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陜西省疫情防控、醫療救治最新進展及復工復產相關情況(第二十一場)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20-03-05 17:50
3月4日15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委文明辦主任鮑貽勇先生,陜西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副廳長趙衛軍女士,陜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副局長劉偉先生,陜西省志愿服務聯合會會長班理女士,韓城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市政府副市長孫長虹先生出席,介紹陜西省疫情防控、醫療救治最新進展及復工復產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主持。
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今天是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一場新聞發布會。
我們邀請到了省委文明辦主任鮑貽勇先生,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副廳長趙衛軍女士,省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劉偉先生,陜西省志愿服務聯合會會長班理女士,同時,還采用網絡視頻連線方式邀請了韓城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市政府副市長孫長虹先生,請他們介紹我省疫情防控、醫療救治最新進展及復工復產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們關心的問題。
首先,請劉偉先生通報我省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工作最新進展。
陜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副局長劉偉:
媒體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近一段時間,通過醫務人員的辛勤工作,出院新冠病毒肺炎患者逐步增加,我省醫療救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下面,我通報一下目前住院確診患者的基本情況和救治情況。
一、目前住院確診患者基本情況
住院患者的病情和醫療救治情況一直牽動著全省人民的心。近幾天來,在全省醫務工作者的全力救治下,全省245名確診病例中,昨日又出院2人,這樣,截止3月4日8時,全省累計出院218人,死亡1人,現有住院確診病例26人。
這26例住院患者中,男14例,女12例。從年齡構成看,60歲以上18例,占69%?;颊咂骄挲g62歲。
我們對住院患者的病情也進行了分析,26人中,普通型15例,重型4例,危重型7例。11例重型和危重型患者中,9例住在唐都醫院,2例住在交大一附院。
26人中,有基礎性疾病的12例,占患者總數的46%。其中高血壓7例,其他疾病包括冠心病、糖尿病等?;颊呒惺罩卧?所定點醫院,其中省級定點醫院3所,收治22人(唐都醫院17人,交大一附院3人,西安市第八醫院2人)。市級定點醫院3所,收治4人。
二、目前住院確診患者的救治情況
面對住院患者,我們正在按照“科學救治、精準施策”的原則,多措并舉,全力以赴進行救治。要求各相關定點醫院,認真組織開展國家最新版診療方案的培訓。各定點醫院嚴格按照“四早四集中”原則,抽調本單位核心專家和精良設備,配備足夠的救治力量,嚴格按照國家診療規范,精心組織醫療救治,實現應治盡治。省級專家每日視頻連線地市定點醫院,精準指導地市救治工作。充分發揮中醫藥作用,在院患者普遍接受了中醫藥治療。
確診患者中,重癥和危重癥患者的救治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患者普遍年齡大、病情復雜、病情變化快,我們堅持“兩個一切”的救治原則,即動用一切能調動的力量和資源,想盡一切能采取的辦法和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病死率。我們規定市級定點醫院一律不收治重癥和危重癥患者,全部集中到省級定點醫院。集中全省最高水平的10名核心專家,組成重癥省級專家組,每日對定點醫院的救治給予指導。對于病情極其危重的兩名患者,我們在前期邀請國家專家多次會診基礎上,還專門請教了國家專家指導組核心專家李蘭娟院士團隊,進一步優化了診療方案,確保患者得到高水平的救治。
此外,為保障復工復產后普通患者的就醫需求、避免交叉感染,目前我們正在大力推進互聯網診療,為群眾提供多一種就醫選擇。近期,我省已批準160家醫院開展互聯網診療,其中西京醫院、唐都醫院、交大一附院、交大二附院、省醫院等大型三級醫院的互聯網診療服務已經正式上線,廣大患者可通過訪問醫院的互聯網診療平臺獲得問診、復診等線上醫療服務。互聯網診療具有方便、快捷等優勢,也能減少患者在醫院內聚集,防止交叉感染,我們歡迎廣大患者都能積極參與到互聯網診療活動中。大家可以登錄國家衛健委或省衛健委官網,或者微信搜索關注“健康陜西公眾服務”公眾號,來登錄參與互聯網診療。
下一步,我們將緊盯重癥和危重癥患者,繼續精心組織,全力以赴進行救治。統籌做好新冠患者和普通患者救治,積極推進互聯網診療平臺建設,做好互聯網診療服務。持續強化全省傳染病救治體系建設,促進我省醫療救治能力再上新臺階。
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感謝劉局長。下面,請鮑貽勇先生作介紹。
陜西省委文明辦主任鮑貽勇: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好!下面,我向大家介紹省委文明辦疫情防控有關工作情況。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省委文明辦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及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在我省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的指揮下和省委宣傳部戰疫情新聞宣傳指揮部領導下,根據省委文明辦職能,重點圍繞精神文明創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志愿服務和道德典型四大工作平臺,積極發揮各方面作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發揮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的積極作用。全省各級各類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紛紛響應號召,立足本職,凝聚起疫情防控的正能量,構筑起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文明城市廣泛開展疫情防控知識、防疫法規、保護野生動物和拒絕食用野生動物宣傳教育;文明單位帶頭做好疫情期間醫療、資金、交通、物資和電力保障等。特別是文明單位中的醫院(交大二附院、省人民醫院、市四院、市八院等),第一時間派遣援助湖北醫療隊,文明單位中的企業紛紛伸出援手,捐款捐物。文明校園充分發揮學科綜合優勢,迅速向社會提供系列成果,將科技勢能轉化為戰“疫”動能!文明村鎮和文明社區作為疫情防控的基礎單元,更是多措并舉,倡導移風易俗,織密疫情防護網、阻斷疫情傳播鏈。文明家庭或捐款捐物,或做志愿服務,積極投身抗擊疫情一線。全國文明家庭彬州市盧效平一家捐款12萬元。
二是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面對面聯系群眾的作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是以縣為中心,建立縣、鎮、村三級工作體系,通過整合、盤活各種資源,打造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與科普服務、健身體育服務五大平臺,圍繞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深入移風易俗五大任務開展文明實踐活動。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主體力量是志愿者、主要形式是志愿服務。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全省24個全國試點縣(市、區),依托4934支、74.2萬人的志愿服務隊伍,充分發揮五大平臺服務功能,運用微信平臺、大喇叭、流動小喇叭、張貼海報標語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防控知識,教育引導農民群眾不走親訪友、不聚會聚餐,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倡導喜事緩辦、白事簡辦,深入推進移風易俗,24個全國試點縣(市、區)共緩辦喜事、簡辦白事3241起,為全面打贏防控阻擊戰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是發揮志愿服務組織、志愿者主力軍作用。疫情發生后,省委文明辦指導陜西省志愿服務聯合會在第一時間發出了“強信心、暖人心,共戰疫情”的倡議;聯合陜西傳媒網、陜西文明網發起“戰疫情、做志愿,我接力”網上互動,互動人數達8萬多人;組織開展“七彩陽光——陜志聯同心抗疫心理在線志愿服務”項目,為2500多名被隔離群眾提供心理疏導服務;拍攝了“戰疫情——陜西志愿者在行動”微視頻,發動全省廣大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在各級黨委、政府領導下,依法依規開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全面參與協查排查、防控知識宣傳、文明勸導、信息收集、人員隔離、設施消毒、籌款籌物、捐款捐物等工作,積極主動為被隔離群眾送菜送飯送溫暖,加強心理疏導、穩定社會情緒。三秦大地從城市到農村、從社區到街巷、從機場到車站、從醫院到家庭,到處都是志愿者的身影,為守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付出了辛苦努力,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針對特殊人群的抗疫需要,我們還組織開展了關愛留守老人活動,加強對留守老人的關心、關懷。
四是發揮道德典型的榜樣作用。各級道德模范、中國好人、陜西好人等道德典型積極響應號召,獻計出力。有的加班加點、不辭辛苦,有的不畏風險、堅守一線,有的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全國道德模范、西安銀橋乳業集團董事長劉華國,向疫區捐贈500萬元資金和物資;全國道德模范、86歲的老黨員梁增基,向黨組織交納2萬元特殊黨費;全國道德模范張水珍,是一名農村婦女,自身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但面對疫情,她和家人第一時間捐款1萬元;全國道德模范呼秀珍,在捐款5千元的同時,發揮自身優勢,利用“呼老師工作室”開設疫情防控期間抗疫助學服務熱線,給家長和孩子提供心理疏導。
省委文明辦的工作情況發布就到這里,謝謝!
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感謝鮑主任。下面,請趙衛軍女士作介紹。
陜西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副廳長趙衛軍: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好!
我介紹一下全省退役軍人事務系統疫情防控有關情況: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全省退役軍人事務系統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牢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快速采取行動,積極調動和發揮退役軍人事務系統和廣大退役軍人作用。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主動擔當作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及時發出倡議,號召全省退役軍人事務系統和廣大退役軍人立即行動,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發揮優勢作用,在遏制疫情蔓延勢頭、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貢獻力量。各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干部堅守崗位、勇挑重擔;廣大退役軍人沖鋒在前、扎實開展防控工作,詮釋著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本色與擔當。全系統上下實行24小時值班制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全省五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上下聯動,約2.7萬工作人員,配合當地黨委政府,在防控一線開展疫情監測、排查、預警等防控工作。同時,落實常態化聯系機制,站在退役軍人身邊,主動慰問參與醫療救治、設卡防控、物資保障、社會服務等抗擊疫情一線的退役軍人。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在湖北省榮軍醫院被確定為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后,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積極協調捐贈100萬元醫療設備和200萬元資金,支援湖北省榮軍醫院抗擊疫情。
二是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服務保障。印發了《關于發揮退役軍人事務部門作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通知》,通過微信公眾號、抖音等渠道,及時向本系統及廣大退役軍人和社會各界宣傳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退役軍人事務部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宣傳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現出的退役軍人先進典型,并推送疫情防控信息及疫情防控知識。臨時關閉信訪接待場所,開通網上信訪反映退役軍人訴求,接到網上信訪事項31件,已經辦結6件。開通了“陜西省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教育培訓線上平臺”,優選7大類150門培訓課程上線,開通當日,2萬余名退役軍人在線觀看。開展退役軍人網上招聘130場次,提供就業崗位4.56萬個,達成就業意向800多個。全省烈士紀念設施實施臨時閉園措施,引導烈士家屬和社會各界進行網上祭掃。發揮“退役軍人之家”、“1+6+X”一體化服務平臺等作用,開通疫情防護醫療指導、心理咨詢援助線上就診平臺及服務熱線,為退役軍人提供疫情檢測診療,日常防控知識指導等服務3000余人次。各級優撫醫院、光榮院、軍休服務管理機構按照當地黨委和政府關于疫情防控規定,廣泛開展醫護人員培訓和實戰訓練,做好后勤服務保障,防范疫情發生。目前,全省優撫醫院、光榮院、軍休系統服務保障對象和工作人員1.9萬人 “零感染”。
三是退役軍人退伍不褪色,積極投身抗疫一線。在疫情防控中,全省廣大退役軍人踐行“若有戰、召必回”錚錚誓言,積極向黨組織和退役軍人事務部門遞交“請戰書”,投身抗擊疫情一線。鄠邑區3600名退役軍人組成了退役軍人志愿隊、應急救援隊、“利劍突擊隊”“和事佬智囊團”“兵支書”工作隊等。全省約12萬名退役軍人,4600余支志愿服務隊伍下沉社區農村抗疫一線。他們中有耄耋老人,有稚嫩青年,有“父子兵”,有“兄弟崗”,他們設卡布控,站崗執勤,向人民遞交了一份“疫情不滅,我們不退”的軍令狀。寶雞扶風縣退役軍人王輝,在防控疫情消殺作業時發生車禍,生命永遠定格在27歲;西安市公安局灞橋分局民警退役軍人喬錦仁,連續28天奮戰在防疫一線,因心源性猝死,倒在了工作崗位上。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退役軍人的熱血誓言,用生命扛起了疫情防控的重擔。省委宣傳部、省委組織部、省衛健委、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組織開展了向王輝等同志學習活動,省委宣傳部、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省軍區政治工作局追授王輝、喬錦仁同志為“陜西最美退役軍人”。
廣大退役軍人還自發組織,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西安銀橋乳業、石羊集團、陜西君碧莎制藥有限公司、西安世紀盛康藥業有限公司等退役軍人創辦的企業,一方面抓好復工復產、一方面捐贈物品藥品。王新發、索乾德、韓延成、張順京、崔詠麟等全國模范退役軍人,戴吉坤、許亞平、吳鵬等陜西最美退役軍人,積極捐款捐物,他們表示:“作為一名曾經的軍人,我們要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接受考驗,發揮出應有的社會責任和擔當,不負最美退役軍人榮譽”。截至目前,全省退役軍人事務系統和廣大退役軍人累計捐款捐物2800余萬元,其中定向援助湖北1015萬元。
這里,要特別向大家介紹一下醫療戰線中的退役軍人,省人民醫院、省中醫醫院、西安交通大學一附院、西安交通大學二附院、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西安大興醫院等醫療機構中的退役軍人,主動請纓馳援湖北武漢和省內定點醫院參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約300人。我們十分關心抗擊疫情一線的退役軍人醫護工作者,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黨組主要負責人視頻連線慰問了馳援武漢的退役軍人醫療隊員代表王凱和劉維同志,轉達全省退役軍人事務系統對他們的崇高敬意。省雙擁辦印發了《關于充分發揮雙擁工作優勢全力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確了9條關心關愛抗疫一線現役軍人及退役軍人醫護工作者的具體舉措。全省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一對一聯系、了解抗疫一線退役軍人醫護工作者的家庭困難,幫助解決實際問題。
下一步,全省退役軍人事務系統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批示指示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退役軍人事務部工作要求,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做好疫情防控期間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強化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進一步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做好退役軍人就業政策宣傳、技能培訓、崗位需求、崗位開發等工作。充分利用省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教育培訓線上平臺、退役軍人創業導師網絡創業指導、組織退役軍人網絡招聘等方式為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提供幫助。各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向退役軍人開展面對面、一對一服務,宣傳就業形勢、了解就業現狀、提供就業信息,籌備“陜西退役軍人就業服務月”活動,協調金融機構提供金融服務,為全面復工復產、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提供高質量服務。
二是發揮雙擁優勢、助力疫情防控。貫徹全國雙擁辦《關于發揮雙擁工作優勢大力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雙擁工作走在前列”要求和省雙擁辦《通知》措施。一是在精準為防控一線現役軍人、退役軍人建立家庭信息臺賬的基礎上,開展慰問活動,發揮各級退役軍人關愛基金作用,解決家庭實際困難。二是解決好“三后”問題,對一線直接參與抗擊疫情的軍隊轉業干部和符合安置條件的退役士兵,在轉業安置量化賦分上,參照部隊立功項目予以加分;對一線抗擊疫情現役和退役軍人醫護人員中,子女于2020年秋季入托入學的,由各市區出臺優先優待措施,優先安排其子女到優質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就讀;各地各部門堅持特事特辦,解決一線抗擊疫情現役軍人醫護人員隨軍家屬工作調動事宜,對未就業的一線抗擊疫情現役和退役軍人醫護人員家屬,要積極開發就業崗位。三是進一步關心關愛,組織防控一線抗擊疫情現役軍人醫護人員家屬、退役軍人進行健康療養,建立烈士遺屬關愛方案,提供精準服務。四是雙擁表彰激勵,評選全省雙擁模范時向防控一線部隊和軍隊醫護人員傾斜;優先評選防控一線退役軍人為 “陜西最美退役軍人”;將各市(區)軍地合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作為雙擁模范城(縣)命名表彰的重要依據。
三是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犧牲人員烈士褒揚工作。落實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關于妥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犧牲人員烈士褒揚工作的通知》精神,對符合烈士評定(批準)條件的,一對一全流程指導申報,簡化工作程序;落實撫恤優待政策,及時發放烈士褒揚金和撫恤金,開展慰問、懸掛光榮牌等活動,妥善解決烈士遺屬的實際困難;深入挖掘宣傳烈士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突出事跡,講好英烈故事,在全社會營造致敬英烈、關愛烈屬的濃厚氛圍。
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感謝趙廳長。下面,連線韓城市,請孫長虹先生作介紹。
韓城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市政府副市長孫長虹:
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下午好!疫情發生以來,韓城市委、市政府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嚴格按照中、省、渭南市統一安排,抓早動快、超前部署,聯防聯控、精準施策,全力保障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截至目前,我市累計確診病例1例,已于2月15日治愈出院;疑似病例9例,已全部解除;應管理密切接觸者317人(其中外地協查91人),已全部解除醫學觀察;現無確診病例,無疑似病例,無密切接觸者,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平穩可控。
我市在扎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基礎上,全面推動企業和重點項目復工復產,加快春季農耕生產,動員廣大志愿者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推進經濟持續平穩發展?,F將有關情況作以簡要通報。
一、復工復產情況
我市重點采取四項舉措,積極推動工礦企業和重大項目復工復產,確保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不誤”。一是錯時有序復工。從2月4日起,我市積極組織醫療物資、煤電油氣等重點行業企業陸續錯時復工,切實保障疫情防控物資和群眾生活必需品的生產和供應。二是細化管控措施。對返崗人員按照不同來源地進行分類管控,并建立職工健康檔案,嚴防疫情輸入;對單位內部實行分區作業、錯峰就餐,嚴格控制會議頻次和規模,盡量減少人員聚集。三是提供貼心服務。開辟點對點“暖心直通車”,減少返崗人員路途風險和周折;采取“線上”和“不見面”方式審批項目手續,推動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四是強化服務保障。充分發揮企業聯絡員作用,確保減稅降費、信貸支持、就業服務等惠企政策落實到位;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礎上,不審批、不備案,不設條件全力推進工礦企業和重點項目復工復產。目前,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復產75家,復產率72.1%,復工率78.3%;重點項目開復工25個,復工率64.1%;我市復工復產工作進展順利,工業經濟運行整體平穩。
二、農耕生產情況
我市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農耕生產,竭盡全力穩住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盤。一是狠抓春耕備耕工作。下發了《春季農業生產技術指南》,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動員農民開展春季農業生產和田間管理;鼓勵農資企業開展“點對點”生產配送,確保農資供應到位。目前,全市儲備農藥72.4噸、化肥1.1萬噸、玉米種子3萬公斤,可參與春耕農機具720臺。二是指導幫助涉農企業復工復產。成立工作專班,進園入企了解涉農企業實際困難和政策需求,有針對性地做好分類指導和協調服務。目前,我市2家省級涉農龍頭企業、90%以上種養合作社已復工復產,總體運行平穩。三是保障農業生產物資運輸通暢。為60余家涉農企業開辟“綠色通道”,保證農業生產資料順利到達生產一線,最大限度保障農業生產需要。四是切實提高農業保障水平。市財政列支1000萬元專項資金,專門用于支持糧食、蔬菜等農產品基地建設,不斷提升我市糧食生產能力和“菜籃子”穩產保供水平。五是強化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持續開展重大動物疫情排查,深入實施大清洗、大消毒,強化調運監管,全面落實生物安全防疫措施,嚴防疫情輸入。累計排查畜禽養殖場戶1359家次,畜禽201.9萬頭只(羽),均無重大疫情發生。目前,我市農耕生產已全面展開,農業產業發展開局良好。
三、志愿服務情況
疫情防控期間,我市發布了《關于號召全市廣大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科學有序參與疫情防控的倡議書》,動員組織全市365個志愿服務隊近萬名志愿者,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前提下,全力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廣大志愿者在全市42個社區166個行政村,深入開展防控宣傳、便民服務、防控協查、消毒殺菌等服務工作,成為疫情防控的有生力量。同時,由道德模范、韓城好人帶頭,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積極奉獻愛心、踴躍捐款捐物,市慈善協會、紅十字會累計接收社會捐款捐物共計568萬元,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高效推進。
下一步,我們將嚴格按照中、省關于低風險地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主動擔當、履職盡責,堅守疫情防控安全底線,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確保全面完成年度經濟發展任務和“十三五”規劃目標。
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感謝孫市長。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之前,請介紹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
陜西新聞廣播電臺記者:
您好,我是陜西新聞廣播電臺記者。班理會長,我們剛剛成立的陜西省志愿服務聯合會,在參與防控疫情的志愿服務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您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志愿者都參與了哪些志愿服務工作呢?
陜西省志愿服務聯合會會長班理:
陜西省志愿服務聯合會去年12月4日舉行了成立大會,成立之后有很多工作要做,疫情發生后,志愿服務聯合會緊急動員起來。首先,響應文明辦和省委宣傳部號召,動員全省會員組織、志愿者積極投入到防控一線工作中去,做到管好自己、不信謠、不傳謠等,積極參與社區防控工作,在一個月時間里,全省志愿服務網上注冊人數急劇增長,大概增長了6萬多名。志愿服務項目在網上發布的特別多,主要做了哪些方面工作?
一是志愿者深入疫情防控一線,從某種意義來講,省支援武漢打贏疫情戰役的人員,都是符合志愿報名參加的條件。除此之外,留在后方的,陜西要打贏防疫戰役,需要志愿者深入到社區,做好農村和社區防控。志愿者的積極性被極大地調動起來,他們中間蘊藏的能量和積極性得到了很大的發揮,特別是在此期間,專業志愿者招募,有心理、護理、社工,對西安發生了疫情或者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封閉的樓群提供了定點精準心理疏導服務。在這個過程中,專業志愿者的隊伍在不斷壯大。很多基層一線志愿者主動慰問在一線工作的工作者,或者捐款捐物,或者親自參加消殺,傳遞科學的防疫知識。有很多全家都是志愿者,比方說一些銅川、周至的志愿者,全家上陣,或者給我們捐贈物品進行運送,或者創作剪紙、書法作品,普普通通的家庭帶著自己的兒子和女兒來到捐贈現場,身體力行分裝獼猴桃、蘋果。富平一對兄弟都是90后,這哥兒兩捐贈了2噸蘋果,我們把捐贈的蘋果、獼猴桃、羊奶粉都已經送到武漢一線醫務人員中。我們開展了網上志愿服務,把西工大、西外、西安培華等學校的大學生志愿者組織起來,對一線醫護人員的子女開展網上教學等志愿服務活動?;顒悠鸬搅穗p贏的效果,志愿者實現了自己服務他人,學習雷鋒的愿望,小朋友們直接得到了大學生志愿者的幫助,非常受歡迎。志愿者聯合會形象大使徐杰主動在微信群里給志愿者加油,他加的油絕對是專業的油,給志愿者進行輔導,更好的提高服務質量。在這期間涌現出來的普普通通的身邊的人和事,以志愿的精神,以公益性為特征的志愿服務,在志愿者每個人的身上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明天是學雷鋒日57周年,希望所有的志愿組織和志愿者,能夠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服務困難群體、老人、留守兒童、環境保護等,以我們自己的實際行動紀念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推進陜西的志愿服務事業,為和諧陜西建設做出積極的貢獻。
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請繼續提問。
陜西廣播電視臺記者:
您好,我是陜西廣播電視臺記者。能否具體介紹一下11例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救治情況?
陜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副局長劉偉:
我省11例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目前集中在唐都醫院和交大一院,其中唐都醫院9例,交大一院2例。兩家醫院都高度重視,集中了各學科精兵強將和先進設備,舉全院之力進行救治。以唐都醫院為例,收治患者的感染性疾病科是國家級重點學科,也是全軍傳染病診療中心,擁有國際標準化的隔離病區和感染ICU病房。醫院組建了醫療救治專家組,以及床旁診療MDT(多學科診療模式)團隊,對危重型和重型患者開展清單式精細化管理、每個患者都有個性化的治療方案,醫院提出“一穩二抗三聯合”的危重型患者治療策略,即:穩定呼吸功能,抗病毒、抗繼發感染,聯合實施多學科會診、激素治療和免疫調節三種治療方法。及時將恢復期血漿用于最危重的病人。此外,該院應用5G通信技術,開展了遠程會診,目前已和武漢前線的國家級專家、李蘭娟院士團隊、省內一流專家等連線,對重型、危重型患者進行了會診,盡最大努力降低病死率??梢哉f,我省的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目前都得到了精心的救治,治療方案也是科學規范的,請大家放心。
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請繼續提問。
陜西網記者:
您好,我是陜西網記者。按照全省疫情防控風險等級劃分,韓城屬于低風險地區。請問韓城如何在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的雙勝利?
韓城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市政府副市長孫長虹:
近期,我市嚴格按照中、省統一部署,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重點采取五項措施,努力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項戰役的全面勝利奠定堅實基礎。
一是精準施策,科學防控。嚴格按照中、省、渭南市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研究制定了我市統籌推進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工作的實施意見,進一步細化疫情防控措施,確保企業在全面復工復產過程中,做到疫情“零輸入、零擴散”。
二是責任明確,監管到位。強化行業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建立和完善部門包聯企業聯絡員制度,指導企業全面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將疫情對企業生產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
三是加強監測,高效運轉。建立部門、企業、聯絡員無縫銜接平臺,設立企業運行服務熱線,及時掌握企業生產、銷售、運輸等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全力做好各項要素保障,確保復產企業滿負荷運轉,促進未復產企業盡快復工生產。
四是優化服務,保障運行。建立企業用工需求臺賬,引導供需精準對接,多渠道招錄招聘,強化崗前培訓,妥善解決人才需求。同時,開辟點對點“暖心直通車”,提供“出家門、上車門、進廠門”的一站式服務,切實解決企業和項目建設用工問題。
五是落實政策,釋放產能。針對企業和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困難,快速落實中、省、渭南市各項優惠政策,指導企業用好財稅金融政策,加大中小微企業扶持力度,促進銀企精準對接,全力幫助企業加快產能釋放,效益提升。
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請繼續提問。
陜西日報社記者:
您好,我是陜西日報社記者。在疫情防控中,志愿者在防控知識宣傳、協查排查、文明勸導等各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請問陜西目前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的情況如何?今后我們應該朝哪方面努力?有什么具體措施?
陜西省委文明辦主任鮑貽勇:
明天就是3月5日,是第57個學雷鋒紀念日,首先,我代表省委文明辦,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全省志愿服務事業發展的各級黨政組織和社會各界熱心人士,向長期以來積極宣傳報道我省志愿服務工作的新聞媒體表示衷心的感謝!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省的志愿服務工作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和全社會大力支持與積極參與下蓬勃健康發展。目前,全省共有志愿服務組織2.2萬多個,注冊志愿者270多萬人,全省廣大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在搶險救災、扶貧幫困、環境保護、應急救援、心理疏導、關愛留守老人、留守兒童,支教助學、文化惠民、賽事服務,包括在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做出來重要的貢獻。當然,也要看到,我省的志愿服務工作還存在著組織建設不規范、專業化程度不高、粗放化管理和項目帶動滯后等問題。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指導陜西省志愿服務聯合會發揮好引領、聯合、促進、服務的作用;二是推進志愿服務努力實現社區化扎根、社會化服務、項目化運作、專業化支撐、精細化管理;三是努力推動志愿服務從以青年為主向全社會參與轉變,以階段性為主向常態化開展轉變,以粗放型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四是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為契機,推進我省24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志愿服務工作開創新局面,努力建設“8+n”的志愿服務模式。即理論政策宣講、文化文藝服務、助學支教、醫療保健、科學科普、法律服務、衛生環境和扶貧幫困加特色志愿服務;五是指導全省各市、縣健全志愿服務社會組織。
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謝謝幾位發布人,也再次感謝各位記者朋友。
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