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陜西省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有關情況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21-03-02 15:07

3月2日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孫礦玲,陜西省委農辦秘書處處長劉守峰出席,介紹我省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處長李惠主持。

李惠: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

為了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近日,省委、省政府結合實際,制定印發了我省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對相關工作作出安排部署。為了使大家全面了解、準確把握《實施意見》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精神,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孫礦玲女士,請她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省委農辦秘書處處長劉守峰先生。

下面,首先請孫廳長介紹有關情況。

孫礦玲: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驚蟄到,農事忙。馬上就是二十四節氣的驚蟄了,各種農事活動將從南到北陸續鋪開。經省政府同意,今天在這里召開《中共陜西省委 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新聞發布會,介紹文件有關情況,恰逢其時、意義重大。

《實施意見》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特別是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凝心聚力推進“十四五”開新局起好步的重要措施,是結合我省實際對中央一號文件的實化、細化、具體化。文件共六大部分32條,主要特點為“四個堅持”:一是堅持貫徹中央部署,切合陜西實際。既全面對標對表中央一號文件,認真貫徹中央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大部署,又立足陜西省情農情,聚焦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等關鍵問題。二是堅持系統推進,重點突破。既統籌農業、農村、農民各方面關系,堅持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一并推進,又提出一系列注重實效的政策措施,部署一批重點工程、重大項目和重要行動,針對性、操作性都很強。三是堅持立足當前,兼顧長遠。聚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主要工作,部署2021年必須完成的重點任務,又著眼“十四五”,突出戰略性、方向性,明確今后5年工作思路和重點舉措。四是堅持發揮優勢,補齊短板。堅持特色現代農業建設、農村改革等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又聚焦我省“三農”工作的突出短板和問題,提出了一些硬措施。圍繞五個問題作了安排,下面,我就這五個問題給大家一一作介紹。

一、千方百計提高農民收入

農民收入偏低是我省“三農”工作最突出的短板,長期以來,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徘徊在全國第26、27位左右,且絕對值差距呈逐年拉大趨勢。省委、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多次研究部署相關工作?!秾嵤┮庖姟诽岢觯栽黾愚r民收入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并在內容上單列一項進行安排,明確具體措施,就是要扭住以下四個收入途徑不放手,下決心下力氣促進我省農民持續增收。

一是促進就業創業,提高工資性收入。一方面,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特別是群眾參與度高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強化職業技術教育與技能培訓。在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中推廣以工代賑方式,吸納農民就地就業。另一方面,用好動態精準就業服務政策措施,組織更多的農民外出務工。

二是發展特色產業,提高經營性收入。持續深化“3+X”特色現代農業工程,強化延鏈、補鏈、強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實施農業品牌提升行動,廣泛開展產銷對接。支持新型經營主體與農民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提高小農戶的發展能力。

三是深化農村改革,提高財產性收入。主要是鼓勵社會資本下鄉,與農村集體、農民群眾合作開發閑置土地、房屋資源。

四是促進政策落實,提高轉移性收入。落實好民生保障普惠性和兜底救助類等政策措施,探索建立普惠性農民補貼長效機制。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

二、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現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我省《實施意見》部署的一項重點工作。

一是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對擺脫貧困的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保持現有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做到“扶上馬、送一程”,堅決守住防止規模性返貧底線。一方面,保持精準施策不動搖。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另一方面,實現幫扶效應再強化。持續推進脫貧地區產業提檔升級,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完善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

二是接續推進脫貧地區鄉村振興。實施脫貧地區特色產業提升行動,多渠道促進脫貧地區勞動力就業。確定并支持一批國家級、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抓好定點幫扶、對口支援、社會幫扶等。

三是健全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政策體系上,在穩定現有政策的基礎上,逐項分類調整優化,把握好節奏、力度和時限,實現政策不留空白、有效銜接。工作機制上,做好脫貧攻堅工作體系向鄉村振興平穩轉型,做到工作不留空檔、無縫對接。

三、加快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是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踐行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秾嵤┮庖姟穱@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從三個方面作了安排。

一是保總量,保證剛性需求。一方面,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抓好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發揮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和省級農業科研院所作用,開展聯合育種、攻關,為打贏種業翻身仗貢獻陜西力量。采取“長牙齒”的措施,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和防止耕地“非糧化”,同時今年將建設290萬畝高標準農田。另一方面,強化政策保障,輔之以利、輔之以義,千方百計調動群眾種糧和地方發展糧食生產的積極性。強化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確保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只增不減。

二是保多樣,滿足多元消費。持續發展特色產業,深化“3+X”工程,加快構建具有陜西特色的全產業鏈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抓好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開展國家、省、市、縣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四級聯創”,發展休閑農業、訂單農業和鄉村體育文化旅游等新業態新產業。

三是保質量,實現安全供給。提升農業科技和物質裝備水平,深化省級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實施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推進農業農村綠色發展,持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和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分類管控等重大行動,加強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嚴格落實長江“十年禁漁令”。

四、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

加強鄉村建設是補上農村現代化短板的重要抓手。《實施意見》將鄉村建設作為一項行動提出來、在重要位置擺出來,就是要不斷地加強建設、持續改善,讓農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我理解,就是抓“三個好”。

一是編好規劃。省委、省政府將2021年確定為鄉村建設規劃年,充分體現了規劃先行的重要性。要科學布局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保留鄉村特色、不搞大拆大建。實施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創建10個示范縣、100個示范鎮、1000個示范村,打造鄉村振興的示范樣板。

二是建好硬件。突出宜居,推動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往村覆蓋、往戶延伸,全面改善路、水、電、氣等設施條件;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統籌推進農村改廁、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和改善村容村貌。緊盯宜業,實施數字鄉村建設行動,支持5G、物聯網等新基建向農村覆蓋延伸,重點改善冷鏈物流等既方便生活又促進生產的基礎設施,并完善長效管護機制。

三是抓好軟件。加強鄉村公共服務,聚焦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問題,持續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五、持續深化農村改革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改革是法寶,是最大的動力?!秾嵤┮庖姟钒焉罨r村改革作為一個部分單列出來,就是要賦予縣級更多資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權,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見實效,激活農村資源要素活力。針對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較弱這一短板,單寫了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等相關內容。

一是加快推動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強化縣城綜合服務能力,把鄉鎮建設成為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實現縣鄉村功能銜接互補。

二是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突出抓好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兩類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壯大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三是深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穩妥有序開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工作。積極穩妥開展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盤活利用工作,探索“三權分置”有效實現形式。

四是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鞏固拓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省試點成果,實施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壯大示范行動,用3年時間打造100個省級示范村,推進“空殼村”全面清零。

五是強化鄉村振興投入保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關鍵要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要求,真金白銀地投、真刀真槍地干。在財政投入上,明確了加大省級預算向農業農村傾斜力度,穩步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比例等措施。在金融支持上,提出了支持金融機構開展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業務等措施。在社會資本投資上,充分發揮各類政府投資基金和農業政策性金融作用,按市場化方式引導金融和社會資本支持鄉村振興。

總的來說,我省《實施意見》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措施得力、亮點較多,就不再一一贅述,主要介紹這些。下面就有關問題,非常高興與記者朋友進行交流溝通。

謝謝大家!

李惠:

謝謝孫廳長,情況介紹就到這里。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前,請先介紹一下所在的新聞單位。謝謝。

陜西廣播電視臺記者:

您好,我是陜西廣播電視臺記者。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后,“三農”工作重心發生歷史性轉移,脫貧摘帽地區將全面轉向鄉村振興。我省作為西部地區,今年將采取哪些措施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孫礦玲:

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莊嚴宣布了“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同時總結了偉大的脫貧攻堅精神,就是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這次總結大會標志著脫貧攻堅任務的全面完成,也標志著“三農”工作進入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發展階段,這個階段即一手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一手抓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局面。

“十三五”以來,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56個貧困縣全部摘帽,28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習近平總書記講,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也要看到,我省作為西部地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任務依然艱巨。一方面,一些脫貧地區、脫貧群眾雖然已經脫貧,但自身持續發展能力、抵御風險能力還不強,穩脫貧的壓力還比較大。另一方面,還有脫貧不穩定戶1.38萬戶、4.33萬人,邊緣易致貧戶1.48萬戶、4.38萬人,防返貧的任務也比較重。盡管“三農”工作重心發生了歷史性轉移,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仍是今年我省的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我們采取以下幾項措施,具體說:

一是守好底線,確保不發生規模性的返貧。文件提出要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這就要求對易返貧致貧人口收入水平變化、“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鞏固情況實現常態化監測,堅持預防性措施和事后幫扶相結合。還要通過產業就業、扶志扶智等措施,保障持續增收。

二是健全政策,推動政策平穩轉型支持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有一系列的政策我們都進行了集中打包,下一步我們要把這些政策一項一項逐漸平穩轉移到實施鄉村振興上來。對于我省來說,就是要在過渡期內落實好“四個不摘”,把脫貧攻堅形成的組織動員、要素保障、政策支持等一系列政策舉措借鑒應用到鄉村振興上來,逐步實現從原來集中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平穩過渡,確保把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接力棒”交接好。

三是壯大產業,推動脫貧地區鄉村產業發展。不論是鞏固成果,還是推進鄉村振興,產業依然是最為關鍵的根本之策。要幫助脫貧地區接續推進產業提檔升級,加快完善全產業鏈支持措施,盡快補上技術、設施、營銷等短板,培育更多“小木耳、大產業”式的特色產業。

四是強化支撐,充分激發鄉村人才活力。人才問題是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一方面,鼓勵引導脫貧群眾發揮主體作用,強化內生動力培育,使他們繼續以主體的身份把自己的生活創造的更加美好。另一方面,發揮行政推動作用,引導專業技術人才、行政人才和社會各方面人才,陸陸續續參與到鄉村振興之中,解決鄉村人才不足的問題。

五是完善機制,確保鄉村振興有序推進。借鑒脫貧攻堅中形成的一系列好機制,把脫貧攻堅工作體系向鄉村振興平穩轉型,形成上下貫通、精準施策、配合有力、一抓到底的工作體系。

謝謝!

李惠:

請繼續提問。

陜西日報記者:

您好,我是陜西日報記者。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保供一直是廣泛關注的問題。請問我省將采取哪些舉措來保障老百姓的“米袋子”和“菜籃子”?

孫礦玲:

有一句古話是豬糧安天下。糧食安全問題是從中央到地方要守的底線安全問題??倳浿v,糧食多一點少一點是戰術問題,糧食安全是戰略問題。保證糧食安全是我們今后農業農村底線性、政治性任務。在這方面,我們要千方百計保供給,把“米袋子”“菜籃子”保證好。今年,總體保證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4505萬畝以上,產量達到1275萬噸。同時,我省還是糧食供給緊平衡省,每年凈調入糧食250萬噸左右,所以保證糧食生產安全一刻都不能掉以輕心。《實施意見》采取幾條措施保證安全。

就糧食生產而言,主要是落實“兩藏”戰略基礎上,具體實施“一穩三提”行動。一是穩面積。強化黨政同責,將目標任務下達到各市、播種面積分解到鎮村、落實到地塊。二是提地力。推動高標準農田向糧食功能區和糧食基地縣聚集,實施農田質量提升工程。三是提單產。開展玉米增密度和小麥播種質量提升行動,加強綠色高質高效集成技術推廣,提高糧食單產。四是提效益。提升種糧效益,關鍵是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證種糧農民有積極性、種糧縣區不吃虧,這樣才能使糧食穩定下來,還要做好防災減災工作,確保達到糧食穩產豐產。

就生豬生產來講,畜牧業生產,去年我省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全省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主要發展以生豬為主的畜牧生產。今年重點抓好生豬生產恢復,確保生豬存欄增加100萬頭以上。要往陜北、渭北等適宜區域布局建廠。要轉變生產方式,堅持大企業引領、大板塊推進、大循環支撐,形成果畜良性循環。還要保安全,抓好非洲豬瘟等重大疫情防控,使產業穩定下來。同時,還要大力發展奶山羊產業,使我省奶山羊產業在全國繼續保持領先水平,使餐桌能夠豐富安全多樣。

謝謝!

李惠:

請繼續提問。

各界導報記者:

您好,我是各界導報記者。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鄉村建設行動,這是一個新提法,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也對此作出了專門部署。請問我省在鄉村建設方面有哪些重點?應該怎樣來推進這項工作?

孫礦玲:

正如您所說,“鄉村建設行動”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充分展現了“十四五”時期“三農”工作的著力點。近年來,在鄉村建設行動上,我們搞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取得了一定成效。接下來,還要搞五年行動。就這個問題,請劉守峰同志回答一下。

劉守峰:

非常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前面,孫廳長從編好規劃、建好硬件、抓好軟件這幾個方面進行了介紹。謀劃好、實施好鄉村建設行動是確保實現農村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抓手。今年省委《實施意見》對全面實施鄉村建設行動進行專門部署,重點是圍繞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發展等三大領域做了安排,通過加大投入和建設力度、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推進縣鄉村公共服務一體化,讓廣大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具體是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上,主要突出“提升”。今年將在鞏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成果基礎上,啟動實施五年提升行動,按下“快進鍵”,分類有序推進農村改廁,引導推動戶用廁所進院入室,到2025年基本普及衛生廁所,統籌推進農村改廁和生活污水處理,普遍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減量和資源化利用等工作,到2025年90%的自然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處理。

二是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上,重點是突出“覆蓋”。推進基礎設施往村覆蓋、往戶延伸,這方面要下功夫、做文章,實施農村公路暢通工程、供水保障、鄉村清潔能源、數字鄉村建設、村莊綜合服務設施建設等一批重大工程項目,加緊補齊農村短板,特別是要打通倉儲、冷鏈、物流配送等設施從鄉到村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在農村公共服務上,關鍵是突出“均等”。多措并舉,切實抓好農村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和公共文化服務,持續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從形式上的普惠向實質上的公平轉變。

總之,對于鄉村建設行動,文件中有一系列硬措施,含金量很高,操作性也很強。我們相信,通過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縱向使勁、橫向攜手,在打好組合拳情況下,一個個美麗的新農村將會綻放在大家面前。

謝謝!

李惠:

最后再提一個問題。

中國報道雜志記者:

您好,我是中國報道雜志記者。做好“三農”工作,黨的領導是保證。請問如何確保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落實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這些硬任務?

孫礦玲:

這個問題非常重要,推進“三農”工作要加強黨的領導,這也是中央一號文件和我省《實施意見》反復強調、著墨很多的地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必須加強頂層設計,以更加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加強大的力量來推進?!苯酉聛恚覀儗⒗^續堅持和提高脫貧攻堅時的工作力度,確保鄉村振興的有序推進?!秾嵤┮庖姟纷鞒隽巳娌渴穑蚁霃南旅嫒齻€方面作介紹。

一是建立鄉村振興工作機制。借鑒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好機制,健全省負總責、市縣鄉抓落實的工作領導體制,強化“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制度保障。夯實各級黨委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特別是縣一級最為關鍵,縣委書記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推動“三農”工作上,當好鄉村振興的“一線總指揮”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一線責任人”。

二是構建“大振興”格局。建立各級黨委和政府負責同志鄉村振興聯系點制度。加強黨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建設,構建農村工作(鄉村振興)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五大振興”專項小組牽頭推進、相關部門協同配合的工作機制。堅持定點幫扶、對口支援、社會幫扶等機制,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鄉村振興。

三是統籌幫扶力量。發揮好各級黨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作用,完善社會力量參與幫扶機制,確保各項工作平穩有序推進。建立鄉村振興監測考核評價體系,對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開展鄉村振興實績考核,對考核排名落后、履職不力的市縣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同志進行約談,保證各項措施舉措落到實處。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納入鄉村振興考核。鄉村振興也要建立一系列考核體制機制,健全重點工作督查、第三方評估和責任追究機制,推動《實施意見》所提的各項措施真正落地。

謝謝!

李惠:

再次感謝孫廳長和劉處長,也感謝與會的各位記者朋友。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