍。開展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珍稀野生動植物繁育等關鍵技術攻關,實施生態空間云平臺“1+N”體系建設工程,提升生態空間治理現代化水平。落實“雙碳”戰略,建設一批集約化經營、高標準管理的“雙儲林場”國家儲備林基地和“百萬畝綠色碳庫”試點示范基地,著力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第六,深入推行林長制,健全生態空間治理體系。健全林長制責任體系,完善運行制度,充分發揮林長制在守綠、護綠、增綠、用綠、活綠中的作用。以國土“三調”和“三區三線”劃定成果為基礎,加快制定林地濕地保護、草原保護修復、防沙治沙、自然保護地等專項規劃,逐步建立生態空間規劃體系。持續推進秦嶺、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生態空間治理十大行動,筑牢“一山兩河、四區五帶”生態安全屏障。

同志們、朋友們,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將始終牢記“國之大者”,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轉化為工作實效,持之以恒實施深綠戰略,形成更多的綠水青山,生產更多的生態產品,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陜西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謝謝大家!

李惠:謝謝黨局長的介紹。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提問之前,請先介紹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請開始提問。

中新社:“加拿大一枝黃花”入侵成為今年社會熱點,我省一些地方也有發現報告。林業部門作為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監管部門,在其他一些有害生物防治檢疫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探索出一些好經驗和好做法。這些做法和經驗是否適用于防治“加拿大一枝黃花”等外來物種入侵,或者還有沒有其他具體措施?

黨雙忍:這個問題請保華同志作解答。

劉保華:謝謝您的提問。防治外來物種入侵是防控生態風險、維護生態安全的重要內容。松材線蟲病疫情、美國白蛾疫情就是外來物種入侵,對我省生態系統安全造成重大沖擊。

近年來,我省高度重視林業重大有害生物防治,省人大常委會頒布實施《陜西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條例》,省政府成立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指揮部,省市縣逐級簽訂防治目標責任書,并將有害生物防治情況納入林長責任體系,形成了強大工作合力,取得了積極成效。在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方面,我們堅持防輸入、防擴散、防反彈,清疫木、清疫情“三防兩清”總體思路,實施了一系列綜合防控措施,疫區數量、疫點數量、發生面積和病死松樹數量連續兩年實現“四下降”,松材線蟲病疫情擴散蔓延勢頭得到有效遏制。美國白蛾疫情防控,主要涉及西安市,通過采取監測排查、噴藥防治、檢疫封鎖等綜合防控措施,今年已整體實現無疫情。

防治外來物種入侵和防治林業重大有害生物,都要突出事前預防,善于“治未病”,也就是我們說的防患于未然。2010年,加拿大一枝黃花被列入中國第二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目前已入侵全國十余個省份。我省摸底調查顯示,加拿大一枝黃花零星發生,整體可防可控。省林業局編制印發了《陜西省秦嶺林業外來物種(動植物)入侵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明確了重點區域的具體應對措施。去年以來,通過拔除、焚燒、噴灑除草劑等措施,共清除12000余株。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加強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來物種侵害。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等5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外來物種入侵防控工作方案》,嚴格林木種苗引種審批,強化外來物種引種管理,充分發揮各級檢疫檢查站作用,把牢“外防輸入”關口,以各類自然保護地為重點,結合林草生態資源監測評價和日常巡護,組織開展常態化監測預警,持續完善外來物種入侵防控體制機制,全面筑牢生態安全防線。

李惠:請繼續提問。

陜西廣播電視臺去年秦嶺國家公園創建方案獲批。我想了解下目前秦嶺國家公園創建進展情況?預計何時能夠正式設立?

黨雙忍: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卮疬@個問題之前,我想就上一位記者提出的林業生物防治情況作一些補充。

對于陜西來講,森林生態系統當前面臨的最大威脅和風險依然是松材線蟲病。從2009年在我省漢江流域首次發現,到現在十余年,對我省的松林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脅。經過多年努力,應該說取得了非常積極有效的成果。有四個主要指標,疫區數量、疫點數量、發生面積、病死松樹數量,先行的指標是病死松樹數量。病死松樹數量最嚴重的時候,每年達到69萬余株,通過長期努力,最近四年來,病死松樹數量直線下降,到今年秋季降至17萬余株。疫情小班數從6000余個降至5000余個,疫點、疫區的數量都在下降,這是比較好的形勢。我們相信,未來持續努力幾年,這四項指標都會向最小值逼近。關于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我想利用今天的機會,呼吁媒體界及社會各界的朋友,特別是疫區縣基層干部群眾,切實重視松材線蟲病的防治,鞏固和發展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的好形勢。

剛才這位記者提問的關于秦嶺國家公園方案獲批以后的進展情況。設立秦嶺國家公園,建設秦嶺國家公園,是陜西人多年的夢想。從“十三五”到“十四五”,我們在持續努力推動秦嶺國家公園創建。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編制的《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我省的國家公園布局進行了調整:將與四川、甘肅接壤的陜西青木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整體納入大熊貓國家公園范圍,將原大熊貓國家公園陜西片區試點范圍全部納入擬設立的秦嶺國家公園。2021年9月30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并正式設立大熊貓國家公園。2021年10月19日,國家林草局批復同意我省開展秦嶺國家公園創建工作。我省迅速行動,省政府成立由省長任組長的建設秦嶺國家公園工作領導小組,指導有關部門和有關市縣按照《國家公園設立規范》和《關于同意開展秦嶺國家公園創建工作的復函》要求,扎實推動創建各項工作。2022年3月,秦嶺國家公園創建通過國家林草局評估驗收。根據評估驗收組的反饋意見,我們修改完善《秦嶺國家公園設立方案》,經省政府常務會議審定后報國家林草局。目前,我們正跟進對接國家林草局,及時完善相關材料,爭取早日正式設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是我國的中央水塔,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征。保護好秦嶺生態環境,對確保中華民族長盛不衰、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建設秦嶺國家公園,是保護秦嶺生態環境的必由之路。經過多年努力,陜西共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地270處、面積211.52萬公頃,占全省國土面積10.28%。其中國家公園1處(大熊貓國家公園陜西片區)、自然保護區60處、自然公園209處。按照已上報的《秦嶺國家公園設立方案》,擬設立的秦嶺國家公園涉及我省秦嶺范圍6市21個縣(區),整合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風景名勝區65處,地質遺跡41處,規劃總面積約1.35萬平方公里。秦嶺國家公園規劃2個區,核心保護區8240平方公里、占61%,一般控制區5275平方公里、占39%。秦嶺國家公園的正式設立,將使秦嶺成為世代傳承、世代保護、世代共享的核心生態資源,成為具有全球價值、國際意義的中華山水。

李惠:最后,再提一個問題。

各界導報:前不久省林業局、西安市林業局、西旅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長安區共同建設秦嶺大熊貓科學公園,廣大西安市居民都非常關心。能否介紹一下秦嶺大熊貓科學公園的有關情況?

黨雙忍:這個問題請保華同志回答。

劉保華:謝謝您的提問。今年11月9日,省林業局與西安市林業局、西安旅游集團在西安共同簽署了《秦嶺大熊貓科學公園建設戰略合作協議》,按照協議,三方將合作共建秦嶺大熊貓科學公園。規劃中的秦嶺大熊貓科學公園位于西安市長安區的灤鎮,占地面積2252畝,分為大熊貓繁育區、幼仔園、飼養區、科研中心和科普區,飼養規模初步設定為50只,公園功能定位為傳播秦嶺大熊貓文化、弘揚生態文明理念,建成后將成為廣大市民更加便捷的、近距離的認識和了解秦嶺大熊貓的重要窗口。

秦嶺大熊貓科學公園,是與大熊貓國家公園、秦嶺國家公園體制相適應,配套建設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建好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我們確定了“一公園、兩基地”總布局,“一公園”即秦嶺大熊貓科學公園,“兩基地”是指秦嶺大熊貓繁育基地和救護放歸基地。秦嶺大熊貓繁育基地位于周至縣樓觀臺,功能定位為大熊貓人工繁育和科學研究,通過建立遺傳多樣性豐富的人工種群,為大熊貓野化放歸和科普教育提供支持,目前已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秦嶺大熊貓救護放歸基地位于佛坪縣,功能定位為秦嶺大熊貓傷病救護、野化培訓和放歸試驗,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設任務。

近年來,我省持續實施以秦嶺大熊貓、朱鹮、林麝、秦嶺石蝴蝶等為代表的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拯救保護工程,成績顯著。“秦嶺四寶”數量持續增加,金錢豹、中華秋沙鴨、彩鹮、秦嶺石蝴蝶等物種頻繁進入公眾視野,野生動植物呈現種群興旺的發展態勢。建設秦嶺大熊貓科學公園是我省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新亮點,今后我們還將深挖生態文化資源,講好生態故事,持續擴大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結合點”與“公約數”,努力創造更多優質生態產品和生態服務,繪制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謝謝。

李惠:感謝黨雙忍局長和劉保華副局長,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再見!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