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陜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陜西省推進養老服務發展有關情況

來源: 陜西日報 發布時間: 2019-12-26 08:09

12月25日上午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民政廳副廳長郭惠敏女士、陜西省民政廳養老服務處處長曹天剛先生、陜西省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規劃局調研員蘭興利先生、陜西省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處處長師中榮先生、陜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市建設處副處長彭地軍先生出席,介紹陜西省推進養老服務發展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主持。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養老服務工作關系千家萬戶,事關百姓福祉,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此項工作,近日又出臺了《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相關情況,今天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了省民政廳副廳長郭惠敏女士,省民政廳養老服務處處長曹天剛先生,省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處處長師中榮先生,省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規劃局調研員蘭興利先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市建設處副處長彭地軍先生,請他們向各位介紹我省推進養老服務發展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下面,首先請郭惠敏副廳長介紹相關情況。

陜西省民政廳副廳長郭惠敏: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今天,我們召開“推進養老服務發展”新聞發布會,我謹代表陜西省民政廳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民政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和媒體朋友們表示衷心感謝!

養老服務工作是一項民生工程、暖心工程,關系千家萬戶,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百姓福祉。截至目前,全省60歲以上老年人口674.7萬,占人口總數的17.46%。老齡人口以每年3%左右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0年,60歲以上老年人將達到690萬,呈現出老年人口數量多、老齡化速度快、應對人口老齡化任務重的特點。下面,我重點從三個方面將我省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有關情況作以介紹。

一、我省養老服務工作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全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養老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抓示范、建機制”的思路,建立健全政策體系,加大投入力度,創新發展模式,著力推動養老事業健康發展。十八大以來,中、省福彩公益金累計投入21.36億元,用于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截至目前,全省各類養老機構及服務設施11508個,其中公辦養老機構432個、民辦養老機構287個,城鎮社區日間照料中心657個、農村互助幸福院10132個,養老床位21.5萬張,每千名老人床位擁有率達到31.9張。2016年,我省被國務院辦公廳表彰為“落實養老服務業支持政策積極主動、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成效明顯的?。ㄊ校敝?,2017年、2018年我省連續兩年被民政部、財政部評為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成效明顯、工作成效提升幅度大的6個省(市)之一。一是養老服務政策制度體系不斷完善。制定了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實施意見》《關于推進全省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19—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二是多元化養老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兜底保障作用有效發揮,將全省符合條件的城鄉低保、特困人員中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全部納入臨時救助、醫療救助范圍,做到了應保盡保、應養盡養。圍繞破解城市養老“一床難求”等突出問題,密集推出建設“15分鐘城市養老圈”“時間銀行”助老服務“智慧養老”等多項措施。三是養老服務改革步伐加快。西安市獲批全國養老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市,西安、寶雞、咸陽、渭南、延安獲批全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市,西安、安康、銅川列入全國醫養結合試點市。四是養老院服務質量不斷改進。聯合衛健等部門開展養老院質量建設專項行動,下茬整治養老院風險隱患。發布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規范》等5個省級地方行業標準,全省養老機構標準化服務水平明顯提高。五是養老服務人員隊伍建設不斷加強。通過持續實施“千人培訓計劃”,截止目前,省民政廳培訓了7000多名養老護理員、900多名養老院管理人員,全省培訓了約2萬余名養老護理員,養老服務從業人員規模不斷擴大、結構不斷向好。

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實施意見》有關情況的介紹

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養老服務工作高度重視,今年4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9〕5號),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加快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部署,為了抓好貫徹落實工作,盡快破除養老服務的障礙,健全市場機制,優化養老服務供給,擴大養老服務投資,持續釋放養老的消費潛力,省政府辦公廳于11月份印發了《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陜政辦發〔2019〕36號),從健全完善養老服務體系、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深化放管服改革、強化保障措施4個方面,明確了17項具體任務。下面,我重點從四個方面作以介紹。

一是健全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實施意見》針對養老服務體系不夠健全、機制不夠完善等問題,提出要推動養老服務融合發展,打造以社區為平臺、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為載體、社會工作者和社區志愿者為支撐的“四社聯動”養老服務機制。推廣“時間銀行”等做法,開展互助養老服務。在城市,支持在街道建設一院、在社區建設一中心、在居民小區建設一站的嵌入式養老服務網絡,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到2022年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機構覆蓋率要達到90%。在農村,健全完善以農村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互助幸福院等為網點的農村養老服務網絡。加強醫養結合,重點培育服務高齡及失能失智老年人的養老機構。到2022年全省養老機構護理型養老床位占比不低于50%。

二是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秾嵤┮庖姟丰槍︷B老服務行業統籌不夠、質量不高、監管薄弱等問題,明確提出加快推進《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基本規范》國家標準達標工作,全面整治質量隱患。實行養老服務標準化,開展養老機構星級評定。發展智慧養老,建設一批“智慧養老院”,推動養老、保健、醫療服務一體化發展。建立健全照護服務,全面建立經濟困難高齡、失能老年人補貼制度,全面建立居家探訪制度,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落實定期巡訪獨居、空巢、留守、失能老年人工作機制。

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實施意見》圍繞破解老年人反映的“住不起”“住不上”“住不好”等突出問題,提出每個地市確定一個縣(區)開展公辦養老機構公建民營試點,到2020年政府運營的養老床位數占當地養老床位總數的比例不超過50%。有效增加養老服務供給,充分利用閑置房產資源拓展養老床位供給渠道。提升政府投入精準化水平,明確各級要將不低于55%的福利彩票公益金用于支持發展養老服務,制定政府購買養老服務標準,重點購買生活照料、康復護理、機構運營、社會工作和人員培養等服務。實施綜合監管,制定養老服務責任清單,完善跨部門協同監管機制,推進“雙隨機、一公開”覆蓋所有養老服務機構、社會組織和企業。

四是強化保障措施。《實施意見》在加大養老服務優惠扶持政策、拓寬投融資渠道、推進養老服務吸納就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提出了要求,明確對在社區提供日間照料、康復護理、助餐助行等服務的養老服務機構給予稅費減免扶持政策。鼓勵已經設立的各級政府投資基金以及社會資本設立的基金投資養老服務業。支持商業保險機構參與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和運營。開展養老服務人才培訓提升行動,繼續實施養老護理員“千人培訓計劃”,在2022年底前,全省計劃培訓300名養老院院長、5萬余名養老護理員。開展新建住宅小區與配套養老服務設施“四同步”(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養老服務設施達標監督檢查,確保到2022年配建養老服務設施達標率100%。銅川市在全省率先出臺新政,在建小區未按照“四同步”要求的不得組織竣工驗收,已經交付使用未用作養老的由市住建局負責追回,移交轄區民政部門。對已經建成房屋由各級政府按照扣除土地成本后的建設成本價格回購,確保提供為老服務場地和設施。實施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改造提升工程、民辦養老機構消防安全達標工程、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三項工程”,提高養老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三、下一步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措施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老齡和養老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決貫徹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和省委、省政府關于養老事業發展安排部署,以深入學習貫徹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實施意見》為重點,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政策。根據養老事業發展需要,及時對已有的老年人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慈善、社會參與、贍養扶養等政策做好修訂完善工作。同時,要堅持問題導向,加快制定支持家庭養老、扶助老年人慈善、為老服務人才激勵、老年人監護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為養老事業加快發展提供充足、有效的政策保障。

二是健全體系。在居家養老方面,重點要大力發展幫扶型、互助型、抱團型互助養老模式,盡快建立以社區為紐帶、滿足老年人需求的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在社區養老方面,重點推進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構建一院(社區小型養老院)、一站(養老服務站點)、一中心(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養老服務網絡。在機構養老方面,重點要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鼓勵民營資本興辦養老機構,推進供養型、養護型、醫護型養老設施建設,充分發揮機構養老的補充作用,做到高、中、低檔養老機構按比例協調發展。

三是培育產業。落實和完善市場準入、政府補貼、稅費減免、土地保障、金融支持等方面優惠政策,激發民間資本參與發展養老服務的內生動力。同時,要大力推進養老與健康、養生、旅游、健身、休閑、互聯網等產業融合發展,催生養老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老年人提供更多高科技、高品質的適老新產品、新服務。

四是提升質量。繼續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全面涵蓋養老院服務質量的標準化和認證工作體系,繼續實施養老服務標準示范項目,加快建設一批品牌形象突出、服務功能完備、質量水平一流的連鎖化養老院。另一方面,要在服務中強化監管,把好準入關、運營關、提升關,加大對“黑養老機構”的整治力度,加強規范監管,確保養老機構消防安全、建筑安全、食品安全,使所有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有一個大的提升。

五是建強隊伍。加快養老服務隊伍建設,為養老服務事業發展提供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人才資源支撐。一方面,要強化職業培訓。省上計劃重點打造一批培訓基地,在實施“千人培訓計劃”的同時,組織開展養老護理人員職業技能競賽活動,提升護理人員專業化水平。另一方面,要盡快完善職業技能等級與薪酬待遇掛鉤機制。建立養老服務行業從業人員獎懲機制,鼓勵養老機構提升從業人員待遇,吸引高素質人才進入養老服務隊伍,讓高素質養老服務人才引得進、留得住、作用發揮得好。

養老服務工作事關百姓福祉,需要政府、社會、家庭各盡其責、共同推進。希望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推動養老事業多元化、多樣化發展,讓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謝謝大家!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感謝郭廳長的介紹。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的時候,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國際在線記者:

您好,我是國際在線記者。我們知道,目前全國正在組織開展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構建工作,我想了解的是,我省如何打算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中,合理布局落實養老服務設施?

陜西省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規劃局調研員蘭興利: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全社會對養老需求不斷增長。2019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提出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建立五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五級是國家級、省級、市、縣、鄉鎮,三類有總體的專項空間規劃、專項空間規劃、詳細空間規劃。在我省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構建工作中,合理規劃布局養老服務設施,保障養老服務設施用地空間,對于加快我省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很有必要。

按照自然資源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我省已全面啟動了各級國土空間規劃的編制工作。2019年12月,經省政府同意,我省印發《陜西省國土空間規劃(2020-2035年)編制工作方案》對全省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進一步進行部署。我們將充分發揮國土空間規劃的剛性指導約束作用,認真落實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統籌省、市、縣、鄉鎮不同層級的國土空間規劃,從不同類別落實對養老設施布局用地規模,合理配置養老服務設施。

首先,在編制省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時側重協調性,重點是多規合一,專項規劃由不同的行業部門編制,比如說養老設施發展專項規劃落實到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上來,這是我國治理能力、治理體系現代化要求,多規合一注重協調性。另外,重點落實國家級國土空間規劃戰略部署,按照國家和我省對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政策要求,國家自然資源部已經出臺了關于加強規劃和用地保障支持養老服務設施意見,我們要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中落實好國家和省政府發布的政策和要求,做好養老服務設施頂層空間布局總體要求,指導市縣做好國土空間規劃的編制工作。

其次,在編制市縣和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時側重規劃的實施性,重點是根據本地區人口結構、老齡化發展趨勢,細化落實省級國土空間規劃的有關要求,明確養老服務設施用地的規模、標準和布局原則。

第三,在編制詳細規劃時,包括城市小區規劃,村莊也屬于詳細規劃范疇,在詳細規劃編制時,要落實市、縣、鄉鎮國土空間規劃養老服務設施要求,合理規劃配套養老服務設施。已建成城區的養老服務設施不足的,結合城市功能優化和有機更新統籌規劃,盤活現有的資源,改造為養老服務設施。最關鍵的是新建住宅小區,新建住宅小區嚴格落實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用地標準,并將養老服務設施用地落實情況作為規劃設施包括方案審批、驗收的重要環節。

中國報道雜志記者:

您好,我是中國報道雜志記者。剛才發布辭中提到我省將要實施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改造提升工程、民辦養老機構消防安全達標、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請對這三項工程進行詳細介紹?

陜西省民政廳養老服務處處長曹天剛:

根據國辦發〔2019〕5號文件精神,為了加快我省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從2020年起,將實施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改造提升、民辦養老機構消防安全達標、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三項工程。

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改造提升工程。按照民政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下發的《關于實施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的意見》,到2022年底,對敬老院實施改造提升,加強護理型床位建設、基礎設施和安全消防設備配置,進一步提升敬老院照護能力,強化對農村失能特困人員的兜底保障工作。目前我們正在與省發改委、省財政廳聯合制定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重點有三項任務。一是實施安全消防設施改造提升,針對我省敬老院存在的消防隱患,督促并支持敬老院配置消防噴淋、煙感報警、微型消防站等設施設備,全面消除安全隱患;二是提升縣級中心敬老院供養服務設施的照護能力,擬資助89個縣(區)的敬老院進行護理型床位改造,確保每個縣(市、區)至少建有1個以失能特困人員專業照護為主的縣級護理型敬老院,其護理型床位占比在50%以上,滿足失能特困人員專業照護需求。三是實施敬老院改擴建和適老化改造,在特困供養人員數量多、供養需求高的地區,通過改擴建提高集中供養服務床位供給;同時實施室內外適老化改造及配置醫用電梯等措施,提升特困老人生活條件。

民辦養老機構消防安全達標工程。根據國家民政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應急管理部聯合下發的《民辦養老機構消防安全達標提升工程實施方案》,從2020年起,在兩年內對不符合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不滿足消防安全管理要求,經判定為重大火災隱患的民辦養老機構進行整改。引導和幫助其按照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配置消防設施、器材;按照消防安全管理相關法律與規范,落實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達到安全服務要求,消除重大消防安全隱患。

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根據國辦發〔2019〕5號文件精神及省政府近期出臺的36號文件精神,2020年底前,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采取政府補貼等方式對所有納入特困供養、建檔立卡范圍的高領、失能、殘疾老年人家庭,按照《無障礙設計規范》實施適老化改造。同時,有條件的地區可以根據老年人社會交往和日常生活需要,出臺政策積極引導城鄉老年人家庭進行改造。

陜西傳媒網記者:

您好,我是陜西傳媒網記者。醫養結合是養老服務的重要保障,請問我省在推進醫養結合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哪些進展?

陜西省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處處長師中榮:

謝謝您的提問。正如提問中所講的醫養結合是健康養老的重大舉措,主要是指面向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的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健康服務,我們省8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84萬,占到12.46%。患有老年慢性病占到80%以上,失能半失能占比是19.3%,需要大力發展醫養結合。近幾年我省醫養結合發展比較快,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尤其是高齡失能老年人從中普遍受益。一是出臺完善醫養結合政策。省政府出臺了《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實施意見》,并將醫養結合作為推進健康陜西建設的重要舉措,己經納入《健康陜西建設2030規劃綱要》,納入了《“十三五”老齡事業發展規劃》,我省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老年人照顧服務項目實施意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慢病防治等政策都強調和突出醫養結合。二是抓好醫養結合試點工作。確定了西安、銅川、安康為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城市,先后分三批建設省級醫養結合示范基地39個。省衛健委將第二人民醫院整體轉型為省老年病醫院,打造省級醫養結合培訓基地。各市也為推進醫養結合工作做了大膽探索,建立了一批市(縣)級試點示范單位。在西安、寶雞、渭南的20個城市社區和6個行政村開展老年人心理關愛行動試點;在寶雞、咸陽、銅川開展安寧療護服務試點工作;確定咸陽禮泉縣、銅川王益區、安康漢陰縣作為國家第一批試點縣區,開展失能老年人綜合評估與健康服務。今年我省有5個成功模式入選國家“醫養結合在中國的最佳實踐”典型經驗名單。三是加快推進醫養服務主體發展。推進醫養結合機構審批登記“放管服”改革,鼓勵社會力量針對老年人健康養老需求,舉辦老年康復、老年護理、安寧療護等醫養結合機構。全省146個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開設了老年病科,276個醫療衛生機構開設了康復保健科,1497個醫療機構開設了老年人就醫綠色通道。全省共有283家醫養結合機構,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建立簽約合作關系的達到1千多對。同時,持續培訓醫養結合各類人員1100多人,支持醫養結合機構提升服務質量。四是開展老年健康促進行動。按照健康陜西行動方案,把老年健康促進行動作為重要行動之一,結合“八大細胞”建設,讓健康進家庭、進社區、進村莊,以“懂健康知識,做健康老人”為主題,普及老年健康知識,大力開展“老年健康我行動”宣傳教育活動,促進老年人形成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提高老年人健康素養和健康水平。著力構建包括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的綜合連續、覆蓋城鄉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下一步,我們將結合醫養融合發展的工作部署,一是堅持以老年人健康養老的需求為導向,政府和社會力量共同發力,讓好的政策落實落地。二是加大醫養結合試點,把有效的試點模式推廣出去,給老年人提供多層次個性化的健康養老服務。三是重點向居家社區服務方面努力,將醫療衛生服務延伸到社區和家庭,使社區和居家老年人獲得更加便捷的服務。四是大力培養專業技術人才,鼓勵醫護人員到養老服務機構從業就業,提高醫養結合服務質量。

陜西廣播電視臺記者:

您好,我是陜西廣播電視臺記者。目前正在開展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中,對適老化設施是如何考慮的?

陜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市建設處副處長彭地軍:

我簡要介紹一下全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有關情況。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一項重要民生工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要加快老舊小區改造,不斷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務,徹底改變粗放型管理方式,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作出部署,又在6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部署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住房和城鄉建設部4月份會同有關部門下發了《關于做好2019年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通知》,我們經前期走訪調查摸底,及時啟動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按照有關規定,將全省2000年以前的9351個城鎮老舊小區(涉及119.59萬戶居民)納入改造范圍。10月份會同省發改委、省財政廳認真研究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支持政策,聯合下發了《關于推進陜西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意見》。2019年我省中央補助支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資金23.71億元。12月初,聯合省財政廳又下達了2020年第一批中央財政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專項資金11.68億元,為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下一步,我們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基礎上,順應群眾意愿,充分發揮社區綜合服務功能,加大適老化設施建設標準制定及建設力度。重點考慮將加裝電梯、養老應急呼叫器、無障礙的盲道(坡道)設施、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等適老化設施列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范疇,各市、縣(區)也可結合自身財政實際情況,按照打造樣板、“一區一策”、“一樓一策”的原則,把適老化設施考慮到改造工作中,進一步完善社區的養老等設施,保證各層面的老年人享受到新時代的新生活,真正實現老有所居、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養老服務保障體系,切實為廣大老年人生活增添幸福感、獲得感。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現場提問就到這里。各位記者朋友如果還有采訪需求,會后可與省民政廳有關負責同志聯系。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