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牢記囑托擔使命 感恩奮進再出發?奮力譜寫銅川高質量全面轉型發展新篇章”有關情況

“奮力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系列發布會(第四場)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22-07-13 08:54


7月12日10時,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銅川市委副書記王建平,銅川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田衛東,銅川市科技局局長宋鑫出席,介紹“牢記囑托擔使命?感恩奮進再出發?奮力譜寫銅川高質量全面轉型發展新篇章”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處長李惠主持。

李惠: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

歡迎出席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是“奮力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系列發布會第四場,我們很高興邀請到銅川市委副書記王建平先生,銅川市發展改革委主任田衛東先生,銅川市科技局局長宋鑫先生,請他們圍繞“牢記囑托擔使命?感恩奮進再出發?奮力譜寫銅川高質量全面轉型發展新篇章”這一主題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王建平副書記介紹情況。

王建平: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本次新聞發布會,我謹代表中共銅川市委、銅川市人民政府,向各位新聞界的朋友長期以來對銅川的關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在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之際,舉行這次主題新聞發布會,回顧五年來銅川發展變化,展現陜西高質量發展縮影,進一步提升精氣神、凝聚正能量,推動銅川高質量全面轉型發展邁上新的臺階。

銅川是一座因煤而生的城市,1958年成為陜西第二個省轄市,也是新中國成立后誕生的第一批工業城市。建國以來累計為國家貢獻煤炭6億多噸、水泥2億多噸,為國家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銅川文化積淀厚重,是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書法家柳公權、史學家令狐德和北宋山水畫家范寬、西晉哲學家傅玄的故里。銅川也是一片紅色熱土,20世紀30年代初,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創建了中國北方地區第一個山區革命根據地——以照金為中心的陜甘邊革命根據地,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在此誕生的照金精神去年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銅川更是一座充滿活力的轉型城市,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銅川邁上了轉型發展探索之路,改造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生態環境逐步改善,被確定為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市、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市。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銅川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緊盯建成西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城市目標,大力弘揚照金精神,團結奮進、攻堅克難、砥礪實干,在逆境中頂住了壓力、穩住了經濟增長基本盤。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6%,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9.4%,全市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持續位居全省第一方陣,穩中有進、穩中提質態勢良好。

一是產業轉型蹄疾步穩,補鏈延鏈集聚效應凸顯。我們在全省率先推行重點產業“鏈長制”,強化產業鏈式發展,推進產業補鏈成群。傳統產業煥發生機,美鑫煤電鋁一攬子項目投產達效,循環經濟產業鏈實現閉合。光伏發電技術領跑基地項目并網發電,同時加快水泥產業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升級,金隅冀東、堯柏兩條國際一流萬噸水泥生產線投產。做深做實“陜西制造、銅川配套”,鋁產業實現型材、板材、線材等中間產品全覆蓋,30余個汽車零部件項目建成投產。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澳威激光、日月芯封測等12個光電項目投產,“西安研發、銅川轉化”見效成勢。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4戶。耀州區創建為全省首批數字經濟示范區,我市獲批陜西航天科技產業發展園區。

二是城鄉融合協調發展,城市家園靚麗宜居。我們著力強基礎、提品質,暢聯拓展城市交通路網,合銅高速、青惠公路建成通車,銅川至西安、寶雞“復興號”動車組開行,西延高鐵加快建設,新改擴建公路1672公里。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改造老舊小區273個,建成區綠地率35.97%。銅川書畫公園、文化宮、博物館、體育館等一批城市公共設施新地標建成開放,4A級景區增至7家,榮獲中國最具特色魅力旅游城市。18個村被評為全國綠色村莊、全國生態村、全國文明村。全國文明城市首創首成,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兩戰兩捷,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

三是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綠色福利”可觸可感。我們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全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完成煤改電、煤改氣12.69萬戶,整治“散亂污”企業263家??諝赓|量優良天數增至2021年的287天,位居關中前列。石川河岔口斷面水質持續穩定達標。累計完成營造林61.78萬畝,森林覆蓋率48.5%,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作獲國考優秀格次。朱成功落戶、繁衍生息,生態優、環境美已成為銅川綠色名片。入選國家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和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榮獲踐行生態文明發展優秀城市。

四是深化改革多點突破,動力活力競相迸發。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實施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行政審批申請材料減少60%以上,時間壓縮50%以上,90%以上許可事項實現零費用辦理。納入全國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城市,農村普惠金融“宜君模式”通過國家驗收并在全省推廣。全國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在耀州區如期完成。連續兩年入選“中國(區域)最具投資營商價值城市”。新區獲批陜西自貿試驗區協同創新區,陜果公用型保稅倉庫建成投運。銅川市口岸事務服務中心成立,陜西(銅川)臺灣產業園獲批,進出口貿易總額增長2.3倍。

五是民生福祉更有質感,群眾幸福指數顯著提升。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同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更美好的生活闊步邁進。在全省率先完成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提標,異地就醫備案直接結算全面開通。養老、醫療、失業、工傷保險實現法定人群全覆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3.4%、57.3%。31座重點水源工程建成,改善了29.4萬農村群眾的飲水條件。實施棚戶區改造1.7萬套,居住條件得以改善。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及幼兒園211所,新增學位13790個,公辦學校直飲水和寄宿制學校浴室實現全覆蓋。建成全國中醫藥工作先進市。連續4年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六是管黨治黨從嚴從實,干事創業風清氣正。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已成為黨員干部的政治自覺。創辦照金干部學院,用照金精神滋養初心、淬煉靈魂,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堅定、干事創業精氣神更加充盈。深入開展以案促改,探索黨內同級監督,實施聯動、交叉、提級巡察,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持續鞏固。

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使命召喚新作為。今后五年是銅川轉型發展向著更高目標、邁出更大步伐的關鍵時期。銅川將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聚焦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的“建設西部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城市”奮斗目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再接再厲,加快產業轉型步伐,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著力打造“一示范四高地”,即緊扣產業優化升級、城市賦能提質,加快建設西部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城市;緊扣“陜西制造、銅川配套”,著力打造全省先進制造高地;緊扣“西安研發、銅川轉化”,加快秦創原銅川創新谷建設,著力打造科創轉化高地;大力弘揚照金精神,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著力打造全國知名紅色教育高地;充分發揮藥王故里、千年瓷都等獨特資源和生態良好組合優勢,著力打造生態康養文旅高地。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全面落實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的開局之年,我們將堅持以高質量全面轉型發展統攬全局,搶抓機遇、發揮優勢,緊盯“一示范四高地”目標,堅決落實黨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全力穩住經濟大盤,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著力推進鄉村振興,全力辦好民生實事,扎實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推動高質量全面轉型發展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戰鼓催征馬蹄疾,千帆競發勢如虹。銅川將牢記囑托擔使命,感恩奮進再出發,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定信心、凝心聚力,劈波斬浪、揚帆奮進,只爭朝夕、埋頭苦干,努力建設現代產業新城、幸福美麗銅川,奮力譜寫高質量全面轉型發展新篇章,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謝謝大家!

李惠:謝謝王書記的介紹。下面歡迎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前,請先介紹一下所在的新聞單位。請開始提問。

陜西廣電融媒體集團(臺)提問:謝謝主持人,我是陜西廣電融媒體集團(臺)記者。就業是民生之本,今年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保就業政策措施,請介紹一下銅川保就業政策的落實情況?

田衛東: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今年以來,銅川認真貫徹落實全省穩就業擴就業部署,通過“降、緩、返、擴”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穩市場主體保就業;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穩重點群體保就業;著力加快企業紓困解難,穩工作崗位保就業,確保就業形勢總體穩定。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城鎮新增就業6028人,完成省上計劃任務的68.5%。

一是聚焦重點群體穩就業。通過送政策拓渠道、送服務促匹配、送培訓提能力、送幫扶兜底線、簡化手續增便利,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認定就業見習單位178家,征集就業見習崗位1849個,辦理見習325人,發放見習補貼248萬元。積極開展“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月”等系列活動,組織線上線下招聘會48場次,全力保障企業用工和重點群體就業。全市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8767人,累計發放公益性崗位補貼3596.3萬元。

二是鼓勵創新創業促就業。將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貼息額度由300萬元提高至500萬元,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8億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20%。其中,為126名個體創業者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559萬元,帶動就業378人;為48戶小微企業辦理貼息貸款1.55億元,穩定就業1680人。成功舉辦銅川市第五屆創業創新大賽。

三是落實社保政策保就業。對受疫情影響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特別是對餐飲等5個特困行業階段性緩繳政策擴圍至17個,養老保險費延緩至今年底,工傷、失業保險費延緩至明年4月底。截止6月底,緩繳企業職工養老保險69戶2510人489萬元、緩繳失業保險費22戶2978人29.4萬元、緩繳工傷保險費9戶695人5.6萬元。落實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截止6月底減征失業保險費1390萬元。全市累計審核發放失業保險金1865人1316萬元、失業補助金1189人467萬元,有力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

我就介紹這些,謝謝!

李惠:請繼續提問。

中國城市報提問謝謝主持人,我是中國城市報記者。我們了解到,近年來,銅川在全省較早探索推進重點產業“鏈長制”,能不能舉例介紹一下銅川重點產業鏈發展的成效?

宋鑫:感謝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近年來,銅川緊扣“陜西制造、銅川配套”,積極推動鋁及鋁合金、汽車裝備配套、新興產業、新型建材及先進陶瓷、現代中醫藥、現代農業等六大重點產業鏈融入全省重點產業鏈布局,積極構建關中先進制造業大走廊重要一極;緊扣“西安研發、銅川轉化”,深度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加快秦創原銅川創新谷建設,深度融入關中協同創新,著力打造科創轉化高地,重點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展示出蓬勃生機和廣闊前景。

比如在汽車裝備配套產業鏈方面,《陜西省“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將銅川納入關中汽車產業帶,并重點發展汽車零部件產業。銅川乘勢而上,加快培育壯大汽車裝備配套產業鏈,先后建成漢德車橋、達美輪轂、特必克剎車片等20余個汽車零部件產業項目,從2018年僅有一家汽車裝備配套企業,到如今布局新能源電動車和輕量化車輪、重卡車輪、輪胎、剎車片、制動器、彈簧以及專用車、掛車等多領域,做全了車輪垂直配套產業鏈,初步形成車輪集成系統、系列車橋配套、掛車及專用車等汽車零部件產業體系,成為關中汽車產業帶的重要一極。2021年全市規上汽車工業企業產值同比增長71.7%。今年計劃建設汽車零部件產業項目8個,總投資78.77億元,建成后可實現年產值83億元,已開工6個,完成投資10.89億元。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融入全省重卡及新能源乘用車產業鏈,依托5大特色園區,做精8大方向,加快產業鏈由基礎配套向關鍵核心零部件配套跨越,加快企業、項目和園區鏈條化拓展、集群化發展,推動“陜西制造、銅川配套”邁出更大步伐,加快打造全省先進制造高地,夯實轉型發展的產業支撐。

我就介紹這些,謝謝!

李惠:請繼續提問。

中國報道雜志提問:您好,我是中國報道雜志記者。高質量項目建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今年是全省高質量項目推進年,請問銅川推動高質量項目建設進展和成效如何?

王建平:謝謝您的提問,我來回答。

今年以來,銅川市認真貫徹落實全省高質量項目建設推進年工作安排,堅持周調度、月考評、季觀摩,多措并舉謀項目、保進度、抓招商、強服務,以高質量項目建設引領高質量全面轉型發展。今年共安排市級重點項目140個,總投資125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06.8億元。

我們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推動高質量項目建設。

一是聚焦產業鏈高質量謀劃項目。成立了項目謀劃和重點前期工作專班,組建17個小組,以重點產業鏈、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為重點,積極謀劃儲備項目,目前已謀劃儲備279個項目。

二是深化“鏈長制”高效率推進項目。實行領導包抓、部門包聯、專員包服“三位一體”及一條產業鏈、一名鏈長、一個牽頭部門、一個工作專班、一套推進方案、一套考評機制“六個一”推進機制,千方百計支持重點項目加快建設。上半年,省級重點項目開復工率89.5%、投資完成率64.2%,市級重點項目開復工率85%、投資完成率64%,預計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左右。

三是瞄準鏈主企業高水平招商。積極探索“鏈長+鏈主”推進模式,以投行思維、鏈條思維積極開展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推動重點產業加快形成聚集效應。今年累計簽約招商項目394個,涉及投資699.75億元,其中合同項目156個、涉及投資186.54億元。天策瀝青基碳纖維、凱立稀貴金屬催化劑等鏈主項目推進順利,玲瓏輪胎是銅川繼德沃智達車輪、力得制動器后又一汽車配套產業標志性項目,已經落地。

四是集中要素資源全方位保障項目。堅持土地、資金等各類要素跟著項目走,大力盤活利用低效存量用地,推動新增土地指標向產業項目傾斜,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成效受到國務院2021年督查激勵。常態化開展“政銀企”融資對接活動,市級重點項目實現融資對接全覆蓋。建立市級重點項目審批手續辦理會商機制,協調解決堵點難點問題,不斷精簡審批環節和申請材料、壓縮審批時限,99%以上事項實現“零費用”辦理。

我就介紹這些,感謝你對銅川高質量項目建設的關心。

李惠:請繼續提問。

西部網提問:您好,我是西部網記者。目前全省正在加力加速推動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請問銅川在借力秦創原,加速產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方面有哪些措施和成效?

宋鑫: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今年以來,銅川以建設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為統攬,以創建國家高新區為抓手,加快秦創原銅川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加速產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助推全市高質量全面轉型發展。

一是精心謀劃,周密部署。積極籌劃建設銅川新材料產業園區光電子集成產業園、國家級小微企業雙創基地,組織籌備2022中國銅川秦創科技大賽等一批重要活動,設立秦創原(銅川)創新促進中心,籌備設立規模2億元的光電子產業發展種子基金。

二是精準培育,扎實推進。實施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倍增計劃,初步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全鏈條階梯式創新主體培育體系,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85家。建立上市后備企業培育庫,22戶企業完成省級上市后備企業申報。

三是雙鏈融合,項目攻關。制定《銅川市重點科技項目“揭榜掛帥”實施方案(試行)》《2022年市級科技計劃項目指南》,征集工業領域重點產業鏈項目19項,農業領域重點產業鏈項目6項,社會發展領域重點產業鏈項目31項。組織征集企業技術需求,籌備秦創原銅川專場路演活動,征集路演項目10項,推動航天科技、光電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集群化發展,加快推動2022年度科技成果推廣與轉化項目,加快促進產業化。

四是搭建平臺,激發活力。推進各類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積極爭取2023年陜西省藥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2個、第五批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兩個,積極推進市級技術創新中心和科技創新平臺、創新聯合體項目。加快雙創孵化載體建設,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服務體系,銅川創業大街、銅川大學生創業孵化園被省科技廳列入“眾創空間國家備案”擬推薦名單,設立秦創原銅川飛地孵化器。

五是引育人才,智力支撐。2022年選拔工程系列專業技術人才175人,通過綠色通道考核認定工程師40人。制定《銅川市科技創業導師管理暫行辦法》,2支研發團隊入選省級“科學家+工程師”隊伍名單,申報秦創原引用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項目21個,推薦陜西省博士后基地4個。

我就介紹這些,謝謝!

李惠:再提一個問題。

香港商報提問:您好,我是香港商報記者。省十四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出“要持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請問銅川市近年來在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田衛東:謝謝商報記者的提問。

近年來,銅川認真落實國務院、省政府《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大力實施改革創新舉措,市場主體活力不斷增強,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成效顯著,我市連續兩年獲得“中國最具投資營商價值城市”稱號。

有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促進市場主體倍增。強化培育措施,優化開辦注銷程序,全市市場主體由5年前的4.2萬戶增加至12.1萬戶,增幅保持全省前列。二是提升政府行政效能。著力減流程、減時間、減環節、降成本,全市9607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政務服務網“一網可辦”。設置“企業開辦服務專區”,構建“即來即辦”服務模式,辦理時間壓減至1個工作日以內;施工許可證辦理通過持續健全“并聯審批”機制,推進聯合驗收等措施,平均時限優化至90個工作日以內;財產登記實施交易、繳稅、登記“一窗受理,并行辦理”,實現2.5個工作日內辦結。為2.46萬戶企業群眾解決了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稅務服務將10個財產行為稅稅種合并為一張綜合申報表,極大地提升了辦事效率。電子稅務局可辦事項達到436項。三是聚焦創新精準服務。積極探索創新經驗,政企互通數字賦能用電報裝、創新創貸機制支持創業、推進“辦理破產”數字化、深化政府采購“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等多項典型案例獲得中省推廣,勞動力市場監管、獲得電力指標等兩項創新務實舉措被編入《優化營商環境百問百答》,在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同時,我們深入開展“雙百雙千”工程,實施“一企一策一專班”幫扶企業生產經營;建立“政采貸”助企融資新模式,融資額居全省前列。四是優化項目審批流程。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優化為“立項、建設、施工、驗收”四個階段。推行“一張表單、并聯審批”工作模式,率先在全省實現在線投資平臺、項目一體化監管平臺、氣象管理平臺等11條專網與工程項目線上審批平臺互聯互通;創新開展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審批,項目全周期審批事項時間壓縮59%,材料壓縮40%,審批環節減少30%。

下一步,我市將繼續深入實施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對標國內先進城市,持續加大改革創新力度,為銅川高質量全面轉型發展提供堅實環境保障。

我就介紹這些內容,謝謝!

李惠:感謝王建平副書記、田衛東主任和宋鑫局長,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再見!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