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加快建設副中心、全力打造先行區奮力譜寫寶雞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有關情況
“奮力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系列發布會 (第二場)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22-06-30 08:25
6月29日10時,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寶雞市委副書記段小龍,寶雞市發展改革委主任王海剛,寶雞市工信局局長巨緒昌出席,介紹“加快建設副中心、全力打造先行區,奮力譜寫寶雞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處長李惠主持。
李惠: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出席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是“奮力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系列發布會第二場,我們很高興邀請到寶雞市委副書記段小龍先生,寶雞市發展改革委主任王海剛先生,寶雞市工信局局長巨緒昌先生,請他們圍繞“加快建設副中心、全力打造先行區,奮力譜寫寶雞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這一主題介紹有關情況,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段書記介紹情況。
段小龍: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首先,非常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寶雞經濟社會發展的關心、關注和支持。下面,我就寶雞市近年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作簡要介紹。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寶雞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三次來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邁出了堅實步伐。
一是黨的建設全面加強。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隆重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建黨100周年,廣大黨員干部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四個意識”更加自覺,“四個自信”更加堅定,“兩個維護”更加堅決。
二是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5.4%,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7210元,是2016年的1.5倍。地方財政收入同口徑年均增長6.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6%。工業總產值突破4000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19.5%,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是2016年的1.9倍,在冊市場主體達到27.29萬戶,是2016年的1.6倍,經濟全面步入高質量發展軌道。
三是“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果。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產業扶貧項目3500個,建設現代農業園區173個,5個貧困縣全部摘帽,54.5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出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一規劃兩意見”,2021年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2016年增加56天,居汾渭平原城市首位,水環境質量居關中城市第一。常態化推進8個重點領域63個風險點整治,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四是改革活力、創新動力、開放潛力加速釋放。“放管服”改革市本級行政許可事項減少61%。17戶企業入選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獲評國家支撐綠色發展型創新型城市。綜合保稅區封關運行,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獲批,躋身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
五是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累計民生支出1404億元,占財政支出的82%。實施穩就業保居民就業“十大行動”。在全省率先實現“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和省級“雙高雙普”縣全覆蓋。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21.09%、41.79%。建成保障性住房26.59萬套,榮獲聯合國人居獎。
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明確了“強化寶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排頭兵和副中心城市地位”的定位要求,與我市“一四五十”戰略高度契合。
“一”是錨定“加快建設副中心、全力打造先行區”這一總體目標。建設關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到2026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4000億元,躋身西北五強市、西部非省會城市十強市和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市。
“四”是城市定位強化“四維支撐”。在城市功能支撐上,著力建設“一樞紐兩基地三高地”(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基地、全國高端裝備制造基地;全國科技創新高地、“一帶一路”人文交往高地、西部生態文明高地);在城市產業支撐上,著力構建“45511”現代產業體系(四大優勢產業:鈦及新材料、汽車及零部件、優勢裝備制造、食品工業;五大新興產業:航空航天、新能源、機器人及關鍵零部件、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與健康設備;五大生產性服務業:現代物流、研發設計、現代金融、商務會展、信息技術;推動高端能源化工產業發展;推動文旅商體融合發展);在城市規模支撐上,著力提升大城市品質和能級(到2026年,力爭主城區常住人口達到150萬人、建成區面積達到180平方公里以上,全市常住人口達到350萬人以上,城鎮化率達到65%以上);在城鄉空間支撐上,構建以“三屏兩水一平原”為生態基底的“一核三帶兩軸多支點”城鄉發展總體布局,實施中心城區“東進、南控、西優、北延、中強”戰略,形成“一主兩副多組團”布局。
“五”是路徑選擇堅持“五力并發”。加強與關中城市協同發展,建立與西安一體化發展機制,不斷強化副中心城市產業聚集、物流樞紐、人文凝聚、對外開放、綜合服務功能,增強城市吸引力、承載力、集聚力、競爭力、帶動力。
“十”是圍繞實現總體目標,抓實“十項重點任務”。堅定不移做強工業,集中精力建設交通樞紐,打造生態之城、美麗寶雞,提高城鎮規劃建設管理水平,抓縣域經濟促鄉村振興,推動文旅商體融合發展,全力抓改革、全面促開放,以更高標準優化營商環境,用心用力辦好民生實事,凝心聚力抓高質量項目。
未來五年,我們將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推動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在寶雞落地見效。一是構建高質量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堅定不移做強工業,構建“45511”現代產業體系,四大優勢產業產值全部突破千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5%以上。二是增強高質量發展創新動力。培育100戶以上“專精特新”和“隱形冠軍”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分別達到350戶、300戶以上,新增主板、新三板、區域股權交易中心上市掛牌企業170戶以上。三是提升高質量發展開放水平。圍繞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推動“15122”重大交通項目建設,開行寶西歐班列,實現中歐、中亞和東南亞專列常態化運行,提升寶雞的經濟外向度。四是優化高質量發展生態空間。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三屏兩水一平原”生態修復治理,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計降低15%,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0%,地表水優良比例達到91%,森林覆蓋率達到57.06%。五是建設承載高質量發展城鎮群。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加快全國特色小城鎮和11個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鎮建設。實施城市品質提升“十大行動”,打造平安便利美麗幸福的現代化大城市。六是夯實高質量發展縣域基礎。堅持“4321”縣域經濟發展思路,建設100萬畝高標準農田,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450萬畝以上,建成產值超百億元工業園區10個以上,縣域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高于全省2個百分點。七是塑造高質量發展文化品牌。堅持以文化人,常態化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堅持以文興業,推動文化與旅游、科技、金融等產業融合發展,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堅持以文塑城,做好國家文物、紅色資源、非遺文化保護和傳承。八是打造高質量發展最優環境。實施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打造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服務最優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開展“八五”普法,創建“平安便利美麗幸福”四型縣區、鎮街、社區,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寶雞、法治寶雞。九是共建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堅持財政支出80%以上用于民生領域,促進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辦人民滿意教育,高品質建設健康寶雞,下大氣力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十是強化高質量發展項目支撐。推進總投資1.6萬億元的1336個“十四五”重大項目落地,以高質量項目支撐寶雞高質量發展。
今年,我們堅決落實黨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全力穩住經濟大盤。一是堅決守牢疫情防控防線。統籌做好應急處置和常態化疫情防控,持續補短板提能力,完善平急一體指揮體系,強化多點觸發監測預警,筑牢外防輸入屏障,落實重點場所日常防控措施,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二是堅決穩住經濟大盤。堅定不移做強工業,加快推動13條重點產業鏈提升,抓好重點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品質提升、社會事業、土地儲備“1+4”項目清單,推動總投資3014億元的3671個項目落地。1至5月,全市50戶大企業33戶產值實現增長,規上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增長6.1%、2.8%,工業投資增長36.6%,制造業投資增長40.6%,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27.4%。三是堅決守住安全底線。扎實做好黨的二十大安保維穩工作,抓實抓好常態化掃黑除惡“十件實事”,深化道路交通、自建房安全等16個行業領域專項整治,建設平安之城、生態之城、幸福之城。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將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再接再厲,認真貫徹落實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加快建設副中心、全力打造先行區,為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謝謝大家!
李惠:謝謝段書記的介紹。下面歡迎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前,請先介紹一下所在的新聞單位。請開始提問。
新華社提問:您好,我是新華社記者。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項目支撐。請問寶雞在持續推動高質量重點項目時,有哪些舉措和亮點?
王海剛: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您的提問我來作介紹。
項目建設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和“牛鼻子”。2021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對陜西提出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殷切期望。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和寶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圍繞“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提出了今后五年奮斗目標和總體要求。近年來,寶雞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市黨代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和“硬支撐”,圍繞實施“一四五十”戰略,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持續保持重大項目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引領作用,為寶雞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點工作。
一是“謀深謀細”項目計劃。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聚焦生態環境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和創業、以城帶鄉、鄉村振興,突出構建“45511”現代產業體系、重點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民生保障補短板、發展現代服務業等,堅持依法合規、提質穩量、突出重點的原則,精心做好項目謀劃和篩選。2022年全市共安排實施市級重點項目665個,總投資346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043億元。這些項目呈現三個特點:第一,項目結構更優。新建項目469個,占重點項目總數71%,較2021年增加121個;創新驅動發展、先進制造發展項目投資占年度計劃投資的23%,項目投資潛力大、質量高。第二,產業項目更多。產業化項目439個,占重點項目總數71%;總投資2086億元,占重點項目總投資60%;年度計劃投資700億元,占重點項目年度計劃投資的67%。第三,謀劃儲備更準。緊盯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立足我市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1-5月新謀劃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工業發展、生態環保、新能源、商貿物流等項目3671個,總投資3014億元。
二是“抓實抓緊”項目推進。我們建立了重點項目“周調度、月通報、季評比”和“四看四比”機制,“四看四比”機制是寶雞的特色,(一季度看謀劃、比開工,二季度看進度、比位次,三季度看變化、比增量,四季度看結果、比貢獻),采取現場觀摩和會議評比相結合方式,強化要素保障、包抓幫扶和考核激勵,今年已累計開展現場調度9次,視頻調度2次。得益于現場調度的積極作用,相關職能部門主動靠前,重點項目手續辦理、土地保障、征地拆遷、涉水涉電等難點問題解決速度明顯加快,重點項目建設速度明顯加快。制定市級重點項目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品質提升、社會事業發展、土地儲備“1+4”項目清單,掛圖作戰、全力以赴抓落實、促開工、搶進度,奮力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1-5月,665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43億元,完成率52%。其中,續建項目完成投資226億元,完成率55%;新建項目完成投資317億元,完成率50%,新建項目開工423個,開工率達到90%以上。
三是“做優做好”項目管理。為進一步優化資源要素配置,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產出效益和全要素生產率,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先后制定出臺了《關于推行“畝均論英雄”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寶雞市高質量項目建設推進年實施方案》等文件,進一步提高項目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用一個個項目支撐起寶雞的大發展。目前,市發改委正在起草《寶雞市高質量項目建設成效考核辦法》,并將聯合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對各縣(區)、寶雞高新區、市級部門項目建設成效進行專項督查。
以上是我對全市抓高質量項目建設的情況介紹,謝謝。
李惠:謝謝王主任的介紹,請繼續提問。
鳳凰網提問:您好,我是鳳凰網記者。就業是民生之本,對于老百姓而言,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就能有穩定的生活保障。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就業壓力增大的情況下,寶雞在穩就業保民生方面,采取了哪些幫扶措施?
王海剛:我接著回答這位記者的提問。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近年來,寶雞市委、市政府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穩就業保居民就業作為重要的政治責任和兜住兜牢民生底線的重要基礎,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穩就業各項工作。截至5月底,寶雞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9044人,其中失業人員再就業13282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5306人,分別完成年初計劃的88.74%、88.55%、106.12%,位列全省第二;城鎮登記失業率2.42%,低于省控指標。全市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就業數量質量實現“雙提升”。
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下好“先手棋”,政策引導助就業。強化規劃引領作用,在寶雞市“十四五”規劃綱要、“十四五”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規劃中,對提升就業技能、創新就業服務供給模式、促進重點群體就業、強化創業服務等做出規劃安排。對標全國、全省穩就業政策措施,先后制定出臺了《關于促進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十六條政策措施》《關于開展因疫失業人員和返鄉回流人員就業幫扶行動的通知》《寶雞市進一步強化穩就業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十二條政策措施》等文件,做出制度性、政策性安排,為提升居民就業能力,實現更高質量就業提供了政策支持。今年以來,我市還出臺了《2022年度寶雞市穩增長若干政策措施》《貫徹落實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實施方案》等,切實減輕新冠肺炎疫情對市場主體的影響,有效提振市場信心,擴大就業容量,穩定就業人數。
二是打好“組合拳”,保市場主體穩就業。統籌兼顧、多維發力,打好“降、緩、返、擴、補、免”政策“組合拳”,確保社保費緩繳、穩崗支持、就業創業支持、延續實施失業、工傷保險階段性降費等各項幫扶市場主體、援企紓困政策措施落地見效。截至目前,為3503戶企業減收失業保險費6384.43萬元;落實特困行業階段性緩繳養老、工傷、失業三項社會保險費政策,為165戶企業緩繳三項社保費1696.24萬元;發放穩崗返還資金1203.98萬元,惠及245戶參保企業、5.13萬名職工。強化就業扶持,發放各類就業創業補貼4132萬元、職業技能培訓補貼1017萬元。
三是牽住“牛鼻子”,抓重點群體保就業。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就業,組織招聘活動32場次,提供崗位2.1萬個,服務畢業生1.89萬人次,為1412名高校畢業生發放求職創業補貼141.2萬元,駐寶雞市三所高校2022屆高校畢業生15825人中落實就業去向9330人,就業率提升至58.96%。同時,我們拓寬農民工外出務工和就地就近就業渠道,累計創建村鎮(社區)工廠123家、就業幫扶基地170家、非遺扶貧就業工坊13個,吸納就近就業2.76萬人??朔鹿谝咔椴焕绊懀包c對點”輸送農民工、脫貧人口等重點群體返崗復工1548人,幫扶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7.8萬人,脫貧人口務工就業26.62萬人。我市穩崗就業工作入選全國鞏固脫貧成果和推進鄉村振興典型案例,系全省唯一入選案例。聚焦因受疫情影響的失業人員、返鄉農民工、脫貧人口、殘疾人等困難群體,有針對性開展“131”服務(提供至少1次職業指導、3個適合的崗位信息、1個培訓項目),利用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就業9509人,易地扶貧搬遷脫貧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13013人,實現了有勞動能力家庭至少1人穩定就業。切實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發放失業保險金2598人、1647.06萬元,失業補助金3489人、1416.49萬元。
四是提升“驅動力”,優質服務促就業。推動企業和勞動者高效對接,常態化提供企業用工服務保障,在全省率先建成實名制動態精準就業服務平臺,組織開展2022年“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暨“助企惠民送溫暖”、民營企業招聘月、百日千萬網絡招聘等就業促進活動。及時做好崗位信息發布,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200場次,提供就業崗位10.5萬個,幫助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解決用工1924人次。緊緊圍繞寶雞“一四五十”發展戰略和構建“45511”現代產業體系發展需求,開展重點群體重點行業專項培訓、定向定崗培訓和急需緊缺職業技能培訓。今年以來,已累計培訓6915人次。充分發揮創業帶動就業作用,舉辦寶雞市第十一屆創業大賽,累計建成縣鎮標準化創業中心103個、創業孵化基地27個,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81億元,扶持小微企業102戶,帶動就業2047人。
這個問題我就介紹這些,謝謝。
李惠:請繼續提問。
中國報道雜志提問:您好,我是中國報道雜志記者。寶雞作為工業重鎮,省十四次黨代會提出“強化寶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排頭兵和副中心城市地位”的定位。請問,寶雞如何圍繞這一定位,推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巨緒昌: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
大家都知道,寶雞是國家“一五”和“三線”建設時期布局的工業重鎮,經過改革開放幾十年來的發展,寶雞工業基礎更加雄厚,產業體系更加完善,全市目前形成35個工業大類、317個行業小類,上百個產品在全國統行業具有話語權。目前,我們已形成四大優勢產業,鈦及鈦合金、汽車及零部件、優勢裝備與特色食品;我們正在培育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新能源、生物醫藥與健康設備、機器人及零部件等五大新興產業。2021年,全市工業總產值突破4000億元大關,工業增加值占到全市GDP的47%,接近GDP的一半。
省十四次黨代會提出“強化寶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排頭兵和城市副中心地位”的定位,為寶雞工業強市建設指明了方向。我們將聚焦這一目標定位,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引領的“45511”現代產業體系,努力打造全省制造業高地。
一是實施產業鏈提升工程。實行群長制+鏈長制,由市級四大班子主要領導擔任四大優勢產業集群“群長”,由市級副職領導擔任13條產業鏈“鏈長”,通過群長制+鏈長制,開展一系列產銷對接、產業鏈招商、產業鏈技術攻關,推動產業鏈提升技術水平。我們還要加快推動現代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到2025年,四大優勢產業均突破千億大關,現代能化產業集群形成規模,先進制造業產值占制造業總產值60%以上。
二是堅持技改擴能與招商引資“雙輪驅動”。寶雞中省企業較多,我們挖掘存量企業潛力,實施技改擴能“312”計劃,即連續3年每年實施100個工業技改項目,每年新增產能200億元。到2025年,全市百億元工業企業達到16戶,其中,寶鈦集團鈦材加工能力和海綿鈦生產能力均達到5萬噸以上,產值突破500億元;西鳳酒基酒產能達到10萬噸以上,產值突破200億元;寶煙、寶橋、寶鋼管、寶石機械、漢德車橋、吉利汽車等10戶大企業實現產值稅收“雙翻番”。圍繞產業鏈強鏈延鏈補鏈精準招商,招大引強;特別要加大汽車零部件企業招商,在發動機、傳動系統、“三電”系統招引方面取得新突破,建成關中西部、渭河兩岸“百里汽車產業走廊”,打造全國重要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基地。
三是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首先加快老工業基地轉型,加大高新區、經開區、縣域工業集中區產業聚集度,推動老城區工業企業“退城入園”。加大水泥、陶瓷、紡織、機械加工等傳統產業提標改造,加快過剩產能置換,加大技術改造步伐,提升產業附加值和競爭力。大力發展航空航天、新能源、傳感器等戰略新興產業,到“十四五”末,戰略新興產業總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25%以上。緊扣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技術和先進工藝技術。到“十四五”末,創建綠色工廠50家,節水型企業50家,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3.5%,用水量降低16%。
四是加快制造業數字化改造。實施企業數字化賦能和數字化轉型專項行動,大力發展5G、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輪信息技術,通過“機器換人”、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加快發展高端制造、綠色制造、智能制造和服務型制造。“十四五”期間,創建50戶以上數字化工廠或產線,力爭在鈦及鈦合金、鳳香型白酒、傳感器等5個行業,打造5個國家級行業二級標識解析平臺,聚集全國行業企業在平臺交易,帶動我市上云企業達到2000戶以上。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構建數據機房容量過1萬機架、數據運算能力過300P,帶動我市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五是打造先進制造業企業隊伍。依托秦創原總窗口,加強與省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做實做強秦創原寶雞創新中心,組建西北有色研究院,每年實施一批關鍵領域技術攻關“揭榜掛帥”項目,每年開發一批省級、國家級重點產品和首臺套設備,全力提升寶雞制造業技術水平。到“十四五”末,實現先進制造業企業隊伍培育“423”目標,即400戶高新技術企業、200戶“專精特新”企業、30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
關于這個問題,我就回答到這里。謝謝。
李惠:再提一個問題。
陜西網提問:您好,我是陜西網記者。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請問,寶雞在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巨緒昌: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由我回答。
今年3月份,寶雞遭受了最嚴重的疫情。面對疫情沖擊和復雜多變的市場形勢,我們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要指示和中省穩經濟大盤工作會議精神,落實落細舉措,確保工業經濟平穩運行。今年前5個月,全省規上工業企業產值增速6.1%,增加值增速2.8%,工業增速較一季度逐月提升。我們主要采取了四項舉措:
一是政策發力穩預期。市委、市政府把工業穩增長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頭等大事和政治任務,從快從實落實各項穩增長舉措。對標中省系列政策,出臺寶雞市《2022年度工業穩增長5條政策措施》,市級11個部門聯合出臺《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行動方案》,打好政策“組合拳”,從鼓勵重點企業穩產穩銷穩就業、降低中小企業經營成本、支持企業融資等方面,靶向發力,增強企業信心,穩定企業預期。針對汽車行業下滑實際,倡導擴大本地采購,并爭取省上提前撥付政策資金,幫助整車企業渡過難關。
二是包抓企業解難題。通過實行群長制+鏈長制,由市級鏈長單位組建專班,包抓重點企業,解決產業鏈重點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問題。通過舉辦銀企對接會、產銷對接會、民營企業座談會、商用車采購對接會等小型有針對性的活動,精準解決融資難、市場銷售不暢、物流不暢等問題,確保企業生產穩定。
三是緊抓項目增產能。市上制定出臺《寶雞市高質量項目建設推進年實施方案》,堅持每周召開一次穩增長和項目建設調度會,目的是為穩增長儲蓄新動能。正威新材料二期、寶鈦高端鈦材料技改擴能、漢德車橋礦卡車橋、陜汽車架、吉利新車型技改等一批項目進展順利。1-5月份,我們謀劃的總投資228億元的第一批139個工業技改項目完成投資53億元,占年度計劃的51.5%。正在抓緊啟動青島啤酒富鍶礦泉水、寶雞機床數控機床產業園等第二批工業技改擴能項目。1-5月,全市工業投資同比增長36.6%,位列全省第二。
四是優化環境促發展。發布120戶工業企業“白名單”,部門通力協作,保障企業物資運輸通暢,優化執法環境,支持企業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建立促進工業發展“四個一”機制,即每月舉辦一次專家報告會、一次企業家講座、一次企業家沙龍和一次工業項目調度會,在全市營造企業最受重視,企業家最受尊重的濃厚氛圍。
寶雞是以制造業為主的工業城市,制造業轉型升級任務艱巨;寶雞又是軍工大市,軍工企業為國防建設貢獻重要力量。目前,全市上下正認真貫徹落實省十四次黨代會精神,圍繞當好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排頭兵這一目標定位,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推進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努力為全省工業穩增長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這個問題我就回答到這里,謝謝。
李惠:感謝段小龍副書記、王海剛主任和巨緒昌局長,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再見!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