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央企進陜簽約項目推進落實情況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21-09-28 08:54

9月27日15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國資委黨委書記劉斌、省國資委副主任楊愛民、省國資委一級巡視員駱東山出席,介紹央企進陜簽約項目推進落實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處長李惠主持。

李惠: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近年來,央企持續加大在陜投入,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今天,我們專門邀請了省國資委黨委書記劉斌先生,省國資委副主任楊愛民先生,省國資委一級巡視員駱東山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央企進陜簽約項目推進落實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劉書記介紹情況。

劉斌:各位記者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陜西省國資國企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下面,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央企進陜簽約項目推進落實情況。

央企進陜工作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加快實現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的重要戰略舉措,是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的“一把手”工程。自2020年9月26日國務院國資委與省政府共同舉辦的央企進陜推進大會以來,大會效應持續升溫,示范帶動成效顯著,央企進陜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截至8月底,我省與央企累計簽約項目333個,投資總額7953億元,249個項目已落地,累計完成投資1934億元。央企進陜取得的積極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央陜融合發展更加緊密。去年9月26日央企進陜推進大會掀起了央陜合作新高潮,拉開了央陜合作新序幕。近一年時間,央陜合作項目數量達到去年的2.7倍,投資總額接近2倍,呈現較快增長態勢。駐陜央企積極向總部爭取擴大在陜項目布局和投資規模,華能集團將在陜項目納入駐陜央企目標責任考核、哈爾濱電氣成立工作專班推進在榆新能源項目建設、中交陜西公司成立專項工作組按月向總部匯報在陜項目進度、中國化學成立西北區域總部統籌推動在陜投資合作、中車集團積極謀劃擴大產能等,十余戶央企總部向省委省政府發來感謝信,并希望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擴大在陜投資合作。各市(區)、省屬企業與央企互動頻繁,合作發展熱情高漲。西安、寶雞、咸陽、渭南等市召開了央地企業合作專場對接會;延安市舉辦“追尋紅色記憶,助力老區發展”央企學黨史延安行活動,簽署合作協議19個,總投資額282.17億元;商洛市舉辦“企地融合推進大會”,與長江三峽集團、華能集團等9戶央企簽約項目10個,總投資額264.56億元。陜西建工成立央企合作部,專職負責央企業務;陜西水務與中國化學攜手助力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絲路國際水務科創園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國唯一的以“水務科技”為核心要素的專業化科創產業園區;陜西交控自成立以來先后與中交一公局等14戶駐陜央企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央地合作深度和廣度不斷加強、影響力不斷提升。

二是示范帶動作用持續增強。333個項目中,軍民融合、高端能化、節能環保、新能源、裝備制造、兩新一重等六類產業項目共271個,總投資額6117.09億元,占比76.91%,其中風電、光伏、儲能、氫能等新能源項目達到131個。30億元及以上重大項目68個,總投資額6145.68億元,占比77.27%,其中24個重大項目納入我省“十四五”發展規劃,總投資額3183億元。23條重點產業鏈項目105個,總投資額2504.42億元,占比31.49%,涉及氫能、新型顯示、智能終端、航空、物聯網、輸變電、生物醫藥、太陽能光伏等12條產業鏈。333個項目中,已完成91個,總投資額616.34億元,其中46個項目預計年營業收入399.86億元,利潤總額30.76億元,繳納稅金12.92億元,產值124.39億元,增加值58.07億元。

三是長效工作機制日臻完善。今年4月經省專班組長趙一德省長、副組長程福波副省長同意,省專班正式印發了《央企進陜長效工作機制》,進一步明確了工作思路,完善了工作機制,強化了組織領導,為推動央陜合作發展提供了清晰的路線圖和豐富的工具箱。省專班辦公室以簽約項目為抓手,按月收集進展情況和重大問題,按季度形成工作情況通報;省專班每季度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各方匯報,協調推動項目落地和問題解決。從目前情況看,省專班各成員單位、各市(區)高度重視,長效工作機制作用發揮良好。2021年我們為央企協調問題183項,其中已解決90項,主要是國家能源、中國交通、中國大唐等52戶央企,關于項目手續辦理、對接協調、用地審批、政策扶持、稅費及財政支持的訴求,涉及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等18個廳局,西安、咸陽等8個市(區),以及陜西交控等3戶省屬企業,進一步提升了陜西為央企辦實事、解難題、促發展的良好形象。

央陜合作是一項久久為功的長期性、經常性工作,任務十分明確,關鍵在凝心聚力抓落實。下一步,我們將在省央企進陜工作專班領導下,不斷提升服務水平,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推進項目落地,努力在央陜融合發展道路上邁出更大步伐。

一是持續做好服務保障。不斷強化服務意識、創新服務方式、轉變工作作風,建立重大項目全程跟蹤服務機制,及時解決堵點難點問題,確保把好事辦快,把實事辦實,把大事干成,打造宜商重商良好環境。

二是持續抓好項目落地。充分發揮工作專班作用,健全長效工作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和節點任務,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建立健全“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落實項目實施條件,確保已簽約項目早落地、早投資、早見效。

三是持續助力央地合作。搭建更多形式、更廣領域的合作交流平臺,針對我省23條重點產業鏈,聚焦產業鏈短板弱項,強化產業鏈招商,努力引進一批“穩鏈、補鏈、強鏈”重大產業鏈項目。大力開展定向招商、填空招商和點對點招商,推動構建企業集聚、產業集群、要素集約、創新集成的產業生態體系,實現產業鏈上下游央地企業共同發展。

我簡要介紹以上這些。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就大家關心的問題和大家一起交流討論。謝謝!

李惠:謝謝劉書記的介紹。下面歡迎大家提問。提問前,請先介紹一下所在的新聞單位。請開始提問。

人民日報提問:您好,我是人民日報記者。剛才劉斌書記介紹了央企進陜簽約項目推進落實的總體情況,請問省央企進陜工作專班的組成情況是什么樣的?《央企進陜長效工作機制》具體有哪些?

劉斌: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省央企進陜工作專班是由趙一德省長擔任組長,副省長程福波同志擔任副組長,專班成員由省委軍民融合辦、省發展改革委、省工信廳、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商務廳、省國資委、省林業局、省政府研究室、省稅務局、省能源局等15個廳局的主要負責同志組成,省專班辦公室設在陜西省國資委。各市(區)結合實際情況,對應成立了市(區)級工作專班,建立市級領導聯系重點駐陜央企和包抓重大央陜合作項目制度,統籌分解細化任務,主動上門招商引商,抓好工作落實。各專班成員單位和央地企業每月5日前向省專班辦公室報送項目推進落實情況,省專班每季度聽取央陜合作進展匯報,摸清情況,點面結合,了解共性和個性問題,并及時研究解決出現的問題,確保簽約項目有序向前推進,盡快開工建設、早日投產達效。

今年4月,省專班印發了《央企進陜長效工作機制》,主要包括總體思路、組織領導、項目謀劃、交流合作、協調服務、推動落實、信息報送、數據共享、黨建引領和報告通報等10個方面。可以概括為“12345”,即緊盯1個目標:央陜融合發展;提升2個水平:服務水平、合作水平;做好3個角色:駐陜央企的娘家人、紅娘、店小二;依托4個抓手:央企進陜工作專班、央企數據庫、工作網絡、合作平臺;形成5項機制:項目謀劃、交流合作、協調服務、推動落實、報告通報。其中,五項機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項目謀劃。各專班成員單位和省屬企業及時了解掌握央企發展規劃,找準央企發展與陜西資源稟賦契合點,形成清晰的主導產業、特色產業招商路線圖,做深做實做細項目規劃、環評、審批等工作,為項目落地創造良好條件。

二是交流合作。以落實央企進陜推進大會精神為契機,加強與進陜央企的溝通合作,爭取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與央企深化務實合作。

三是協調服務。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實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持續優化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強化要素節約集約利用,確保項目產出高效益、發展可持續。

四是推動落實。各市(區)建立簽約項目工作臺賬,逐個分析產業類型、投資規模、畝均效益等指標,全流程跟蹤前期工作、手續辦理、工程進度等,制訂服務保障清單。省專班辦公室對已簽約項目進行動態管理,符合政策的項目全力以赴加快推進,尚不具備落地條件的項目審慎研究及時調整,對工作推進不力的地區部門,加大督辦指導力度。

五是報告通報。省專班辦公室按月收集央陜合作推進情況,按季度統計分析形成《央企進陜工作情況通報》。

在此,我想補充說明的是,為切實做好央企進陜服務保障工作,在劉國中書記親自推動下,去年3月省國資委專門成立了央企工作處,專職當好駐陜央企貼心“娘家人”、做好暖心“服務生”,充分發揮央陜合作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李惠:請繼續提問。

中國報道雜志提問:您好,我是中國報道雜志記者。在央企進陜簽約項目落地過程中,對出現的各類問題是怎么解決的,問題處理的效果如何?

楊愛民:這個問題我來回答,謝謝您的提問。為央企在陜發展創造良好環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省專班辦公室每年1月、6月集中面向駐陜央企收集需協調解決的央企進陜項目落地堵點及在陜發展遇到的困難問題,截至今年8月底,共收集問題183項,涉及西安等11個市(區),省發展改革委等19個省級部門,陜西交控等5戶省屬企業。各專班成員單位普遍高度重視,疏通“堵點”,以優質高效服務為簽約項目落地保駕護航。省自然資源廳在收到7戶央企反映的12個問題后,逐項分析調研,積極協調相關項目手續的辦理和批復,全力做好項目用地保障;西安市在西咸新區、中鐵一局等地召開協調會6次,研討、制定專項解決方案;延安市對反映問題進行現場調研、會議座談、專項研究,切實解決各項目中的問題。通過不懈努力,目前已解決問題90項,涉及國家能源、中國交通、中國大唐等52戶央企,關于項目手續辦理、對接協調、用地審批、政策扶持、稅費及財政支持的訴求。同時,對于個別確實不符合政策的無法解決問題,我們也及時做到一對一溝通、取得理解,為央企辦實事、解難題、促發展的良好形象也日漸深入人心。

李惠:最后再提一個問題。

陜西日報提問:您好,我是陜西日報記者。請問央企進陜大會以來,新增項目明顯增多,請介紹一下都有哪些新增的重大項目。

駱東山:這個問題我來回答,謝謝您的提問。首先就您關心的有關數據通報一下。自去年9月26日央企進陜工作會議召開至今一年時間,累計新增簽約項目228個,央陜合作項目總數達到去年的2.7倍,投資總額接近2倍,呈現較快增長態勢。新增項目中,節能環保及高端能化類項目28個,促進我省能源產業改革發展,形成新的循環經濟,如國家能源榆林化學循環經濟煤炭綜合利用項目,通過優化產業鏈,創新轉型產品,形成了從煤炭到甲醇再到聚烯烴及各種化工產品的“化黑為白”完整產業鏈,全面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光伏、風電等新能源類項目113個,約占項目總數的50%,為我省發展綠色能源、踐行“3060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了積極貢獻,如華能集團在榆林市榆陽區投建1000兆瓦平價光伏項目,項目建成后,預計年平均發電量57.7萬兆瓦時,預計每年可節約標準煤17.8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3.73萬噸,減少煙塵2416噸,對減輕環境污染、提升生態質量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苿摶亍⒏咝聢@區等兩新一重類項目45個,為我省聚力科技創新、聚焦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如中電科西北總部暨北斗創新中心項目,計劃投資56億元,未來將對北斗的應用及服務起到重要作用。

以上這些就是一年來央陜融合發展新增項目的大概情況,謝謝。

李惠:再次感謝三位發布人,也感謝各位記者朋友的出席。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再見!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