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陜西省“數字經濟助推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
“凝心聚力高質量發展 譜寫追趕超越新篇章”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21-04-29 08:21
4月27日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委網信辦主任鮑永能,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李生榮,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劉波,陜西省委網信辦二級巡視員王創出席,介紹陜西省“數字經濟助推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處長李惠主持。
李惠: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是“凝心聚力高質量發展 譜寫追趕超越新篇章”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三場,我們很高興邀請到省委網信辦主任鮑永能先生,省發改委副主任李生榮先生,省工信廳副廳長劉波先生,省委網信辦二級巡視員王創先生,請他們介紹我省“數字經濟助推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鮑主任作介紹。
鮑永能:
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謝大家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借此機會,向長期以來關注和支持陜西網信事業特別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各位媒體朋友表示衷心感謝!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數字經濟作為當前最具活力、最具創新力、輻射最廣泛的經濟形態,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黨中央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去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明確要求陜西“推進5G、物聯網、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建投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和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明確提出數字陜西發展戰略,把“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作為“十四五”規劃的重點加以謀劃。
下面,我就全省數字經濟發展情況和“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思路,為大家作簡要介紹。
一、全省數字經濟發展情況
“十三五”以來,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數字經濟發展戰略綱要》,出臺《關于加快網絡經濟發展的意見》和《關于開展數字經濟試點示范的意見》,連年印發數字經濟工作要點,推動全省數字經濟發展呈現出良好態勢。據測算,2020年,我省數字經濟規模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0.6%。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網上購物、在線娛樂、遠程辦公、線上教育等數字經濟業態取得了長足發展,對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是信息基礎建設邁出新步伐。陜西連續4年實施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深入實施“寬帶陜西”“無線陜西”“泛在陜西”“云端陜西”戰略,推動光纖網絡、4G網絡、5G網絡、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北斗衛星系統等新型網絡覆蓋范圍不斷深化和拓展,全面提升了信息基礎設施的支撐能力。截止2020年底,西安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總帶寬達到870G,全省4G基站建成19.3萬個、用戶達到3733萬戶,5G基站建成1.9萬個、示范應用場景達到16個、5G用戶達到1027萬戶,全省移動寬帶用戶下載速率和固定寬帶可用下載速率分別為34.55Mbps、49.37Mb/s,居全國第12位、西部第1位。工業互聯網標識注冊量超過2000萬、物聯網終端用戶總數突破2700萬戶,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基準站建成94座,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推廣應用到41個行業,陜西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系統成為我國首個全網支持全星座、全頻率的高精度定位服務系統。全省LTE網絡端到端、固定寬帶網絡端到端、骨干網及重點數據中心全部完成IPv6改造,IPv6支持度居全國第9位。
二是數字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創新推進數字經濟試點示范,加快實施“互聯網+”“智能+”“上云用數賦智”等專項行動,大力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促進數字經濟、共享經濟、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去年認定省級數字經濟示范區5個、示范園15個、示范項目15個,在孵企業近50000家、上云企業超過10000家,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66.6%。以建設西安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為契機,圍繞半導體與集成電路、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關鍵領域部署形成創新鏈10條,啟動建設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能源互聯網試點示范等項目,建成投產三星二期、長安鯤鵬產業基地、咸陽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等一大批重點項目。據測算,2020年,全省軟件服務、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產值增長40%,成為驅動陜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引擎。
三是網絡扶貧行動取得新成效。深入實施網絡扶貧“五大工程”,第五批國家電信普遍服務試點項目提前完成,第六批國家電信普遍服務試點項目正在實施,全省所有行政村、貧困村及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實現了光纖網絡和4G網絡雙覆蓋,光纖網絡平均接入帶寬達到90M以上,與城市光纖網絡同網同速。電商扶貧和消費扶貧成效明顯,組織開展“陜耀·網絡扶貧e起來”活動19場,建成運營65個縣級電商服務中心、6583個鎮村電商服務站點,1516家互聯網企業有效帶動4萬多個貧困戶增加收入。積極推廣“名校+”“名師+”遠程教育幫扶模式和“互聯網+健康扶貧”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斷促進優質服務資源下沉,向農村地區延伸覆蓋。推進網絡扶貧與數字鄉村發展有機銜接,積極實施數字鄉村發展 “六大行動”,促進鄉村全面發展。我省大荔、柞水、佛坪和楊凌4縣區被確定為國家首批數字鄉村建設試點縣。
四是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收獲新成果。充分發揮陜西“絲路起點”優勢,推動網信企業“走出去”,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數字經濟發展、網絡安全保障等方面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目前,“網上絲綢之路”“中歐班列長安號+跨境電商”“云端自貿產業園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物數字化交流合作平臺、北斗“一帶一路”高精度位置與時間公共服務平臺等40余個對外服務平臺建成運行,并復制推廣至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應用。西安、延安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加快,探索開展數據要素跨境流通、數字貿易等試點,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貢獻力量。
同時,我省數字經濟發展仍面臨著數字經濟總體規模不大、本土龍頭企業實力不強以及對數字經濟發展認識不到位等問題,這些問題都需在“十四五”時期下功夫解決。
二、“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基本思路
“十四五”時期,陜西將大力實施數字陜西戰略,以爭創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為目標,以開展數字經濟試點示范為載體,強化目標引領、優化空間布局、瞄準主攻方向、完善政策體系,推進全省數字經濟加快發展,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賦能增效”。
一是強化目標引領,爭創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充分發揮陜西科教、人才、軍工等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智能裝備制造、智慧能源、數字農業、數字文旅、數字物流等新業態,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培育和聚集一批數字經濟領軍企業,爭取創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力爭到2025年建成100個數字經濟產業園區、200個應用場景、300個重大項目,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5%,成為助推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二是優化空間布局,構建“一核兩軸三帶多點”的空間發展格局?!耙缓恕本褪?,以大西安為核心,聚焦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打造引領全省、輻射周邊、支撐強勁的數字經濟發展核心動力源。“兩軸”就是,以關中平原城市群為橫軸,重點推進數字產業化發展;以包茂高速沿線城市帶為縱軸,大力推進傳統產業數字化升級,形成兩個相互交叉的數字經濟發展聚集區。“三帶”,是以秦嶺、黃河、漢丹江區域生態保護為重點,大力推進生態經濟和生態治理數字化,打造特色數字經濟新典范?!岸帱c”,即突出特色優勢,大力發展縣域數字經濟,實現多點突破。
三是明確主攻方向,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要素化、治理數字化。持續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升級,加大5G、物聯網、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建投資力度,建設一批現代農業、航空航天、能源化工、文化旅游等特色大數據中心、超算中心,建設一批車聯網、無人智能系統等新型試驗場。大力發展數字產業化,重點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北斗導航、衛星互聯網等數字技術產業,做大基礎元器件、基礎與工業軟件、網絡安全等基礎支撐產業。加快裝備制造、能源化工、紡織醫藥等行業智能化改造,推進產業數字化升級;發揮楊凌農業示范區引領帶動作用,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和農村電商,推動農業數字化發展;緊扣高品質生活需求,加快文化旅游、現代物流、醫療教育、養老育幼等領域數字化轉型,提升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發展水平。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規劃建設陜西省數據資產交易中心,建立數據資產交易、流通等標準規范,推動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提升數字化治理能力,加快數字政府建設,優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推動社會治理精細化、智能化。
四是完善供給體系,構建有利于數字經濟加速發展的政策體系和制度環境。加強數字領域標準制定,探索推進數字經濟領域地方立法,完善數字經濟政策體系。加強財稅和金融支持服務,鼓勵和引導各類資金投向數字經濟領域。加快數字經濟新興學科建設,加強數字經濟領域相關專業人才培養,培育壯大數字人才隊伍。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加快發展數字貿易,擴大數字經濟對外影響力。健全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強化數據安全保護,筑牢數字安全屏障,推動網絡安全與數字經濟發展良性互動、互為支撐、協調共進。
以上就是我省數字經濟發展情況和“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基本思路。下一步,我們將提請省政府審定《陜西省數字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屆時將公開發布,請媒體界的朋友們加大宣傳力度,助力陜西數字經濟發展。謝謝大家!
李惠:
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之前請介紹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
請提問。
香港經濟日報記者:
各位領導好,我是香港經濟日報記者。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面,請問陜西這方面有哪些做法和打算?
劉波: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是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是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的“扣合點”。國務院《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28號)、《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相繼出臺后,我省結合實際,按照“企業主體、政府引導、標準宣貫、示范帶動、評估促進、保障安全”的總體思路,持續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截止今年一季度,全省超過3200家企業參與兩化融合自評估自診斷自對標,國家兩化融合服務平臺統計數據顯示,我省企業生產設備數字化率43.8%,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66.6%,關鍵工序數控化率51.1%,應用電子商務比例55.4%,實現網絡化協同的企業比例30%,開展服務型制造的企業比例21.6%,開展個性化定制的企業比例9.2%,智能制造就緒率6.5%,工業云平臺應用率34.6%?!笆濉逼陂g,全省兩化融合發展的總體水平年均增長率為4.3%,超過全國平均3%的增長速度。陜鼓動力、法士特、中服軟件、美林數據等企業獲評工信部“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制造業‘雙創’平臺”以及“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企業稱號。
總體來說,陜西省推進兩化融合、發展工業互聯網有利于優化全要素配置和創新驅動,實現企業降本提質增效,促進工業尤其是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有利于制造資源更大范圍、更高效率的網絡化協同,促進生產方式、企業形態、業務模式變革;有利于全省經濟融通發展,促進創新創業向實體經濟各領域延伸擴展,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培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下一步,我們以兩化融合為主線,聚焦制造業研發模式、制造模式和服務模式變革,夯實網絡、大數據、工業云平臺和工業軟件基礎支撐,進一步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
在總體設計上,以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全面支撐制造強省和網絡強省為目標,系統構建網絡、平臺、安全三大功能體系,著力打造 “雙創”平臺,推進研發設計模式變革;實施智能制造,推進制造模式變革;培育新型服務型制造,推進服務模式變革;重點實施工業云、工業軟件、企業管理能力提升三大支撐工程,打造與我省工業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
在具體措施上,具體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示范引領。結合我省優勢產業和區域特點,遴選不同類型不同行業的骨干企業,開展企業融合發展整體能力示范,帶動行業產業鏈協同發展。遴選機器人、3D打印等不同特色的產業基地(園區),開展融合創新技術基地(園區)示范,帶動產業聚集。二是項目帶動。圍繞“雙創”平臺、流程制造、網絡協同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服務型制造等方面,遴選示范項目推進實施,力爭取得成效。三是基礎支撐。積極推動陜西省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建設,鼓勵區域級、行業級、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加快發展自主可控的工業軟件及行業系統解決方案,常態化推進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及評估引導工作,夯實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基礎。
在實施安排上,按照“示范引領,點面結合”的方式,省級抓龍頭企業示范、市級抓骨干企業推廣、縣級抓小微企業服務應用。并配套了一系列的鼓勵和保障措施。比如,強化評估引導,以評定證書為依據,給予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的企業一次性獎勵資金20萬元。比如,加大資金投入,對接入國家認可的、可信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服務平臺的中小企業,按合同金額的一定比例給予一次性補貼等。
綜合來看,我省“十四五”時期將立足科技資源優勢、人才優勢和區域優勢,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發展,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助推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
李惠:
請繼續提問。
陜西日報記者:
我是陜西日報記者。前不久,省政府發布了我省“十四五”規劃綱要,對我省未來一個時期的發展藍圖進行了擘畫,請問對陜西數字經濟發展是怎樣謀劃的?
李生榮:
在謀劃“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上,規劃綱要籌劃并明確了重點實施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融合基礎設施發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數字公共賦能與提升,數據資源開發保護利用等重點工程。主要建設任務有:
一是系統布局數字基礎設施。這也是我們經常講的新基建的主體內容,以5G、云數據中心、下一代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超算中心等為重點,建設自主安全可控、融合高效、數據互通的數字基礎設施體系。
二是大力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完善數據開放共享、權屬界定、交易流通等標準,推動數據要素高效流通。建立以“政—政”數據共享、“政—企”數據開放、“企—政”數據匯集和“企—企”數據互通為主體的數據要素流通公共服務體系。健全數據流通市場環境,明確數據采集權、控制權等核心權屬,厘清相關方的法定權力和義務,確保數據交易流通健康有序。在“十四五”期間,這些規章制度都要建立起來。
三是積極推進數字產業化。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各領域的融合集成創新應用,統籌各類數字經濟園區試點示范。開展“5G+智能制造”、“5G+智慧醫療”、“5G+智慧教育”、“5G+文化旅游”等應用示范,重點建設100個示范應用場景。在陜西數字經濟發展上還要干一件大事,就是要推動數字創意產業發展,這是國家提的第八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這是我省發展潛力大,有基礎的重大方面?!笆奈濉逼陂g,重點要支持數字博物館、數字文旅、數字會展、數字出版等新業態發展,鼓勵數字創意與生產制造、文化教育、旅游體育、健康醫療與養老等深度融合,加強聯動和跨界合作,打造數字經濟新實體,培育數字化新業態。
四是全面推進產業數字化。重點是發展數字化小微園區,培育一批數字化服務企業和創新應用企業,推動各行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重點加速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布局建設一批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具備條件的企業加速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人等智能化改造。發展大數據、云計算、網絡安全、地理信息、數字創意等信息服務業,加大新型數據庫管理系統、操作系統、中間件等基礎軟件研發,提升基礎工業軟件研發供應能力。鼓勵企業利用互聯網整合線上線下資源,發展網絡體驗、智能零售、共享經濟、平臺經濟等新模式。
五是加強數字政府建設。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目標,強化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在行政管理中的應用,加快數字政府建設。開展創新制度管理體系,升級改造基礎設施,建成覆蓋全省的高速政務網。推進數據資源體系建設,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利用,推動政務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完善互聯網+政務標準體系建設,推動政府服務跨區域、跨層級通辦。
謝謝!
李惠:
請繼續提問。
中國報道雜志記者:
各位領導好,我是中國報道雜志記者。去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明確提出陜西要推動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數字經濟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請問陜西在推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今年有哪些舉措?
鮑永能:
這位記者的問題我來回答。
感謝您的提問。去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提出奮力譜寫新時代陜西追趕超越新篇章的總體要求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等“五項要求”。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多措并舉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為“十四五”開局和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增效賦能”。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推進。加強組織實施,成立數字經濟發展領導小組,建立數字經濟工作部門會商、專家咨詢、督導評價、考核獎懲等機制,形成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工作合力。同時加大數字經濟培訓力度,提高各級領導干部駕馭數字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強化產業聚集和項目支撐。持續開展數字經濟試點示范,加強對省級示范區、示范平臺和示范項目的政策扶持,在去年工作基礎上,適度擴大試點示范范圍,引導數字經濟產業向園區集聚發展。圍繞數字基礎設施、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等領域,謀劃實施一批重點項目,如城市千兆寬帶入戶示范工程、行政村百兆接入工程、5G規模部署和場景應用工程、算力設施建設工程、北斗系統應用推廣工程、智慧農業示范工程、智慧能源試點工程等,為數字經濟發展夯實基礎、提供支撐。
三是加大各類要素支持和引導力度。鼓勵各級財政專項資金采取適當方式,引導風險投資、創業投資、股權投資等社會資本重點投向數字經濟領域,精準支持一批核心技術強、用戶流量大、商業模式新的數字經濟企業。研究制定新型基礎設施用電、用地等相關政策,優先保障列入“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的重點項目建設。完善陜西省數字經濟公共服務平臺、統計監測平臺等支撐平臺,建設一批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提供專業支撐和服務。
四是加強政策體系建設和氛圍營造。探索推進數字經濟領域地方性立法工作,建立與數字經濟新業態發展相適應的監管方式。高水平舉辦數字陜西建設高峰論壇、西部數字鄉村發展論壇等活動,這兩個論壇是陜西的兩個品牌活動,我們已經連續舉辦了兩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活動籌備工作正在舉行,請各位記者關注、積極參與,加強宣傳報道。同時,加強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和領軍企業等宣傳,推廣典型案例,營造數字經濟發展的良好濃厚氛圍。
李惠:
最后,再提一個問題。
中國網記者:
各位領導好,我是中國網記者。剛才,鮑主任在介紹情況時指出,試點示范是我省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請問陜西在推進數字經濟試點示范方面有哪些考慮?
王創: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數字經濟試點示范工作。2019年6月,省委網信委印發了《關于開展數字經濟試點示范的意見》,決定在全省開展數字經濟試點示范。我們近期召開了全省數字經濟試點示范工作推進會,并為首批省級數字經濟試點示范單位授牌。
面對數字經濟這樣快速發展的新生事物,我們對數字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還不深刻,又沒有多少經驗可資借鑒,通過試點來探索發展路徑十分有必要。我們把試點示范作為引領和突破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以推動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為主攻方向,探索適應自身的數字經濟發展路徑和模式,創建一批地域特色突出的試點示范園區,為全省創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奠定堅強的基礎。
去年,省委網信辦按照省委網信委的部署要求,會同省發改委、省工信廳,制定出臺《陜西省數字經濟試點示范認定管理辦法》等相關政策文件,組織認定了首批5個省級數字經濟示范區、15個省級數字經濟示范園、15個省級數字經濟示范平臺,努力在產業發展、體制機制、政策創新等方面先行先試,力爭通過2-3年的時間,形成一批數字賦能高質量發展的典型經驗,為全省數字經濟發展出思路、出經驗,作表率、樹標桿。
下一步,省委網信辦將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健全協調推進機制,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和推進舉措,加強對試點的跟蹤評估問效,加大對試點示范的總結推廣力度,大力推介試點示范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優秀案例和典型經驗,進一步放大示范效應。同時,我們將尊重基層首創精神,賦予基層更多空間,鼓勵各地打造各具特色的數字經濟試點示范,加快形成你追我趕、縱深推進的良好態勢。
李惠:
再次感謝幾位發布人,也感謝與會的各位記者朋友。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