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聚焦高質量發展 推動追趕超越開新局”有關情況
“凝心聚力高質量發展 譜寫追趕超越新篇章”系列發布會(第一場)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21-04-21 08:17
4月20日10時30分,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曉光出席,介紹“聚焦高質量發展 推動追趕超越開新局”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處長李惠主持。
李惠: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
去年4月20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并發表重要講話,為陜西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為了全面反映全省上下以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為指引,奮力追趕超越,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舉措和實踐成效,從今天起,我們組織“凝心聚力高質量發展 譜寫追趕超越新篇章”系列發布會。今天是這個系列發布會的首場,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張曉光先生,請他介紹“聚焦高質量發展 推動追趕超越開新局”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張主任作介紹。
張曉光: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一個非常特殊也非常重要的日子,正如主持人前面說到,去年的今天,總書記來陜考察并發表了重要講話。一年來,按照總書記給我們擘畫的宏偉目標,三秦兒女倍加努力、執著向前,三秦大地發生了非??上驳淖兓谧拿襟w記者也與我們一同經歷感受這種變化。感謝省新聞辦和媒體朋友長期以來對全省發展改革工作的支持和關注!很高興和大家交流發展改革委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和省委十三屆八次全會精神有關情況。
一年來,省發展改革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十三屆八次全會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貫通落實總書記對陜西提出的“五項要求”“五個扎實”,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經濟呈現持續恢復性增長態勢,社會大局保持穩定。一年來,我們心懷“國之大者”,主動擔當作為,工作推進中努力做到四個堅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為根本遵循,強化謀篇布局、一體貫徹;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推進,克服重重困難,堅決穩住經濟基本盤;堅持以高質量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在全省形成大抓項目、大抓招商、大抓堵點、大抓環境的濃厚氛圍;堅持以“勤快嚴實精細廉”要求錘煉工作作風,攻堅克難、主動作為,確??倳浿匾v話在三秦大地落地生根、取得實效。
一、聚焦“三謀三化”,高質量編制“十四五”規劃《綱要》。堅持謀深謀準謀實,突出項目化工程化具體化,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關于“十四五”發展新部署新要求,編制完成全省“十四五”規劃《綱要》,經省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2021年2月10日正式印發實施。在創新驅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能源化工等十個領域,初步謀劃重點項目約2000個、總投資9.5萬億元。加強“三級四類”規劃銜接,系統梳理國家“十四五”規劃涉陜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點任務,研究制定涉陜事項(項目)任務分工,加快制定全省“十四五”規劃《綱要》實施方案,指導地市“十四五”規劃與全省《綱要》有機銜接,協調推動省級專項規劃盡快編制印發實施。發揮高質量發展績效評價牽引作用,制定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評價辦法和指標體系,深化“畝均效益”評價研究,完成各市區2020年營商環境第三方評價工作,全力推動“十四五”規劃實施,落實高質量發展目標要求。
二、樹立抓大項目促大發展理念,強化重大項目支撐作用。“比學趕超”狠抓重點項目建設,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舉辦全省重點項目觀摩和凝心聚力開局起步暨重點項目開工等活動,在全省掀起抓項目促發展新高潮。推動各種要素向高質量項目聚集,制定高質量推進項目建設行動方案,舉行重點項目投融資對接活動,分片區推進市縣融資平臺整合升級,企業債券發行規模居全國前列,梳理西安至延安高速鐵路、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東莊水利樞紐工程等17個重大項目,申請納入國家重大項目清單。
三、落實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工作要求,推進經濟持續恢復性增長。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在確保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健全工作機制,加強監測分析,出臺全面落實“六?!比蝿諏嵤┮庖?,建立由58項量化指標和70項主要任務構成的動態監測體系,將落實情況納入全省目標責任考核,促進企業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推動全省經濟由負轉正、逐季回升。強化經濟運行調節,充分發揮穩增長工作機制作用,逐月分地市、分行業研判經濟形勢,持續發力穩增長。加強宣傳穩定預期,通過新聞發布會、媒體采訪等方式,宣傳解讀推動高質量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等重大政策舉措及落實情況,提高政策知曉率,提振市場信心。
四、圍繞創新驅動發展邁出更大步伐,著力提高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能力。發揮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作用,深化“兩鏈”融合發展,提升創新發展水平。加快推進創新能力建設,積極爭取建設西安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推動先進阿秒激光、電磁驅動聚變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列入國家“十四五”專項規劃,落實《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創建一批省級產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加快中試成果產業化進程。持續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制定優化創新創業生態三年行動方案,推動西咸新區打造“硬科技”創新創業生態、楊凌示范區打造特色鮮明的現代農業創新發展模式,建設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平臺,國家雙創示范基地達到8家。
五、突出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設,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抓住用好國家區域重大戰略機遇,優化區域發展格局,支持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強化關中產業布局與配套協作,推進陜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設,加快陜南生物醫藥、富硒食品、旅游康養等主導產業鏈向中高端延伸。加速推進新型城鎮化,推動陜西—西咸接合片區獲批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支持富平、三原、岐山三縣建設全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縣,大唐西市文旅小鎮入選全國第二批特色小鎮典型經驗。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實施縣域經濟發展和城鎮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在20個縣(市)開展縣域經濟發展和城鎮建設專項資金試點工作。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補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短板,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完善基層醫療衛生保障,改善鄉村公共文化服務。
六、立足美麗陜西建設,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當好秦嶺生態衛士,嚴格執行秦嶺生態保護《條例》和《總體規劃》,出臺秦嶺區域產業準入清單,依法依規開展秦嶺區域小水電整治,完成秦嶺勘界立標試點工作。扎實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舉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院士論壇、協作區“10省12方”第31次聯席會議等系列活動,制定《陜西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圍繞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水安全保障等5個方面,謀劃儲備重大項目400多個,總投資約4.9萬億元。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組織編制碳達峰行動方案,積極爭創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持續推進能耗“雙控”及關中地區煤炭消費減量替代,不斷強化關中地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2020年能耗總量控制在1.39億噸標準煤以內。
七、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著力推進內陸改革開放高地建設。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以改革促進開放,以開放倒逼改革,為高質量發展持續增動力、添活力。著力服務并融入新發展格局,印發“一帶一路”建設年度工作要點,推進西安國際航空樞紐加快建設,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揭牌,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納入國家示范工程,2020年“長安號”開行3720列,開行量、貨運量、重箱率均居全國第一。著力推進市場化改革,修訂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出臺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年度工作要點,印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實施方案,制定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措施。
下一步,我委將進一步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把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作為全部工作的總綱,貫通落實“五項要求”、“五個扎實”,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大力發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加快經濟高質量發展步伐,持續推動內陸改革開放高地建設,強化一山一水一平原保護治理,加強民生保障和社會建設,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為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李惠:
謝謝曉光主任的介紹。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之前請介紹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
請提問。
經濟日報記者:
您好,我是經濟日報記者。習總書記明確提出,陜西要抓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重大戰略機遇,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請問省發改委貫徹落實工作進展情況和下一步計劃是什么?
張曉光:
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非常重要,也抓的很準。這個問題陜西人民關心,全國人民關心??倳?/span>2020年來陜考察時明確指出,“黃河在陜西境內全長719公里,流域國土面積、人口、經濟總量分別占到陜西的65%、76%和87%。這一區域生態保護治理對陜西乃至全國十分重要”。我們重溫總書記去年來陜考察時對黃河生態保護提出的要求倍感親切。
一年來,我們把保護黃河作為千秋大計、國之大者,牢牢把握“重在保護、要在治理”要求,切實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點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起草規劃政策。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論述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牽頭制定《陜西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目前已經省政府常務會、省委常務會審定,即將印發實施。
二是舉辦多種活動。去年組織召開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院士座談會和院士論壇,舉辦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協作區“10省12方”第31次聯席會議,持續深化沿黃各省區的交流合作。
三是加強項目儲備。圍繞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水安全保障等5個方面,謀劃儲備重大項目400多個,總投資約4.9萬億元,用實實在在的項目支撐國家戰略在陜西落地見效。
四是強化智庫支撐。在西安理工大學、西北大學、長安大學、省測繪局分別設立黃河研究機構,充分發揮專家學者的智慧經驗,完成了14個重大前期課題研究。
五是加強與沿黃兄弟省市的協同互動??倳浿赋?,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涉及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沿黃省份要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我們要與這些省份和相關機構進一步加強聯系,共同做好保護工作。
下一步,我們將盡快推動陜西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工作,會同省上相關部門加快完善政策規劃體系,做好頂層設計,同時我們將聚焦水沙調控、水土保持、礦山修復、污染防治等任務,持續抓好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聚焦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民生改善等任務,推動流域的高質量發展。同時,我們也要實施好黃河文化遺產系統保護工程,向全世界、國內外講好陜西的黃河故事。
李惠:
請繼續提問。
中國報道雜志記者:
您好,我是中國報道雜志記者。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要求,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是貫通落實“五項要求”“五個扎實”的主要內容。請介紹下省發改委在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上的具體舉措和下一步的工作計劃?
張曉光: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中央和國家的“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事情,也是我國對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中央財經委第九次會議明確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總書記強調,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硬仗,是對我們治理能力的一場大考,這項工作對每個省,特別是對陜西這種能源大省極為重要,省委、省政府對這項工作進行了深入研究部署,我們同樣要把這項工作作為國之大者,按照黨中央和國家的部署,不折不扣落實好。
(1)當前主要工作:一是完成“十三五”能耗雙控目標任務,去年以來,我們緊盯“十三五”能耗雙控目標任務,在全省上下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下,全省能耗總量控制在1.39億噸標準煤以內,扣減超額消納可再生能源后,初步算賬,可以完成“十三五”能耗強度下降15%的目標,為今后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奠定了基礎。二是做好“十四五”能耗雙控工作謀劃,在編制“十四五”產業、能源發展規劃以及布局重大項目時,尤其注重與能耗雙控目標做好充分銜接,按照國家要求,調整修改能源供應保障方案、能源各產業發展規模,確保“十四五”時期能夠按照國家要求完成能耗雙控任務。三是全面梳理排查“兩高”項目,(“兩高”項目即高排放、高耗能)。對全省“十四五”擬投產或達產年綜合能源消費量5萬噸標準煤以上的“兩高”項目進行認真梳理。在碳達峰、碳中和項目問題上,我們要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以壯士斷腕的勇氣調整產業結構。在碳達峰碳中和的要求下,今后的高耗能項目,特別是以煤炭消費為主的項目要嚴格控制、從嚴掌握,特別是一些小機組、小蘭炭、小煉化項目要逐步退出,通過騰籠換鳥為新的高質量項目騰挪發展空間。四是積極創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目前正在積極爭取創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會同有關部門抓緊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陜西)實施方案》前期工作。五是積極開展碳達峰、碳中和技術路徑研究工作,依托西安交大、西北大學等科研院所,抓緊開展碳達峰、碳中和關鍵技術攻關,力爭在減碳降污等方面取得技術突破,為推進我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提供技術支撐。用技術創新的辦法推進傳統產業升級轉型,比如西北大學碳捕集封存技術在全國領先。將二氧化碳作為一種資源加以利用,既沒有污染環境,也不會造成氣候升溫,我們將選擇一些領域加快試點試驗。
(2)下一步,按照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政策要求編制完善產業發展規劃和能源發展規劃,加快優化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推動生產、生活全面綠色轉型。同時,陜西發展綠色能源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除了核電條件受限之外,其他方面都有非常好的資源條件,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清潔能源、綠色能源。
李惠:
最后,再提一個問題。
陜西日報社記者:
您好,我是陜西日報社記者。習總書記來陜考察強調,要大力發展縣域經濟。請問,省發改委具體落實舉措是什么?
張曉光: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
對陜西而言,縣域經濟占全省79.8%的國土面積、55.2%的常住人口、40.8%的經濟總量??h域經濟已成為全省追趕超越的重要基石,是實現高質量發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質生活的強力支撐,是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環節。創造高品質生活,關鍵是提高老百姓的收入,特別是廣大農民的收入,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縣域經濟必將成為重要承載。我們堅持把縣域經濟發展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重要路徑,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發展壯大特色優勢產業。突出一縣一業,支持縣域發展。支持每個縣發展1-2個特色支柱產業,提高產業首位度和集聚度。推進產業園區提檔升級,加大縣域國家級和省級園區創建“落戶”,努力為縣域經濟發展筑牢產業基礎。在縣域經濟發展上,一定要把產業發展放在首位。我省有一些果業大縣做得很好,在果業品種、品質上下了很大功夫。延長特色水果鮮食時間成為了一篇大文章,這幾年發改委重點支持了農產品冷鏈項目建設,讓大家在炎熱的夏季也能吃上蘋果、獼猴桃,能夠常年吃到冬棗。再比如廣大的陜南秦巴山區,以食用菌、茶葉、中藥材為主的特色產業發展有聲有色,我們要繼續支持這些縣做大產業規模,做強產業品牌,提升產品品質。
二是加快推進縣域縣城建設。加大公共服務設施供給,完善縣城基礎設施,力爭創建10—15個縣城建設示范縣。陜西縣城建設有的建的很好,具有現代化城市的雛形,有的差距還很大,我們要按照總書記提出的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加快以縣城為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特別是在推進縣城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強調以人為本,把老百姓的獲得感放在首位。
三是加快實施創新驅動。鼓勵縣域共同參與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啟動實施百項千鎮標準化工程,在土地保障、人才引進等方面強化政策支持。
四是加大縣域改革開放力度。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和農業農村改革,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不斷激發縣域內生動力,支持縣城融入周邊大城市圈,健全招商服務平臺,強化縣域招商引資,不斷增強縣域的發展活力。
五是縣域經濟發展要把糧食安全放在重要位置。陜西的糧食生產,我們常說取得了“17連豐”,糧食播種面積一直穩定在4500萬畝以上,產量在240—250億斤左右。但陜西仍然是糧食緊平衡省份,省級儲備糧50億斤左右,我們一定要進一步提高糧食單產,提升糧食品質,優化種植結構,保護好耕地,發揮楊凌示范區和西農的優勢,切實把種子工程打造好。
另外,我們將著力完善縣域經濟高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加強考核評估、督導聯動,切實發揮考核指標的指揮棒作用,確保這些舉措能夠充分落地落實。近期,省上還將召開縣域經濟發展大會,在這個大會上會有一系列政策出臺,我們將全力抓好會議精神貫徹落實,同時希望媒體同志們把陜西縣域經濟發展一些好的做法廣為宣傳,使我們陜西的縣域經濟發展、縣域高質量發展有一個大的提升,為陜西老百姓高品質生活打造一個好的基礎。
謝謝!
李惠:
再次感謝曉光主任的發布,也感謝與會的各位記者朋友。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