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聚力發展三個經濟,助推穩增長促投資有關情況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20-03-31 15:36

3月31日上午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李雄斌先生,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基礎設施發展處處長王岳先生,貿易和服務業處處長費宏亮先生,發展戰略和規劃處副處長徐田江先生出席,介紹聚力發展三個經濟,助推穩增長促投資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主持。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發展“三個經濟”,是我省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2019年,以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我省“三個經濟”發展提速,今年,我省還將繼續推進更高水平開放,大力發展“三個經濟”。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我省“三個經濟”發展情況,今天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省發改委副主任李雄斌先生,省發改委基礎設施發展處處長王岳先生,貿易和服務業處處長費宏亮先生,發展戰略和規劃處副處長徐田江先生,請他們向各位介紹聚力發展三個經濟,助推穩增長促投資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李雄斌副主任介紹相關情況。

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李雄斌: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近日,經省委、省政府同意,省發展改革委印發《陜西省推動“三個經濟”發展2020年行動計劃》,今天我向大家介紹一下過去一年“三個經濟”發展取得的成效及今年重點工作安排。

省委書記胡和平在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上提出,要以發展“三個經濟”為突破口,著力打造新高地、拓展新空間,努力使對外開放成為新時代追趕超越的新優勢。兩年多來,全省上下按照“強樞紐、擴門戶、促流動”的思路,大力發展“三個經濟”,先后印發《關于大力發展“三個經濟”推動構建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的意見》《關于大力發展“三個經濟”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文件,成立了以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梁桂為組長的推動“三個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及七個專項組,堅持年度重點推進,全省“三個經濟”發展不斷走深走實。

樞紐經濟方面。一是航空網不斷拓展,2019年開通19條國際航線,新開首爾、莫斯科等7條國際全貨運航線,第五航權貨、客運航線實現首航,全省完成旅客量5109萬人次、貨郵量39.3萬噸,同比分別增長7.3%、22.9%。二是鐵路網加快完善,西安火車站改擴建、銀西高鐵等項目順利推進,西安北至機場城際軌道開通運營,陽安鐵路二線建成投用,西延高鐵宜君至延安段開工建設。三是公路網持續加密,丹鳳至山陽、韓城至黃龍等一大批高速項目加快推進,全年建設高速公路1500公里、干線公路2300公里,高速公路通達里程5593公里。四是綜合交通網加快構建,交通基礎設施完成投資1120億元,是年度計劃的110%,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可研報告獲批。五是高速信息網持續提升,新建4G基站4.4萬個,城區、重點區域及公共場所4G網絡覆蓋率達100%,開通5G基站997個。西安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獲批建設。

門戶經濟方面。一是“一帶一路”五大中心加快建設,西安“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上升為國家戰略,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落戶楊凌。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數量和質量不斷提升,全年開行2133列,運送貨物180.2萬噸,分別增長70%和50%。法士特產品首次大批量出口非洲市場,三星閃存芯片二期投資落地。二是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提速,165項試點任務基本完成,全面落實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工作加快開展,全年新增市場主體22832家,新增注冊資本1463.7億元。三是開放口岸體系更加健全,西安航空基地綜合保稅區封關運行,保稅航油業務全面落地,西安市外國人免簽72小時延長至144小時政策獲批。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企業覆蓋率達到100%。四是臨空經濟加快發展,西安臨空經濟示范區加快建設,13家航空公司區域總部、66家國內外物流企業落戶、27個航空制造項目落戶空港新城,臨空經濟規模達140億元。五是開放平臺加快搭建,成功舉辦第四屆絲博會、2019歐亞經濟論壇、第26屆農高會、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第九屆陜粵港澳經濟合作活動周等重大活動,取得一批豐碩成果。

流動經濟方面。一是人才引育成果顯著,新增兩院院士6名、國家“千人計劃”45人、“萬人計劃”41人、國家“杰青”4人、“優青”21人、“長江學者”46人。二是現代物流產業加快發展,西安、寶雞、延安進入國家物流樞紐布局承載城市建設名單,圓通西北分撥中心,申通快遞西北轉運中心等物流項目投入運營。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加快推進,全省社會物流總額同比增長8.7%,貨運總量同比增長4.91%。三是金融服務能力不斷增強,西安銀行、三角防務等7家企業上市融資,直接融資累計145.45億元。債務融資工具累計融資2132.83億元。首創“央行·長安號票運通”等創新金融產品。政府性融資擔保業務實現縣區全覆蓋,累計提供擔1.53億元。四是能源供給通道加快建設,陜北至關中第二輸電通道建成投運,為關中地區電力迎峰度夏提供有效保障,陜北至湖北輸電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全省“西電東送”電量達到336.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0.2%。五是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強力推進“一扇門、一張網、一次辦”工作目標,省級1751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網上可辦,網上可辦率達91.39%。出臺保障減稅降費“20條硬措施”,累計減稅降費608億元。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125.96萬戶,同比增長39.14%。

這些成績的取得,充分顯示了“三個經濟”發展的帶動和引領作用,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地抓好、抓實。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我們緊扣“三個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研究提出了推動“三個經濟”發展的10大行動計劃共25項重點工作,進一步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

一是實施民航發展提質增效計劃。全面開工建設西安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推進榆林、漢中、安康、府谷等省內支線機場建設。完善國際國內航線拓展支持政策,穩定客運總量,加大全貨運航線的開通力度,確保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保持全國第七,貨運量進入全國前十。推動西安臨空經濟示范區發展,支持西安、咸陽共建臨空經濟示范帶。

二是實施鐵路樞紐建設擴能計劃。推進“米”字型高鐵網建設,確保西銀高鐵建成投運、西十高鐵開工建設,加快西延高鐵建設進度。加快西安火車站改擴建工程,啟動西安東站建設,加快新西安南站前期工作。實現全省高鐵運營里程1000公里,鐵路運營里程達到6000公里。

三是實施高速公路加密提升計劃。持續完善全省高速公路網,加快建設19個在建重點項目,新開工京昆改擴建等一批重點項目,建成太白至鳳縣、清澗至子長、安康至嵐皋、平利至鎮坪等12條高速公路,實現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6300公里。

四是實施數字經濟培育發展工程。加快5G基礎設施建設布局,年內建成5G基站累計1萬個,實現全省所有地級市覆蓋5G網絡。加快西安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建設,確保2020年底開通使用。加快數字經濟示范區建設,認定首批省級數字經濟示范區、示范園。

五是實施中歐班列(長安號)高質量發展計劃。維護中歐班列長安號安全高效運營。支持西安國際港務區打造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創新“物流+貿易+產業”發展模式,積極吸引承接加工貿易等產業轉移,大力發展電子信息、專用設備等產業,實現供應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互動。

六是實施物流樞紐建設提升計劃。支持西安、延安、寶雞完善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方案,推進各樞紐區域功能性補短板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推動中鐵聯集“陸海聯動、多點協調”集裝箱多式聯運智能骨干網示范工程建設,在全省范圍內培育一批省級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加快發展“互聯網+物流”。

七是實施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計劃。推動楊凌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基地掛牌運營,支持西安建設“一帶一路”綜合實驗區,推進西安絲路國際會議中心、國際會展中心等會展設施建設。大力建設全域旅游省份,加強國際文化旅游交流交融,舉辦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絲綢之路電影節、西安絲綢之路國際旅游博覽會等活動。

八是實施自貿試驗區創新發展計劃。全面落實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推進自貿試驗區“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開展省內和西北地區自貿試驗區協同創新。進一步健全口岸體系,推進西安出口加工區升級關中綜合保稅區,抓好楊凌綜保區申報建設。提升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應用水平,加快推進“兩類通關”“兩區優化”改革。

九是實施貿易投資高質量促進計劃。出臺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舉措,加大對貿易企業扶持和融資支持,抓好進口商品展示交易分撥中心、跨境電子商務合作中心、加工貿易轉移承接中心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籌辦第五屆絲博會、第27屆楊凌農高會、第十屆陜粵港澳經濟合作活動周等活動。

十是實施要素保障計劃。加強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技能大師工作室、技術人才發展平臺等人才平臺建設,吸引更多高層次人才在陜干事創業。推動優質企業上市融資,鼓勵符合條件的3A級企業申報優質主體企業債券,全年發行達到100億元以上。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大招投標等重點領域專項整治力度,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實現市場監管領域跨部門聯合抽查常態化。

下一步,我們將加大工作力度,扎實推動《行動計劃》任務落實,推動“三個經濟”重大項目加快復工復產,降低疫情不利影響,努力完成各項既定目標任務,為全省“十三五”規劃順利收官,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加快追趕超越提供有力支撐。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介紹就到這里。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前,請通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各界導報記者:

您好,我是各界導報記者。《行動計劃》對今年發展“三個經濟”明確了具體的任務目標,請問如何推動落實,都有哪些工作舉措?

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李雄斌:

謝謝你的提問。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行動計劃》明確了今年發展“三個經濟”時間表、路線圖,下一步,我們要抓好這十大行動計劃和25項重點工作的落實,一步一個腳印,一項一項工作推進,確保年底各項工作取得預期成效。

一是抓機制健全。去年省上成立了由梁桂常務副省長為組長,有關部門參與的“三個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同時下設基礎設施、民航發展、多式聯運等7個專項小組,省發展改革委作為領導小組辦公室,將會同省級有關部門和地市政府,強化縱向銜接和橫向聯動,形成縱橫“兩個合力”,統籌推動本領域本地區“三個經濟”發展。

二是抓政策落實。去年初,省政府印發了《關于大力發展“三個經濟”若干政策》,從19個方面對“三個經濟”發展予以支持,當年安排新增專項資金11.3億元。今年省上將繼續按照《若干政策》要求,保持支持規模不減,進一步優化支持結構,精準支持政策,推動重點項目建設、重點任務發展,最大化釋放真金白銀的政策紅利。

三是抓項目建設。堅持項目帶動,切實抓好機場三期擴建工程、西延高鐵、大西安地鐵網等重點在建或新開工項目建設,切實發揮出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對“三個經濟”發展和穩增長的支撐作用。下一步,省發展改革委將加強協調、調度,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新增投資、專項債等資金,強化要素保障,及時協調項目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對項目建設的影響降到最低。

四是抓監測分析。我們將會同省統計局,加快研究建立全省“三個經濟”發展統計監測指標體系,加強統計調查、監測分析與效果評估,促進收據收集、處理和共享,為我們綜合協調,精準施策提供有力支撐。

謝謝!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請繼續提問。

國際在線記者:

您好,我是國際在線記者。今年是“十四五”謀劃之年,“三個經濟”作為全省一項重要戰略,“十四五”時期有什么考慮?

發展戰略和規劃處副處長徐田江: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明年就將迎來“十四五”發展階段。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現在啟動了相關工作,我們正在抓緊起草“十四五”規劃《基本思路》,在此基礎上,加快編制全省“十四五”規劃《綱要》,明年1月,提請省人代會研究審議。

“三個經濟”是指引全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的重要戰略思路?!笆奈濉睍r期,我們將繼續按照“強樞紐、擴門戶、促流動”的思路,大力發展“三個經濟”,建設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聚焦重點領域加快突破,努力形成更多可視化成果,推動“三個經濟”發展邁向更高水平,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大格局。

初步考慮,重點推動以下幾個方面工作。一是要完善提升綜合交通樞紐體系。抓住國家擴大投資機遇,加快推進高鐵網、高速公路網、城際鐵路網、地鐵網和航空樞紐建設,加快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提升樞紐經濟發展能級。二是提升門戶平臺功能。特別是要建好“兩區一基地”三大高能級開放平臺,即自貿試驗區、西安臨空經濟示范區和楊凌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把三大平臺用好,進一步吸引各類要素在陜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三是暢通物流大通道。發揮好中歐班列長安號這一戰略通道作用,加強與西部陸海新通道聯動,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創新“物流+貿易+產業”發展模式,促進工業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產業鏈與價值鏈良性互動。

謝謝!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請繼續提問。

陜西日報社記者:

您好,我是陜西日報社記者。剛才聽李主任介紹,“三個經濟”2020年行動計劃內容具體,任務明確,是一份很實的政策文件,能否再介紹一下行動計劃如何與當前我省穩投資、促復產相結合?

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李雄斌:

謝謝你的提問。當前,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是全省發展的一項核心重要工作,我們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把發展“三個經濟”作為引領,把擴大投資作為重要支撐,把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作為重要抓手,推動全年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一是發揮“三個經濟”對穩增長、促投資的引領作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逐步顯現,我省經濟指標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如前兩個月,規上工業下降7.1%,消費下降32%。我們要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速釋放能源、裝備制造等領域優質產能,促進供應鏈與產業鏈良性互動,暢通經濟循環,把疫情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雙勝利。

二是推動“三個經濟”領域重大項目盡快復工復產。聚焦鐵路、機場、公路、電網、5G領域重大建設項目,加大項目開復工督導力度,完善省級重點項目復工開工工作臺賬,強化重點項目員工返崗對接,實現全產業鏈復工,在全省范圍內開展重點項目審批手續“清零”行動,爭取4月底前全部辦結具備辦理條件的審批事項。

三是推動“三個經濟”領域重大項目擴投資。全力爭取“三個經濟”領域中央增量投資支持,密切跟蹤國家政策,積極組織“三個經濟”領域內重大項目申報專項債券和新增中央投資,全力爭取資金支持。加強重大項目要素保障,協調國開行、農發行、進出口行等政策銀行及商業銀行實行應急專項融資保障,推進銀企對接,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要素保障。

把“三個經濟”作為推動穩增長、促投入的助推器,作為省委、省政府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風向標,作為加快轉型升級的計劃書。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請繼續提問。

陜西工人報記者:

您好,我是陜西工人報記者。臨空經濟示范區是國家賦予陜西的又一重要對外開放平臺,今年,在航空運輸業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情況下,下一步如何加快西安臨空經濟區建設,助力全省“三個經濟”發展?

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基礎設施發展處處長王岳:

首先,感謝您的提問。

去年,國家批復西安臨空經濟示范區,我們當年會同相關方面作了兩方面工作。一手抓頂層設計,印發實施了《西安臨空經濟示范區發展規劃(2019-2035)》,一手抓重大項目,持續推進西安臨空經濟示范區發展取得階段性進展。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對經濟沖擊較大,尤其是對交通運輸行業的影響,特別是對民航業影響沖擊更大,按照中省統一部署,我們會同相關方面,在狠抓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確保交通運輸大動脈一路暢通,其中,民航在保障醫務人員和防疫物資運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經濟社會平穩運行提供了堅強的運輸保障。

下一步,我委將認真落實“三個經濟”2020年行動計劃和《西安臨空經濟示范區發展規劃(2019-2035)》,千方百計應對疫情影響、狠抓工作落實,為“十三五”收官“十四五”開局奠定良好基礎:一是推進重大項目落地實施,全力推進西安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年內開工,著力做好周邊基礎設施配套,支持西安、咸陽共建臨空經濟帶;二是完善航線網絡,以構建國際航空樞紐為目標,發揮第五航權優勢,進一步開拓歐洲、美洲、中亞等主要城市的直航航線,重點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直航聯系;三是推進航空物流快速發展,力爭疫情過后如期開通伊斯坦布爾、圣保羅、洛杉磯、大阪、榆林等全貨運航線,積極吸引優質貨源向西安匯聚,確保航空貨運量增速繼續保持全國前列,貨運總量躋身全國十強。四是推進臨空產業提質升級,推動制造業由航空部件制造、飛機維修向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方向轉變,推動一般性服務業向金融、會展、信息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轉變。五是強化政策支持,用好用足144小時過境免簽、保稅航油、第五航權和“三個經濟”支持政策的基礎上,研究儲備“航空+文化旅游”等配套政策體系。另外,我委將會同省級有關部門加大交通運輸形勢研判,提前儲備政策工具,為重大項目多爭取國家政策和資金支持,確保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落細、落地、落實,奮力推進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再上新臺階,為全省“三個經濟”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最后一個問題。

三秦都市報記者:

您好,我是三秦都市報記者。下一步我們如何發揮好中歐班列長安號這一戰略通道作用,推動產業鏈與供應鏈互動?

貿易和服務業處處長費宏亮:

感謝您的提問。

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中歐班列、陸海新通道等國際物流和貿易大通道,幫助更多國家提升互聯互通水平”。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中央部委、各兄弟省市以及省級各相關部門的共同支持下,經過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中歐班列(長安號)自2013年11月份開通以來,截至2019年底,中歐班列累計(長安號)開行3854列,有力促進了我省外向型經濟發展,成為我省發展“三個經濟”的有力抓手,加強了我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聯系對接,彰顯了我省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一、近期開行情況

截止2020年3月18日,長安號國際班列全年共開行524列,是去年同期的2.2倍。其中中亞方向開行196列(去程146列,回程50列),達到了“去三回一”,歐洲方向開行328列(去程162列,回程166列),基本達到了“去一回一”。

二、中歐班列在疫情下的作用和成效

一是充分發揮疫情防控物資運送方面的保障功能。攜手中鐵聯集西安分公司,通過長安號集散班列將一批消毒液、體溫計、洗手液及相關藥品運往武漢,用以支持防疫工作;配合園區絲路城公司,從哈薩克斯坦購置一批口罩和防護服搭載中亞回程班列運回西安,作為捐贈物資用于疫情防控。通過科學調度,以及與海關、鐵路的通力協作,公轉鐵貨物運輸基本正常,鐵路集結分撥貨物顯著增加,最大限度釋放了鐵路運力,為疫情期間物資運送保駕護航。

二是疫情推動中歐班列加快提高班列服務質量。疫情期間班列的正常運行加速了公轉換鐵的進程。對班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配套產業、應急物資運輸和物資檢驗等方面加快升級。

三、下一步支持中歐班列健康運行的舉措

為支持中歐班列長安號優化運營組織、提高通關效率、帶動產業聚集、建設中歐班列集結中心,進一步發揮向西開放戰略通道作用,助力“三個經濟”發展,推動產業鏈與供應鏈互動,近期我委牽頭制定了《支持中歐班列長安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經請示省政府同意,文件已于3月25日印發。其主要內容:

一是強化戰略定位。支持西安國際港務區打造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全力拓展班列運輸網絡和覆蓋范圍。爭取將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納入國家中歐班列發展戰略,推動長安號國際班列高質量發展。

二是支持便利轉關。探索推行“關鐵通”模式,提升班列跨境運輸便利化水平。支持企業自主選擇“一體化”和轉關通關模式,縮短口岸滯留時間。落實省政府“三個經濟”政策,降低口岸場站作業費用。

三是提高通關效率。依托中國(陜西)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加強海關、鐵路、中歐班列長安號運營平臺公司、貨代以及國際貿易公司等相關主體間的信息共享和電子數據傳輸交換,提升班列無紙化水平和通關全鏈條運作效率。加大信息化投入,解決班列運行電子數據交換不順暢、信息化系統穩定性較差問題。

四是完善查驗設施。逐步推動西安國際港務區汽車整車進口口岸、進境肉類監管場地、進境糧食監管場地和中歐班列貨物海關監管場地整合,建立集約化監管查驗場地,由地方政府配備H986非侵入式查驗設備,進一步提高監管場地信息化水平。按需配備集裝箱搬運特種設備,加大特種車輛操作人員培訓,組建專業掏箱隊伍配合海關查驗。

五是施行艙單歸并。支持在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海關監管區內開展組貨業務,釋放中歐班列長安號運能。支持開放艙單歸并使用范圍,對班列艙單中運單為同一進出境口岸、同一日期、同一車次、同一境內收發貨人、同一合同、同一品名的,企業可向海關申請艙單歸并。

六是優化運營組織。加強對班列運營的支持保障,促進公路、鐵路運輸的協調銜接和高效調運。探索開展中歐班列境內區域集拼業務。給予中歐班列長安號回程到達后鐵路二次分撥的貨物按需求多方向運價下浮,考核量按照發運車數總數考核。

七是夯實產業基礎。推動供應鏈與產業鏈良性互動,支持西安國際港務區產業、貿易聯動發展。省級相關專項資金對西安國際港務區產業發展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予以傾斜,支持提升國家物流樞紐綜合服務能級,打造陜西加工貿易產業轉移承接中心、進口商品展示分撥交易中心、跨境電商國際合作中心。

八是建設物流樞紐。梳理中歐班列長安號安全穩定運行中涉及樞紐節點、“最后一公里”等問題,謀劃推動一批大型樞紐站點集結中心(物流園區)、鐵路專用線等項目建設,將符合支持政策的項目列入中省“十四五”交通物流相關規劃,優化班列開行總體布局。

九是減輕企業成本。支持西安綜合保稅區內企業申報辦理一般納稅人資格,進一步減輕企業運營成本。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