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凝心聚力高質量發展”系列發布會(第三場)

介紹“聚力追趕超越 建設質量強省”有關情況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20-11-26 10:30

?

11月13日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耿普霞,陜西省市場監管局質量發展局局長程剛,陜西省市場監管局計量處處長王西鋒,陜西省市場監管局標準化管理處副處長王龍出席,介紹“聚力追趕超越 建設質量強省”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處長李惠主持。

李惠: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是“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凝心聚力高質量發展”系列發布會的第三場,我們很高興邀請到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耿普霞女士,省市場監管局質量發展局局長程剛先生,省市場監管局計量處處長王西鋒先生,省市場監管局標準化管理處副處長王龍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聚力追趕超越 建設質量強省”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

首先,請耿普霞副局長介紹有關情況。

耿普霞: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首先,借此機會,我代表省質量強省工作推進委員會辦公室和省市場監管局,向關心支持質量強省建設工作的新聞媒體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2017年9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發布實施。三年來,我們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大力實施質量強省戰略,扎實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了新成效。下面,我就我省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建設質量強省所做的主要工作給大家做一簡要介紹。

一、強化組織領導 健全推進機制

一是2017年12月,省委、省政府印發《陜西省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從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以及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城鄉發展、區域質量水平等6個方面,明確22項任務措施。2018年1月,組織召開了“陜西質量大會”,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確定,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把質量強省戰略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快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為質量強省工作指明了方向目標和發展路徑。

二是省政府先后出臺加快發展服務業及生產性服務業、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促進全面質量管理、落實計量發展規劃、加強全面質量監管等一系列實施意見,制定年度質量提升和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細化工作措施,推動質量強省和質量提升工作開展。省級各部門不斷強化“抓發展必須抓質量,管行業必須管質量”的理念,結合實際開展質量強省和質量提升各項工作。

三是組建由分管副省長擔任主任、38個省級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陜西省質量強省工作推進委員會(辦公室設在省市場監管局),定期召開全體會議,統籌質量強省建設各項工作,各市、縣(區)均成立質量工作推進機構,推動質量強市、質量強縣(區)活動廣泛開展,積極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大質量工作格局。

四是對全省市、縣兩級政府實行年度質量工作考核,堅持指標評價與社會評價相結合,引入第三方質量工作滿意度調查和網絡輿情測評,不斷完善科學評價體系,強化考核結果運用,確保質量強省和質量提升工作落實見效。

二、建強質量基礎 夯實發展根基

一是在省重點研發計劃中,支持質量領域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和應用,從計量、標準、檢驗檢測和認證認可等方面,向全省征集研發項目,推進陜西NQI科技創新。

二是省市場監管局布局成立34家省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由我省企業主導制定國際標準50項,參與制定國際標準百余項,承擔國際標準秘書處4個,承擔全國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秘書處18個。累計制定地方標準1872項、團體標準76項。陜西企業擁有了更多行業發展的話語權。

三是我省建立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累計1801項,量值溯源體系更加完善。已公告發布35項陜西省地方計量技術法規,填補了我省計量技術法規空白?!耙粠б宦贰眹矣嬃繙y試研究中心(陜西)獲批并加快建設,2個國家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獲總局批籌,3個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完成考核驗收。省計量科學研究院新建超過6萬平方米的實驗室,今年將竣工驗收。

四是我省各類組織共取得有效認證證書26199張,擁有各類檢驗檢測機構1793家,省市場監管系統已經運行和在建的國家級質檢中心7個、省級質檢中心27個,服務產業發展的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三、搭建提升平臺 增強質量動能

一是持續開展陜西質量獎評選表彰,舉行“卓越質量三秦行”活動,發揮質量標桿引領作用,優秀企業代表走進各地市,宣講質量管理模式、質量提升典型經驗。舉辦“首席質量官”培訓活動,900多家企業1147人次獲得證書。征集全省企業質量提升項目61個,以點帶面,推動質量工作水平整體提升。

二是4家單位通過國家級循環經濟、高端裝備制造、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試點,近210家企業開展標準化良好行為創建。15家企業通過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驗收;省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涵蓋家政、物流、養老、會展、旅游、社會治理等十幾個領域,百余家企事業單位通過試點驗收。

三是通過驗收和正在創建的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達到165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達到157個。創建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16個,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市1個,命名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29個。

四、優化營商環境 激發創新活力

《陜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頒布實施,我省營商環境進一步向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方向邁進。實現公平競爭審查省、市、縣三級政府全覆蓋,充分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在陜西自貿試驗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有效解決“準入不準營”問題。持續壓縮企業開辦時間,搭建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服務平臺,實現企業開辦3個工作日內辦結。進一步推進企業注銷便利化改革,在全國首批建成企業注銷網上服務專區。截至10月底,全省實有市場主體達到423.15萬戶、實有企業數量達到104.28萬戶,實現雙突破。

五、加強市場監管 守牢質量紅線

出臺《陜西省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實施辦法》,建成陜西省“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平臺,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常態化,積極推動跨部門聯合抽查檢查。制定全省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對13大類、330種產品實施重點監管,綜合運用監督抽查、風險監測、專項檢查、質量通報等手段,加強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成立西北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聯盟,推廣使用食品安全監管二維碼,上線運行陜西陽光食品安全App,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全面摸清在用特種設備底數,構建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96333電梯應急救援公共服務平臺覆蓋率達到99%,積極探索電梯“保險﹢服務”模式,提升安全多元化綜合治理能力,2020年,電梯困人率同比下降19.8%,電梯故障率同比下降27.5%。成立陜西省缺陷產品召回管理辦公室和陜西省缺陷產品風險監控中心,建立缺陷產品召回及傷害監測工作機制。出臺《陜西省打擊侵權假冒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實施辦法》,與省高級人民法院簽訂《知識產權保護合作框架協議》,深化行政執法與司法保護銜接。完善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制度,對失信當事人依法實施聯合懲戒。截至10月底,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企業11.40萬戶、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0.74萬戶,累計限制失信被執行人2.40萬人(次)。

今年以來,全省工業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達91.96%,主要農產品總體合格率達99.4%,高速公路實體工程質量抽檢單點合格率達94.8%,關鍵指標合格率達98.9%,全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合格率達97.57%。

韓城市推進質量工作成效突出受到國務院通報表彰,西飛工業、陜鼓動力、西電開關 3 家企業和 3 名個人榮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27家組織和單位榮獲“陜西質量獎”,35家組織和單位獲“陜西質量獎提名獎”。全省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5.26萬件、有效注冊商標46.56萬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86個、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企業236家。累計獲魯班獎110項、國家優質工程獎141項,位居全國前列。55項工程榮獲2020年度陜西省建設工程長安杯獎稱號。服務業質量提升專項行動持續深入推進,推動改進和提升服務質量,“旅游、文化、標準”融合發展的《長恨歌》演藝模式成功對外復制推廣。

下一步,省市場監管局將與省質量強省工作推進委員會成員單位密切協作、共同努力,圍繞我省重點產業,持續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強統籌協調,加快推進質量強省建設,為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李惠:

謝謝耿局長的介紹。

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之前請介紹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

請提問。

中國報道雜志記者:

您好,我是中國報道雜志記者。計量是社會運行各方面的技術基礎,在服務高質量發展、建設質量強省中具有基礎性重要作用。請問,目前陜西計量技術基礎建設情況如何?

王西峰:

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大家都知道,計量古稱“度量衡”,陜西計量歷史文化源遠流長,自商鞅變法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度量衡”開始,歷經2240余年社會更替,計量已經從古代皇權、王權的象征,逐步演變成為近代國家主權、政權的標志,特別是隨著科學技術發展和經濟全球化,計量作為推行法定計量單位、保證量值準確可靠的由政府部門主導的一項社會活動,已經成為國家質量技術基礎的重要組成,它不僅是控制質量、提升質量、創造更高質量的基礎,更是國際秩序、國家發展、社會進步、民生福祉的保障,是一個國家或區域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以及省委、省政府的重視與支持下,作為主管全省計量工作的省市場監管局,嚴格執行國家《計量法》《計量法實施細則》以及《陜西省計量監督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緊緊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認真履行法定職責,敢于擔當,勇于創新,積極作為,堅持以貫徹落實國務院《計量發展規劃(2013--2020年)》和省政府《實施意見》為引領,持續開展“強基提能”活動,始終把加強計量技術基礎建設作為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保障和技術支撐來抓。重點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圍繞我省傳統優勢產業和戰略新興性產業發展布局和計量需求,深入調研,科學規劃,完善機制,政策激勵,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場監管總局的大力支持和全省計量領域的共同努力下,我省以3個國家級產業計量中心為引領,9個省級產業計量中心為支撐,5家省級計量器具型評實驗室為基石的全省產業計量測試服務集群已初具規模,作用初顯。

二是著眼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計量需求,以提升計量供給質量為目標,三年來,全省各級依法設置法定計量檢定機構共新建社會公用計量標準259項,截止2019年底全省在用社會公用計量標準1801項;全省依法設置或依法授權法定計量檢定機構共163家;全省專項計量授權企業118家。

三是發揮各類計量技術組織的專業支撐引領作用,動員依托省計量院等單位,相繼成立了流量與容量、化學、壓力、無線電、質量衡器、電磁、幾何量等7個專業省級計量技術委員會,建立了與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計量技術服務平臺,組織開展了多領域、多專業的計量測試技術研發和計量服務活動。

四是作為全國5個試點省局之一,從2018年起,在全國率先建設并推廣使用“強制檢定工作計量器具業務管理系統”,利用信息化手段,構建起計量行政監管部門、技術機構、企業以及社會公眾的“四維一體”強檢計量器具管理信息化平臺,全面提升我省強檢器具監管效能。三年來,該平臺自動匹配完成計量器具強檢469827臺件。

五是聚焦全省中小企業計量需求,在全省組織開展了“計量服務中小企業行”活動,三年來,先后組建計量技術服務隊625個,出動計量技術服務人員19979人次,深入3955家企業,召開計量技術座談會1728次,免費培訓企業計量技術人員4968人次,開放609個計量專業實驗室,共享計量儀器設施2667臺,解決企業計量疑難問題1402項,幫助企業建立計量標準243項,幫助100家企業建立并完善測量管理體系。

六是為提升全省計量科研水平,建立計量科研激勵機制,制定下發了《陜西省地方計量檢定規程和計量校準規范管理辦法(試行)》,累計投入資金200余萬元,三年來陜西省地方計量技術規范制修訂項目共立項89項,已公告發布實施35項,近期擬將再公告發布19項,填補了我省乃至全國計量技術法規空白。

七是服務我省計量器具研發制造企業創新發展,指導省計量院、西安市計量院、西安西自儀研究所分公司等5個單位籌建省級計量器具型評實驗室,目前4家單位共38個項目已通過考核驗收。同時,爭取財政資金650萬元,三年來先后批準發放計量器具新產品型式批準證書113張,涉及計量器具新產品150項242種產品,為我省計量器具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勁技術支撐。

李惠:

請繼續提問。

三秦都市報記者:

您好,我是三秦都市報記者。剛剛您提到我省為服務重點產業發展,籌建了一批計量測試中心,請問我省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情況如何?

王西峰:

根據國務院《計量發展規劃(2013-2020年)》和省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計量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實施意見》部署,從2013年5月起,原國家質檢總局開始規劃批籌國家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按照總局部署要求,我省在組織動員相關計量技術機構和國有大中型企業積極申報國家級產業計量中心的同時,2015年底開始省級產業計量中心的規劃布局,并研究制定了《陜西省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規劃意見》和《陜西省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管理規定》(陜質監量〔2017〕29號)等指導性文件,為我國和我省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優化提供全產業鏈、全溯源鏈、全壽命周期并具前瞻性的計量測試技術服務。2019年經報請省政府同意由西高院申報的“國家輸配電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由航天六院申報的“國家航天動力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已榮獲國家總局批籌,2020年由西飛集團申報的“國家大中型運輸機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已列入國家規劃,目前我省國家級產業計量中心數量目前為西北第一、西部首位。同時,著眼我省傳統優勢產業、戰略新興產業計量需求,用實、用足、用活國家政策,先后批籌省計量院等8家單位共9個“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其中依托西高院籌建的“陜西省電力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陜西國華籌建的“陜西省能源化工產業計量測試中心”、陜西力源籌建的“陜西省建設工程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已完成考核驗收,掛牌運行。目前,以“國家輸配電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國家航天動力產業計量中心”、“國家大中型運輸機產業計量中心”等3個國家級產業計量中心為引領,以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壓力儀表等9個省級產業計量中心為支撐,以省計量院等5家省級計量器具型評實驗室為基石的全省產業計量測試服務集群架構已成,計量服務保障作用日益增強。

我就簡要介紹到這里,謝謝大家!

李惠:

請繼續提問。

華商報記者:

您好,我是華商報記者。請問,下一步陜西省將著重從哪些方面推進質量強省建設?

程剛:

謝謝您的提問。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定不移建設質量強國,《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質量強省建設愈發顯得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下一步我們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著重從以下方面推進質量強省建設。

一是加強統籌協調,合力推進質量強省工作。進一步完善“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質量工作格局,加強省質量強省委各成員單位工作協同,合力推進質量強省各項工作深入開展。指導地方開展質量強市、強縣活動,優化考核方式,加強市級政府質量工作督查考核,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質量強省、強企、強業活動。

二是持續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全面提升供給質量水平。全面貫徹省委、省政府《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部署要求,持續推進服務業質量提升專項行動,重點抓好制造業、建筑業、服務業及農產品質量提升,制定實施質量提升行動年度計劃,適時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情況檢查評估,推進質量提升行動廣泛、深入開展,促進質量供給水平全面提升。

三是積極推廣科學的質量管理模式和方法,不斷提升質量管理水平。深化實施首席質量官制度,完善質量激勵制度,持續開展陜西質量獎評選表彰,動員支持重點企業、組織參評中國質量獎,深入開展“卓越質量三秦行”活動,積極推廣獲獎企業和組織科學的質量管理模式和方法,示范帶動我省企業及相關企業和組織不斷提升質量管理水平。

四是宣傳質量文化,營造質量強省建設良好氛圍。組織開展“質量月”“中國品牌日”等活動,廣泛開展群眾性質量活動,大力宣傳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質量強省的方針政策以及質量文化。不斷豐富宣傳內容,講好陜西質量故事,弘揚工匠精神和企業家精神,樹立陜西質量形象,推動形成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人人關注質量的良好社會氛圍。

當然,我們也要持續抓好強化質量技術基礎、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等方面的工作,綜合施策,加快推進質量強省建設邁上更高層面。

李惠:

最后再提一個問題。

中國網記者:

您好,我是中國網記者。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是當前乃至“十四五”時期的主題,請問我省的標準化工作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王龍:

謝謝您的提問。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建設中,我們重點從七個方面來著手開展工作。

一是在現代農業方面。一方面加強頂層設計,提請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強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實施意見》,按照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總體要求,明確了到2022年我省農業農村標準化的發展目標和到2035年的遠景目標,并提出了9項具體任務。另一方面以推動我省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為重點,擴大標準供給,突出體系研制。例如,編制的《陜西省農業標準體系表》,其中收錄國家標準2262項,行業標準3170項,地方標準618項,成為我省農業生產、貿易、科研和管理的重要參考。

二是在農村綜合改革方面。我們以農村產業發展、規劃設計、建設管理、公共服務、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構建美麗鄉村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標準體系。相繼發布實施《美麗鄉村建設規范》等13項美麗鄉村建設和9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省級地方標準,并以此為引領,選拔培育89個省級標準化試點。

三是在生態文明方面。我們圍繞推進綠色生態城市建設,制定發布了海綿城市建設等10項系列地方標準。以污水處理、大氣污染污排放、揮發性有機物、施工場界揚塵排放為重點,制定發布相應領域省級地方標準28項,為我省打贏“藍天、碧水、凈土、青山”四大保衛戰奠定了基礎。

四是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圍繞高端裝備制造、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聯合11個省級部門研制并印發《陜西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標準體系表》。其中共分為30個子體系,收錄國際標準433項、國家標準1142項、行業標準2009項、地方標準248項,為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了支撐。

五是在民生服務方面。我們在健康養老、家政服務、物業服務等聯系民生最緊密、服務群眾最直接的重點領域著力加強標準體系研究,累計發布相應省級地方標準74項,百余家企事業單位通過試點驗收,在促進群眾享受均衡優質、公平普惠服務的同時,也為我省服務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借鑒。

六是在交通運輸方面。聯合省交通廳制定發布《陜西省交通運輸標準體系發展規劃》,為推動交通運輸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提供了依據。

七是在政務服務方面。我們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為突破口,出臺《加快推進全省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統籌推進全省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研制發布政務服務省級地方標準7項,選拔培育全省政務服務標準化試點單位13個。

下一步,我們將在鞏固已有成效的基礎上,認真研究我省標準化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積極適應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圍繞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進一步完善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推動、多元治理的標準化工作格局,結合“十四五”規劃研究、編制等工作,強化標準化建設,以高標準助力高技術創新,促進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推動高效能治理。

李惠:

再次感謝幾位發布人,也感謝與會的各位記者朋友。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