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省屬監管企業“十三五”改革發展和“十四五”規劃情況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21-03-26 08:31

3月25日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國資委黨委書記劉斌,陜西省國資委主任王海鵬,陜西省國資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楊愛民出席,介紹省屬監管企業“十三五”改革發展和“十四五”規劃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處長李惠主持。

李惠: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

近年來,我省國資國企系統扎實推動改革,不斷提質增效,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省國資委黨委書記劉斌先生, 省國資委主任王海鵬先生,省國資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楊愛民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省屬監管企業“十三五”改革發展和“十四五”規劃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劉斌書記介紹相關情況。

劉斌:

女士們、先生們,“十三五”時期,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省國資國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中省關于國資國企工作的決策部署,貫通落實“五項要求”“五個扎實”,有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以優異的成績為“十三五”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一是發展質量效益邁上新臺階。十三五期間,省屬監管企業持續保持了穩中有進、活力增強、質效提升的良好發展勢頭,所有者權益、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等關鍵經濟指標均實現了12.8%、11.4%、23.3%的兩位數年均增長,增速高于全國國資系統監管企業平均水平,總量規模穩居全國地方國資第一方陣。截至去年底,省屬監管企業資產總額達2.67萬億,較2015年末增長63.4%;所有者權益8811.9億,較2015年末增長82.4%;營業收入13261.3億,較2015年末增長71.2%;利潤總額294.4億,較2015年末增長184.9%。同時也培育壯大了一批規模優勢明顯、帶動能力突出的大企業集團。4戶企業營業收入超千億,15戶企業營業收入超百億。延長石油、陜煤集團世界500強位次較“十二五”末分別攀升115位、143位。

二是國有經濟布局實現新優化。十三五期間,省屬監管企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122.5億元,相繼建成投產了延長延安煤油氣資源綜合利用、陜煤陜北現代化高產高效千萬噸礦井群、陜汽商用車新基地法士特新能源商用車制動系統智能工廠等一批打基礎、提質效利長遠、增后勁重大項目,能源化工、有色冶金、裝備制造等傳統產業優勢得到進一步鞏固和加強,新能源、新材料等一大批新產業、新業態得到了快速發展,形成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制定企業投資管理辦法,剛性落實投資負面清單制度,引導監管企業規范投資、做精主業。五年來,企業投資主業集中度大幅提升,2020年主業投資占比達99.6%。累計退出非主業及主業中低效無效資產項目225個,實施內外部專業化整合項目149個,主業不強、同質競爭、過度多元的局面加速扭轉。

三是國資國企改革取得新突破。系統構建了“1+N”政策體系,引領保障國企改革規范有序推進。高效平穩地完成了陜西物流、陜西交控整合組建,陜旅重組陜體、延長石油重組陜西燃氣,陜建控股吸收合并延長化建,法士特秦川協同整合等一系列重大改革重組,有效推動資源資產向優勢企業、優勢產業加速集中。規范有序地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累計引入非公資本984.7億元,涌現了延長殼牌、北元化工、泰力松等一批治理優、機制活、效益好、形象佳的混改企業典型。持續深化授權經營體制改革,出臺授權放權清單,改組6戶企業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組建長安匯通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形成了6+1的“兩類公司”試點格局。大力推進外部董事、總會計師、總法律顧問三支隊伍建設,“依法、精準、剛性、陽光”監管得到全面加強。扎實開展改革專項工程,陜汽控股、法士特、陜旅集團等10戶企業入選國家“雙百行動”改革試點;烽火電子、立芯光電“科改示范行動”取得積極成效;西安納入國家第二批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范圍。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各項工作全面完成。

四是國企黨建工作呈現新局面。五年來,扎實開展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和黨內主題教育,系統黨員干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更加自覺。全面推行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黨建入章程”實現全覆蓋;出臺企業黨委會議事規則指引,推進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更加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構建黨建與經營業績雙百分再相乘的考核模型,以乘數效應反映企業黨委領導成效,推動黨建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取得新進展。深入開展“黨建質量提升年”活動,大力規范基層黨組織換屆,專項治理黨建突出問題,國企黨建基礎進一步夯實??v深推進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扎實開展趙正永嚴重違紀違法案以案促改,企業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進一步鞏固。

五是服務發展大局作出新貢獻。十三五”期間,省屬企業累計上交各類稅費超過3736.8億元,較“十二五”期間增長了17.2%,約占同期全省地方財政收入的36%。有力承擔了重大水利工程、重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運營,以及煤、油、電、氣、糧等公共服務保障重任。創新實踐國企助力脫貧攻堅的新模式,組建9個國企合力團,累計投入資金63.98億元,建成投產項目123個,帶動就業11191人、帶動貧困戶40752戶。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國有企業沖鋒在前、勇挑重擔,全力以赴抗擊疫情,科學有序復工復產,千方百計促進經濟效益增長,有力帶動各類市場主體渡過難關,在大戰大考中樹立了陜西國企負責任、敢擔當的良好形象。

實干篤行創佳績,接續奮斗譜新篇。“十四五”時期,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謀劃和推動國資國企工作取得更大突破、實現更大作為,必須牢牢把握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使命和任務,清醒認識在的問題和不足、積累的優勢和條件,準確把握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緊盯“1258”的戰略規劃目標,加快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著力提升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快推動布局結構調整,著力打造新優勢新動能;持續深化市場化經營體制改革,著力優化機制激發活力;持續優化企業內部治理,著力苦練內功提質增效;持續完善國資監管體制,著力轉變監管方式,提高監管效能;全面加強黨的領導黨的建設,保障引領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不斷做強做優做大。

為確保“十四五”開好局、在新征程中起好步,今年我們將全力以赴穩投資促增長,加快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著力提升企業創新創造能力,切實防范化解企業重大經營風險,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努力實現營業收入1.45萬億元以上,利潤350億元以上、力爭完成39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000億元以上、力爭完成1100億元的年度目標,為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作出新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

李惠:

介紹就到這里。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前,請先介紹一下所在的新聞單位。

經濟日報記者:

您好,我是經濟日報記者。前不久,我省正式發布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請問我省國資國企是否有類似的銜接規劃,能否簡要介紹一下規劃的編制情況、主要內容和具體目標?

劉斌:

按照國務院國資委關于構建大格局、形成一盤棋的有關要求,我委于2019年底謀劃啟動了“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首次編制陜西國資國企全體系三級規劃,第一級是全省國資國企規劃,覆蓋我省市級國資國企,突出全省國資聯動,是三級規劃的統領;第二級是省屬監管企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是三級規劃的支撐;第三級是省屬監管企業自身規劃,是三級規劃的基礎。此次全省國資國企規劃首次納入了全省“十四五”專項規劃。在規劃編制過程中,注重與中央和我省各級規劃在思路、戰略、目標、任務、路徑上保持上下銜接、協調一致,注重與我省發改、工信等部門溝通協調,確保在全省規劃綱要中充分反映國資國企的改革發展思路。

在規劃的編制過程中,我們對標對表國中書記提出的“縱向進位、橫向提升”追趕超越要求,立足陜西國資國企實際,圍繞提高我省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突出新發展理念,突出高質量發展,突出前瞻性、戰略性、引領性和可操作性,堅持高質量、高標準編制好全省國資系統第一個全體系五年規劃。

此次國資國企規劃確定了“1258”的戰略目標?!?”是培育和建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一流企業。具體目標是:新增2戶世界500強企業、10戶以上上市公司,打造2戶市值千億上市公司,努力打造一批行業產業龍頭企業等;“2”是實現規模和效益雙提升。具體目標是:到2025年末,省屬企業資產總額突破4萬億、營業收入突破2.5萬億,利潤總額突破800億?!?”是形成創新驅動、市場化改革、治理體系、人才保障和黨建引領五大支撐;“8”是重點布局發展能源化工、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基建和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文化旅游等八大產業鏈條。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圍繞8大產業鏈,按照“揚優、補短、強弱、增新、清低”的思路,把創新、改革、投資項目、企業等要素與產業鏈條深度關聯,形成鏈條驅動的機制,采取有力措施優化存量、引導增量、主動減量,著力推動能源化工、高端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的高端化發展,推動交通、水利等發展不充分的特色產業創新發展,推動醫藥、數控機床、物流等發展基礎不堅實的產業持續做大做強,推動5G、工業互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

目前全省國資國企“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并已廣泛征求各相關廳局、省屬企業、市(區)國資委意見,計劃近期報省政府同意后印發。

李惠:

請繼續提問。

陜西日報記者:

您好,我是陜西日報記者。今年初,陜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請問省國資委在推進企業提質增效穩增長方面都有哪些舉措?

王海鵬:

提質增效穩增長是2021年我省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也是我委近年來常抓不懈的工作重點。省屬企業作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頂梁柱”和“主力軍”,做好提質增效穩增長工作,不僅對自身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而且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也會起到壓艙石的關鍵作用。為此我們將從以下五個方面推進提質增效穩增長,努力實現企業經濟運行全年穩、全局進,支撐拉動我省經濟穩定運行在合理區間。

一是咬定目標不動搖。初,我們逐戶與企業簽訂目標責任書,具體指標情況劉斌書記剛才已經了介紹。在具體推進中,一方面堅持目標剛性約束,通過月度通報、季度分析、半年督導、年底考核,壓實責任、傳導壓力。另一方面,進一步優化考核這個指揮棒,通過“一企一策”、分類施策、動態施策,激發企業追趕超越的活力。

二是狠抓項目促投資。加快推進煤炭分質利用、靖邊煤油氣資源綜合利用二期、西安咸陽機場三期、引漢濟渭等在建項目建設進度;高效推動西十高鐵等重點項目前期工作,爭取早日開工。建立“十四五”儲備項目滾動臺賬,圍繞完善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加快落地實施一批市場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好項目,為我省經濟增長拓展更大空間。

三是推動改革增動力。今年我委將以推進實施三年行動為主線,縱深推進國資國企改革發力突破。通過改革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優化存量結構,釋放企業活力,提升創新能力,從而有效拓展增長空間、激發增長潛力、增強增長動力、提升增長質量。

四是深化協同共發展。持續深化省屬企業與央企、市屬國企以及民企間的合作交流,推動上下游、產供銷有效銜接、協調運轉,主動適應和創造市場需求。加強國際國內市場研判,做好企業經濟運行分析,指導企業及時捕捉政策信息,敏銳應對市場變化,搶占先機、穩健發展。

五是加強督導穩增長。持續強化項目、工作、問題“三張”清單,繼續實行委領導包抓企業、跟蹤項目制度,堅持“月通報、季約談”,全方位服務支持、督促指導企業穩增長。同時繼續開展穩增長專項考核,對完成超額利潤的企業給予重獎,對效益下滑的“一企一策”加強指導,獎優罰劣、剛性兌現,引導企業多增效益、多做貢獻。

李惠:

請繼續提問。

中國報道雜志記者:

您好,我是中國報道雜志記者。請問今年省屬國有企業改革將從哪些領域重點發力突破,具體的安排是什么?

王海鵬:

3月13日,我省正式印發了國資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共10個部分49條,涉及健全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優化國有經濟布局結構、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市場化改革、深化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改革、推動企業創新發展、充分發揮國企改革專項工程示范引領作用、加強國有企業黨的領導黨的建設等八個方面(41項)重點改革任務,這是省委省政府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在新形勢新階段推進國企改革的重要部署,也是今明兩年我省國資國企工作的主題主線。作為省國企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我委將按照“可衡量、可考核、可檢驗、要辦事”的要求,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緊盯八個方面重點改革任務,不折不扣、抓緊抓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以更高站位、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動各項改革任務落地實施、取得實效,確保今年完成70%的改革任務,明年完成100%。

今年具體的安排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一是壓實責任。年初我們組織對八個方面的改革任務細化分解,明確牽頭部門,建立工作臺賬,落實剛性指標,確保改革責任分工明確具體。2021年共有38項改革任務,我們將對這些任務逐項落實、對賬銷號,全面壓實改革責任。二是上下貫通。今年一季度,逐一指導各市(區)和省屬企業制定完成本單位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和工作清單,全面承接各項改革任務,確保全省國企改革工作上下貫通、有效銜接、一體推進。三是點面結合。我們在抓嚴抓實三年行動的同時,充分發揮“雙百行動”“科改示范行動”“西安區域性綜改試驗”等專項工程示范引領作用,以點帶面、點面結合,引領帶動我省國資國企改革實現面上整體推進、點上重點突破。四是考核引領。我們將建立國企改革在線督辦系統,以及進度跟蹤和考核評估機制,將省屬企業重點改革任務落實等情況,與企業經營業績考核、領導人員綜合考核評價掛鉤,做到督導考核全面跟進,引導企業聚焦重點動真碰硬、全力突破。五是凝心聚力。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宣傳引導,講好改革故事,引導社會各方面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參與改革,匯聚形成國企改革的強大合力。

李惠:

請繼續提問。

中國日報社記者:

您好,我是中國日報社記者。去年9月下旬召開的央企進陜推進大會,現場簽約了一批重大項目。請問,目前項目落實進展情況如何,省國資委在推進央企進陜項目落地落實方面都有哪些具體舉措?

劉斌:

去年9月26日,召開的“深化融合發展 助力追趕超越”央企進陜推進大會成果豐碩、示范帶動效應顯著,掀起了央陜合作發展新高潮。截至1月31日,已落地中石油蘭石化80萬噸乙烷制乙烯項目、中煤煤炭深加工基地項目、中車長客地鐵車輛生產項目、中節能污泥處理和垃圾發電等項目193個,完成投資1222.09億元。其中,省政府與央企總部簽署的15個戰略合作協議落地項目95個,完成投資700億元;各市、省屬企業與駐陜央企簽署的120個項目合作協議,已落地76個,完成投資368.37億元;央企進陜大會之后,新增合作項目22個,完成投資153.72億元。

為了加快深化央地融合、加快項目落實,我委將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推動成立工作專班。省政府主要領導親自任組長,相關副省長任副組長;省委軍民融合辦、省發改委等15個相關廳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單位。工作專班辦公室設在省國資委,辦公室主任由我兼任,專司推動央企進陜項目落地落實。

二是研究制定長效機制。以服務為中心、以項目為抓手、以合作為紐帶、以招商引資為目標,從組織領導、項目籌劃、服務保障、推動落實、信息報送、數據共享、黨建引領等10個方面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

三是推動項目落地見效。我委將按月收集項目進展,按季度形成專報,報省委省政府并通報有關市(區)和企業,督促項目落地落實。召開服務駐陜央企座談會、各市國資委座談會,赴簽約項目現場調研了解建設進度,積極協調有關廳局和地市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堵點問題。

李惠:

最后,再提一個問題。

陜西廣播電視臺記者:

您好,我是陜西廣播電視臺記者。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請問省國資委在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方面有什么具體舉措?

楊愛民: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近年來,我委堅持全面系統謀劃企業創新工作,通過優化創新體制、推進“兩鏈”融合、加強創新協同、營造創新環境,有效夯實了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有力激發了企業創新創造潛能,支撐和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動能加速積聚。

在優化創新體制方面,成立了創新合作處,設立了省屬企業創新投資基金,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進省屬企業創新驅動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實施意見》,將研發投入強度和新產品貢獻率納入考核,實施股權激勵、超額利潤分配、工資總額單列等政策激勵,形成了統籌推進創新的組織架構和制度體系。近幾年來,工業類企業研發強度均保持10%以上增長,2020年新產品產值首次突破900億元大關。

在推進“兩鏈”融合方面,圍繞主導產業,積極部署煤油氣高效轉化綜合利用、新材料制備技術及應用、高端裝備制造等13個創新鏈,實現創新增量與存量的優化組合。建立省屬企業關鍵核心攻關技術清單,78%的項目分布在戰略新興產業,進一步明晰企業研發主攻方向。指導企業圍繞創新鏈聚集合力集中攻關,在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同時,探索行之有效的鼓勵激勵機制,培養技術創新骨干。

在加強創新協同方面,與科技廳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積極承擔中省重大課題;與教育廳緊密合作,舉辦校企對接、建立聯盟、共同研發;與中科院、中智公司、中咨公司等機構加強協作,實現信息、資源共享;與華為、??低曔_成戰略合作,指導陜煤、陜投、陜旅等企業積極構建智慧礦山、智慧化工、智慧交通、智慧機場、智慧制造、互聯網醫院、數字旅游等新模式、新業態。

在營造創新生態方面,連續兩年舉辦高規格的“創新驅動與合作發展論壇”,組織監管企業赴高科技企業、國家技術中心考察培訓,通過橫向交流、縱向對標兩個維度營造創新環境。積極舉辦創新方法大賽,定期開展系統科技大講堂,從國資委機關到監管企業,人人講創新、人人要創新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人都是創新源的氛圍日趨濃厚。

李惠:

再次感謝三位發布人,也感謝與會的各位記者朋友。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