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陜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陜西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第六場)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20-02-20 13:35

2月4日15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疾病防控專家組組長劉峰先生,陜西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新聞發言人張育奎先生,陜西省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劉保華先生,陜西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曉森先生出席,介紹陜西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主持。

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最近,全省的老百姓一直都在關心我省啥時能有治愈者出院?今天上午,我省首例確診的并在唐都醫院救治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出院了,全省媒體平臺對首例治愈者出院進行了直播等全方位報道。截止今天中午,據不完全統計,這個話題全國的關注量已超過5000萬。讓我們眾志成城,一起加油!

今天下午是我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的第六場。我們邀請到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疾病防控專家組組長劉峰先生,省生態環境廳新聞發言人、黨組成員、副廳長張育奎先生,省林業局新聞發言人、黨組成員、副局長劉保華先生,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曉森先生。請他們為大家介紹我省疫情防控工作的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疾病防控專家組組長劉峰先生介紹相關情況。

陜西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疾病防控專家組組長劉峰:

截至2月4日10時,陜西新增14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新增重癥患者1例,新增疑似病例53例。新增確診病例中,西安市5例、寶雞市2例、咸陽市2例、漢中市1例、商洛市3例、楊凌示范區1例。陜西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142例(1例治愈出院),其中輸入性病例94例,密切接觸者42例,無明確接觸史病例6例。累計確診病例中,西安市60例、寶雞市10例、咸陽市11例、銅川市7例、渭南市6例、延安市7例、榆林市1例、漢中市16例、安康市17例、商洛市5例、楊凌示范區1例,韓城市1例。全省現有疑似病例221例。全省新增密切接觸者822人,累計6240人,均集中醫學觀察。新增解除密切接觸者397人,累計解除密切接觸者1303人。

將全國、陜西省和湖北省之外地區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數比較,可以看出陜西省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數與全國其余省份發展趨勢大體一致。

從上面的圖中可以看出,陜西省與全國、湖北省之外地區累積確診病例數的變化趨勢相符,均呈增長態勢,但增長速度趨于減緩。

隨著時間推移,陜西省累計確診人數不斷增加,波及地區逐漸擴大分布較廣,存在區域聚集性特征,各區縣病例分布呈現點狀分布特點,暫未出現縣區間的傳播,提示陜西省總體防控措施有效。

(三)人群分布

從上面的圖可以看出,累積確診病例中,男性占比59.44%,女性占比40.56%。各年齡段病例分布以20—49歲為主。由此得出,陜西省累計確診病例總體已進入平臺期,但個別地市的疫情發展形勢仍然嚴峻;陜西省累計確診人數不斷增加,波及地區逐漸擴大分布較廣,存在區域聚集性特征,各區縣病例分布呈現點狀分布特點,暫未出現縣區間的傳播,提示陜西省總體防控措施有效;陜西省目前傳播途徑呈現家庭聚集、朋友聚餐傳播與隱性傳播途徑并存的態勢。盡早發現隱性和輕癥感染者是未來防控的重點與難點。

下一步,我們將一是繼續強化當前防控措施,重點抓落實、抓細節、抓銜接。并逐步將防控重心從輸入性病例轉移到本土病例,外防輸入,內防擴散。針對返工返學人員,做好預檢與登記措施,最大程度減小人員流動造成的防控壓力。二是提高病例發現能力。隨著疫情的進展,暴露史不清晰的病例會逐步增多,提高病例發現能力,及時控制傳染源至關重要。要提高發熱門診識別病例能力,早期發現病例,降低社區傳播風險。

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謝謝。下面請省生態環境廳新聞發言人、黨組成員、副廳長張育奎先生作介紹。

陜西省生態環境廳新聞發言人、黨組成員、副廳長張育奎:

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首先十分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省生態環境廳高度重視、迅速響應、緊急部署,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與重要講話、李克強總理重要批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指導下,及時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全省生態環境系統黨員干部統一思想認識,把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當前最大的政治任務,進一步增強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生態環境監管工作的使命擔當,安排部署加強醫療廢物處置、環境應急監測、飲用水源地保護、醫療污水和城鎮污水處理等環境監管工作,充分發揮了職能作用。下面,我通報一下疫情發生以來我省有關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和進展情況。

一、加大協調指導,監督做好醫療廢物處置工作

疫情發生后,省生態環境廳按照全省疫情工作視頻會議精神及生態環境部安排,緊急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疫情防控期間醫療廢物處置監管工作。全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立即響應,全面出擊,迅速建立防控機制,全力以赴加強疫情醫療廢物環境管理,全力保障疫情防控。一是健全疫情醫療廢物防控機制。印發《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廢物環境管理工作的通知》,強化疫情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貯存、處置活動中環境污染防治和監管。全省13個市(區)均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醫療廢物環境管理應急預案》,積極與衛生健康等部門加強溝通協作,建立了上下貫通的聯防聯控機制。二是密切關注醫療廢物產生處置情況。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堅持每日匯總各地醫療廢物收集、貯存和處置情況,密切關注、準確掌握全省醫療廢物產生和處置情況。目前,全省10個設區市各有1座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總處置能力149噸/天。1月20日至2月3日,全省累計安全處置醫療廢物989.43噸,其中各定點醫療機構產生的所有疫情醫療廢物做到當日收集、當日轉運、當日處置,共計41.06噸。三是指導做好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準備。嚴格按照生態環境部有關管理規范與技術指南,指導各地在加強監管的基礎上,對醫療廢物設施運行情況及處置能力情況進行分析研判。要求醫療廢物處置能力不足的市(區),加大集中處置設施建設及相關配套設施、設備的投入力度,滿足疫情處置需求;對短期內確實無法增加處置能力的,可在本市啟動備選設施進行應急處置,或在省廳統一指導下開展省內跨區域協同處置。四是盡職盡責守護生態環境安全。全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始終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從1月20日開始,省、市、縣三級生態環境部門已累計出動3170余人次對1080余家醫療機構和10個醫療廢物處置中心進行了現場指導,確保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貯存、處置全過程環境安全。

二、協調落實“三個調整”,扎實做好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

為切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保障工作,經省政府同意,以省鐵腕治霾工作組辦公室文件致函各地市人民政府,協商調整機動車常態化限行、建筑工地施工、企業錯峰生產等重污染天氣應對措施。一是調整機動車常態化限行措施。鑒于當前各地為降低病源交叉感染概率,大面積停運公共交通工具,疫情防控期間,承擔運輸疫情防控物資、醫療物資、生產物資、人員裝備以及運輸基本生活物資的機動車持縣級及以上相關部門出具的證明,可暫不執行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的限行規定,并相應調整社會機動車尾號常態化限行規定。二是調整相關建筑施工工地停止施工規定。對屬于保障疫情防控的建筑施工項目,暫停執行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停止施工規定。三是調整相關工業源限產限排規定。為保障疫情防控防護用品、藥品等企業開足馬力生產,此類企業暫不執行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限產限排規定,一律納入民生保障類企業進行管控,一律從秋冬季錯峰生產方案清單中移出,暫停執行錯峰生產規定。

三、強化監測預警,積極做好環境應急監測工作

為防止疫情次生災害對生態環境和人民群眾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我廳及時制定并下發了《陜西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生態環境應急監測方案》,要求各市區生態環境局高度重視,及時制定應急監測預案,切實做好轄區內空氣、醫療廢水、城鎮污水、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等監測,實時提供真實、準確、全面的監測數據,充分發揮監測預警作用。結合轄區內風險源分布情況、醫療廢物廢水處理情況、污水處理廠運行情況、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情況等,進一步完善疫情應急監測預案,不斷提高預案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四、加強監督管理,切實做好醫療污水和城鎮污水處置

要求各市(區)生態環境局密切關注醫療污水和城鎮污水處置情況,與衛生健康、住建、農業農村等部門聯動,進一步加強醫療污水收集、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污染物排放等監督管理,嚴禁未經消毒處理或處理未達標的醫療污水排放,準確掌握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變化情況,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處置措施,確保出水達標。結合實際情況適當加密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等監測頻次,發現問題及時預警報告,確保人民群眾用水健康。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下一步,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將繼續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生態環境部的指導下,在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和安排下,嚴格落實中省關于疫情防控的最新要求,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完善應對措施,持續做好生態環境監管工作,全力抓好醫療廢物集中處置、醫療廢水和城鎮污水處理、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環境應急監測等重點工作,確保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措施的“三個調整”落地落實,并及時向媒體公布有關工作進展和環境質量變化情況,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支撐和保障。

謝謝大家!

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謝謝。下面請省林業局新聞發言人、黨組成員、副局長劉保華先生作介紹。

陜西省林業局新聞發言人、黨組成員、副局長劉保華:

女士們、先生們、媒體界的朋友們,大家下午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后,陜西省林業局黨組高度重視,嚴格按照中省疫情防控要求,結合陜西實際,全面加強陸生野生動物管控工作。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全省野生動物及其人工養殖基本情況

據調查,全省有陸生野生動物791種。其中:哺乳類151種、鳥類560種、爬行類54種、兩棲類26種。國家I級重點保護18種、II級85種,省重點保護52種,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三有”保護動物436種。還有200種沒有列入保護名錄。截至目前,全省共有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1049家,存欄225種野生動物,計561萬余只。

二、野生動物監測防控情況

1月15日,省政府召開聯防聯控會議后,我局立即行動,及時下發《關于切實做好冬春季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全面加強野生動物疫源疫病常態化監測防控。針對竹鼠、獾等野生動物可能攜帶新型冠狀病毒的情況,在全省范圍組織開展排查,經核實,我省共有竹鼠人工繁育場6處存欄603只,獾人工繁育場9處存欄277只。1月22日和25日連續下發了兩個通知,細化對竹鼠和獾等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所封控隔離措施、隔離期限和工作責任。

1月25日,省政府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Ι級應急響應后,省林業局迅速行動,成立了以局黨組書記、局長黨雙忍同志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全面加強對陸生野生動物管控,扎實做好林業系統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全面實施封控。對全省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所實施“六項封控隔離措施”,嚴禁野生動物對外擴散和轉運販賣,暫停自然保護地和動植物園對外開放,嚴控人員進出。二是加強日常巡護。督促各地林業部門充分發揮保護站點和護林員作用,夯實監測人員崗位職責,強化日常監測巡護,堅決打擊亂捕濫獵野生動物違法行為。三是嚴格報告制度。組織各級林業部門和疫源疫病監測站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發現野生動物異常情況及時報告,并嚴格按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四是部門聯合行動。各地市場監管、公安、衛健、林業等部門聯合行動,組織對涉及野生動物繁育、加工、銷售等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進行了全面巡查檢查,全力阻斷疫源疫病可能的傳播途徑。五是注重督導檢查。省林業局領導帶隊,深入全省各地督導檢查疫情防控工作。截至目前,全省未發現人工繁育和野外分布陸生野生動物的異常情況、未發現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所或相關從業人員感染疫病情況。

為提高全社會公眾疫情防控意識,省林業局還發布實施了《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十項措施》和《保護野生動物五項倡議》。十項措施是:(一)除疫病研究和疫病防控等維護公共衛生安全需要外,一律暫停陸生野生動物獵捕活動。(二)暫停人工繁育、公眾展示展演、出售、購買、利用、運輸、攜帶、寄遞陸生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行政審批事項。(三)對取得公眾展示展演、出售、購買、利用、運輸、攜帶、寄遞陸生野生動物及其制品行政許可決定書的,暫停實施。(四)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所,要嚴格實行“六項封控隔離措施”:1、在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所外醒目位置張貼封控隔離告示;2、在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所外圍設立封控隔離警戒線;3、嚴禁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調入調出野生動物;4、對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所、出入車輛和人員進行全面消毒;5、禁止食用野生動物;6、禁止非飼養人員和非監管人員進入人工繁育場所。(五)禁止隨意放生野生動物至野外環境;禁止以收容救護名義買賣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六)暫停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沙漠公園等自然保護地和動植物園對外開放。(七)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野外巡護監測,發現野生動物異常情況,要嚴格按程序報告,并按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八)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九)積極配合公安、交通運輸、動物防疫、衛健、市場監管、網絡監管等部門,對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市場經營、網絡銷售和運輸攜帶等各個環節開展監督檢查。(十)對違反本措施行為的,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權監督舉報。五項倡議是:(一)敬畏生命,摒棄食用野生動物的陋習,堅決拒食野味;(二)敢于斗爭,堅決抵制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行為,積極舉報阻止,不當旁觀者;(三)主動參與,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和生態空間保護,共建美好家園;(四)保持定力,支持野生動物保護公益事業,傳播綠色低碳理念;(五)共同監督,全面加強陸生野生動物管控。

三、下一步打算

省林業局將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議精神,按照“堅決取締和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市場和貿易,從源頭上控制重大公共衛生風險”的要求,在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從公共衛生風險控制方面通盤安排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一是密切關注疫情動態,按照中省防控要求,及時調整完善林業防控方案,精準疫情防控措施。二是持續開展明察暗訪,不斷夯實防控責任,督促各地落實好野生動物封控隔離措施。三是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引導大眾擯棄飲食陋習,拒食野味,樹立生態文明新風尚。

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謝謝。下面請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曉森先生作介紹。

陜西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曉森: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現在,我向大家匯報通報疫情防控期間保障全省糧油市場供應情況。

一、春節供應情況

2019年12月27日,我局聯合省發改委下發了保證節日期間市場供應的通知,對做好節日期間糧油市場供應作出安排部署,各地積極扎實做好保供穩價工作。春節前夕,全省共投放市場成品糧油35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5萬噸。

目前,我省糧食庫存充裕,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穩定,完全能夠保障全省廣大城鄉居民口糧供應。

二、疫情防控期間保證市場供應采取的措施

1月25日我省啟動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應急響應”后,我局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迅速行動,積極采取措施,全力確保省內糧油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

一是迅速安排部署。1月27日和1月29日,按照國家和省委省政府要求,連續兩次下發緊急通知,對各地應對疫情做好糧油供應保障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和具體措施。

二是制定應急動用方案。成立疫情防控糧油應急供應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應急供應執行方案。全省各市區也制定了本級應急方案。應急承儲企業實物、人員、車輛全部到位。

三是加強市場監測。1月26日啟動全省糧油市場價格日監測、日報告制度,每天下午3點前,匯總上報市場供應和價格情況。截止目前,與節前相比,面粉、大米、桶裝食用油銷售量有所增加,市場零售價格基本持平,沒有出現脫銷、斷檔現象。

四是加強糧食市場監管。要求各市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對轄區糧油加工企業、大型商超、農貿市場等,建立加工和供應情況日巡查制度,維護市場秩序。

五是督促加工企業復工復產。組織省內龍頭加工企業提前復工,開足馬力生產。截至2月3日,全省39家開工企業累計加工成品糧油6250萬斤。

六是加強輿情引導。1月28日至目前,三秦都市報、糧油市場報等主流媒體陸續發布了我局穩定市場預期信息。同步在局官網、微博、微信公眾號發布,并通過三大通信運營商及時向全省推送發布糧油市場供應信息,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

三、下步措施

一是進一步加強市場巡查監管。從2月2日起,我局分5個組,分赴5個地市,對糧油供應、市場價格、糧油庫存、加工等情況開展巡查,特別是對大型商超、應急加工企業、供應網點進行重點巡查。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將協同有關部門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以次充好、擾亂市場秩序等違法違規行為,歡迎大家關注并監督。

二是進一步加強市場價格監測預警。目前啟動了價格監測日報告制度,隨著供應形勢變化,隨時啟動半日報制度,及時掌握研判市場動向,適時啟動應急供應執行方案。

三是進一步加強各級儲備協同運作。啟動調控協調機制,加強同中儲糧西安分公司的聯系,地方儲備與中央在陜儲備協同運作,形成市場調控合力,有效維護全省糧油市場穩定。

四是進一步加強糧食企業生產調度。繼續督促糧油加工企業加大生產力度,缺貨的商家請及時與加工企業聯系補柜補貨,堅決防止斷供脫銷問題的發生。我局已在局官網公布了糧油加工企業聯系人及聯系電話。

廣大群眾若發現糧油市場供應短缺,請向我局和當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反映,我局電話:029-87216001,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協調處置。

五是進一步加強與新聞媒體銜接。及時發布糧油市場供應信息,妥善處置突發輿情,穩定市場預期。

我們堅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完全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有底氣保障省內糧油市場供應,滿足廣大群眾消費需求。

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謝謝。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之前,請介紹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

陜西網記者:

您好,我是陜西網記者。今天早上我省首例患者出院,這個消息令人振奮,請介紹一下具體情況。

陜西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疾病防控專家組組長劉峰:

2月4日上午,一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在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治愈出院,這是陜西省首例治愈出院的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這名患者1月13日乘高鐵至武漢開會,返回西安后出現癥狀,到唐都醫院就診。患者核酸采樣經省疾控中心檢測陽性,被診斷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經過唐都醫院的積極有效治療,患者的癥狀積極好轉,體溫持續正常。1月31日、2月1日,連續兩次核酸檢測呈陰性,肺部CT影像未見明顯異常,經省級醫療救治專家組評估,符合國家衛健委制定的方案中解除隔離及出院標準,這是非常令人振奮的消息。目前,我省142例患者中,普通病例129例,重癥和危重癥12例,1例治愈出院,無死亡病例。相信經過我省醫療專家的精心診治,治愈的患者會越來越多,我也相信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定會早日戰勝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請大家繼續提問。

華商報記者:

您好,我是華商報記者。陜西在保護野生動物、打擊違法犯罪方面有哪些舉措?

陜西省林業局新聞發言人、黨組成員、副局長劉保華:

這次疫情的爆發再次警示我們,保護野生動物這項工作只能加強絕不能放松。我們將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堅決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從源頭上控制重大公共衛生風險。

下一步,我們將從五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斷增強做好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凝聚思想共識,履行好依法打擊、巡查監管等職責,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不斷推動工作落實,切切實實做好野生動物保護工作。

二是進一步保持嚴打態勢。春季是候鳥遷徙期,也是野生動物下山覓食期,又是違法犯罪分子誘捕獵殺高發期,更是野生動物保護關鍵期。我們將進一步聯合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把亂捕亂獵和非法買賣作為打擊重點,堵源頭、打流通、控消費,堅決斬斷野生動物“黑色產業鏈”。

三是進一步加強日常監管。加大對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和候鳥越冬地、遷飛停歇地、遷飛通道等關鍵區域巡護監測和定點看守,加強對保護區、濕地、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重點區域的巡護巡查力度。不斷提高現代化管理能力,完善陜西省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信息管理系統,提高種源信息、譜系檔案、疫病防控的科學化、規范化和效能化管理水平。

四是進一步強化宣傳輿論。充分運用傳統媒體和網絡、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持續加大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力度。做到宣傳發動家喻戶曉,不斷擴大宣傳覆蓋面,鞏固群防群治的工作氛圍,進一步提高廣大群眾的法治意識和保護意識。

五是進一步完善長效機制。在去年修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制定《秦嶺生態空間治理十大行動》、下發《關于禁止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通告》、成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的基礎上,今年我們將進一步推動《陜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辦法》《陜西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補償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修訂工作,強化法治保障,促進長效機制的建立。長效機制建立才能保障我們的工作更有序、更科學、更規范、更有效。

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請大家繼續提問。

陜西廣播電視臺記者:

您好,我是陜西廣播電視臺記者。糧食是重要的民生物資,我省如何保障市場糧油下一階段持續穩定供應?

陜西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曉森:

這個問題也是大家最關心問題。我從以下方面來回答:

一是糧源保障。主要是發揮好各級政府儲備糧油的核心保障作用。我省建立了完善的省市縣三級政府儲備。經過去年全國性的政策性糧食庫存大清查,我省各級政府儲備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存安全。從儲備實物上看,有原糧儲備,如小麥、稻谷;有成品儲備,比如大中小包裝面粉、大米,桶裝食用油。目前,全省成品糧油儲備9.15萬噸,可隨時投放市場。同時,還有各類加工、倉儲企業的生產周轉庫存。目前市場供應的只是加工和倉儲企業的生產、周轉及庫存糧油,加工企業的后續糧源已在省內倉儲企業啟動調運,倉儲企業正在安排出庫,運往加工企業。因此我省糧源保障供應是可以保障的。

二是加工能力保障。全省各類糧油加工企業日加工能力3.7萬噸。截止2月3日,已復工復產企業日產能1.6萬噸,繼續組織企業復工復產,持續增強加工能力。所以說,我們的加工能力是有保障的。

三是終端供應能力的保障。目前我省建立有完善的應急供應網絡體系,全省有應急配送中心60個,供應網點1300個,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強組織調度,持續發揮好網絡體系的應急供應保障作用,與社會消費網絡協同做好保供工作。

從每日監測和日前巡查情況看,目前還不需要動用和投放儲備糧油。必要時,我們將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動用各類儲備來保障市場供應,正確引導和穩定市場預期。再加上在陜的中央儲備糧,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保障全省糧油市場供應的物質基礎是堅實的,請大家放心!

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最后一個問題。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

您好,我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目前醫療廢棄物的處置方式對病毒的消殺作用怎么樣。我省除了這10個集中處置中心之外,還有沒有備用處置能力?

陜西省生態環境廳新聞發言人、黨組成員、副廳長張育奎:

按照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管理與技術指南(試行)》有關內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產生的醫療廢物,宜采用高溫焚燒方式處置,也可以采用高溫蒸汽消毒、微波消毒、化學消毒等非焚燒方式處置。目前,我省10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中有7個采用高溫蒸汽滅菌工藝,其蒸汽溫度在130度以上,一個消毒周期不少于45分鐘,完全可以達到殺滅新型冠狀病毒的要求;其余3個分別采用焚燒、干式化學消毒和微波工藝也完全能夠滿足的衛生防疫要求。

處置能力方面,目前全省醫療廢物處置設施總體運行負荷率只達到45%左右,從空間和維度來看,可以保障現階段疫情醫療廢物處置需求。通過調研發現,每個市有不平衡的問題,我們專門組織各市生態環境局對轄區內具有處置能力的企業進行摸排,備選了10個醫療廢物應急處置單位,其中包括生活垃圾焚燒設施1座、移動式醫療廢物處置設施1座、危險廢物焚燒處置設施4座、工業窯爐(水泥窯)4座,總體處置能力達到1400噸/天,可以滿足全省醫療廢物的應急處置需求。同時,我們要求各市生態環境局密切關注醫療廢物處置動態變化情況,如果達到預警標準,及時報告當地市級人民政府,保證高效有效完全處置醫療廢物。

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

謝謝幾位發布人,也再次感謝各位記者朋友。如果大家還有其他采訪需求,可以在會后與有關部門溝通聯系。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