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陜西省深化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成效情況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22-11-03 15:51


11月2日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民政廳副廳長陳軍、省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局長馮雨、省民政廳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處處長李鵬飛出席,介紹陜西省深化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成效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華廣洪主持。

華廣洪: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今天,我們邀請到省民政廳副廳長陳軍先生,省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局長馮雨女士,省民政廳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處處長李鵬飛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陜西省深化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成效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陳軍先生作介紹。

陳軍:各位媒體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首先,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我省民政事業和社會組織工作的關心支持!下面我就全省深化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成效作一簡要介紹

以社會團體、基金會和社會服務機構為主體組成的社會組織,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提出“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組織發展之路”的戰略部署,圍繞這一重大時代命題,我省各級民政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穩中求進、務實創新,堅持培育發展與監督管理并重,積極探索社會組織管理新模式,不斷深化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改革,全省社會組織蓬勃發展,在參與經濟建設、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完善公共服務、創新社會治理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截至目前,全省依法登記各類社會組織31173家,其中社會團體17000家,基金會190家,社會服務機構13983家。這些社會組織廣泛分布在經濟、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生態環境、社會事務、法律服務等各個領域,形成了門類齊全、分級分層、覆蓋廣泛的社會組織體系,有效服務了人民群眾多元化、多層次和個性化需求。我省深化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改革的工作成效,集中體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社會組織黨的建設不斷加強。堅持黨的領導是做好社會組織工作的根本保證。省民政廳全面加強黨對社會組織的領導,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在社會組織中走深走實。一是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體系不斷完善。成立省民政廳社會組織黨委,指導省級700余家直接登記社會組織和脫鉤后商會協會的黨建工作;探索社會組織黨建管理體制扁平化試點工作,指導組建省級慈善公益類、應急安全救援行業、醫療衛生健康行業3個基層聯合黨委,促進行業黨建工作落實。突出“鄉村振興”“扶危濟困”“康復善行”“教育培訓”黨建主題,推動建立4個社會組織黨建教學示范點,示范引領創新黨建工作思路方法。二是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充分發揮。嚴把社會組織成立、換屆、年檢關口,將黨建工作與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協同推進,以“評星晉級、爭創雙強”活動為抓手,樹典型、抓示范,探索社會組織黨建新模式,不斷提升社會組織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兩個有效覆蓋。開展兩輪評星晉級活動,共推薦省委組織部五星級黨組織8個,評定四星級黨組織44個、三星級黨組織47個。三是黨建人才隊伍建設有效提升。2020年,組建了全國首家省級社會組織業余黨校,建立了延安、照金兩個社會組織黨建教育基地,著力打造黨組織書記、黨務工作者、黨員骨干和入黨積極分子“四支隊伍”,探索完善符合社會組織需求的特色課程體系,推進黨建業務教育培訓常態化,共舉辦各類培訓班23期,培訓學員1416人次,有效提升了黨務工作者能力水平。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在建黨100周年和黨的二十大召開前夕,集中發展了2批社會組織黨員,30名社會組織負責人、業務骨干加入黨組織,為社會組織黨組織補充了新鮮血液,壯大了黨建工作力量。

第二,社會組織管理改革持續深化。堅持通過深化改革,完善扶持政策,健全培育體系,為社會組織成長提供良好環境,持續釋放社會組織發展活力。一是穩妥推進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制度改革。全省各級重點培育、優先發展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達4629家。取消社會團體、基金會分支(代表)機構登記審批,下放102家省級社會服務機構登記管理權限。二是圓滿完成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改革。全省1881家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取消了主辦、主管、聯系、掛靠關系,或依法注銷、撤銷登記,做到機構、職能、資產財務、人員管理、黨建外事“五分離、五規范”,實現了“應脫盡脫”。行業協會商會充分發揮制定行業指南、培養行業人才、建設共性技術平臺、開展第三方咨詢評估等方面作用,內生動力明顯增強。三是持續加強政府購買服務和樞紐平臺建設。2015年以來,累計投入8323萬元省級福彩公益金支持購買社會組織服務,實施公益項目914個,直接受益群眾3.5萬人;2017年建成省級“社會組織孵化基地”,累計培育孵化入駐社會組織69家;推動省市縣三級建立社會組織服務平臺383個,實現省市兩級全覆蓋。四是大力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開展社區與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資源“五社聯動”基層治理試點,實施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三年專項行動,全省登記備案社區社會組織1.4萬家,覆蓋公益慈善、社區事務、志愿服務、文體娛樂、居民互助、文明創建等諸多領域,在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改善社區環境,預防化解內部矛盾,促進社區鄰里和諧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五是多措并舉支持慈善組織發展壯大。推動出臺《陜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辦法》,培育發展各種類型慈善組織。印發《慈善組織信息公開實施細則》,規范慈善組織信息公開行為,全省登記認定慈善組織392家,其中79家具有公開募捐資格?!洞壬品ā奉C布以來,全省近400家慈善組織及紅十字會累計募集慈善款物102.9億元,在保障改善民生與助力社會和諧穩定、健康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三,社會組織執法監督嚴格規范。圍繞優化存量、把控增量、提升質量,不斷織密織牢綜合監管網。一是完善機制加強聯動。建立35個省級部門為成員的省社會組織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建立健全省社會組織管理綜合執法聯席會議、社會組織資金監管等工作機制,推動各部門按照職能分工形成監管合力。二是強化事中事后監管。通過年檢年報、抽查審計、隨機檢查等方式,對社會組織負責人、活動開展、章程履行進行監督,近兩年來,依法對247家未依法履行義務或者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省級社會組織作出行政處罰,將112家省級社會組織納入活動異常名錄,184家納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推動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三是集中開展專項整治。開展了常態化打擊非法社會組織和“僵尸型”社會組織專項整治,全省累計曝光七批108家涉嫌非法社會組織,公布10起非法社會組織典型案例,處置涉嫌非法社會組織案件179件,排查“僵尸型”社會組織2482個,依法注銷或處罰社會組織1547家,優化了社會組織結構。開展了社會團體分支(代表)機構專項整治,對梳理出的134家社會團體732個分支(代表)機構亂使用名稱、亂收費、亂開展活動等問題進行了重點整治。積極落實減稅降費有關要求,對2516家行業協會商會收費行為開展了“全覆蓋”清理整治,規范618家行業協會商會收費行為,調整規范收費212項,累計為企業減負7535萬元。聯合16家主管單位,對374家省級社會服務機構開展了社會服務機構非營利監管專項整治行動,不斷健全完善非營利監管制度。通過一系列專項整治行動,社會組織規范管理水平顯著提升。

第四,社會組織服務大局有力有效。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服務行業是推動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省各級民政部門在推動社會組織充分發揮促進經濟發展、繁榮社會事業、提供公共服務、參與社會治理等主要作用的同時,積極引導社會組織履行社會責任,發揮自身特長,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做出積極貢獻。一是助力脫貧攻堅。我省在全國首創省級社會組織扶貧“合力團”,305家省級社會組織組建12個“合力團”與我省深度貧困縣(區)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全省13770家社會組織響應號召,緊扣產業扶貧、消費扶貧、公益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等重點領域合力精準幫扶,投入資金53.6億元,幫扶群眾428萬人。二是助力鄉村振興。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之后,迅速號召各級社會組織開展“合力團”結對幫扶、“萬社助萬家”精準幫扶、“鄉村行”、公益品牌建設、農村社會組織培育等“五個專項行動”,推動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走向深入。推動實施慈善“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引導慈善組織助力鄉村振興。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省已有5237家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今年以來已投入幫扶資金2.78億元,104萬人受益。三是助力疫情防控。2020年疫情以來,全省2175家社會組織參與“合力抗疫陜西社會組織聯合行動”,在慈善募捐、社區聯防、專業服務等領域有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援助湖北、武漢抗疫資金2526萬元、物資33.26萬個(套)。特別是西安去年年底疫情期間,全省1390余家社會組織和志愿者向西安261個社區捐贈360余萬件防疫物資和價值1877萬元的生活物資,緊急救助1216人,及時為困難群體和外來務工人員解決了防疫和生活物資等實際困難。四是助力穩崗就業。今年7月發布社會組織助力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就業倡議書,舉辦社會組織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專場網絡招聘會,下周還將舉辦新一場網絡招聘活動,通過網絡招聘會和直播帶崗的形式,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及會員企業優勢,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實習崗位1萬余個,進一步拓展就業空間、拓寬就業崗位。

各位朋友,新時代擔負新使命,新征程展現新作為。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重要指示、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持續推進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改革,堅持一手抓依法嚴格管理、一手抓引導積極發展,激勵社會組織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新的更大力量。希望廣大媒體朋友繼續關注支持、宣傳報道社會組織發展的最新成果。謝謝大家。

華廣洪:謝謝陳廳長的介紹。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前,請先通報所在的新聞單位。請開始提問。

三秦都市報提問:您好,我是三秦都市報記者。剛才發布辭中提到全省目前正在推進“五社聯動”試點,請你介紹一下當前“五社聯動”試點取得的成效以及下一步深入推動試點工作的具體舉措。

陳軍:這個問題請省民政廳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處處長李鵬飛回答。

李鵬飛:我來回答這個問題。2021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創新社區與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資源的聯動機制”,即“五社聯動”機制。2022年“探索推進‘五社聯動’機制”被納入我省省委常委會2022年工作要點。為切實貫徹落實中省部署,進一步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建設,我廳印發了《關于實施“五社聯動”助力基層治理和鄉村振興的試點工作方案》,在全省10市、31個縣市區開始了試點工作。試點期間主要開展了社會救助、養老服務、兒童福利、社區治理、社會事務等領域的服務工作。同時適度擴展到平安建設、鄉村振興、疫情防控領域。通過全省民政系統以及社工機構和專業社工的共同努力,我省“五社聯動”試點工作初見成效:一是通過健全完善社會工作專業力量參與社會救助的政策制度,已經幫助4萬余名救助對象解決了實際困難,鞏固了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二鼓勵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和志愿服務組織進社區,積極向居民群眾提供關愛幫扶等服務,推動智慧社區和“15分鐘服務圈”建設,加強了社區治理隊伍。動員2168個社區社會組織、2.76萬多名志愿者,創立“養老外賣”、“親情陪護”、“智慧老人課堂”等服務項目,為失能、半失能及孤寡、獨居老人開展送餐、家政、維修、健康監測、精神慰藉等服務,讓老年人享受全面、快捷、周到的社區居家生活。三是開展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項目,推廣使用個案、小組等工作法,解決了1670名困境兒童與親人關系疏遠、厭學逃學等問題,促進了家庭和睦。四是積極摸排化解矛盾,解決居民生活中遇到的急難愁盼問題,幫助解決居民群眾矛盾糾紛700多起,維護了社會的和諧穩定。五是去年年底至今,我省疫情發生期間,共動員全省各級慈善組織和其他社會組織及紅十字會共接收社會捐贈款物11.06億元;動員全省163家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向封控區居民和被隔離人員提供情緒疏導、困難幫扶、政策咨詢等社會支持服務;動員874個志愿服務組織、10164支志愿服務隊伍共招募了23萬名志愿者協助各地疫情防控。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對“五社聯動”試點工作的指導和推動。通過評估試點效果,總結試點經驗,加大試點投入,擴大試點范圍等措施,打造出陜西“五社聯動”品牌。

謝謝。

華廣洪:請繼續提問。

陜西日報提問:您好,我是陜西日報記者。去年,省民政廳辦公室下發了《關于推動實施慈善“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的通知》,對全省實施慈善“幸福家園”工程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請問,當前我省慈善“幸福家園”工程建設的推進情況如何?

陳軍:這個問題請李鵬飛同志回答。

李鵬飛: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慈善“幸福家園”工程項目是中華慈善總會為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提升慈善組織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聯合全國各省慈善協(總)會在全國組織實施的一個重大慈善項目。該項目在我省的牽頭單位是省慈善協會。今年,我廳將慈善“幸福家園”工程作為為“五社聯動”提供慈善資源供給的一項重要措施進行安排部署。“幸福家園”工程實施兩年來,緊緊圍繞鞏固脫貧成果和助力鄉村振興,針對擴大就業、醫療救助、助學幫教、婦女兒童關愛,以及促進基層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支持優秀人才返鄉創業就業等方面設計項目。目前,全省已有94個縣(區)實施了“慈善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已創建村社慈善“幸福家園”3005個,募設村社慈善互助金3.78億元,組建村社志愿服務隊 3000支 ,發展村社慈善志愿者15萬人,直接關愛鰥寡孤獨老人、留守兒童20萬余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支持省慈善協會指導帶動全省各級慈善協會完善工作機制,強化激勵措施,不斷提升“幸福家園”工程項目實施質量效益,切實發揮慈善資源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

謝謝。

華廣洪:請繼續提問。

陽光報提問:您好,我是陽光報記者。鄉村振興是全面建成現代化國家的重要戰略,社會組織作用發揮極為重要,請問省民政廳如何引導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有哪些具體舉措?目前的工作成效?

陳軍:這個問題請省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局長馮雨同志回答。

馮雨: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既是社會組織的重要責任,又是社會組織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群眾和服務行業的重要體現,更是推動社會組織成長壯大、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和廣闊舞臺。

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以來,我們動員引導全省各級社會組織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投身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偉大實踐。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統籌謀劃,合力推進。會同鄉村振興局制定出臺了《陜西省動員引導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召開了全省推進會,明確了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重點任務和落實舉措。重點依托“社會組織合力團”結對幫扶、“萬社助萬家”精準幫扶、“鄉村行”、公益品牌建設、農村社會組織培育等“五個專項行動”,動員引導各級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二是省級引領,示范帶動。總結推廣省級社會組織組建“合力團”參與脫貧攻堅期間的成功經驗,指導12個省級社會組織扶貧合力團轉型為助力鄉村振興合力團,持續鞏固與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 “一對一”幫扶機制,圍繞產業發展、人才培育、特殊群體關愛、鄉村治理、消費幫扶等,實施幫扶項目、承擔公共服務、提供人力資源和技術支持。今年以來,省級合力團已實施幫扶項目85個,投入資金4010萬元,受益人口9萬余人,取得階段性成效。例如,紫陽合力團團長單位省秦商總會充分發揮會員企業資源優勢,先后組織360多人次赴紫陽考察交流,簽訂項目11個,簽約金額達9463萬元。三是資源聯動,多措并舉。開展2021-2023年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三年專項行動,將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與培育發展農村社區社會組織工作共同推進。推廣樹立50個典型社區社會組織和100個示范項目。聯合財政廳安排619萬省級福利彩票公益金資助社會組織參與“五社聯動”試點工作。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推動“五個專項行動”落細落實,從發展規劃、工作機制、平臺搭建等方面,優化服務保障措施,進一步加強政策引導和激勵,更深挖掘激發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的潛力和活力。

謝謝。

華廣洪:最后,再提一個問題。

西部網提問:您好,我是西部網記者。我想了解一下,近兩年來,省民政廳有哪些具體舉措,加強社會組織監督管理,確保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

陳軍:這個問題繼續請馮雨同志回答。

馮雨:感謝您對社會組織工作的關注。近年來,我們按照民政部、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重點在打非治違、風險防范、嚴格執法等領域強化社會組織監督管理,取得良好成效。一是重拳出擊,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去年3月-6月,我們會同宣傳、公安、安全等18個部門開展了嚴厲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行動從嚴從快“零容忍”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將打非工作納入市縣平安建設考核指標。聯合省委宣傳部和省委網信辦加大宣傳力度,編發新聞媒體信息280余篇,傳播量480多萬次,發布倡議短信5000余條。聯合省公安廳做客“秦風熱線”專欄訪談,印發《常態化打擊整治工作意見》。全省累計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108家。二是防范風險,持續清理 “僵尸型”社會組織。發布《關于社會組織領域非法集資風險提示》,舉辦全省風險防范線上線下培訓;建立省級《社會組織投訴舉報案件查處工作臺賬》、《社會組織領域風險防范工作臺賬》,實行銷號管理,累計辦結20起投訴舉報案件。指導各地完成2482家“僵尸型”社會組織專項整治。三是標本兼治,嚴格規范行業協會商會亂收費。去年以來,會同省發改委、市場監管局開展行業協會商會亂收費專項整治,推進落實減稅降費,優化營商環境。今年開展“回頭看”,指導各級民政部門結合年度檢查、日常監管、等級評估與“雙隨機”專項抽查,將亂收費清理整治工作與“我為企業減負擔”活動相結合,據不完全統計,通過“減免一批、降低一批、規范一批、查處一批、通報一批”,全省行業協會商會累計為企業減負7535萬元。四是部門聯動,合力推進社會組織規范發展。組織開省社會組織管理綜合執法聯席會議,強化部門聯合監管力度。開展全省社會團體分支(代表)機構清理、社會服務機構非營利資金監管專項行動。聯合60余家主管部門,指導省級1008家社會團體和374家社會服務機構強化內部治理,規范業務行為。嚴格按照《慈善法》做好慈善組織認定和管理,截至目前,全省依法登記基金會178個,其中慈善組織149個,占比84%。全省379家慈善組織通過“慈善中國”信息平臺向社會公開慈善信息,全省慈善組織的管理水平穩步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完善社會組織綜合監管體系,盡快出臺規范性指導文件,強化部門監管合力,加強規范管理,加強社會組織依法自治。

謝謝。

華廣洪:感謝陳廳長及另外兩位發布人,感謝各位媒體朋友,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再見!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