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法治保障”有關情況

“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陜西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發布會(第四場)

來源: 陜西日報 發布時間: 2022-12-01 16:58

12月1日10時,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司法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師建平,省司法廳法治調研處處長王小橋,省司法廳普法與依法治理處處長華文勝出席,圍繞“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法治保障”主題,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處長李惠主持。

李惠: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出席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我們舉行“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陜西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發布會第四場,很高興邀請到省司法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師建平先生,省司法廳法治調研處處長王小橋先生,省司法廳普法與依法治理處處長華文勝先生,請他們圍繞“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法治保障”這一主題介紹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師建平副廳長作介紹。

師建平:今年以來,省司法廳全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通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堅持黨對司法行政工作的絕對領導,旗幟鮮明講政治,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全省司法行政機關緊扣主線抓主業、深化改革抓發展、統籌協調抓提升,實現“六個突破”,為助力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法治保障。

一是在防范化解風險隱患上實現新突破。以確保全系統持續安全穩定為目標,排查整治4大類43個風險點112個風險隱患,扎實做好司法行政領域風險隱患防范化解工作。按照“五項制度”要求,成立安保維穩工作專班,下設7個專項組并實體化運行,派出14個工作組分兩批深入基層督導檢查安保維穩工作,累計排查化解矛盾糾紛8.1萬件。構建“大調解”格局,工作經驗在《法治日報》、司法部《司法行政工作交流》刊發。

二是在推進全面依法治省上實現新突破。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六大工程”,開展示范創建,完善指標體系,制定《進一步加強市縣法治建設的若干措施》,全面推進黨委(黨組)書記點評法治工作,指導省級部門開展述法點評工作試點。建立黨委常委會會議、政府常務會議集體學法長效機制,推動各級領導干部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法治之下想問題做決策辦事情。建立法治督察與紀檢監察監督協作配合機制,加大行政機關負責人行政應訴情況通報力度,進一步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監督。對縣級法治政府建設評估結果進行排名通報,推動法治建設各項任務落地落實。加強行政執法協調監督,部署開展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評估,梳理606項告知承諾制事項,推廣“柔性”執法經驗,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三是在法治保障上實現新突破。聚焦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創新驅動、鄉村振興、公共衛生、優化營商環境等重點領域,制定出臺《陜西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等2部省政府規章,向省人大常委會報送《陜西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草案)》等8部地方性法規草案,充分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制定《關于為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提供法治保障的意見》和司法行政助力秦創原建設十條舉措,成立秦創原法律服務中心和仲裁中心,新設13家法律服務機構,在陜西法律服務網開設“秦創原創新驅動法律服務平臺”,通過資源共享、區域協作、要素聚合等方式,打造“7×24小時”一站式便捷法律服務平臺,多方式全方位幫助科技型企業提升企業依法合規經營管理能力和風險防控水平。充分發揮法治對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作用,研究制定《全省司法行政機關助力鄉村振興實施意見》,提出6個方面18項具體任務,助力我省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

四是在構建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上實現新突破。研究制定《陜西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規劃》《陜西省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評價驗收標準》,進一步加大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服務質量和效能的監管力度,推動全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開展公證行業質量整治,推廣公證體制機制改革典型經驗,進一步拓展服務領域,強化執業監管,改進服務方式,增強公證機構活力,不斷提高公證服務的供給總量、質量和效率。進一步完善法律援助體制機制,提高補貼標準,降低受援門檻,讓法律援助更多、更公平、更實在地惠及困難群眾。截至目前,全省辦理法律援助和司法鑒定案件7萬余件,公證事項9萬余件,網絡點擊量141萬余人次,接聽熱線18萬余人次。認真學習貫徹《陜西省律師條例》,充分發揮行業自治作用,實行律所主任和黨組織書記“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機制,開展“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律師”主題活動,全省1.6萬名律師服務大局的主動性不斷增強。

五是在推進刑事執行規范化上實現新突破。全面落實《關于加強減刑假釋案件實質化審理的意見》《監獄計分考核罪犯工作規定》,定期組織開展“減假暫”案件全面評查和“雙隨機一公開”交叉檢查。準確把握監獄工作職能定位,堅持監管與改造并重、服刑與服法相結合,部署開展新時代提升罪犯教育改造質效課題研究,在省馬欄監獄開展普法助力罪犯改造工作試點,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重新違法犯罪。針對戒毒收戒量減少實際,加大人員力量整合力度,抽調100名戒毒干警支援社區矯正工作。制定《陜西省社區矯正機構刑事執行權責清單》,加強“智慧矯正中心”建設,促進社區矯正信息化建設與業務融合發展。統一制發社區矯正工作證件,在咸陽市開展社區矯正和司法所人員著裝試點,規范司法所承擔社區矯正職責程序,不斷提升執法嚴肅性和公信力。

六是在加強隊伍建設上實現新突破。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扎實做好司法行政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印發廳直系統任務分工方案,認真落實省紀委監委《建議書》要求,推動以案促改走深走實。全力鞏固隊伍教育整頓成果,全年查處廳直系統干警違紀違法案件1515人。研究提出“十帶頭”“十表率”要求,扎實推進作風建設專項行動,部署開展紀律作風教育整頓和機關效能專項整治,從嚴整治“慵懶散慢虛浮粗”頑疾,大力弘揚“勤快嚴實精細廉”作風,機關面貌和干部精神狀態明顯改觀。建立班子成員聯系包抓機制和機關效能“紅黑榜”制度,班子成員帶頭深入縣區、鎮村和監所開展調查研究和工作指導,主要負責同志利用半年時間走遍10個市21個縣區和32個監所。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組織機關干部深入秦創原總窗口考察調研,瞻仰渭華起義烈士陵園,邀請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三八紅旗手白秀蘭到機關講座,不斷開闊干部視野,提振干事創業熱情。全年選拔任用16人,交流使用15人,職級晉升194人,招錄公務員330人,10個集體、13名個人分別獲得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勞動模范”榮譽稱號,在全系統營造了你追我趕、爭創一流的良好氛圍。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圍繞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立足司法行政一個統籌、四大職能,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抓規范、樹形象,強基礎、提效能,奮力推進新時代全面依法治省和司法行政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是抓主線,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三個全面”“五個牢牢把握”“九個深刻領會”“七個聚焦”等重要要求,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黨的二十大各項決策部署上來。圍繞黨的二十大安排部署的重點目標任務想辦法、拿措施、抓落實,以實績實效體現司法行政系統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強烈擔當。

二是抓主業,緊緊圍繞防疫情、穩經濟、保安全發揮法治保障作用。聚焦大局穩定,突出抓好監管安全和常態化疫情防控,確保監管場所絕對安全。聚焦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進一步健全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等法規規范體系,常態化開展企業“法治體檢”,補齊農村和偏遠地區法律服務行業發展短板,助力推進鄉村振興。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矛盾糾紛化解機制,總結推廣銅川“王玉理調解室”等優秀經驗做法,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三是抓重點,推動依法行政各項工作取得新突破。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研究制定2023年度立法計劃,不斷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突出抓好法治政府建設,把政府組成部門和下一級政府達標情況作為考核本級法治政府建設重要依據。強化示范創建動態管理,對工作出現退步滑坡、發生重大違法行政案件以及群眾滿意度調查不過關的地區予以摘牌處理,變“指標考核”為“實績考核”。強化法治督察,完善法治督察與紀檢監察聯席會議制度以及案件線索移交機制,建立全省法治建設督察專報和定期通報機制,推動法治建設任務落地落實。突出抓好“關鍵少數”,加大法治建設考評力度,推動將法治素養和抓法治建設的能力作為干部考察使用的重要依據。健全黨委(黨組)集體學法長效機制,推動建立領導干部任前法律考試制度、干部提拔任用法治鑒定制度和領導干部年度學法課時達標制度,切實發揮領導干部示范帶頭作用。

四是抓基礎,大力推進司法行政工作規范化建設。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創新方法、增強實效,推出一批法治文化作品,加大“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實施力度,增強全民法治觀念。研究制定司法局和司法所工作規范,統一工作內容、標準、制度、流程和臺賬。優化司法所職能定位,統一社區矯正和司法所人員著裝,進一步提升司法行政工作規范化水平。突出抓好教育改造質效,準確把握監獄戒毒工作職能定位,把教育人、挽救人、改造人放在首位,健全完善教育改造質量評估體系,有效預防和減少重新違法犯罪。

五是抓隊伍,樹立陜西司法行政系統良好形象。常態化推進作風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深化落實“十帶頭”“十表率”要求,切實做到忠誠干凈擔當。加大法治專業干部培養和使用力度,在系統內形成崇尚法治、厲行法治的濃厚氛圍。加大機關和基層干部交流力度,建立任職培訓、評優樹優、表彰獎勵、晉職晉級常態化機制,激發干警工作熱情,切實增強司法行政隊伍凝聚力和戰斗力。

謝謝大家!

李惠:謝謝師廳長,情況介紹就到這里。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提問前,請先介紹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請開始提問。

西部網:法治政府建設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請問,下一步我省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措施有哪些?

師建平:這個問題請法治調研處處長王小橋同志回答。

王小橋:感謝記者朋友對我省法治政府建設的關注。2020年9月,經省委、省政府同意,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印發了《陜西省法治政府建設“六大工程”實施方案》,“六大工程”成為我省推動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抓手,即通過實施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和法治督察“雙驅”工程,建立法治政府建設推進機制;通過實施市縣法治政府建設評估工程,完善法治政府建設推進機制;通過鄉鎮(街道)法治政府建設強基工程,打通法治政府建設“最后一公里”;通過法治化營商環境評價工程,助力設區市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通過政府工作人員法治素養提升工程,提升政府工作人員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通過實施信息化推動工程,以智能化手段為法治政府提速加力?!傲蠊こ獭睂嵤﹥赡甓鄟恚鞯馗鞑块T對法治政府建設重視程度明顯提升,各級政府依法行政能力明顯增強,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成效。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實施“六大工程”,奮力譜寫新時代陜西法治政府建設新華章。

一是堅持示范創建引領。每兩年開展一次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活動,與國家示范創建活動梯次推進,樹立更多新時代法治政府建設標桿。深入貫徹《關于進一步加強市縣法治建設的意見》,把握整體與局部關系,探索建立法治政府建設市域協調推進評估機制,切實解決不同設區市之間、同一市域內市縣之間法治政府建設推進嚴重不均衡問題。

二是夯實基層法治基礎。實施鄉鎮(街道)法治政府建設強基工程,在前期試點基礎上,完善方案和指標體系并大力推廣,落實鄉鎮(街道)黨委領導責任和政府主體責任,發揮司法所協調推進、督促檢查法治建設職能作用,打通法治政府建設“最后一公里”。

三是抓好法治隊伍培養。實施政府工作人員法治素養提升工程,落實《陜西省新時代法治人才培養工作舉措》,發揮省委依法治省辦法治建設研究中心、法治人才培養基地和各級黨校(行政學院)、法學院校作用,加強法治人才培養,強化法治業務培訓。

四是發揮考評督察作用。借助統計專業調查機構力量,開展全省人民群眾法治建設滿意度調查,結合市縣法治政府建設專家評估結果,對排名落后的地區進行通報、提醒和約談。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地區排名落后的,根據動態管理有關規定進行黃牌警告或停牌、摘牌處理。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督察,發揮督察“利劍”作用,促進政府依法行政。完善法治督察與紀檢監察監督協作配合機制,建立違法行政問題公開曝光平臺和典型案例通報機制,發揮行政復議監督依法行政作用,定期通報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情況,倒逼政府依法行政。

我就介紹這么多,謝謝。

李惠:請繼續提問。

中國日報:增強公民法治觀念、提升公民法治素養,是建設法治國家、法治社會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省推進“八五”普法規劃的措施和成效是什么?

師建平:謝謝,這個問題請省司法廳普法依法治理處處長華文勝同志回答。

華文勝:感謝記者朋友對我省普法工作的關注。去年以來,我省深入實施“八五”普法規劃,緊緊圍繞服務“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以使法治成為社會共識和基本準則為目標,以持續提升公民法治素養為重點,以提高普法針對性和實效性為著力點,完善和落實“誰執法誰普法”等普法責任制,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促進提高社會文明程度,以高質量法治宣傳教育推動高質量發展,為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一是抓重點對象,推動全民法治素養持續提升。突出領導干部這個關鍵,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健全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清單制度,開展年度學法用法考試,制定2022年省政府領導集體學法計劃,目前已組織3次省政府領導集體學法;突出青少年這個重點。舉辦第七屆陜西省高校法治文化節,開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題讀書活動,推動落實“法治副校長”、法治輔導員制度,配合做好“紅領巾法學院”“青少年維權崗”創建工作;突出全民普法這個難點。以“民法典進農村”為重點,把民法典學習宣傳延伸到社區、學校、家庭、網絡等領域,通過互動式、服務式、場景式普法,提升宣傳效果。堅持精準普法,組織開展“三八”婦女節、“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5·15”國際家庭日集中宣傳活動?!懊穹ǖ湫麄髟隆逼陂g,全省開展民法典宣傳4590余場次,發放資料125余萬份、宣傳品50余萬件,發布稿件700多篇,制作視頻1100余條。

二是抓責任落實,推動法治社會建設穩步前行。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制定法治社會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推動法治社會建設任務落地落實。完善督促推進機制,印發《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守法普法協調小組2022年度工作要點》,完善日常聯絡機制,加強與協調小組成員單位和相關職能部門的溝通聯絡,推動重點工作開展。

三是抓法治惠民,推動法治宣傳教育深入發展。加強法治文化機制建設,制定《關于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實施意見》;加強法治文化陣地建設,充分發揮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示范引領作用,全省農村法治文化陣地覆蓋率從2021年的60%提升至目前的86%。與省教育廳等部門制定出臺《陜西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創建方案及評價指標》;深入開展普法宣傳專題活動,組建全省“八五”普法講師團,舉辦“法潤三秦大講堂”60余場;加強新技術新媒體普法運用。開展法治動漫微視頻作品征集和普法依法治理創新案例評選等活動。會同陜西廣電融媒體集團(臺)創辦融媒體“八五”普法專欄《學法大贏家》,播出節目50余期,社會反響良好。

四是抓鄉村治理,推動基層基礎工作提質增效。開展鄉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制定印發《鄉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實施方案》,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6343個村培育“法律明白人”103490名;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完成我省46個第九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申報工作;與省農業農村廳聯合印發《陜西省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培育工作實施方案》,把鄉村法治建設納入《陜西省鄉村建設行動推進方案》規劃,這一做法成為我省加強鄉村建設的特色和亮點。

李惠:再提一個問題。

中國新聞社:我省在提升法治化營商環境保障秦創原創新驅動發展方面有哪些措施和成效?

師建平:謝謝,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堅持習近平總書記“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基本理念,圍繞省委、省政府《秦創原新驅動平臺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省依法治省辦出臺《關于為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提供法治保障的意見》,省司法廳制定《助力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十條措施》,為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法治保障和優質法律服務。

一是設立“秦創原法律服務中心”。薈聚西咸新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北京德恒(西咸)律師事務所、永嘉信周啟邦(西咸)聯營律師事務所、西安漢唐公證處西咸新區便民服務點、稼軒律師事務所、法律援助工作站等傳統法律服務機構,創造性地設立了秦創原融商法律服務中心、秦創原科技工作者法律服務中心、秦創原知識產權公證服務中心、秦創原法律查明中心等新型法律服務機構,共同打造“秦創原法律服務中心”,聚焦秦創原創新驅動發展法律服務需求,通過資源共享、區域協作、要素聚合等方式,為秦創原科技企業和科技工作者提供“一站式”“全流程”“定單制”法律服務,全面提升秦創原建設的法治保障水平。

二是陜西法律服務網設立“秦創原創新驅動法律服務平臺”專欄。聚焦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科技類企業、產業園區入駐企業的法律服務需求,打造“7×24小時”一站式便捷法律服務平臺,設置“最新動態、政策法規、在線咨詢、在線預約”四個板塊,按照13個法律服務機構的職責,組織全業務法律專業人才駐場服務,實現有問必答、有疑必解、有援必助,全業務、全時空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三是優化法律服務內容。組織優秀律師事務所律師為72位在陜兩院院士結對提供免費法律服務;組織律師成立專業法律服務團,定期舉辦“法企聯動賦能秦創原”法治大講堂,幫助科技型企業提升企業依法合規經營管理能力和風險防控水平;組織法律服務專家進行課題攻關,就科技成果轉化的機制、體制和制度創新進行專題立項、研發和論證,建設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轉化的法治高地;放寬秦創原企業員工法律援助受理條件,組織法律服務工作者深入園區、企業,為初創和困難企業員工提供便捷普惠的法律援助。

四是加強法治宣傳教育。以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常見法律問題為導向,圍繞秦創原企業面臨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開展“法律進企業”普法宣傳活動。強化秦創原企業和科技工作者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充分整合律師、公證、司法鑒定、仲裁、人民調解、法制宣傳等法律服務資源,深化秦創原科技企業公益“法治體檢”活動。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李惠:謝謝三位發布人,也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再見!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