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集中治理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加強誠信體系建設情況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20-07-27 08:33
7月24日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陳曉東先生,陜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勞動監察局局長韓西林先生,陜西省財政廳正處級財政監察專員晁育峰先生,陜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建筑市場監管處處長張丹先生出席,介紹集中治理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加強誠信體系建設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主持。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誠信是現代市場經濟的基石,是政府取信于民的基礎,是企業發展的生命,是個人立身的根本。為了集中治理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我省制定出臺了一系列具體文件,采取有效措施,扎實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為了讓大家了解有關情況,今天我們邀請到省人社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陳曉東先生,省人社廳勞動監察局局長韓西林先生,省財政廳正處級財政監察專員晁育峰先生,省住建廳建筑市場監管處處長張丹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集中治理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加強誠信體系建設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下面,首先請陳曉東副廳長介紹有關情況。
陜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陳曉東:
各位記者朋友,上午好,首先,感謝媒體長期以來對人社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下面,我簡要介紹勞動監察、社會保險、人事考試等方面開展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工作的一些情況。
一、建立健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制度體系
近年來,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意見》《關于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精神,在勞動用工領域扎實推進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相關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
2016年以來,相繼印發實施了《陜西省企業勞動保障守法誠信等級評價實施辦法》(陜人社發〔2016〕48號),《關于貫徹落實<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辦法>的實施意見》(陜人社函〔2017〕147號),《貫徹落實<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管理暫行辦法>實施意見》(陜人社發〔2017〕53號)和《關于進一步做好拖欠農民工工資違法行為社會公布及聯合懲戒工作的通知》(陜人社函〔2018〕704號)。這些制度的建立,為全省各級人社部門開展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工作提供了制度依據和工作規范。
二、扎實推進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制度落實落地
1.企業勞動保障守法誠信等級評價制度落實情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和管轄權限,市、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對轄區內企業勞動保障守法誠信情況每年進行一次評價,評價結果分為ABC三個等級。對評價為A級的企業,在減少日常檢查頻次的基礎上,可直接出具各類確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書面材料;對評價為C級的企業,列入重點監察,直接約談企業負責人和相關責任人。2019年,全省共評價A級企業83878戶,C級企業690戶。從今年起,我們將逐步推廣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系統評價的做法,進一步提高企業勞動保障守法誠信等級評價的質量和效率。
2.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制度落實情況。市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將本轄區內符合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7種情形的案件,每季度向社會公布一次。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每半年向社會公布一次全省重大勞動保障違法案件。2017年以來,全省累計向社會公布重大違法案件396件,其中,2019年公布103件,今年上半年公布33件。
3.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管理制度落實情況。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依規將符合認定情形的有關單位和責任人,納入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管理。2018年以來,全省累計認定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信息147條,其中2019年認定80條,今年上半年認定并公布28條。
4.違法失信“黑名單”聯合懲戒制度落實情況。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將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信息,及時推送共享至同級信用管理部門信用信息平臺,其他相關部門依據《關于對嚴重拖欠農民工工資用人單位及其有關人員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和《陜西省違法失信“黑名單”信息共享和聯合懲戒辦法》,對列入拖欠農民工工資失信聯合懲戒對象依法依規實施聯合懲戒,在政府資金支持、政府采購、招投標、施工許可、履約擔保、資質審核、融資貸款、市場準入、稅收優惠、評優評先、交通出行等方面予以限制,形成了全省“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懲治格局。
從近幾年的執法實踐看,“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良好氛圍已經在我省初步形成,違法案件數、涉及人數和涉及金額連續三年下降,為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維護社會大局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全面貫徹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助推守法誠信建設
為進一步加強對全省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的組織領導,維護廣大農民工合法權益,2019年10月,省政府成立由常務副省長梁桂同志任組長,25個省級部門組成的省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全省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去年12月,國務院頒布《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國務院令第724號)(以下簡稱《條例》),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稐l例》是我國第一部保障農民工工資權益的專門性法規,彰顯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根治欠薪工作的高度重視,為維護農民工工資報酬權益提供了制度支撐和法律依據?!稐l例》第七條明確了相關職能部門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組織對拖欠農民工工資失信聯合懲戒對象依法依規予以限制和懲戒的責任;第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條分別對開展信用監管工作作出具體規定。省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結合《條例》實施制定印發了2020年工作要點,省人社廳印發了《陜西省貫徹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實施方案》等文件,為全省進一步規范企業用工行為,治理欠薪失信突出問題,特別是根治欠薪問題,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依據。
四、統籌推進人社領域各項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工作
在社會保險方面,按照我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求,及時將失業保險系統與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無縫對接,實現對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自動比對、自動懲戒。通過全省“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推送社會保障卡參保人員信息2700萬條,信息互通不斷加強,工作基礎不斷夯實,為各單位查詢使用信用信息,參與社會信用監督提供了服務支撐。在人事考試方面,從2019年開始,全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公告明確將失信被執行人列入不得報考的人員范圍。在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網上報名前,調取18至35周歲符合報考年齡范圍的失信人員信息,通過嵌入聯合懲戒模塊,將這些人員信息與人事考試報名系統對接,失信被執行人網上報名時,系統自動比對、自動攔截,從源頭上限制失信被執行人參加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同時在人社部門組織的各類人事考試中,實行信用承諾制,對審查發現的失信被執行人直接取消考試資格,對在考試中嚴重違紀人員記入考試誠信檔案庫,有效維護了社會公平公正。近年來,我省公務員考試錄用違紀違規記入誠信檔案庫人數853人,專業技術人員考試違紀違規記入誠信檔案庫人數3500人。
下一步,我們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的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在勞動監察方面,狠抓企業勞動保障守法誠信等級評價、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和拖欠工資“黑名單”管理等制度的落實落地;在人事考試方面,加快推動信用信息歸集,加強信用信息的互聯共享;在社會保險方面,按照人社部統一部署,建立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人名單管理制度,對嚴重失信人實施跨部門聯合懲戒,重點打擊惡意騙保、欺詐冒領、惡意泄露參保人員信息等行為,積極推動我省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良好社會氛圍。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介紹就到這里。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前請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西部網記者:
您好,我是西部網記者。近年來,我省房建市政工程建設領域在治理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上有哪些具體的做法?
陜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建筑市場監管處處長張丹:
近年來,我省在住建領域認真貫徹落實中省關于根治農民工工資拖欠的相關決策部署,以強化信息化管理為手段,不斷轉變監管方式,強化建筑市場信用體系建設,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建設領域發生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數量逐年下降,有力地維護了農民工合法權益,建設行業外出農民工就業連續三年占全省外出農民工總數的21%以上,居各行業之首。
一、以改革創新推動農民工工資支付源頭治理
全省各級住建主管部門扎實開展建筑勞務用工制度改革,取消勞務企業資質,鼓勵發展專業作業企業,積極推進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指導各地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在建工程項目進入建筑工人管理服務信息平臺上線運行,為保證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奠定基礎。截止6月底,全省建筑工人管理服務信息平臺在場工人總數達42萬余人。
二、以健全制度推動農民工工資支付得到有效保障
各級住建主管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建筑市場信用管理暫行辦法》《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辦法(試行)》,加速促進農民工實名制管理、農民工工資專用帳戶、農民工工資保證金、設立維權信息告示牌等制度在我省建設工程項目上落地見效,使農民工在入場、考勤、工資發放等環節全過程有實錄,確保農民工不再“憂薪”。
三、以強化日常督辦推動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及時解決
各級住建主管部門堅持常態化信息收集、問題預警,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銷號一起,切實把功夫下在平時,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防止欠薪隱患積壓。2019年,各級建設行業主管部門協助人社部門查處欠薪案件125起,住建部門查處案件23起。去年,約談有嚴重拖欠行為的建筑企業,并在全省建筑業領域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電視電話會議上做檢查,實施信用懲戒,取消其當年在陜所有工程項目的評優評先資格,對全省建筑企業起到了警示作用。
四、以信用共享推動治理農民工工資拖欠聯合懲戒
多年來,全省住建主管部門不斷加強建筑市場信用體系建設,被人社部門列入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和重大勞動保障違法案件涉及住建領域的企業(個人),通過信息共享實行聯合懲戒,對涉事企業(個人)在資質許可、招標投標、市場準入、評優評先、試點示范等方面給予懲戒和限制,依規共享至部、省建筑市場監管與信用信息一體化平臺和信用中國(陜西),切實營造不能欠、不敢欠、“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市場環境。今年上半年19家建筑企業(個人)因拖欠農民工工資被列入“黑名單”,依法向社會公布9起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的典型案例。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請繼續提問。
華商報記者:
您好,我是華商報記者。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能否介紹一下加強企業信用監管對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所起的積極作用,有沒有明顯的成效?謝謝!
陜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勞動監察局局長韓西林: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也感謝您對根治欠薪工作的關注和支持。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的頒布、施行,彰顯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根治欠薪工作的高度重視,開啟了依法治理欠薪頑疾的新階段,也為進一步規范企業用工行為,治理欠薪失信突出問題,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支撐和法律保障。
《條例》共七章64條,其中對開展信用監管工作的規定有4條,分別是第七條、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第四十九條。
例如《條例》第四十七條規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用人單位及相關責任人勞動保障守法誠信檔案,對用人單位開展守法誠信等級評價。用人單位有嚴重拖欠農民工工資違法行為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向社會公布,必要時可以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等形式向媒體公開曝光。
今年6月24日省人社廳向社會公布了2020年第二批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和第二批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信息,就是按照《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有關規定實施的。
另外,《條例》第四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拖欠農民工工資,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影響的,有關部門應當將該用人單位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列入拖欠農民工工資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在政府資金支持、政府采購、招投標、融資貸款、市場準入、稅收優惠、評優評先、交通出行等方面依法依規予以限制。
從我們了解的情況看,全省人社系統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在加強企業信用監管方面已經形成共識。企業守法誠信等級評價、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和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工作扎實有序開展,特別是“黑名單”管理工作對于打擊惡意欠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從2017年開始,全省辦結欠薪案件涉及的人數和金額逐年下降。2019年全省共辦結欠薪案件1184件,為8347名農民工追發工資等待遇1.05億元,欠薪人數和金額同比分別下降了61%和47%。全省勞動用工領域“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良好氛圍初步形成。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繼續加大落實企業勞動保障守法誠信等級評價制度、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制度、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管理制度,以及違法失信對象聯合懲戒工作力度,充分發揮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在根治欠薪方面的重要作用。強化根治欠薪源頭治理、系統治理,促使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濃厚氛圍。
這個問題就回答到這里。謝謝!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最后一個問題。
人民日報海外網記者:
您好,我是人民日報海外網記者。近年來,我省在“加強政府投資工程項目資金監管,按規定及時撥付財政資金,從源頭上預防因拖欠工程款導致的欠薪”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陜西省財政廳正處級財政監察專員晁育峰:
感謝這位記者對政府投資工程領域的關注,我結合財政部門對這個問題予以簡單介紹。
近年來,我廳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職責分工,扎實開展省級政府部門清欠工作,督促相關部門按期完成清欠任務,有力維護了農民工合法權益。同時,嚴格按照預算法、政府投資條例等有關規定,收到主管部門的投資計劃后,及時下達預算、足額撥付資金。
一是會同省人社廳制定了《省級償債準備金保障農民工工資應急周轉辦法》,省級償債準備金用于應對各級政府拖欠農民工工資,可能引發或已經引發的群體性事件。省級先墊付,再由各級相關部門償還。2019年省級償債準備金26億元,2020年增加到33.5億元,通過管好用好應急周轉資金,擴大省級償債準備金使用范圍,增加用于保障農民工工資應急周轉資金。
二是督促各相關主管部門加快下達投資類專項資金計劃。為了加快投資類專項資金的預算執行進度,省財政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投資類專項資金預算執行進度的函》,要求有關省級部門加快專項資金項目審核進度,加緊下達投資計劃,加強政府投資項目監管,密切跟蹤已安排資金項目實施進度,督促項目單位加快項目實施,盡快形成實物工程量,充分發揮財政投資的帶動作用。
三是省財政加快預算下達和資金撥付進度。收到省發改委的投資計劃后,省財政廳及時下達省級基本建設專項資金預算,并撥付資金。2019年,省財政廳共下達撥付省級基建資金36億元,重點用于支持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重大事項、優先保障續建項目收尾、加快推進省本級基礎設施改造及信息化建設、落實中央預算內投資省級配套。
四是制定了基建資金管理辦法。為了加強省級基本建設專項資金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2018年省發改委上報省政府批準后,出臺了《省級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計劃和項目管理辦法》。2019年,省財政廳制定了《省級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管理辦法》。這些制度辦法的出臺,為根治欠薪問題,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下一步,省財政廳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工作責任心和主動性,按照職責分工,根據省級主管部門下達的政府投資計劃,及時足額下達撥付資金,切實做好根治欠薪工作。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