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陜西舉辦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三周年改革創新成果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20-04-09 14:44

4月9日上午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辦公室副主任翟北秦先生出席,介紹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三周年改革創新成果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主持。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2017年4月1日,中國(陜西)自貿區揭牌。3年來,陜西自貿區不斷改革創新,取得了積極進展。從今天開始,我們舉辦“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三周年改革創新成果”系列新聞發布會。今天是第一場,我們邀請到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辦公室副主任翟北秦先生,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翟北秦副主任介紹情況。

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辦公室副主任翟北秦:

女士們、先生們,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謝大家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下面,我代表省自貿辦通報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三年來的改革創新成果。

2017年4月1日,陜西自貿試驗區正式揭牌。三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省自貿試驗區建設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扣黨中央、國務院賦予自貿試驗區的戰略定位,在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強化系統性集成性制度創新、加快外向型產業聚集等方面,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形成了一系列創新成果。三年來,總體方案明確的165項試點任務基本完成,累計形成創新案例370個,其中16項創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或得到國務院和相關部委通報表揚,53項改革創新成果在全省復制推廣。我從四個方面介紹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情況。

一、以“放管服”改革為抓手,優化營商環境取得新突破

一是改革創新管理方式,由便利管理主體向便利市場主體轉變。將229項省級行政管理事項下放(委托)自貿試驗區辦理,100項“證照分離”改革任務在區內全面落實。推行商務秘書和“集群注冊”服務,登記辦結時限縮短至3個工作日以內。推廣“24小時自助信包箱”服務模式、“人臉識別”微警認證、全城通“港”速遞服務,實現“零跑路”線上服務。工程建設項目從立項到取得施工許可壓縮至50個工作日。建立“一枚公章管審批、一支隊伍管執法”政府管理新機制。構建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事中事后監管體系。充分發揮第二國際商事法庭、知識產權專業法庭和絲綢之路仲裁中心作用,實現調解、仲裁、訴訟有效銜接,依法妥善化解貿易和投資爭端。

二是加快金融創新步伐,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斷增強?!巴ńz路”跨境電子商務人民幣結算服務平臺功能不斷擴展??偨Y形成了“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軍民融合企業核心人員信用擔保貸款”“‘長安E貸’線上體系創新金融服務模式”“農產品價格指數保險”等一系列創新成果。

三是營商環境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通過不斷拓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減少行政審批事項、縮短辦事時間、優化政務服務、主動對標國際標準經貿規則等改革探索實踐,極大地降低了市場主體經營成本,實現了區內市場主體加速聚集。截至2019年底,自貿試驗區新增市場主體57853戶,其中企業38588戶,新增企業注冊資本7071.1億元。

二、以提升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為重點,開放型經濟發展邁出新步伐

一是加快投資領域改革,促進新產業新業態加快聚集。全面落實《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和外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不斷提高開放度和透明度。實行包括“證照分離”在內的一系列商事制度改革。美國康坦無害化農業總部、西門子創新工業技術中心等外資企業、項目相繼落戶自貿試驗區。2019年自貿試驗區新設外商投資企業91家,占全省的28.17%;實際利用外資30.78億美元,占全省的39.83%。

二是推進貿易監管制度改革,貿易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西安海關、人民銀行西安分行、發改、商務、稅務等部門,圍繞貿易便利化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實踐,在通關便利化、檢驗檢疫、金融改革等方面實現了新突破。形成的“鐵路運輸方式艙單歸并”“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行郵稅移動支付”“‘易點天下’海外廣告精準投放”“網銀在線開立進口信用證”“企業云端服務自選平臺”等改革成果,有力促進了貿易快速發展。2019年全年,自貿試驗區貨物進出口總額2476.32億元,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71%。

三是國際航空樞紐、國際運輸走廊建設加快推進。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和國家進口商品展示交易分撥中心建設穩步推進,鐵路口岸功能不斷拓展,鐵路貨運輻射能力快速提升。2019年,中歐班列“長安號”共開行2133列,運送貨物180.2萬噸,分別是2018年的1.7倍和1.5倍。充分利用第五航權,持續加密航線航班,大力發展貨運物流,集疏運體系不斷完善。截至2019年底,累計開通國際航線88條,通達全球36個國家74個主要城市;全貨運航線達到27條(國內14條,國際13條)。

三、以服務國家戰略為使命,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合作與人文交流取得新進展

一是深化國際產能合作?!爸袣W”“中俄”等國際合作園區加快建設,“中歐”產業園聚集了德國博世、法國阿爾斯通等世界500強企業的9個項目。楊凌片區設立了年度規模1500萬元的現代農業國際合作專項資金,經開功能區與中國兵器集團合作設立了總規模100億元的軍民融合產業基金,為助推我省企業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奠定堅實基礎。2019年,我省在“一帶一路”沿線13個國家(地區)投資1.89億美元,占全省對外投資總額的39%。

二是不斷加強現代農業國際交流合作。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建設加快推進。在美國、哈薩克斯坦等國建設了6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依托海外農產品生產基地,建立農業全產業鏈,進口優質農產品,出口國內農機裝備、生產設施?!耙詷藴驶妻r業發展新模式”被國務院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評為最佳實踐案例,在全國復制推廣。

三是科技教育領域合作方式不斷拓展。建立“云端”網上自貿綜合服務平臺,發起成立信息絲綢之路發展聯盟。在美國、以色列等國設立17家離岸創新中心、海外研發中心和科技服務站。聯合38個國家(地區)151所大學組成絲綢之路大學聯盟,成立絲綢之路職教聯盟。依托國家“17+1”合作平臺開展海外辦學,為海外中國企業培養本地化專業人才。

四是文旅衛生領域國際合作不斷加強。著力打造“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絲綢之路國際文化藝術節”“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等人文交流平臺。建設文化藝術品保稅展示中心、絲綢之路文化交流中心、絲綢之路文物考古中心,與“一帶一路”沿線18個國家博物館聯手打造智慧博物館。3家外資旅行社落戶自貿試驗區。建設中醫藥養生雙創小鎮,推進中醫藥旅游融合發展?!搬t藥研發共享實驗室”創新成果即將在全省復制推廣。與澳大利亞等國高校簽署合作協議,招收來自15個國家的128名全日制留學生來陜學習中醫藥學。

四、發揮自貿試驗區輻射帶動作用,區域協同發展取得新成效

三年來,我們在推動區域協同發展方面做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工作。一是陜西自貿試驗區先后分兩批將53項改革創新成果在全省復制推廣,不斷擴大改革紅利惠及范圍。二是省政府出臺《陜西自貿試驗區協同創新區建設實施方案》,從“創新協同”“產業協同”“政策協同”三個方面,建設自貿試驗區協同創新區。目前,正在按照實施方案積極開展相關工作。三是主動對接國內其他自貿試驗區,學習借鑒其改革經驗的同時,在多式聯運、產業轉移、制度創新成果共享等方面開展交流合作,不斷放大和分享自貿試驗區改革紅利。四是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戰略,加強與西北地區協同發展。連續兩年開展自貿試驗區西北地區改革創新經驗推介交流活動,累計推介70項改革創新成果。

陜西自貿試驗區建設三年來所取得的成績,得益于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得益于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的主動作為,得益于各片區、功能區的扎實苦干。在這里,我代表省自貿辦對所有參與自貿試驗區建設的單位和個人以及關心支持自貿試驗區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間,自貿試驗區各片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統一安排,有效發揮創新優勢,主動作為,多方施策,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和幫助企業復工復產作出了積極貢獻。通過大力實施“云簽約”“云互動”推動重點投資項目落地實施。創新使用視頻會議、視頻踏勘等形式代替專家評審會和現場踏勘,保障疫情時期審批不停步。推行“網上辦”“容缺辦”“郵寄辦”等業務辦理方式,打造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不見面”“少見面”“見面不接觸”審批模式。發揮“商務秘書”“一址多照”注冊的便利性,為企業提供線上注冊、法律、培訓、管理咨詢、創業指導等專業服務。開通“云疫貸”融資綠色通道,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問題;設立應對疫情心理援助熱線,增強人民抗擊疫情的勇氣和信心。

下一步,陜西自貿試驗區將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自貿試驗區建設以及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認真學習借鑒典型經驗,主動破解經濟運行和改革發展中的堵點難點問題,充分發揮改革開放排頭兵作用,為推動我省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歡迎大家繼續關注和支持陜西自貿試驗區建設工作。

謝謝大家!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介紹就到這里。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的時候,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西北信息報記者:

您好,我是西北信息報記者。下一步,陜西自貿試驗區在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帶動我省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有哪些考慮?

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辦公室副主任翟北秦:

謝謝您的提問,謝謝您對陜西自貿試驗區發展的關注。自貿試驗區作為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試驗田”,下一步,我們將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主動破解經濟運行和改革發展中的堵點難點問題,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與與國家級新區、開發區“雙區疊加”的效應,深入研究國際、國內產業發展方向,密切追蹤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發揮區位優勢,科教優勢,產業優勢等,以建鏈、強鏈、延鏈為重點,加大國際招商力度,創新引資方式,吸引更多外商投資在陜西自貿試驗區聚集,助推我省外向型產業集聚發展。陜西自貿試驗區確定了九個方面產業,我簡要作一介紹。

一是發展壯大電子信息產業。在高新功能區等構建“芯-軟-端-網”為一體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二是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新功能區、經開功能區、西咸新區等加快推動汽車電子產業和動力電池產業,推動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和汽車后市場。

三是創新發展高端制造產業。高新功能區、經開功能區等培育壯大高端工程裝備、航空航天裝備、軌道交通裝備、新材料等重點領域,做強高端動力裝備特色產業;推動先進制造業向智能化制造轉變,構建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集群。

四是積極發展醫藥健康產業。高新功能區、秦漢新城功能區等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和特色康養產業聚集區。

五是大力發展臨空產業??崭坌鲁枪δ軈^重點發展以航材物流、冷鏈物流、跨境電商物流為代表的國際物流產業,大力發展航空裝備制造業,拓展保稅維修服務,推動臨空保稅產業聚集。

六是加快發展臨港產業。國際港務區功能區等加快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做大做強跨境電商產業;加快整車和糧食、油脂、銅、鋁、木材等大宗商品集散中心建設。

七是做大做強文化旅游產業。高新功能區加快推進國家文化出口基地與西安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建設,重點發展數字出版、電子競技等新興文化產業,加快發展文博非遺、文化藝術等傳統文化產業;秦漢新城功能區加快發展“旅游+”產業。

八是加快會展業發展。浐灞生態功能區將高水平運營西安國際會議會展中心,整合全域會展資源,延伸會展產業鏈條,培育國際知名會展品牌,加快構建“會展+文化”、“會展+旅游”等產業體系。

九是加快推動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楊凌片區積極推動農作物種子、種苗研發和生產;加快建設進境種質資源保護研究中心;積極引進支持加工型畜牧業龍頭企業,培育壯大動物飼料、生物添加劑、生物疫苗等產業;打造農機裝備、農業生產資料等展示交易平臺,推動農業技術、農機裝備走出國門。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請繼續提問。

國際在線記者:

您好,我是國際在線記者。陜西自貿試驗區設立以來,各類市場主體數量大幅增加,說明自貿試驗區的營商環境得到了市場主體的認可。下一步,陜西自貿試驗區還將采取哪些舉措持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

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辦公室副主任翟北秦:

謝謝您的提問。

形成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適應的制度創新體系,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是陜西自貿試驗區建設的重要任務和目標。下一步,陜西自貿試驗區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增強陜西的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和服務水平,提升對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要素的吸引力,培育外向型產業體系,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今年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我們主要抓六項工作:

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實施營商環境對標攻堅行動。按照依法放權、應放盡放、有序承接的原則,由省、市、區政府職能部門向自貿試驗區委托、下放行政審批權。在自貿試驗區實施涉企事項“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平臺,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提高市場監管效能。繼續推進“互聯網+政務”工作,自貿試驗區政務服務實現更大范圍“一網通辦”“掌上可辦”“全城通辦”等,便利企業辦事。全面落實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體系、《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ECP)》等經貿規則,加快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營商環境。

二是全面落實《外商投資法》及《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優化外商投資環境。認真落實好新版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研究出臺支持自貿試驗區吸引外商投資的政策措施,進一步擴大利用外資規模,提升利用外資質量。建立完善外商投資促進和投訴工作機制,加強對重點投資項目和外商投資企業的跟蹤服務。

三是不斷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拓展完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推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覆蓋至國際貿易全鏈條。全面推廣“兩步申報”“兩段準入”通關模式,進一步優化口岸通關流程,持續壓縮整體通關時間,降低通關費用。

四是加大金融創新步伐,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全面落實金融領域擴大開放措施,加快絲綢之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在自貿試驗區內全面取消在華外資銀行、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業務范圍限制。探索保險機制與融資機制相結合,鼓勵保險資金支持租賃業發展。提升陸路貿易金融服務水平,探索中歐班列“長安號”貿易融資新模式。加快推動人民幣作為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跨境貿易和投資計價、結算的主要貨幣。

五是優化引才用才環境。完善海外人才引進政策和管理辦法,為科研創新領軍人才等海外高層次人才辦理工作許可、長期或永久居留手續提供“綠色通道”。為在自貿試驗區開展商務、交流和訪問等活動的外國人提供更加便利的簽證和入出境便利。放寬外籍高端人才從業限制,積極引進高科技人才、技能型人才和緊缺型人才。加快建立自貿試驗區留學生創新創業基地。

六是強化法治保障,探索構建調解、仲裁、訴訟相銜接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加快出臺《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進一步發揮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國際商事法庭、西安知識產權法庭、絲綢之路仲裁中心、中國上合組織西安法律服務交流合作基地、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等機構的優勢,加快構建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依法妥善化解“一帶一路”貿易和投資爭端,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合法權益。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最后一個問題。

陜西日報社記者:

您好,我是陜西日報社記者。陜西自貿試驗區設立三年多來,有多項改革創新經驗在全國或全省復制推廣。下一步,將在哪些方面加大差異化改革力度,加快推動陜西自貿試驗區建設。

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辦公室副主任翟北秦:

黨中央、國務院批準設立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是西北地區唯一一個自貿試驗區,陜西自貿試驗區建設三年來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找準和破解制約開放發展的瓶頸問題和體制機制障礙。推動建立職能部門橫向聯合、各級自貿辦縱向聯動的工作機制,根據工作需要成立重點改革事項工作推進小組,加強差別化政策研究,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推動形成更多的“首創型”改革創新成果。下一步,在持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金融服務創新的同時,推進內陸開放新高地建設,構建與“一帶一路”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重要支點。

一是創新發展方式推動“一帶一路”門戶樞紐建設。構建現代化國際航空樞紐“集疏運”體系,提升網絡輻射能力、空地聯運能力和客貨集散能力。加快建設西安臨空經濟示范區,構建面向全球市場配置資源的臨空特色高端產業體系。打造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探索以鐵路運輸為主導的國際多式聯運物流運輸規則,構建多式聯運體系,加快“數字中歐班列(西安)”研究,推動建立綜合性數字化中歐班列服務平臺,推進中歐班列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

二是著力推進現代農業國際交流合作。加快建設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依托國際農業創新港,匯聚國際農業領域資源,推動現代農業研發、投資和貿易等領域融合發展。加強現代農業技術標準創新,構建旱區農業技術標準創新和服務平臺。積極爭取農作物種子進出口審批流程優化創新試點,吸引國內外農作物種子科研資源,打造中國種業“硅谷”。

三是不斷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全面對接國家“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打造“一帶一路”科技創新中心。創新教育國際合作交流新機制,推動教育資源共享,共建智力絲綢之路。打造“一帶一路”文化貿易平臺,加快推進國家文化出口基地與西安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建設,探索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文化交流合作新機制。發揮地處古絲綢之路起點的優勢,積極打造國際旅游樞紐和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在經濟合作方面,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打造高質量國際經貿合作交流平臺,持續推動中俄絲綢之路創新園、中歐產業園等建設,不斷優化完善“兩國雙園”“一園兩地”國際產能合作模式建設。

四是全面推進協同創新發展。加快陜西自貿試驗區協同創新區建設,促進全省開放型經濟發展。加強陜西自貿試驗區與其他自貿試驗區之間的交流合作,在多式聯運、產業升級等方面探索合作新模式,實現區域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持續深化與西北地區交流合作,實現改革紅利共享,推動區域創新發展。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