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決戰脫貧攻堅”系列發布會(第七場)

介紹陜西省健康扶貧工作情況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20-11-26 09:49


?

10月23日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楊聯昌,陜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健康促進處處長唐寶云出席,介紹陜西省健康扶貧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處長李惠主持。

李惠: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是“決戰脫貧攻堅”系列發布會的第七場。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楊聯昌先生,省衛生健康委健康促進處處長唐寶云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全省健康扶貧工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首先,請楊聯昌副主任介紹總體情況。

楊聯昌: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很高興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借此機會,我代表陜西省衛生健康委,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衛生健康工作的新聞界朋友們、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

下面,我介紹一下全省健康扶貧工作情況。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全省衛生健康系統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減存量控增量“兩手抓”的工作思路和基本醫療有保障“三個有”的目標標準,凝聚全系統力量盡銳出戰、攻堅克難,全省因病致貧戶從2016年的20.2萬戶減少到現在的2.01萬戶,為脫貧攻堅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聚焦有地方看病,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更加完善

會同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扶貧辦、省醫保局等部門聯合印發《陜西省解決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突出問題實施方案》,明確了我省基本醫療有保障的內涵和標準,成為指導健康扶貧工作的重要文件。以縣級醫院能力建設、“縣鄉一體、鄉村一體”機制建設和鄉村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為三大主攻方向,補短板、強弱項,持續改善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機構設施條件。2016年來,爭取中央預算內支持我省56個貧困縣衛生健康項目139個,中省累計投資共38.25億元。截至目前,我省已全部消除縣鄉村醫療機構和人員“空白點”。全省96家縣級公立綜合醫院全部達到二級醫院標準(56個貧困縣有58個);1540個鄉鎮衛生院(56個貧困縣有908個)、23747個村衛生室(56個貧困縣有13260個)全部達到基本標準。全省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中心、鄉鎮衛生院中醫館建設實現全覆蓋;2116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中,28個通過新建村衛生室提供服務,1715個由遷入地醫療衛生機構提供服務,373個通過鄉鎮衛生院派駐醫生或巡診提供服務。

二、聚焦有醫生看病,基層人才隊伍建設和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針對貧困地區基層醫療衛生人才總量不足、服務能力較弱的實際,通過加強人才綜合培養,深化醫療衛生對口幫扶等措施,推動優質資源下沉,極大緩解了貧困地區人才短缺問題,有效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在人才招聘方面,“十三五”期間,繼續實施為縣及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招聘醫學類本科生計劃,將貧困縣鄉鎮衛生院招聘學歷放寬到大專,給予每人一次性補助安家費3萬元,累計招聘8986人,20%安置到鄉鎮衛生院。2017-2019年為貧困縣鄉鎮衛生院招聘特崗全科醫生233人,為貧困縣培養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2549人,補充村醫2600余人。在人員培訓方面,累計培訓縣級醫療技術骨干4466人,開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6595人,全科醫生轉崗培訓10700人,培訓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村衛生室人員12000余人。全省全科醫生注冊數由2018年末的3691人增加到現在的7716人。采用5G新技術建成陜西省遠程醫療云平臺,全省所有村醫及以上人員全部接受政策業務培訓,累計培訓基層業務骨干11萬余人次。在對口幫扶方面,組織111家省際省內三級醫院對口幫扶112家縣級醫院,近三年來共派駐專家1668名,新建臨床???2個,開展新技術新業務972項,培訓醫務人員8.8萬人次,遠程會診6000多例。組織28家省市醫療和公共衛生機構,對11個深度貧困縣對口幫扶全覆蓋。聯合省扶貧辦和江蘇省衛生健康委,連續舉辦三屆全省醫療衛生幫扶體系建設擂臺賽,檢驗幫扶成效,提升幫扶水平。以綜合醫改為抓手,加強緊密型醫聯體建設,組建縣域醫共體74個、??坡撁?19個,遠程協作網67個,促進優質資源不斷下沉,貧困地區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

三、聚焦有制度保障看病,貧困人口就醫負擔明顯減輕

準確把握基本醫療有保障目標標準,配合醫保部門建立完善貧困人口醫療保障傾斜政策,城鄉居民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實現全覆蓋。落實財政資助貧困人口參加新農合和大病保險政策,省財政按照每人45元定額補貼,市縣補貼標準由市縣自行確定,剩余部分由貧困人口自己繳納。全國健康扶貧動態管理系統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9月底,全省累計救治貧困患者109.5萬人,住院合規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均達到80%以上。全面落實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先診療后付費,免交住院押金和“一站式”即時結算等政策,有效減輕貧困人口醫療費用負擔,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

四、聚焦精準分類施策,貧困人口健康水平不斷提高

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對癥下藥、精準滴灌的精準扶貧要求,完善貧困人口制度化的分類救治機制,推動健康扶貧精準落實到人到病。在大病專項救治方面,救治病種從2017年的7種擴大到2020年的30種,并按照“四定兩加強”原則(定臨床路徑、定定點醫院、定單病種費用、定報銷比例,加強責任落實、加強質量管理),實施專項救治。截止2020年9月底,全省累計確診30種大病貧困患者15.13萬例,已救治15.02萬例,救治率達到99.27%,實現了“應治盡治”。在慢病簽約服務方面,以鎮村基層醫務人員為主組成簽約醫師團隊,重點對患有原發性高血壓等4類疾病的貧困人口進行簽約服務,每年隨訪不少于四次;對患有腦血管病等6類慢性病的貧困人口發放健康教育處方,每年安排一次隨訪。結合我省實際將大骨節病等地方病重癥患者納入簽約服務范圍。截至2020年9月底,全省已累計簽約貧困慢病患者80.4萬人,做到了簽約一人、履約一人、做實一人。在健康危險因素防控方面,全面深化推進健康城市和健康機關、健康社區、健康村莊、健康學校、健康醫院、健康企業、健康軍營、健康家庭等8類健康細胞示范建設,推進貧困地區健康促進三年行動各項措施落地。堅持預防為主方針,實施重點傳染病專病專防行動,每個病種都成立專家組,做到提前研判、關口前移,10種專病專防傳染病突發起數下降50%以上。扎實開展地方病防治三年專項行動,落實改水、補碘等綜合防治措施,已累計救治各類患者10.6萬例。在全國率先免費開展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全省孕產婦死亡人數逐年下降,有效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5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全省衛生健康系統干部職工奮力拼搏,創新作為,用辛勤和智慧打造了陜西健康扶貧工作的一批品牌和亮點。我省健康扶貧“兩手抓”工作思路,得到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務院扶貧辦等有關部委充分肯定。醫療衛生幫扶作為陜西省脫貧攻堅“3+X”幫扶體系的重要內容,多次在全省及全國介紹經驗。省衛生健康委培育指導的健康扶貧鎮巴經驗,榮獲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是全國健康扶貧領域唯一獲獎單位。全國互聯網+健康扶貧首個試點在我省漢中市啟動,全國貧困人口慢病簽約服務現場推進會在鎮巴縣召開。省衛生健康委被國家衛健委通報表揚為“健康扶貧工作表現突出地區”,省衛生健康委2017-2019連續三年在省級“八辦三組”考核及全省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中評為優秀等次,2019-2020年連續兩年榮獲全省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我們將按照中省脫貧攻堅決策部署,扎實開展“對標補短”工作,不斷提高健康扶貧質量成色,堅決打贏健康扶貧收官戰,推進與健康陜西建設、深化醫改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機銜接,進一步鞏固健康扶貧成果,為陜西譜寫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提供更加堅實的健康保障。

李惠:

謝謝楊主任的介紹。

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之前請介紹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

西安晚報記者:

您好,我是西安晚報記者。剛才聽了楊主任介紹,近年來我省健康扶貧工作取得了決定性成績。請問衛生健康部門在推進健康扶貧工作中有哪些啟示?

楊聯昌:

健康扶貧是脫貧攻堅硬骨頭的“主攻方向”,能夠取得上述成績,歸功于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得益于各市縣、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協同推進,更離不開衛生健康系統干部職工的辛勤工作和無私奉獻。5年的健康扶貧實踐,為我們積累了彌足寶貴的經驗,總結起來主要有4點:

1.提高政治站位是根本。我們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以及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增強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把健康扶貧作為衛生健康系統最大的政治任務、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發展機遇,始終保持健康扶貧工作的正確方向。

2.解決突出問題是重點。健康扶貧涉及衛生健康工作的方方面面,專業性強,難度很大。只有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健康扶貧融入深化醫改和衛生健康工作全局,遵循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規律,供需兩側同時發力,救治預防雙管齊下,下大力氣補短板、強弱項,才能解決好基本醫療有保障和貧困地區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瓶頸和問題。

3.提升脫貧質量是關鍵。健康扶貧是保基本,不是大包大攬,只有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基本醫療有保障的內涵標準,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把確保貧困人口有地方看病、有醫生看病和有制度保障看病作為健康扶貧的基本遵循,因地制宜,實事求是,才能做到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確保脫貧的質量和成色。

4.構建大扶貧格局是保障。健康扶貧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將健康扶貧納入脫貧攻堅整體布局,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落實工作機制,依靠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相關部門的協同作戰,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和各類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才能真正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協作、上下聯動、合力攻堅的大扶貧格局,形成推動健康扶貧工作的強大合力。

李惠:

謝謝楊主任,請繼續提問。

中國網記者:

您好,我是中國網記者。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對脫貧攻堅帶來了一定難度,請問衛生健康系統是如何克服疫情影響,推進健康扶貧工作的?

唐寶云: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社會是一場嚴峻考驗,對我們衛生健康系統和健康扶貧工作更是一場大考。今年以來,在全力以赴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的同時,我們緊抓健康扶貧工作不放松,衛生健康服務不間斷,確保戰疫戰貧雙勝利。

一是抓統籌部署。年初疫情暴發之后,全省衛生健康系統集中力量投身疫情防控,在形勢趨于穩定的情況下,及時調整工作部署和力量,予2月28日就召開全省健康扶貧工作視頻會,明確2020年全省健康扶貧工作重點,堅持疫情防控、健康扶貧兩個戰場分兵作戰,雙線推進。針對疫情對落實大病救治和慢病簽約的不利影響,及時提出應對措施,確保健康扶貧工作有序推進。

二是抓質量提升。今年我們先后利用開展“一查一補兩落實”和“三排查三清零”、“對標補短”等活動,緊盯剩余脫貧任務和基本醫療有保障薄弱環節,全面對標對表,精準補齊短板,持續把健康扶貧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及時建立防止因病返貧致貧監測預警和幫扶機制,對脫貧監測戶12253戶37554人、邊緣戶11985戶35982人中的大病慢病患者及時落實針對性救治措施,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效。

三是抓督導落實。省衛生健康委多次召開黨組會、主任會和領導干部會,系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以及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多次召開健康扶貧工作調度會,開展經常性健康扶貧工作指導調研,特別是針對非貧困村衛生室建設、各類反饋問題整改、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后續醫療服務提供等難點問題,逐一破解,從而推動了健康扶貧政策、工作、責任“三落實”。

李惠:

謝謝唐處長,再提最后一個問題。

國際在線記者:

您好,我是國際在線記者。脫貧攻堅戰即將收官,請問下一步健康扶貧工作會有哪些變化?

楊聯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今年脫貧攻堅全面收官后,困擾發展的絕對貧困問題將得到歷史性解決,但推進減貧事業永遠在路上。下一步,我們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總體穩定,多措并舉鞏固脫貧成果,再接再厲推進健康扶貧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銜接。

一是持續鞏固健康扶貧成果。在國家確定的過渡期內,保持健康扶貧相關政策的總體穩定,按照“四個不摘”要求,繼續做好已脫貧人口健康扶貧等政策落實,大病慢病分類救治等政策逐步向全人群拓展。對監測戶和邊緣戶,持續完善因病致貧返貧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機制,防止出現因病返貧致貧。協同扶貧等部門,研究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

二是不斷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持續鞏固縣鎮村三級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成果,及時消除風險隱患。結合疫情防控暴露出的問題,補齊公共衛生服務短板。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和衛生人才隊伍、信息化建設,做實做細三級醫院對口幫扶。全面提升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三是推進健康扶貧和健康陜西建設、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機銜接。聚焦重點地區、重點人群、重點疾病,綜合施策,加快實施健康陜西17個專項行動。以健康村莊、健康家庭等8類健康細胞示范建設為載體,持續推進健康陜西建設。深入開展新時期愛國衛生運動,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樹立科學健康觀念,大力普及健康防病知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使貧困人口與全國人民同步邁入小康社會,過上美好生活。

李惠:

再次感謝楊聯昌副主任和唐寶云處長,也感謝與會的各位記者朋友。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