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陜西省檔案事業發展“十三五”成就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21-03-23 14:42

3月23日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檔案館副館長解華波、省檔案館宣傳處處長孫秀梅,陜西省檔案局檔案事業發展處副處長于洋寧出席,介紹陜西省檔案事業發展“十三五”成就及“十四五”規劃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處長李惠主持。

李惠: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省檔案館副館長解華波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陜西省檔案事業發展“十三五”成就及“十四五”規劃,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省檔案館宣傳處處長孫秀梅女士,省檔案局檔案事業發展處副處長于洋寧先生。

下面,首先請解館長介紹相關情況。

解華波: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今天,有幸向大家介紹全省檔案事業“十三五”發展情況和“十四五”工作安排。首先,我代表省檔案局、省檔案館和全省9798名檔案工作者,向各位關心關注和支持幫助檔案工作表示衷心感謝,向各位光臨發布會表示熱烈歡迎。現在,我先介紹一下基本情況。

在五年中,各級黨委政府大力支持檔案工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多次實地調研指導工作。

2015年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意見》后,2016年年初省委常委會專題研究檔案工作,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實施意見》,西安、榆林、商洛、咸陽、延安等市相繼出臺本地區《實施意見》。檔案工作先后被省市兩級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

中央辦公廳副主任陳世炬,國家檔案局局長、副局長先后來陜調研指導工作,省委省政府多位領導對檔案工作作出批示指示,來到省檔案局館調研指導、參觀展覽,各市領導同志也都關心關注檔案工作,有力推動了全省檔案事業的發展。

在五年中,各級檔案部門緊緊圍繞中心、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應有的努力。

我們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省市縣三級檔案部門300多名干部駐村幫扶。省檔案局聯合省扶貧辦制定《陜西省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實施細則》《省級行業部門精準扶貧檔案工作導引》、聯合省農業農村廳制定《陜西省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檔案管理辦法》,先后召開全省精準扶貧建檔工作現場會、全省檔案工作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現場會和精準扶貧檔案整理工作推進座談會,不斷強化相關檔案的業務指導和移交接收。目前,全省精準扶貧檔案整理歸檔工作已全面鋪開,預計3月底完成整理歸檔、6月底向省檔案館移交精準扶貧檔案目錄。省檔案局館對省內鄉村振興典型地區和農村基層檔案工作情況進行調研,撰寫兩期資政參考,為我省鄉村振興戰略發揮檔案工作的基礎性作用提供參考。

我們認真踐行黨的根本宗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我們及時撰寫《資政參考——非典事件的回顧與思考》,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為疫情防控提供參考。各級檔案館堅持疫情期間服務不間斷,及時向社會提供網絡查檔、電話查檔、委托代查等服務,省檔案館通過電話接待的河北利用者連用三個“沒想到”表達對檔案工作者的感激之情。延安舉辦“最美巾幗抗疫‘逆行者’圖片展”受到廣泛好評。

我們充分利用館藏檔案資源。省檔案局館舉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檔案文獻展,接待2000余家單位、6萬余名黨員干部,展覽榮獲2019年度“陜西組織工作改革創新特別榮譽獎”。咸陽市、寶雞市檔案館先后被確定為黨員干部黨性教育基地、黨風廉政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市直機關黨員教育基地、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點等。漢中市檔案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室被市政府納入公民代表進機關必訪內容。榆林市檔案館被命名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黨員領導干部黨性教育基地和黨校干部培訓現場教學基地。我們積極配合黨委政府專項工作,省檔案館、西安市檔案館參與秦嶺北麓違建別墅問題專項整治建檔工作、趙正永案以案促改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在五年中,我們認真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加快構建檔案法規制度體系,推動檔案工作邁入法制軌道。

制定了《陜西省檔案行政執法程序》《陜西省檔案行政處罰程序》《陜西省檔案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基準》《陜西省檔案中介服務機構備案管理辦法》等規范性文件。積極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檔案行政執法“雙隨機一公開”,實現全省檔案系統隨機抽查全覆蓋。省級共派出882人次檢查252個單位,發出整改意見172份。加強重點行業、重點領域、脫貧攻堅、疫情防控、中介服務機構檔案業務指導服務,對機構改革變動單位檔案處置檢查,15項行政審批事項在省政務服務事項統一管理平臺上運行辦理,全省范圍內實現檔案服務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

在五年中,全省基層檔案工作基礎設施建設邁出了歷史性步伐。

檔案安全保管條件實現質的變化。延安、榆林、咸陽3個市級檔案館建成使用,宜君、合陽、略陽等91個縣區在建或已建成檔案新館,占全省總縣區數的85%,市縣兩級國家綜合檔案館基礎設施全面升級。

檔案資源持續豐富。截至“十三五”末,全省各級各類3380個綜合檔案館(室)共保管著檔案2300余萬卷、4000余萬件,其中新接收檔案264余萬卷。連續多年收集黃帝陵祭祖、農高會、西洽會等重大活動檔案。2020年第一次跨國征集到瑞典著名作家、評論家楊·米達爾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拍攝的反映陜西、甘肅、內蒙等地風土人情的照片近2800幅。從2016年起開展方言語音建檔工作,完成省市縣三級方言語音數據庫建設,出版《陜西方言集成》叢書5卷(含寶雞卷、榆林卷、銅川楊凌韓城卷、渭南卷、安康卷),拍攝方言紀錄片《陜北話》在陜西電視臺播出。

我們對標行業標準開展拉網式評價檢查。省檔案館、西安市檔案館順利通過國家檔案局組織的業務建設評價,評價結果均處于全國中上水平。綜合評價全省11個市10個區縣綜合檔案館的基礎業務建設情況,有效推進檔案工作各項基礎業務規范化高質量開展。

在五年中,我們牢記為民服務職責,在服務群眾中提升檔案文化和服務能力。

各級檔案館接待利用者150余萬人次,提供檔案資料200余萬卷(冊)、100余萬件。開展了沿黃河九省區民生檔案代查服務以及來電、來函、網上留言代查等多種服務。成功舉辦《黃河在咆哮——抗戰中的陜西》等一系列檔案展覽,吸引35萬人次走進各級檔案館參觀。編輯出版《紫陽貢茶》《國立西北聯合大學檔案史料選編》等28部精品叢書,充分發揮檔案的文化價值和社會效應。制作一批檔案影視作品在電視臺和主流媒體平臺播出,《邊走邊唱》榮獲中國廣播電視創作一等獎。商洛市積極參與中宣部、中央網信辦、國家檔案局等機構組織的“追尋先烈足跡”微視頻征集活動,推薦的《紅二十五軍在洛南》微視頻在網絡投票中位列全國第16名。

在五年中,我們順應信息化迅猛發展的大趨勢,加快推進數字檔案館(室)建設。

全省6個市數字檔案館初見成效,西安市數字檔案館成為全國示范數字檔案館,省數字檔案館完成了一期建設。省館先后投入1746萬元,完成26萬余卷約3678萬畫幅紙質檔案的數字化工作。7市館藏檔案數字化率超過80%,縣區館藏檔案數字化率平均超過50%。

在五年中,我們充分發揮陜西科研優勢,不斷開展科研創新,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

“古代壁畫與文物彩繪病害治理關鍵技術研究科研項目”榮獲陜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感光影像檔案修復與保護關鍵技術研究”科研項目榮獲2017年度國家檔案局優秀科技成果特等獎,填補了近年來全國檔案系統特等獎的空白?!碍h保型防災耐久檔案盒與封存箱產業化”“檔案無公害整本脫酸加固與殺蟲滅菌同步關鍵技術研究”檔案科技項目,被新華社記者譽為給檔案罩上“金鐘罩”穿上“鐵布衫”。省檔案館科研所李玉虎同志因其在檔案、文物保護領域豐碩的科研成果,被評為2018年度“陜西最美科技工作者”。同時,還建立了60人的全省檔案專家庫,為推動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我們清醒地看到,與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的要求相比,同全省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的要求相比,我們自身和工作還有許多不適應發展需要的地方,影響著職能作用的發揮。

“十四五”時期,全省檔案工作將以走向依法治理、走向開放、走向現代化為遵循,到2035年,檔案治理效能、檔案利用服務水平、檔案管理現代化程度大幅提升,基本建成符合國家檔案事業整體發展要求、與我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管理方式科學先進的檔案事業體系。我們將全力完成以下主要任務

一是全面推進檔案治理體系建設。健全完善檔案工作機制和法規體系,深化檔案部門“放管服”改革,提升檔案行政執法規范化水平,落實檔案監督指導職責,推動全社會增強檔案法治觀念。

二是深入推進檔案資源體系建設。持續強化依法接收檔案工作,做好重大活動和突發事件檔案工作,鞏固基層檔案資源基礎

三是加快推進檔案信息化建設。加快推進檔案工作數字轉型、電子文件歸檔和電子檔案移交接收、數字檔案館(室)建設以及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建設。

四是全方位推進檔案利用服務體系與檔案文化建設。加快推進檔案開放,提升檔案服務能力,加大檔案資源開發力度,提高檔案文化宣傳質量,完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功能。

五是積極推進檔案基礎業務建設。提升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檔案工作規范化水平,做好非公企業檔案、農業農村檔案工作,實施檔案館室業務建設評價。

六是扎實推進檔案安全體系建設。完善檔案安全工作機制,加強檔案館庫建設與管理,落實檔案安全監管制度,建立突發事件檔案處置機制,加大檔案信息安全治理。

各位朋友,我們深知,檔案事業是記錄歷史、傳承文明、服務社會、造福人民的事業,檔案工作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基礎性和支撐性工作,在彰顯我們黨的初心使命和根本宗旨、展示我們黨追求真理的崢嶸歲月和光輝歷程、夯實中華優秀文化自信的深厚歷史根基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期待各方面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檔案工作,幫我們守護好、涵養好、挖掘好、利用好承載著中華民族精神支柱的檔案資源,履行好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的光榮職責。

謝謝大家。

李惠:

感謝解館長,介紹就到這里。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前,請先介紹一下所在的新聞單位。

三秦都市報記者:

您好,我是三秦都市報記者。檔案記載歷史、傳承文明,那么檔案與老百姓關系密切嗎?個人所有的檔案可以買賣嗎?

于洋寧:

檔案,是人們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在原始社會,我們祖先以結繩、刻契等方式記事交流,形成了中國檔案的最早形態。隨著生產力的進步,檔案載體不斷演變,從甲骨、金石、簡牘、縑帛、鐵卷,到紙張、膠片、磁帶、光盤等形式形成。檔案有國有檔案(包括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形成的檔案),還有非國有企業、社會服務單位和個人形成的檔案。如個人家庭檔案(包括:寶寶康樂、學生時代、戀愛婚姻、工作成果、當家理財、醫療保健、家庭歷史等檔案)。

當今,個體生活的的點點滴滴借助檔案留存記憶。從出生前到去世,戶籍、學籍、履歷、工資、社保、醫療記錄,婚姻、資產證明、遺囑等個人檔案,涵蓋了個體學習、生活、工作的全過程,不僅是個人成長歷程的客觀見證,更是在守護個人權益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F如今,電子發票、電子客票、電子行程單、銀行電子回單等電子憑證作為信息時代檔案的獨特形態開始出現并影響到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當前,每個家庭每時每刻都在形成各類檔案,近年來,檔案部門正在積極推進家庭檔案的建立,也取得一定的成效。對此,檔案與老百姓工作生活息息相關。

關于老百姓檔案買賣問題?!稒n案法》第二十二條規定,非國有企業、社會服務機構等單位和個人形成的檔案,對國家的社會具有重要保存價值或者應當保密的,檔案所有者應當妥善保管。對保管條件不符合要求或者存在其他原因可能導致檔案嚴重損毀和不安全的,省級以上檔案主管理部門可以給予幫助,或者經協商采取指定檔案館代為保管,必要時,可以依法收購或者征購。檔案所有者可以向國家檔案館寄存或者轉讓。嚴禁出賣、贈送給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這里需要說明的個人形成的檔案,必須是對國家的社會具有重要保存價值或者應當保密的嚴禁出賣,購買這類檔案也是違法的)。除此以外應妥善保管。

向國家捐獻重要、珍貴檔案的,國家檔案館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刑法》第329條第二款規定:違反檔案法的規定,擅自出賣、轉讓國家所有的檔案,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李惠:

請繼續提問。

陜西日報記者:

您好,我是陜西日報記者。檔案館的主要職能應該是收集保管、利用服務,請問近年來,省館在豐富館藏方面有哪些措施?

解華波:

我們除了每年正常接收省級機關檔案入館外,還積極開展名人檔案征集、重大活動檔案采集等不同類型檔案收集工作,還有像剛才解館長介紹中所提到的“全省方言語音建檔”工作已完成,這些都豐富了我們的館藏類型結構。

陜西話近年來在熒幕上里頻頻出現,比如《武林外傳》《裝臺》等,可以說為這些影視劇增添了不少亮點,引起全國各地很多人模仿學習。“十里不同音”,陜西語言資源豐富,方言種類繁多,陜北、關中、陜南三地方言差異大、情況復雜,各種方言在互相影響、互相滲透中還在不斷變化發展。2016年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開展方言語音建檔工作的通知》,為全面調查整理陜西方言、保護方言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解密陜西方言密碼,全面保存陜西記憶”為宗旨,充分利用檔案收集、整理、保護方面的優勢,在全省范圍開展方言語音建檔工作。我們采取紙筆調查和錄音錄像的方式,對方言語料進行全面記錄整理,并且進一步開發,匯集出版《陜西方言集成》系列叢書。叢書以地市為單位,共計十卷、超過千萬字,提供方言音頻120G左右,是一部既能讀又能聽的方言工具書。在內容方面,不僅記錄了陜西各縣區方言的聲母、韻母、聲調、連讀變調、單字、規定詞匯、語法例句,還尤其重視以方言為載體的地方文化的整理,收錄了大量的方言自選詞匯以及民歌、曲藝、戲劇、故事等,建立了內容完備、體系健全的方言語音檔案數據庫,不同音體現了檔案工作和方言研究服務國家戰略、服務社會、傳承文化的擔當。豐富了館藏結構。

李惠:

最后,再提一個問題。

陜西廣播電視臺記者:

您好,我是陜西廣播電視臺記者。在發布辭中提到《國立西北聯合大學檔案史料選編》一書,能介紹一下這方面情況嗎?另外,館里還用哪些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沉睡的檔案喚醒,進而發揮作用的呢?

孫秀梅:

感謝您的提問。

我們館藏涉西北聯大的檔案有3000余卷,2019年我們編輯出版《國立西北聯合大學檔案史料選編》一書,旨在用陜西元素講中國故事,用檔案還原歷史,用聯大歷史啟迪當代教育,用抗戰精神、聯大精神砥礪新時代。大家知道,民國時期,西北聯大與西南聯大一南一北、雙星閃耀,是中國抗戰史、中國教育史上的輝煌記憶,也奠定了西北地區現代高等教育的雛形。國立西北聯大共有五所院校——國立西北工學院、國立西北農學院、國立西北大學、國立西北師范學院、國立西北醫學院。是1937年為適應戰時需求,從北京、天津等地遷入陜西的,主要包括北平大學、北平師范大學等院校,剛開始叫西安臨時大學,后改為國立西北聯合大學,先后在城固和西安辦學。與西南聯大日后紛紛北歸復校不同,西北聯大扎根西北,為西北地區留下了綜合、師范、農林醫等一個完整的高等教育體系,現在的西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和位于蘭州的西北師范大學都與其有關。

五年來,我們圍繞服務中心、服務社會、服務百姓,主動挖掘館藏,積極開發利用檔案。

一是通過舉辦展覽開展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省館現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檔案文獻展等6個固定展,各市檔案館均有2至3個不等的固定展覽常年對外開放,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功能得到彰顯。

二是結合“6·9”國際檔案日,舉辦了“解讀檔案傳播文化征文暨電視分享大賽”活動,在電視臺開辦專欄“解讀檔案——你不知道的那些事”讓百姓從檔案中了解黨史、國史,認識檔案的重要性,2020年我們聯合北京、天津、湖北等7省市自治區檔案館舉辦了“檔案記憶”特別直播節目,直播三個小時,通過人民視頻、央視頻等20多家大型媒體同步直播,并通過中國國際電視臺向海外傳播,點擊量達1200萬。今年我們將圍繞建黨百年拍攝十集微紀錄片《三秦珍檔——紅色記憶》,準備七一前陸續播出,敬請留意。

三是利用館藏檔案拍攝電視片,傳播優秀傳統文化。2016年與省電視臺聯合拍攝的六集中國首部方言紀錄片《陜北話》在陜西臺播出,并入選國家廣電總局2018年優秀記錄片;拍攝的大型紀錄片《李鼎銘先生》,榮獲2018年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中國視協電視紀錄片學術委員會頒發的第24屆中國紀錄片系列好作品獎。

四是編輯制作了《家庭檔案展家風文化》等8部動漫、《說說圣旨那些事》等30余部微視頻宣傳檔案法、檔案知識以及檔案利用典型案例,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登錄陜西檔案信息網或者關注秦風檔案官方微信公眾號瀏覽。

五是利用館藏檔案資料編輯出版書籍,前面提到過。同時我們還編輯2019-2020年“惠民政策”小冊子,為群眾查閱相關政策提供方便。

李惠:

再次感謝解館長和兩位處長的發布,也感謝與會的各位記者朋友。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