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打贏脫貧攻堅戰 共圓全面小康夢”系列發布會(第二場)

來源: 省政府新聞辦 發布時間: 2020-09-03 07:52

9月2日9時,陜西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寶雞市委副書記、市長惠進才先生,寶雞市委副書記吳鐵先生,寶雞市政府黨組成員、扶貧辦主任崔省強先生出席,介紹“鞏固提升脫貧成果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主持。

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大家早上好!

歡迎大家出席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陜西省“打贏脫貧攻堅戰 共圓全面小康夢”系列新聞發布會。

今天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寶雞市委副書記、市長惠進才先生,寶雞市委副書記吳鐵先生,寶雞市政府黨組成員、扶貧辦主任崔省強先生,請他們圍繞“鞏固提升脫貧成果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介紹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惠進才市長作介紹。

寶雞市委副書記、市長惠進才:

同志們,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興有機會向大家匯報寶雞脫貧攻堅工作。在此,我謹代表寶雞市委、市政府,對社會各界朋友長期以來對寶雞扶貧事業的關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寶雞有5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麟游縣、隴縣、千陽縣、扶風縣為六盤山片區,太白縣為秦巴山片區,其中,麟游縣、隴縣、太白縣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其余8個縣區也都有扶貧開發任務。2014年,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5萬人,貧困村521個,貧困發生率20.22%。

戰勝貧困,是寶雞人民長期以來的不懈追求。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全市上下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關于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第一民生工程,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聚焦“六個精準”、推進“八個一批”,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狠下“繡花”功夫,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決定性成果,2018年在全省率先實現所有貧困縣脫貧摘帽,2019年底,521個貧困村也全部退出,貧困人口由55萬人減少到2.03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09%,2018、2019連續兩年在全省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中被評為優秀等次,2019年位居全省第一名,陳倉大地處處煥發出自強自立、脫貧致富的勃勃生機。

一是盡銳出戰,堅決扛起政治責任

市上成立由市委書記、市長任組長的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下設14個專項工作組,建立責任、政策、投入、動員、監督、考核“六大體系”,夯實市級統籌協調、縣級主體責任、鎮級組織實施、村級全面落實四級責任,形成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工作局面。全市1152個部門單位參與包村扶貧,749支駐村工作隊、2452名干部開展駐村扶貧,4.8萬名黨員干部結對幫扶15.8萬貧困戶。5年來共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46.43億元,5個貧困縣整合涉農資金50.72億元。特別是今年以來,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出臺在大戰大考中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十條措施”,激勵廣大干部在脫貧攻堅一線提升能力、建功立業。

二是促進增收,不斷增強發展能力

始終把促進群眾增收作為脫貧攻堅的主抓手,以產業發展為支撐,穩定就業為基礎,金融服務為保障,確保貧困群眾真脫貧、能致富。狠抓產業扶貧。寶雞蘋果面積達到132萬畝,獼猴桃面積占全國1/4,奶牛、奶山羊存欄占全省1/3,我們依托產業優勢,探索推行“嵌入式”產業扶貧模式,通過“搭載式”“菜單式”“互助組”等利益聯結形式,將貧困戶嵌入產業發展鏈條。累計建成“嵌入式”產業扶貧示范基地285個,帶貧益貧合作社1035個、現代農業園區207個,6.29萬戶貧困群眾從中受益,實現了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中長期產業全覆蓋。狠抓就業扶貧。堅持就業圍著脫貧轉、崗位跟著群眾走的思路,構建“政策扶持、精準幫扶、輸出轉移、扶能強技、基地吸納、公崗托底”的全鏈條就業扶貧體系,累計開發公益類崗位1.87萬個,轉移就業21.2萬人,靈活就業1.8萬人,自主創業1983人,實現了全市有就業意愿的貧困戶家庭勞動力至少一人就業。寶雞“技能+”培訓模式獲評全球最佳減貧案例。狠抓金融扶貧。全面落實扶貧小額信貸政策,發放扶貧小額貸款2.86萬戶13.97億元,貧困地區金融服務質量明顯提升。發揮村級扶貧互助資金作用,發展村級扶貧互助資金協會417個,資金總額2.35億元,入會貧困戶4.9萬戶,發放借款2.14億元,有效保障了貧困戶產業發展資金需求。

三是補足短板,共建共享發展成果

切實加強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管護,公共服務水平大幅提升。鄉村道路建設明顯改善。農村公路進村“最后一公里”項目完成投資40億元,建成通村公路8856.8公里,65.92萬戶群眾門前道路得到硬化,硬化覆蓋率93.8%,農村群眾“出村穿皮鞋、進村穿泥鞋”的困境徹底改變。群眾住房條件明顯改善。大力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建設集中安置點143個,易地扶貧搬遷群眾7501戶28132人,配套建設產業園147個、社區工廠24個,搬遷人口轉移就業13475人,徹底斬斷了“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窮根。同時,全面排查農村住房安全問題,完成農村危房就地改造10872戶,所有貧困戶均住上了安全住房。農村飲水保障明顯改善。建成飲水工程1243個,全市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9.56%,開展飲水安全設施建設和改造提升工程,完成投資11億元,農村安全飲水全部達標。電力網絡覆蓋明顯改善。2015年,全市還有4.1萬戶14.8萬人的用電存在問題,259個村沒有通動力電。通過實施貧困地區農網改造升級和網絡建設工程,以及國家光伏扶貧項目的配套建設,1158個行政村實現了村村通動力電和網絡全覆蓋,所有貧困群眾用上了放心電?;A設施管理明顯改善。破解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產權不清、責任不明、管護缺失難題,制定出臺《關于加強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理助力脫貧攻堅的意見》,探索建立了農村公共基礎設施“1+7”物業式管理辦法,2018年以來,市縣兩級財政共投入管護資金2億元,開發崗位7497個,選聘貧困群眾4877人,既提升了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水平,又拓寬了貧困群眾就業渠道。這一做法被《人民日報》刊載。

四是落細政策,群眾得到更多實惠

精準落實教育扶貧、健康扶貧、政策兜底等扶貧政策,不斷滿足廣大貧困群眾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需求。教育扶貧應助盡助。落實縣區長、教育局長、鎮長、村長、校長、家長、師長“七長責任制”等10項控輟保學制度,堅持“摸清家底、夯實責任、動態管理”,近三年發放貧困家庭學生資助金1.2億元,全市無一人因貧輟學,城鄉教育滿意度、升學率走在全省前列。健康扶貧應補盡補。筑牢貧困人口新農合、大病保險、大病補充保險、民政救助“四重醫療保障”,實施“一站式”結算服務,破解百姓看病難、看病貴難題。累計核實救治貧困患者14.8萬人,對1.7萬患有30種大病貧困患者實施專項救治,對10.3萬慢病貧困患者開展簽約服務;累計報銷貧困人口醫療費用21.77億元,減輕患者負擔8.1億元,貧困人口政策內醫療費用報銷比例達到80%以上。兜底保障應保盡保。因人施策、因戶施保,制訂完善農村低保、特困供養、殘疾人補貼等一系列政策。累計發放農村低保金7.9億元,受益人口6.2萬人,發放臨時救助金1.5億元,受益貧困群眾10.39萬人次。困難群眾剛性大額支出納入低保的做法入選民政部社會救助領域十佳創新實踐案例。

五是凝聚合力,社會幫扶溫暖民心

堅持專項幫扶、行業幫扶和社會幫扶相結合,最大限度促進扶貧資源向貧困地區有序流動。扶貧協作共同發力。徐州作為寶雞東西部扶貧協作結對幫扶的“好兄弟”,按照“優勢互補、長期合作、聚焦扶貧、實現共贏”的原則,堅持每年互訪,徐州27名掛職干部、400人次專業技術人員來到寶雞參與扶貧,共實施扶貧協作項目112個,輻射帶動了全市5萬多貧困人口。行業幫扶各盡其力。建立國企、高校、醫院三大幫扶體系。3家中央單位累計實施幫扶項目49個,投入資金3023萬元。9家省屬國有企業完成投資6.42億元。省屬15所高校與12個縣區密切合作,開展技術培訓、捐款捐物、采購農產品助農脫貧。省市6個三級醫院對口幫扶5個貧困摘帽縣,派駐幫扶人員309人,有效提升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保障能力。社會扶貧愛心助力。深入開展“百家社會組織進百村扶千戶”活動,引導社會組織發揮自身專長和優勢,通過產業就業、項目到戶、人才智力、資金信貸、志愿愛心、文化扶志“六幫”方式,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全市442家社會組織與267個貧困村結對幫扶,累計投入扶貧款物1億多元,受益貧困人口14.2萬人次。

六是扶志扶智,內生動力持續增加

按照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的要求,不斷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學習培訓提升能力。加大貧困群眾實用技能培訓力度,增強群眾自我發展能力,提升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能力,近年來累計開展貧困群眾技能培訓2.98萬人次,培養致富帶頭人2130個,帶動了產業發展和就業增收,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典型示范增強動力。市、縣區每年評選表彰一批脫貧攻堅先進典型,調動廣大扶貧干部工作積極性,激發貧困群眾戰勝貧困的信心和斗志。扶風縣王喜玲榮獲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受到中央領導接見,在先進榜樣帶動下,全市涌現出了一批“喜玲式”脫貧致富典型。宣傳教育激發活力。全面推廣“扶志六法”,積極開展脫貧攻堅典型宣傳、扶貧扶志文化下鄉演出、“四好教育”等活動,強化正向激勵,讓“自主脫貧、我要脫貧”成為貧困群眾的愿景向往和實際行動。

七是鞏固成果,實施十大提升行動

圍繞脫貧攻堅“怎么鞏固”“如何提升”,寶雞積極探索實踐,全面實施了產業脫貧增效富民、就業創業穩定增收、易地搬遷安居樂業、教育扶貧陽光助學、健康扶貧貼心惠民、兜底保障織網暖心、扶貧資產規范管理、金融扶貧持續跟進、基礎設施共管共享、組織領導長效推進十大提升行動,并將其納入“十四五”規劃、鄉村振興戰略、年度目標任務、目標責任考核和日常督查檢查,進行統籌謀劃,重點安排部署。同時,加強預警監測和動態幫扶,緊盯脫貧監測戶、邊緣戶等重點對象,實行“四支隊伍”實時監測和重點行業部門“雙線”監測,及時跟進落實幫扶措施,確保小康路上一個也不掉隊。

各位朋友,寶雞脫貧攻堅取得的成果,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英明決策、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的結果,也是中國扶貧方案和中國奇跡的見證和縮影。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我們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鼓作氣,高質量完成剩余貧困人口脫貧任務,確保脫貧監測人口不返貧、貧困邊緣人口不致貧,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收官戰,奮力譜寫新時代寶雞追趕超越新篇章,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與全國人民一道同步邁進全面小康。

“看中國、來寶雞”。真誠希望社會各界一如既往的關心寶雞扶貧、支持寶雞發展,常來寶雞,觀周風秦韻,尋文明祖脈,游自然山水,品嘗扶貧農特產品,分享貧困群眾的脫貧喜悅。

謝謝大家!

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謝謝惠市長的介紹。

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之前請介紹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

國際在線記者:

謝謝主持人,我是國際在線記者。據了解,近年來,寶雞市以“十大提升行動”為抓手,在提高脫貧質量、鞏固脫貧成果上做了積極探索。請吳書記介紹一下這方面有關情況及成效?

寶雞市委副書記吳鐵:

近年來,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防止返貧和繼續攻堅同樣重要”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一手抓脫貧,一手抓鞏固,按照“解難、疏堵、降風險,補短、強弱、提質量,鞏固、提升、建機制”的工作思路,超前謀劃、系統思考、一體推進,全面實施提高脫貧質量鞏固脫貧成果接續推進“十大提升行動”,即產業脫貧增效富民、就業創業穩定增收、易地搬遷安居樂業、教育扶貧陽光助學、健康扶貧貼心惠民、兜底保障織網暖心、扶貧資產規范管理、金融扶貧持續跟進、基礎設施共管共享、組織領導長效推進等十大提升行動。主要做法是:

一、立足“固本”保增收。發展產業帶增收,全市建成“嵌入式”產業脫貧示范基地285個、合作社1035個、現代農業園區207個,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實現了村村有產業、戶戶能增收。穩定就業促增收,構建輸出轉移、基地吸納、公崗對接、創業帶動多元化就業渠道,實現了“零就業”貧困家庭動態清零。強化金融助增收,全面落實扶貧小額信貸政策,全市扶貧小額信貸歷年累計發放貸款2.85萬戶13.84億元,為貧困群眾發展產業提供資金保障。

二、注重“惠民”強保障。依托教育扶貧拔窮根,嚴格落實控輟保學制度,深入推進城鄉教育聯盟,全面提高貧困地區教育均等化水平。落實健康扶貧惠民生,全力推進基本醫療保險政策落實,加強縣級公立醫院醫聯體、醫共體建設,實現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強化兜底保障守底線,高度關注老、弱、病、殘等特殊困難群體,制訂完善農村低保、特困供養、殘疾人補貼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實行政策疊加、綜合施策,著力解決好難中之難、困中之困的問題。

三、突出“強基”抓管理。在扶貧資產上強化“管”,加強扶貧資產規范管理,保證扶貧資產保值增值,持續發揮效用。在基礎設施上注重“護”,建立基礎設施“1+7”管護機制,投入管護資金2億元,開發崗位7497個,選聘貧困群眾4877名,既解決了貧困群眾就業問題,又提升了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水平。在易地扶貧搬遷上突出“扶”,在全市143個集中安置點配套建設產業園147個、社區工廠24個,實現了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四、著眼“長效”建機制。建立了“四不摘”、預警監測和幫扶、長效推進落實等工作機制,將“十大提升行動”納入“十四五”規劃、鄉村振興戰略、年度目標任務、目標責任考核、日常督查檢查,專班常態化推進。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推進“十大提升行動”,鞏固脫貧成果,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讓一戶一人掉隊。最近,我們還通過召開現場推進會等形式,組織縣區和部門進行現場觀摩,相互交流,把“十大提升行動”向深入推進,提升脫貧攻堅成效和質量。

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請繼續提問。

中國報道雜志記者:

謝謝主持人,我是中國報道雜志記者。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貧困群眾就業形勢不容樂觀。請問,寶雞市在應對疫情影響、穩崗就業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什么?

寶雞市政府黨組成員、扶貧辦主任崔省強:

產業就業是脫貧治本之策,今年以來,我們立足克服疫情影響,穩崗穩就業促增收,堅持“一對一”精準幫扶,實現“戰疫”“戰貧”兩不誤,確保全面完成脫貧攻堅各項任務圓滿收官,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有序輸出穩就業。疫情常態化防控以來,我們快速響應、上下聯動,積極推進返崗復工。開發應用“寶雞就業”、“秦云就業”等APP,搭建人崗對接平臺。積極協助返崗人員辦理相關出行手續,統一專用標識、配發防護用品、專人帶隊護送。為務工人員開通“點對點、一站式”定制化包車服務,共組織353車次,輸出勞動力5338人,其中貧困勞動力1377人。

二是援企紓困穩崗位。用足用好“免、減、緩、返、補”等利好政策,共計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費7.58億元,發放穩崗返還資金3.28億元,兌現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交通補貼、創業補貼等各類就業創業補貼2.18萬人次、1848.9萬元,穩住企業、穩住崗位、穩住貧困勞動力。

三是強化培訓提能力。大力實施“技能+”培訓模式,健全培訓運行、管理和補貼機制,加大縣校合作,實施線上、線下菜單式培訓,著力提高貧困人口就業穩定性。

四是開發崗位擴就業。通過實施“四個一批”,即狠抓項目產業增加一批,送崗上門轉移一批,培育村鎮工廠吸納一批,擴大公益崗位兜底一批,增加就業崗位,拓展就業空間。

截至目前,全市建檔立卡有勞動能力貧困人口實現轉移就業21.18萬人,靈活就業1.81萬人,自主創業1983人,農業就業4.85萬人,有勞動力的貧困戶實現至少一人就業。下一步,圍繞穩崗就業,主要做好三項工作:

一是建立穩崗就業工作機制。全面落實就業實名制登記和“一對一”幫扶責任,通過徐寶勞務協作、國有企業吸納、增設公益崗位等渠道,促進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

二是大力拓展就業崗位。組織貧困勞動力靈活就業,支持扶貧龍頭企業、社區工廠和本地企業、扶貧項目等優先使用貧困勞動力。

三是扎實做好返鄉貧困勞動力的就業服務。及時提供就業介紹、崗位推薦等服務,全面落實就業政策,優先幫助轉崗就業,積極發揮公益崗位兜底作用,全力確保有勞動能力、有就業意愿的貧困勞動力全部實現穩定就業。

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請繼續提問。

香港商報記者:

您好,我是香港商報記者。脫貧攻堅以來,投入的扶貧資金形成了大量的扶貧資產,貧困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根本改善。請問崔主任,寶雞市在加強扶貧資產管理、提高扶貧資產使用效益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

寶雞市政府黨組成員、扶貧辦主任崔省強: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這個問題提的非常好。我市2016—2019年四年間,共投入各類扶貧資金117.1億元,形成資產83.7億元,其中公益性資產41.4億元,經營性資產17.1億元,到戶資產25.2億元。為了全面摸清脫貧攻堅以來國家大量高強度投資形成的扶貧資產底數,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去年以來,寶雞市按照“依法依規、統籌結合、民主管理、公開透明”思路,通過外出學習調研、試點先行等方式,積極探索扶貧資產規范化管理。今天,全省扶貧資產管理工作現場會在我市扶風縣召開,學習推廣寶雞經驗。我們主要的做法:

一是摸清資產底數。對2016年以來各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財政涉農統籌整合資金、行業扶貧資金、蘇陜扶貧協作資金和社會扶貧資金等投入脫貧攻堅的資金形成的資產進行全面摸底,建立縣、鎮、村三級扶貧資產臺賬。

二是明晰產權歸屬。按經營性扶貧資產、公益性扶貧資產和到戶類扶貧資產進行分類,明確權屬。到村項目形成的經營性扶貧資產和公益性扶貧資產,產權歸屬村集體經濟組織;到戶類扶貧資產歸屬農戶。

三是加強規范管理。村級經營性扶貧資產,由村委會或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采取多種形式自主管理經營。對公益性扶貧資產,納入寶雞市“1+7”農村基礎設施管護范圍,推進物業化管理,落實管護人員、管護責任和管護經費。到戶扶貧資產,由貧困戶自主經營。

四是完善分配機制。依據扶貧資產管理章程規定和當年收益情況合理確定分配比例,原則上30%用于壯大村集體經濟,70%用于分紅。資產收益實行差異化分配,堅持按勞分配與按貧分配相結合,不搞平均主義,杜絕“一股了之”、“一分了之”。

五是嚴格資產處置。建立村級扶貧資產處置制度,資產處置必須以資產保值增值為目的,明確處置程序和方式,扶貧資產處置收入歸村集體所有,繼續用于扶貧項目建設。資產清查、評估、處置資金使用情況,通過網站、公開欄等方式進行公告公示。

六是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各級政府及行業部門對扶貧資產負監管責任。實行行業部門按照職責,橫向統籌抓推進,縣、鎮、村三級按照責任,縱向協作抓落實的網格化管理。

七是強化考核監督。將扶貧資產管理工作納入各縣區、各行業部門“鄉村振興”戰略、日常督查考核、年度目標任務、目標責任考核范圍,與重點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建立起責任明確、分工協作、保障有力的長效機制。

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最后一個問題。

陜西日報記者:

謝謝主持人,我是陜西日報記者。請問崔主任,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寶雞在建立健全監測預警和防止返貧方面有什么好做法,具體工作中有沒有遇到什么難點?

寶雞市政府黨組成員、扶貧辦主任崔省強:

近年來,我們堅持“一手抓提高質量促脫貧、一手抓鞏固成果防返貧”,在全省率先實施“雙線”監測、“四步”推進、“六訪”預警、分類幫扶、跟蹤提醒、動態銷號機制,推進防返貧監測和幫扶工作有效開展。全市年初認定的監測對象3913戶12696人,其中邊緣易致貧2009戶6692人,脫貧不穩定戶1904戶6004人,通過實施產業就業促增收、落實保障減支出、扶志扶智強后勁等措施,持續提高脫貧質量,鞏固脫貧成果。目前,已消除返貧風險2958戶9498人。

但寶雞市農業人口基數大,部分貧困人口脫貧后因病或因突發事件,存在一定的致貧返貧風險,特別是受今年疫情和洪澇災害影響,造成了一些新的致貧返貧風險點,加之風險排查對象多、范圍廣,給監測及防返貧工作帶來一定困難。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中省要求,進一步把好預警監測防返貧關口,及時梳理風險點,圍繞三大類29項致貧返貧風險點,加大排查力度,落實幫扶責任,確保所有監測預警對象有人管、措施落得實、風險及時消除。

一是加強監測預警。健全村組監測信息員隊伍,落實“六必訪”責任,發現一戶、研判一戶、納入一戶。

二是加強精準幫扶。對監測戶和邊緣戶采取四支隊伍集中幫,行業部門支持幫,產業就業、兜底保障多措并舉,因戶因人施策,消除返貧致貧風險,實現穩定脫貧。

三是加強動態管理。用好信息系統,實現幫扶、納入、退出動態管理,有進有出,精準管理,年底前全部實現清零。

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感謝幾位發布人,也感謝各位記者朋友。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