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陜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編制有關情況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21-03-05 10:10
3月3日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李生榮出席,介紹《陜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編制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處長李惠主持。
李惠: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
昨天,《陜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已通過新聞媒體正式公布。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把握《綱要》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精神,今天上午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生榮先生,請他介紹《綱要》編制的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首先,請李主任介紹總體情況。
李生榮: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
“十四五”時期,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也是全省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的關鍵時期,科學編制并實施“十四五”規劃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根據《中共陜西省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我們組織編制了《陜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1月29日,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批準實施,2月10日,省政府正式印發?!毒V要》明確了今后五年的指導思想、奮斗目標和重點任務,是“十四五”時期全省共同的行動綱領,也是全省空間規劃、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編制的總遵循。借此機會,向大家介紹《綱要》編制的有關情況。
——《綱要》是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科學編制的,系統吸收各方面意見和建議,是一部集思廣益、凝心聚力的規劃。以五年規劃引領經濟社會發展,這是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綱要》編制起草工作,省委書記劉國中要求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核心要義,謀深謀準謀實“十四五”規劃。省長趙一德在每個時間節點都提出明確要求,強調要深入貫徹省委十三屆八次全會精神,在重大項目、重大工程、重大平臺、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舉措上求準求實。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梁桂多次赴國家部委匯報對接,帶領起草組對《綱要》反復論證、修改完善。各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長多次對《綱要》進行了專題研究。
編制中,與國家規劃進行積極銜接,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和建議,先后三次征求部門、地市意見,組織召開地市縣區、科研院所、開發區、專家智庫、科創型企業等座談會20余次,共吸收各方面意見和建議800多條,梳理網上建言獻策300余條,對所提建議力求做到能吸收盡吸收,使規劃編制的過程成為反映民意、匯聚民智的過程,成為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的過程。
——《綱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是一部彰顯政治屬性、體現擔當作為的規劃。《綱要》把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作為規劃編制的根本遵循,通篇貫徹落實“五項要求”、“五個扎實”,力求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指導思想、重點任務、重大舉措具體化、可操作化,細化實化中央“十四五”規劃《建議》15個方面60項任務、省委《建議》13個方面61項任務、《關于凝心聚力埋頭苦干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意見》29個方面159項具體任務,使規劃成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中央關于“十四五”發展新部署新要求的路線圖和施工圖。
——《綱要》堅持以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為戰略指引,突出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是一部導向鮮明、體現時代特色的規劃。《綱要》深入研判我省發展所處歷史方位、發展環境變化,努力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發展變量,著眼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生態環境改善為前提,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同時,明確了“十四五”時期全省經濟社會發展11項重點任務,主要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西部創新高地;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構建具有陜西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完善區域發展戰略,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以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設為重點,提升新型城鎮化質量和水平;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強民生保障和社會建設;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建設文化強省;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陜西。
——《綱要》科學確定2035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發展目標指標,是一部開拓進取、鼓舞人心的規劃。《綱要》堅持長遠展望與近期謀劃相結合,統籌提出2035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發展目標。2035年目標概括為“兩個翻一番”,即人均生產總值較2020年翻一番,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城鄉居民收入較2020年翻一番以上,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大實質性進展。
錨定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了“十四五”發展6個方面具體目標:一是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6萬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到9萬元左右;創新驅動發展走在全國前列,以制造業為引領的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二是改革開放實現重大突破。高標準市場體系基本形成,產權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建成內陸地區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通道。三是文化強省建設取得顯著進展。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更加豐富,文化產業競爭力大幅增強。四是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秦嶺、黃河流域等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關中地區大氣污染治理取得明顯成效,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五是高品質生活邁向更高水平。就業更加充分更有質量,“一老、一小”問題得到顯著改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六是高效能治理實現新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和公信力顯著提升,重大風險防范化解體制機制日益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
——《綱要》始終聚焦謀劃“五個重大”,突出項目化、工程化、具體化,是一部務實管用、具有堅實支撐的規劃?!拔鍌€重大”即重大項目、重大工程、重大平臺、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開放舉措,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重要抓手。通過全省各部門、各市區共同謀劃,“十四五”時期將重點實施創新驅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現代服務業、高端能源化工、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現代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等10大類、2000多個重大項目,總投資超過10萬億元。我們目前正在作進一步梳理,隨后將印發實施,抓好落實,以高質量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與此同時,《綱要》還提出了153項重大工程、38個重大平臺、56項重大政策和34項改革開放舉措,設置了35個專欄,共同形成規劃實施的堅實支撐。
“十四五”的宏偉目標鼓舞人心,追趕超越的光榮使命催人奮進。我們將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完善“十四五”規劃實施機制,加強規劃實施監測評估,引導各類資源按照規劃確定的方向高效配置,抓好重大項目實施,真抓實干、善作善成,確保完成“十四五”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全力以赴把習近平總書記為陜西擘畫的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李惠:
謝謝李主任的介紹。
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之前請介紹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
請提問。
香港商報記者:
您好,我是香港商報記者。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時提出,開放不足是制約陜西發展的突出短板。請問李主任,“十四五”時期,陜西在對外開放方面有哪些重大舉措?
李生榮:
相比較而言,在陜西的改革發展歷程中,開放是一個明顯的不足和短板。習近平總書記在來陜考察講話中提出了加快形成面向中亞南亞西亞國家的通道、商貿物流樞紐、重要產業和人文交流基地,構筑內陸地區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通道的要求,這也是國家使命,陜西一定要有擔當。“十四五”時期,我們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全力建設亞歐陸海貿易大通道。《綱要》提出以亞歐大陸橋陸路通道為主、以國際航空貨運航線為輔,發揮西安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作用,統籌各類運輸方式發展,高效串聯國際國內物流通道和節點,完善多式聯運國際物流服務網絡,構建“一主五廊”通道空間布局,打造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貿易的“黃金通道”。“一主”,即貫穿國內東西,向外連接中亞、南亞、西亞、歐洲、東亞、北美等區域的主通道;“五廊”,即由西安向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內蒙古五個方向延伸,覆蓋國內主要經濟活動地區。同時,在建設亞歐陸海貿易大通道過程中,著重發揮中歐班列長安號的重要戰略通道作用,推進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示范工程建設,加強中亞、南亞、西亞及歐洲的境外物流設施布局組網,到2025年,集結號集裝箱吞吐量達到50萬標箱,貨運量達到400萬噸,建成投用10個海外倉。
就目前而言,中歐班列已經是全國省區中的第一名。
李惠:
請繼續提問。
中國報道雜志記者:
您好,我是中國報道雜志記者。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明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陜西作為科教大省,“十四五”期間,將如何推動創新驅動發展?
李生榮:
這個問題是全省人民最為關切的問題,創新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F在進入新發展階段,陜西究竟能否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能否把我們所講的科教資源優勢真正轉化為經濟發展的優勢,能否形成新發展階段陜西追趕超越新優勢、新競爭力,最重要的是把創新發展真正落實下來。“十四五”規劃就是要把這一件事情全面地、扎實地、完整地、系統地落實到位。
省委《建議》提出“在創新驅動發展方面邁出更大步伐,加快打造西部創新高地”。這是一個有競爭性的目標,我們認真落實這一要求,把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作為“十四五”的首要任務,堅持省市區共同謀劃,協同打造創新載體、理順創新體制機制,從創新平臺、創新成果轉化、創新主體培育、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和創新生態培育5個方面對“十四五”創新驅動發展作了部署。更具體的講,一是突出基礎創新。圍繞建設國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推進陜西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大型綜合性陜西實驗室體系,爭創西安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打造科技原創“策源地”。這是我們要在全國省區中謀取創新發展高地的做法。二是突出“兩鏈融合”示范。所謂“兩鏈”就是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實現兩鏈真正的融合。我們要圍繞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科技成果與產業發展緊密對接,高起點、高水平建設西部科技創新港,推動西部科技創新港“雙鏈深度融合示范區”建設,使西部創新港成為陜西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轉化“特區”。今年省上將出臺《建設西部科技創新港“兩鏈”融合示范區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進一步對一些重要的創新驅動型產業進行部署。比如,我們具有優勢的有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光電子產業,陜西在這些產業具有創新發展的優勢,我們要把創新特征明顯的產業培育成能夠有體量、有分量、有帶動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把一系列這樣的產業做成產業集群,引領先進制造業持續快速發展。三是突出企業主體在創新中的地位和作用?!笆奈濉币巹澲刑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研發活動企業占比和新產品銷售收入占比、企業研發經費占全社會研發經費比重等指標,希望這些指揮棒能夠補齊企業創新不足短板。實施創新型企業騰飛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萬家。實施創新型企業上市、創新人才創富“雙百工程”,到2025年力爭實現100家科技型企業上市,實現100位科技領軍人才創富。要有頂天立地的市場主體,也要有鋪天蓋地的科創企業,陜西創新驅動發展市場主體培育得越好,我們的發展才能真正活躍起來,才能形成未來發展競爭力。四是突出協同創新。統籌全省創新資源布局,以各市區科技創新城(園區)為主要載體,構建區域協同創新體系,著力破解創新資源分布不均和開放共享不足的問題。五是突出創新平臺支撐。圍繞基礎研究、成果轉化和創新機制等重點領域,部署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卡脖子”領域關鍵技術攻關工程、產業技術創新重大平臺、校地融合創新平臺、全鏈條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工程、區域重點創新載體6個方面重大平臺工程,堅實支撐創新發展。
李惠:
請繼續提問。
陜西網記者:
您好,我是陜西網記者。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請問省發改委將從哪些方面推動規劃實施?
李生榮:
陜西發展改革委今年所有的工作都圍繞“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來安排部署。在統籌協調推進全省“十四五”規劃實施方面,我們主要想做四方面工作。一是將《綱要》細化分工,明確責任單位,加強跟蹤落實評估,并與年度重點工作有效銜接起來,統籌推進“十四五”《綱要》落實。二是完善規劃體系。《綱要》出臺之后,還有專項規劃和各市規劃陸續出臺,共同支撐形成系統的規劃體系。這個規劃體系今年將全面完成。三是認真落實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任務。我們要把實施陜西《綱要》和落實國家《綱要》有機銜接,凡是在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明確需要陜西落實的任務,我們將逐項進行分解落實。四是強化項目支撐。今年2月18日,省委、省政府召開的凝心聚力開局起步暨重點項目開工會議,釋放出明顯的信號,就是通過抓高質量的項目來支撐高質量發展。我們省發改委將把抓項目建設作為“十四五”發展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出臺實施高質量項目建設行動計劃,組織舉辦好重點項目觀摩、央企和金融機構重點項目對接等活動,圍繞“兩新一重”、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農業農村等重點領域,做好項目謀劃儲備,全力爭取專項債券、中央預算內投資,加快市縣融資平臺整合升級,全力抓好今年546個省級重點項目建設,在陜西大地上掀起大抓項目、抓大項目、促大發展熱潮,有效支撐“十四五”發展。
李惠:
請繼續提問。
陜西日報記者:
您好,我是陜西日報記者。在去年的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向國際社會作出“碳達峰、碳中和”的鄭重承諾。陜西是全國重要的能源大省,在“十四五”時期,我省將怎樣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李生榮:
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向世界莊嚴承諾,我國的二氧化碳排放將力爭在2030年前達到峰值,在2060年前實現中和?!笆奈濉睍r期,我省將從以下方面對這項工作予以推進。一是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到2025年在陜西經濟結構中,制造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23%;同時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降低對能化產業的依賴。“十四五”時期我們要形成的萬億產業是先進制造業,主體是戰略性新興產業,這是巨大的結構性變化。二是優化能源結構。加快電源結構調整和空間布局,嚴格控制關中煤電規模,加大煤電淘汰關停和升級改造。大力發展風電和光伏,有序開發建設水電和生物質能,擴大地熱能綜合利用,提高清潔能源占比。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6500萬千瓦,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6%。三是積極擴大森林碳匯規模。大力推進國土綠化工程,到2025年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46.5%,森林蓄積量達到6.2億立方米。四是提升應對氣化變化能力。實施溫室氣體排控與污染防治協同治理,積極參與全國碳市場建設,推進建筑、交通和農業等重點領域低碳發展,擴大碳捕集與封存等重點減排技術應用,規劃初步提出五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計降低15%。
李惠:
最后再提一個問題。
陜西廣播電視臺記者:
您好,我是陜西廣播電視臺記者。經過“十三五”的努力,陜西與全國一道即將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面對“十四五”時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任務,我省將如何推動共同富裕,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李生榮:
“十四五”規劃從編制到實施,都要體現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創造高品質的生活,規劃部署了六件大事,每一個都是和陜西人民密切相關的事情。一是提高居民收入,通過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笆奈濉逼陂g,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期年均增長7%,高于經濟總量增長速度1個百分點。二是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堅持把穩定和擴大就業作為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下限,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五年新增城鎮就業200萬人。三是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毫不動搖,我們要推進基礎教育提質攻堅,到2025年全省公辦幼兒園和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均達到50%;五年新建500所左右中小學。推動職業教育融合發展,實施職業院?!半p高計劃”。加強高等教育“雙一流”建設。四是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加強社會服務體系建設,健全退役軍人工作體制和保障制度。五是深入實施健康陜西建設行動,完善健康促進政策,織牢公共衛生防護網。六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大力發展普惠性養老和互助型養老,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到2025年全省建設500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中心、康復護理床位新增1萬張。
李惠:
《綱要》是指導今后一個時期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內容非常豐富。今天先請李主任作個總體介紹,后續我們還將邀請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結合相關專項規劃的編制實施進行深入解讀。請大家及時關注。
再次感謝李主任,也感謝與會的各位記者朋友。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