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陜西省復工復產進展情況(第二十七場)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20-03-25 10:03
3月24日15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孫喜民先生,西安市副市長馬鮮萍女士,寶雞市委常委、副市長王寧崗先生,榆林市副市長王華勝先生,安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剛先生出席,介紹陜西省復工復產進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主持。
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今天是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七場新聞發布會。
面對疫情帶來的沖擊和影響,我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在科學精準防控的同時,采取積極措施,有序推進復工復產,推動經濟社會秩序逐步恢復。為了幫助大家了解相關工作進展,今天我們現場邀請到省發改委副主任孫喜民先生,西安市副市長馬鮮萍女士,寶雞市委常委、副市長王寧崗先生,同時,采用網絡視頻連線方式邀請了榆林市副市長王華勝先生,安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剛先生,請他們介紹我省復工復產進展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首先,請孫喜民先生作介紹。
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孫喜民:
近期,我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狠抓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有關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一、我省企業復工復產總體情況
(一)企業復工速度提升。截至3月20日,全省企業復工電力指數為88,已接近去年同期。截至3月22日,全省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到98.9%,人員返崗率達到88.1%;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復工率94%,其中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復工率分別達到96.2%、98.9%、88.6%、79.4%。
(二)重點項目開復工穩步提升。截至3月22日,500個省級重點新建續建項目已經開復工376個。其中續建項目復工279個,復工率89.4%;新建項目開工97個,開工率51.6%;年度投資額前100位的省級重點建設項目開復工達84個。
(三)貨物和旅客運輸增長加快。3月15日至21日,全省共發送旅客171.46萬人,較前一周增長17.77%。其中公路發送旅客78.58萬人,較前一周增長22.19%;鐵路發送旅客59.2萬人,較前一周增長12.76%;民航吞吐旅客31.58萬人,較前一周增長17.09%;水路發送旅客2.1萬人,較前一周增長16.33%。截至3月18日,長安號國際班列全年共開行524列,是去年同期的2.2倍。
(四)重點行業產能較快恢復。截至3月22日,全省重點煤礦企業產能恢復率88.7%,人員返崗率83.4%,火電、油氣企業復工率100%。截至2月底,全省煤炭、電力、原油、天然氣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0.5%、4.8%、4.9%、7.7%;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1.5%;紡織服裝、服飾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1.2%。
二、近期主要工作
(一)建立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服務保障機制。針對不同行業分類制作簡明易懂的防控指南,督促指導企業建立嚴密責任體系,積極保障重點企業防護物資需求,全力指導企業強防控、促生產。下沉一線精準對接企業需求,積極推行派出駐企聯絡員,開展視頻幫辦、容缺受理、全程代辦等具體措施。全面開展“預約辦”“網上辦”,推出“網上報稅辦稅”“中小企業融資”“農民工返崗用工” “企業設立開辦”“投資備案審核”等11類70余項網上辦事通道,共辦理各類政務服務事項40萬余件。細化工作舉措,組織省級有關部門和各地市全面梳理相關支持政策,目前共梳理國家和省市各類支持政策88條、工作流程圖44張,確定咨詢電話和聯系人168個。
(二)促進企業盡快恢復產能。省級部門組成10個綜合指導組對各市(區)復工復產情況進行指導服務,協調解決用工、資金、原料供應、銷售等方面實際困難,支持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打通產業鏈。了解督促援企穩崗政策落實情況,截至3月19日,減免社保費17.84億元,已撥付1785戶企業穩崗返還資金4.39億元。
(三)保障交通物流運輸暢通。嚴格落實國家要求,從2月24日零時全面恢復道路運輸服務。結合公路檢疫點撤銷工作,督促各地全面取消對貨運車輛的交通限制,實現貨物運輸“零阻礙”。3月22日當天,全省高速公路路網交通流量127.61萬輛,同比增加29.28%,環比增加7.39%。其中,客車86.48萬輛,同比增加15.23%,環比增加8.79%;貨車41.13萬輛,同比增加73.85%,環比增加4.57%。
(四)加快在建和新開工項目建設。督促各市區建立重點項目復開工協調推進工作機制,完善省級重點項目復工開工工作臺賬,強化重點項目員工返崗對接,落實砂石鋼筋水泥等建筑材料保供計劃和調度安排,確保各類項目原輔料充足供應、價格平穩。梳理有融資需求的省市縣重點項目2935個,協調國開行、農發行、進出口行等實行應急專項融資保障。
(五)全力保障農民工返崗就業。實施農民工返崗復工幫扶計劃,建立省市縣鎮村五級聯運機制,為農民工提供精準有序安全“點對點、一站式”服務。截至3月22日,農民工返崗復工241.6萬人,占春節返鄉總數的93.7%;其中,貧困勞動力返崗73.9萬人。
當前,我省企業復工復產總體推進順利,但個別地方和企業仍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上下游配套不完全暢通,產業鏈不同環節企業復工復產步調還存在不一致。二是中小企業面臨較多困難,存在用工緊張、資金困難、成本升高、復產意愿不強等問題。三是要素保障還不夠,省內雖然全面放開道路管控,但省外部分區域尤其是疫情防控重點地區還存在堵點,影響原材料和產品運輸的情況還存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落實落細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各項措施,全力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和經濟平穩運行,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一)促進各項支持政策落地見效。加強已出臺的中小微企業扶持、要素保障、稅費減免、財稅扶持、金融服務、企業防疫等政策措施的宣傳貫徹力度,切實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秩序。
(二)協同推進上下游企業復工復產。聚焦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生產要素保障,由企業提出產業鏈配套清單,多部門配合促進上下游、產供銷、大中小企業協同復工復產。
(三)加強運行監測扎實推進促增長穩投資。做好經濟運行監測分析,加大援企穩崗力度,促進復工企業盡快達產達效。努力釋放消費潛能,發揮投資關鍵作用,抓住國家加大重點領域投資的契機,積極謀劃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四)積極做好穩外資穩外貿各項工作。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加快機場、高鐵等重大工程建設,發揮中歐班列長安號戰略通道作用,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支持外貿企業克服困難減少損失,鼓勵企業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優化外商投資環境,積極支持對外項目建設。
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感謝孫主任。下面,請馬鮮萍女士作介紹。
西安市副市長馬鮮萍: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西安市經濟社會發展關心、關注和支持。下面,我把西安市企業復工復產和重點項目開復工建設總體情況向大家作一介紹。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西安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精準穩妥推進復工復產。為進一步降成本、擴投資、穩就業、促發展,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2月8日,制定出臺了《關于有效應對疫情促進經濟平穩發展的若干措施(暫行)》,從2月中旬開始,西安市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政策措施,為企業復工復產和重點項目開復工建設提供政策保障和全方位服務。
一、西安市“五上”企業復工復產情況
截止到3月23日,我市“五上”企業總計復工7560家,復工率95.4%;復產率84.8% 。
從復工率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于3月1日實現100%復工。限上批發和零售、住宿餐飲業,規上服務業及房地產企業的復工率持續提升,分別達到了93.9%、95.5%、95.8%。
從復產率看,工業企業最高,房地產業、服務業緊隨其后(96.0%、86.9%、85.5%),大多數已經恢復生產。但部分復工企業由于市場訂單、上下游配套及原材料不足等原因,還不能滿負荷生產。
從用電量看,3月23日當日,全社會用電量8786.14萬千瓦時,恢復到去年同期的71.61%。3月22日當日,工業用電量3660.18萬千瓦時,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8.0%。
從用氣量看,3月23日當日,全市天然氣用氣量358.66萬方,恢復到去年同期的77.92%。其中,工業用氣量57.58萬方,恢復到去年同期的95.19%。
從用電用氣數據來看,工業用電、用氣量在逐日遞增,企業復工復產已經加速回歸,逐步接近去年正常水平。
二、西安市重點項目開復工總體情況
1.市級重點項目情況:截止3月23日,我市183個市級重點續建項目已全部復工,復工率100%。86個新開工項目已開工56個,開工率65%。
2.省級重點項目情況:截止3月23日,72個省級續建項目已復工71個,復工率99%;23個省級新開工項目,已開工13個,開工率57%。項目施工人數逐步增加。
3月17日,西安市舉行了2020年第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集中開工項目共162個,總投資1503億元,年計劃投資500億元。涵蓋了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城建及基礎設施、生態環保和社會事業民生保障5大領域。這些項目的開工建設,將進一步實現產業引領,補齊基礎設施、民生短板,促進城市環境優化提升。
西安奧體中心、陜西奧體中心體育館及西安向東路下穿灞河隧道項目等十四運配套項目施工現場熱火朝天,緊張作業。西安地鐵工程、三星12英寸閃存芯片二期、比亞迪高端智能終端產業園等一大批項目正在加速推進,做到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不誤。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應急院區)建成交接。項目10天建成,15天移交,在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戰斗中跑出了“西安速度”。西安火車站北廣場及周邊市政配套工程于1月30日復工,受疫情影響,有關部門積極協調,從外省調集更高效的攪拌樁機,解決了材料運輸和人員調度困難,確保原定建設目標的實現。
西安市有序推動重點項目早開工、全開工,保證一季度原計劃新開工項目應開盡開,3月底完成所有市級重點項目手續辦理。同時,我們還將繼續發力,緊盯新開工項目建設,創造條件,優化審批方式,全力開展遠程在線立項手續辦理,推進未開工項目早開工、早建設,全面推進重點項目加快進度。
從總體來看,在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全市上下按照 “全年工作任務不減、目標不變、標準不降”的總要求,推動我市重點項目和企業有序、快速復工復產,經濟社會加速回歸正常狀態。
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感謝馬市長。下面,請王寧崗先生作介紹。
寶雞市委常委、副市長王寧崗:
各位新聞媒體記者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寶雞市委、市政府,向各位媒體朋友長期以來對寶雞經濟社會發展的關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我將寶雞市復工復產情況向大家作以簡要介紹。
近期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堅持分區分級精準施策,突出“兩強兩快兩搶”,強化疫情防控、強化保障服務,快速啟動復工、快速恢復生產,把失去的時間搶出來、把發展的損失搶回來,全力打好復工復產主動仗,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雙勝利。截至3月23日,全市795戶規上工業企業實現應復盡復,平均產能利用率88.1%;967戶限上商貿企業復工率98.9%;132戶規上文化企業復工率78%;243戶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復工率97.5%。全市農民工總數48.48萬人,春節期間返鄉27.83萬人,已累計返崗復工27.15萬人,返崗復工率97.6%。一季度計劃開工市級重點項目377個,已開工441個,占計劃開工項目的117%。圍繞復工復產,我們突出做了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高效指揮,迅速行動搶時間。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雙指揮長的指揮體系,第一時間增設復工復產組,構建了政企密切聯系、行業一線指導、市縣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市領導小組(指揮部)先后10次召開專題會,研究部署、推進工作,及時制定出臺相關文件和政策措施,調集一切有利因素,力促企業、項目在3月份全面復工復產。
二是干部下沉,一線幫扶促復工。建立“四個一”包聯幫扶機制,即對一個縣區派出一個市級領導擔任組長的指導組;對市級重點項目和企業,均派出一個工作組;對其他企業和項目,明確一名縣處級領導、一名聯絡員包抓,“一企一策”精準幫扶企業,主要協調解決員工返崗、防疫物資、交通物流、原材料供應、產業鏈配套等困難問題,為企業送政策上門,并做好宣講和對接,讓中省市各項紓困解難政策及時落地見效。
三是強化保障,全鏈復工提產能。按照“以大帶小、上下聯動、內外互動”的思路,先后針對性出臺財稅金融、物資保障、交通運輸、企業用工等幫扶措施,構建了涵蓋上下游、產供銷的全鏈條、全要素政策保障體系,實現了政府協調指導、龍頭企業帶動、配套企業跟進的全鏈式復工機制。建立“企業提需求、政府解難題”的工作機制,圍繞汽車及零部件、鈦及鈦合金、能源化工、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龍頭企業列出產業鏈復工清單,逐企業幫扶復產。
四是創新招商,積極培育新動能。以市委書記、市長名義,向中央有關部委和企業、省級廳局及國有企業、部分中國和世界500強企業,以及各商會會員單位、重點民營企業家發出信函,加強不見面溝通聯系,招引項目、爭取支持。大力宣傳落實《寶雞市支持總部企業發展十條政策》,上半年擬組織6批次視頻招商會,已先后2批次線上簽約西安天和防務、太平洋建設集團等總部企業37戶,以及年產30萬輛份汽車零部件新基地等招商項目15個,合同引資486.35億元。
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既是一場大戰,也是一次大考。我們將更加堅定必勝的信心,越是困難越向前,奮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在打贏阻擊戰和總體戰中踐行初心使命、交出合格答卷!
謝謝大家!
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感謝王市長。下面,連線榆林市,請王華勝先生作介紹。
榆林市副市長王華勝:
記者朋友們,大家下午好!現在,我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榆林市復工復產進展情況。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榆林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分區分級推進復工復產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及時將疫情防控策略調整到“外防輸入”上來,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統籌戰疫情和抓發展上來,在確保不出問題的前提下,千方百計創造條件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總體上做到了疫情防控早安排、復工復產早部署。
截至3月22日,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732戶;328個市級重點項目復工122個,復工率37.2%;632戶限上批零住餐企業復工574戶,復工復產率90.8%;銀行業金融機構復工率100%。1-2月份,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650.99億元,同比增長10.6%;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5%。
一、精心組織指導。組建復工復產、援企穩崗等工作專班,建立復工復產“12345”工作機制,全面落實屬地管理、行業監管和企業主體三方責任,建立聯動機制,有力推進復工復產。2月6日召開全市“三返”工作視頻會議,相繼出臺《做好返崗返工返學期間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返崗返工返學期間疫情防控工作實施細則》《推進全市工業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文件,有序指導復工復產。在全省率先撤銷市內相鄰縣市區之間及縣市區內的交通防疫檢查點,先行暢通交通;堅持企業省內外員工經健康檢查無異常后可直接返工返崗,確保員工應返盡返;從2月24日起全面恢復賓館、商鋪、餐飲等服務行業,切實保障返工返崗人員正常生產生活需求。
二、出臺支持政策。不折不扣落實中央和我省稅收減免、緩繳保險、貸款貼息等一系列援企政策,做實減、免、降、緩“四字”文章,結合實際出臺了我市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18條”和支持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17條”,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建立企業紓困工作機制,市政府領導帶隊赴省級部門幫助企業對接項目、政策、資金,市財政撥付3000多萬元獎補資金兌付企業,對企業生產經營用電、用氣、用水等事項“欠費不停供”,有效減輕企業壓力。組織“一對一”中小企業用工對接活動,組織選聘500名大學生到民營企業援企穩崗。組織召開疫情防控期間企業融資需求對接會,優化資金供求匹配,優化融資擔保服務,截至目前,新增貸款56.66億元,展期、續貸、轉貸22.3億元,辦理再貼現10.34億元、支小再貸款1億元。
三、精準幫扶企業。一是簡化審批。在嚴控輸入性風險的前提下,除對煤礦等特殊行業復工復產按照行業要求進行驗收外,取消企業復工復產審批手續;對有復產意向但職工未到崗的煤礦,先行啟動復產驗收簽字程序,鼓勵煤礦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依法依規釋放產能;建立疫情期間項目審批容缺制度,全力保障企業和項目復工復產。二是政府出資接返員工。按照“一車一方案”的原則,集中包車“點對點”接返企業員工。三是提供線上免費培訓和招聘服務。對各類企業和目錄內培訓機構進行線上免費培訓近萬名員工,組織開展線上求職招聘活動30余場(次)。四是協同推進復產。針對產業鏈聯動難,建立轄區內蘭炭、化工、電力等企業和煤礦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點對點原料供應機制,協調推進產業鏈整體復產。
四、干部蹲點服務。市縣兩級同步建立了一個企業、一個工作組、一套服務措施的“三個一”工作機制,共下派2628名干部脫產蹲點服務1239戶企業和594個重點項目,全力協助企業解決疫情防控、政策落實、物流運輸、用人穩崗、資金保障等問題。市上制定專門的考核辦法,對工作突出的駐企干部給予上浮年終考核獎、優先提拔晉升等獎勵,對工作敷衍塞責、消極應付的嚴肅追責問責。
五、堅守三條底線。一是疫情防控底線。所有企業必須在員工接返、廠區消殺、內部管理、防護物資、責任夯實等各方面各環節,從嚴從細執行防疫要求,守牢疫情防控底線。二是安全生產底線。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行動,對關鍵技術力量不足的企業堅決不予復工復產。三是環保底線。指導企業加強環境風險隱患自查,逐企逐戶開展環保設施檢測、分析,指導復工復產企業嚴格落實環保措施。
我就介紹到這里,謝謝大家。
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感謝王市長。下面,連線安康市,請王剛先生作介紹。
安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剛: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委、市政府科學應對、精準施策、實干擔當,一方面抓疫情防控不懈怠,一方面抓經濟發展不動搖,安全規范有序推進重點項目和企業復工復產。
一是恪守“緊”字抓政策學習。面對嚴峻復雜形勢,市委、市政府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每一次最新重要講話和批示指示精神。不光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而且在“學深悟透用好”上求實效,為黨委政府果斷決策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指引和動力源泉。
二是突出“早”字抓復工復產。2月8日,我市部署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工作,遵循“落實防疫、創造條件、安全規范、有序恢復”的原則,全力支持和組織推動重點項目和企業從2月10日起復工復產。截止3月23日,我市市級重點建設項目260個,其中132個續建項目復工127個,復工率96%;128個新建項目開工77個,開工率60%。26個省級重點項目開復工25個,開復工率96%。421個市政工程項目開工343個,復工率81.5%。全市“五上企業”2162家復工復產1866家,復工率達86.1 %。
三是圍繞“實”字抓督促指導。堅持分區分級、精準施策,市級領導深入縣區、鎮辦和工作一線,靠前指揮、現場辦公、督查指導、解決問題,努力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市上成立由市級領導帶隊的工作指導組,圍繞疫情防控、項目復工、企業復產、生產生活物資保供、安全生產等工作,全面開展督促指導。市發改、工信、財政、住建、商務、衛健等部門各負其責、一線督戰。
四是強化“幫”字抓扶持救助。市政府制定出臺了支持中小企業健康發展9條政策措施、支持農民工返程返崗和就地就業7條意見兩個文件,支持受影響企業渡過難關,幫助春節返鄉農民工返崗就業。堅持政府過“苦日子”,讓企業過“好日子”,市財政壓減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經費,擠出3000萬元資金用于支持企業恢復生產。加強重點項目融資需求對接,全力保障項目建設和企業復工復產融資需求。截止3月23日,全市開展“點對點”農民工返崗復工就業輸送共411批次2.3萬人。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部署要求,持續用力,全面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和農民工返崗復工,加快恢復市場秩序,促進企業滿工滿產、達產達效,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感謝王市長。下面,請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前,請介紹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
中國報道雜志記者:
您好,我是中國報道雜志記者。請問寶雞市王市長,推進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是寶雞工作的一個鮮明特點,請王市長介紹一下,寶雞市在這方面具體是怎么做的?
寶雞市委常委、副市長王寧崗:
感謝記者朋友的提問。寶雞是裝備制造業名城,經過多年發展,全市形成了汽車及零部件、鈦及鈦合金、石油機械、機床工具等產業集群。在企業復工復產工作中,我市按照“政府協調指導、龍頭企業帶動、配套企業跟進”的工作思路,系統謀劃,分類施策,精準幫扶,從產業鏈上推進協同復工復產。
一是強化產業鏈“龍頭”引領。圍繞汽車及零部件、鈦及鈦合金等支柱產業,向行業重點企業逐企派駐聯絡員,扶持企業率先復工復產。2月10日,寶鈦集團、寶石機械、陜汽商用車、法士特等龍頭企業率先復工復產;2月20日,全市產值前30位大企業全部復工復產。通過發揮大企業“領頭羊”作用,帶動產業鏈相關企業全面復工復產。
二是打通產業鏈“阻塞點”。由產業鏈龍頭企業列出配套企業復工清單,政府逐企業精準幫扶,積極協調解決困難問題,著力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復工。以寶雞石油機械公司為例,2月12日,企業向市政府反映其27戶配套企業尚未復工,對企業生產帶來較大影響,市政府立即組織相關縣區,安排干部“一對一”精準幫扶,協調解決防疫物資、生產原料、員工返崗等具體問題,截至2月15日,27戶配套企業全部復工。以陜汽商用車為例,2月10日企業復工后,外地15戶配套企業相關零部件不能及時到貨,對企業復工后的產能釋放造成一定影響。我市及時與配套企業所在地湖北省十堰、荊州等市政府聯系,協調相關企業調撥庫存物資發貨,累計調撥車橋、車架、駕駛室等配套產品121車,有效保障了陜汽商用車正常生產。
三是補足產業鏈“空白點”。針對部分支柱產業配套供應依賴外地,企業復工復產受到制約的問題,注重提升產業本地配套率。以汽車產業為例,圍繞產業鏈“弱項”和“短板”,精準實施補鏈強鏈計劃,近日,我市與陜汽集團簽訂《建設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合作協議》,按照“政府出政策、企業強配套”的思路,加大汽車零部件相關企業引進力度,力爭陜汽集團寶雞市域內配套率達到60%以上;近期已成功引進了車架、車身等重點零部件項目,后續相關項目正在加快落戶,努力構建相對完善的商用車關鍵零部件產業體系。
四是暢通涉企服務“微循環”。積極開展聯企幫扶活動,全市成立了由市級領導擔任組長的13個指導組、66個工作組、715名領導干部、1194名干部下沉一線,“一企一策”精準幫扶企業1616戶(其中,工業企業434戶,文化企業118戶,商貿企業867戶,建筑企業197戶)、市級重點項目366個。截至目前,共為870余戶企業協調解決員工返崗、防疫物資等近千個問題,為300余戶企業提供原材料、人力資源、運輸、配套產品等供需對接服務;累計協調投放信貸資金61.34億元,緩繳稅費9.9億元,減免稅費2126萬元,有效提升了涉企服務水平,助推了企業復工復產。
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請繼續提問。
陜西日報社記者:
您好,我是陜西日報社記者。陜西作為能源大省,在加強疫情防控的情況下如何做好保供工作?
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孫喜民:
煤炭供應是經濟社會秩序正常的基礎,在這次疫情防控期間,基礎保障作用更加明顯。我省是能源大省,也是能源調出大省,在這次疫情防控期間,今年以來,我省認真學習貫徹總書記關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積極履行能源大省的職責使命,勇于擔當、主動作為。在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的前提下,以“四個全力”和“五個加強”保障能源供給。“四個全力”是指全力支持全國電力供需平衡、全力推進能源企業復工復產、全力發揮國有企業引領帶頭作用、全力幫助企業解決困難。“五個加強”是指加強監測分析、加強協調調度、加強市場分析、加強隱患排查、加強值班值守。在這些工作的前提下,為全省乃至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的能源保障,2月底,全省煤炭產量7931.7萬噸,同比增長10.9%;發電量372.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6%;原油產量588.73萬噸,同比增長4.9%,天然氣產量89.6億方,同比增長7.7%。在疫情期間,我們能源產業(煤、電、油、氣產業)都是增長企業。我們作為能源調出省,發送出省煤炭1904.4萬噸,同比增長40.67%,其中發往湖北省煤炭370.51萬噸,同比增長45.87%。
疫情防控期間,陜西作為能源大省,我們應該勇于擔當、主動作為,發揮了基礎保障作用。
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請繼續提問。
新華社記者:
您好,我是新華社記者。請問安康市王市長,剛才您在復工復產發布詞中談到,安康市在2月8日就部署了“兩手抓”工作,而且取得了很好成效。請您給大家談談都有哪些具體做法?
安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剛:
我市2月8日召開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視頻會議,對復工復產工作進行全面安排部署,在落實上爭取了時間、工作上贏得了主動。
采取了以下幾條措施:
一是分區分級推進復工復產。以縣域為單元,落實防疫,創造條件,安全規范有序復工復產。堅持示范引領與不搞“一刀切”并重,對糧油加工、生活超市、重大基礎設施等項目和企業,優先安排復工;對有利于疫情防控、全年穩增長影響大、有完工時限約束、投資體量大、影響脫貧攻堅的項目全面復工;對一時不能復工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和風險較大的餐飲行業,積極創造條件有序推進復工復產。2月26日,我市舉行全市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當日開工重點項目130個,總投資174億元。3月7日市政府舉辦“攜手安康·山河無恙”首場網絡招商推介會暨重點合作項目簽約儀式,簽訂招商項目合同14個,總投資21億元。安康機場遷建項目春節期間未停工,平鎮、安嵐、石寧高速,中心城市北環線、長春路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全面復工建設。
二是精準組織農民工返崗就業。2月26日全省推進農民工返崗復工工作電視電話會后,我市迅速行動,及時對農民工返崗復工工作進行安排部署。針對全市每年需轉移就業農村勞動力60萬人的實際情況,實行市政府“一把手”總負責,先后出臺農民工返崗復工7條政策意見和援企穩崗20條具體措施,全面落實“點對點”服務保障。今年春節期間全市39萬返鄉農民工,目前累計返崗復工35.35萬人,其中省內返崗16.63萬人,省外返崗18.71萬人。全市湖北返鄉農民人數1.31萬人,現已安排就業5539人。加大對貧困戶的幫扶,目前全市共組織13.97萬貧困勞動力返崗復工。
三是全面落實援企穩崗政策。市政府成立由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穩就業工作專班,統籌推進全市穩就業各項工作。通過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用、落實穩崗返還補貼和減免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等措施,幫助復工復產困難企業渡過難關。截止3月24日,全市緩征免征企業養老保險費280戶329.87萬元,失業保險1233戶144.64萬元,工傷保險1904戶139.4萬元;為116戶30人以下小微企業和217戶30人以上困難企業辦理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手續。
四是保障交通運輸物流暢通。目前,全市315輛公交車、1205輛出租車全力保障群眾出行和復工復產需求。全市150輛新能源車已陸續投入營運。全巿26條水運航線全部恢復通航。市政府確定29家糧油豬肉蔬菜食鹽重點保供穩價企業,強化復工復產生活物資保障供應,目前市場供應充足、消費物價平穩、社會安定有序。
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請繼續提問。
西安日報記者:
您好,我是西安日報記者。請問馬市長,疫情防控期間,西安市如何推動重點項目開工復工,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西安市副市長馬鮮萍:
推動重點項目開工復工,主要有以下幾個措施。
1.穩步有序推進重點項目開復工。一方面,我們堅持疫情防控工作任務,另一方面,抓好企業開復工。2月8日,市委召開了企業開復工會議,明確了能夠封閉管理的工業企業,以及民生和社會保障類的企業,能夠連續生產的企業在有序開復工。對重大項目,省市重點項目、十四運項目,在疫情期間保證了有序開復工。之后,我們還成立了市疫情防控專題復工復產組,調度區縣開發區和相關部門幫助企業復工復產方面的任務,實行日報送、周調度制度,每天跟蹤督導全市重點項目開復工進展,全力推動重點項目開復工。
2.全力抓好項目服務保障。全市落實“一企一策”“一項目一專班”措施,將陣地擺到項目一線。對269個市級重點項目和95個省級重點項目,建立了專人聯絡機制,進行一對一服務,及時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用工、防護物資和原材料不足等困難和問題。比如:在疫情初期,及時將央企供銷聯盟防疫物資、生產原料采購平臺、全省口罩生產商和消殺用品生產商信息轉發重點項目單位,加強協調對接,破解項目防疫物資短缺、施工材料不足的瓶頸。
軍工企業需求發給相關配套企業,幫助他們建立一對一服務和配套。對9戶百億龍頭企業,按照一產業鏈一個專班,不僅讓龍頭企業復工復產,同時讓568戶配套企業復工復產,實現了大企業帶動小企業協同復工復產良好局面。
3.加快推進項目建設手續辦理。2月8日,市委調度會上要求,在這個時間段加快對項目建設手續辦理,2月11日,市區(縣、開發區)兩級發改部門依托陜西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全面推行網上收件、網上審批和網上出件。壓縮審核備案辦理時限,備案事項當日辦結。審批、核準項目由原承諾10個工作日壓縮至8個工作日內辦結。特別是對與疫情防控有關、需實行緊急審批的事項,設立審批服務專崗,加強在線值守,特事特辦、即來即辦,為項目單位提供優質快捷服務。西安市轉產的防護服、口罩、消殺物品基本都在一個工作日辦結了,同時我們梳理2020年183個續建項目、86個新開工、99個前期市級重點項目手續辦理情況,建立臺賬,明確責任單位,實行手續辦理日報制度,提出明確時限要求,加快推進手續辦理。為后期項目能夠順利開復工打下了好的基礎。
4.幫助企業解決項目融資問題。積極搭建銀企對接聯系平臺,強化復工復產金融支持。分別向農發行、國開行、進出口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金融機構推介項目173個,涉及融資需求1634億元。截止目前,共有30個地鐵、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項目獲得融資貸款400億元。今天上午,我們還召開了工業企業金融幫扶銀企對接會,有500多家工業企業和全市所有金融機構進行了線上銀企對接,今天上午對接了374個企業和111.67億元項目。
5.抗疫情、促運行,推動新建重點項目開工。在全市上下強化“以項目看發展論英雄”理念,加快推進重點項目落地建設,全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3月17日,舉辦了全市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涉及項目162個、總投資1503億元、年度投資500億元,主要在先進制造業、服務業、基礎設施、民生及生態環保等領域。另外,疫情防控期間,西安高新區、經開區、高陵區、藍田縣等區縣、開發區相繼舉行了重點項目開工儀式,有116個新建項目已啟動建設,總投資約151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約284億元。隨著這批項目的快速落地建設,將為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增添新的動力。
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最后一個問題。
陜西廣播電視臺記者:
您好,我是陜西廣播電視臺記者。請問榆林市,疫情防控期間,榆林在推進項目復工,加快項目建設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榆林市副市長王華勝:
感謝您的提問。疫情發生以來,我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搶抓中省政策機遇,加快項目審批、建設,努力做到“兩不誤、兩促進”。
一方面,全力推進項目審批。我們全面落實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創新推進在線審批、容缺審批、遠程評審、網上招投標。截至3月22日,完成在線審批項目361個、遠程評審11項、在線招投標78項,上報清子高速等5個項目用地手續,批復靖邊西紅墩分散式風電等18個項目用地預審,辦理府谷郭家灣煤礦等9處煤礦采礦許可證延期,批復河北旭成30萬噸環己酮等30多個項目環評。一批重大項目前期取得重要進展,楊伙盤、西王寨、清水川三期三大外送電源點方案獲國家能源局批復,項目取得省發改委核準。
另一方面,積極推進項目開復工。我們開展了“項目攻堅百日行動”,把推進項目開復工,加快項目建設作為當前重點工作來抓。對市級重點項目逐一梳理,形成182個項目、371個審批問題清單,全部細化落實到審批部門、推進單位和推進服務工作專班,雙周調度、按月公示任務完成情況。市委市政府篩選了50個事關全局和長遠的重大項目,建立市級領導專抓重大項目推進服務機制,抽調專人組建工作專班,按照“一項一策一張圖”推進。我們還出臺了獎勵到人的擴大有效投資考核獎懲辦法,激勵干部抓投資抓項目。同時,全方位保障企業疫情防控、生活物資、原材料等物資供應,協助項目業主落實留觀隔離場所,政府出資包車“點對點”接返員工,有序組織人員返崗復工。截至3月22日,328個市級重點項目開復工率37.2%,基本達到往年同期水平。
近期,我們正在陸續組織開展項目集中開工。2月28日首批總投資423億元的20個重點項目在榆陽區集中開復工;3月15日,市委市政府又集中開復工總投資2655億元的386個項目,年度計劃投資813億元;5月底前我們要確保市縣兩級政府投資項目全部開工建設。
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感謝幾位發布人,也感謝各位記者朋友。
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