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舉辦“全面深化改革”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介紹陜西省住房城鄉建設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情況
來源: 陜西省委宣傳部 發布時間: 2019-12-16 08:55
12月13日上午10時,陜西省委宣傳部與陜西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共同舉辦“全面深化改革”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邀請陜西省住建廳總工程師付濤先生出席,介紹陜西省住房城鄉建設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張競怡主持。
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張競怡: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委宣傳部與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共同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是“全面深化改革”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也是最后一場。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了省住建廳總工程師付濤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我省住房城鄉建設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付總工程師介紹相關情況。
陜西省住建廳總工程師付濤: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非常高興與在座的各位見面。首先,我代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向各位新聞界朋友長期以來對我省住房城鄉建設工作的關心和支持表示感謝!下面,我先向大家介紹我省住房城鄉建設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情況。
一、基本情況
按照中省關于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有關精神,多年來,我廳圍繞“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總要求,堅持轉變理念、創新模式,深入研究服務對象需求,大力推進行政審批事項“一門、一網、一次”改革措施,持續降低企業成本、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效能,有力推動了我省建筑行業轉型升級和改革發展。截止目前,已經實現了22類534個行政審批服務事項進駐服務大廳,基本實現了“只進一扇門”,依托“陜西省政務服務網”,實現了581個省級事項的“網上可辦”,通過推行電子證書和“不見面審批”,實現了企業和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為企業和群眾打造了優質高效、便民利企的良好政務服務環境。
二、工作成效
(一)推行“集中辦理”,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我廳在充分調研東部沿海省份先進經驗的基礎上,成立了行政許可處和綜合服務中心,將過去分散在各處室辦理的行政審批服務事項,集中到綜合服務中心受理,實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窗口集中發證”的“一站式”業務辦理流程。先后共有14項行政許可、1項審核轉報、3項備案管理、4項公共服務共計534個省級具體辦理事項進駐了綜合服務中心。企業和群眾辦事不再需要分散來回跑,只需到辦事大廳就可實現業務受理、辦事咨詢、信息查詢和證書領取等全部功能。5年來,綜合服務中心累計接待辦事群眾97.6萬人次,日均1154人次,窗口實際受理78.5萬件,發放證件53.9萬張(套)。
(二)推行“網上辦理”,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只用一張網”。近年來,我們充分運用信息網絡技術,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智能化、便捷化行政審批工作模式,努力為企業和群眾辦事構建方便、快捷的服務環境。2017年,我們上線了“陜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行政許可審批系統”,對省級14個行政許可事項、1個備案管理事項、4個其他服務事項實行“網絡化申報、電子化審批”,取消了所有紙質申報材料,企業和群眾在“陜西建設網”上即可實現所有業務的申請和查詢。今年,我們按照省政府統一部署,將廳“行政許可審批系統”接入了“陜西省政務服務網”,初步實現了596個省級行政審批服務事項的全省“一網通辦”。通過信息化服務流程,用“數據跑路”替代“群眾跑腿”,在為企業和群眾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大大縮短了業務辦理時間。企業資質新辦升級增項由過去的45天壓減到了20天,資質延續由20天縮短至10天,外省企業入陜登記由30天減少到了5天,企業和群眾辦事更加快捷、高效。
(三)推行“智能辦理”,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在實現“一網通辦”的基礎上,今年我們又繼續將各項改革措施推向深入,努力實現企業和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去年11月和今年10月,分兩批推行了企業資質和個人執業資格電子證書,用“電子證照”取代“紙質證書”,我省也在全國率先實現建設行業企業資質和個人執業資格證書電子化。實現了10項行政許可、1項備案管理、1項服務事項的“不見面審批”,用“網絡受理”,“系統審批”、“電子證照”、“自助打證”等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初步實現了“辦事零跑腿”,企業辦事從提交申請、業務受理、事項審批、公告公示、制證發證等全流程全環節不需要到現場,全部在網上辦理,不用來回跑路,降低了企業成本。電子證書隨時隨地網上可查,特別是電子證書使用件,企業可根據實際需要,填寫證書使用用途和使用期限后,打印數量不受限制,既方便了企業生產經營,更切斷了假證的制售渠道。
(四)推行“權力減法”,讓企業和群眾充分享受“政策紅利”。按照中省文件規定和我省行業管理實際,積極精簡優化審批指標,做好“權力減法”,努力為企業“松綁”,為群眾“解絆”。先后取消了3項企業資質和5項個人執業資格,取消了11項行政許可的省級初審和市級初審,向各設區市委托省級行政許可事項5項,向陜西自貿區委托下放11項,向省內14個開發區委托2項。按照“能減必減、能優則優”的思路,大力壓減各項證明材料,先后精簡優化6大類1100余項,精簡原件核對指標134項,并將所有事項的辦事指南上網公布,向社會公開,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加簡單方便、一目了然。
三、下步工作設想
(一)增強服務理念,提升服務水平。強化服務意識,提前研判行業實際及企業需求,探索由“被動服務”向“主動上門”轉變,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更加快捷便利、優質高效的服務。
(二)借力信息化,持續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通過多網融合、系統互聯、數據共享等手段,持續推進事項集中辦理、全程網上辦理、在線智能辦理等措施,不斷創新政務服務的新模式。
(三)做好“權力減法”,深化放管服各項改革。繼續深化簡政放權、減證便民等各項改革,進一步精簡審批事項、優化審批流程、壓減申請材料,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更大便利。
(四)推進“標準化”,打造“標準化政務中心”。按照《陜西省政務服務地方標準》,持續推進標準化建設,提升各項軟硬件服務設施,努力打造標準化政務服務中心。
我們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廳既定的各項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目標一定會圓滿完成。最后,歡迎媒體朋友們繼續關心支持我們的工作,加大對全省住房城鄉建設事業的宣傳力度,為全省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謝謝!
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張競怡:
感謝付總工程師的介紹。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的時候,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三秦都市報記者:
您好,我是三秦都市報記者。剛才新聞發布辭中,我聽您提到省住建廳推行了“電子證照”,請問推行“電子證照”給企業和群眾帶來什么便利?能不能再介紹下“不見面審批”的詳細情況?
陜西省住建廳總工程師付濤:
長期以來建設行業企業資質證書都是采取紙質方式發放,紙質方式發放對所有企業的數量是固定的,一般原則上是一正兩副,這是企業資質證書。對于大型企業,業務量大的企業,證書從數量上來說在實際過程中不夠用。第二,紙質證書領取必須到審批機關,就限制了企業進行招投標過程中一是數量不足,二是增加了多次往行政審批機關跑腿。實行“電子證照”,由企業資質和個人資格證書,由紙質證書變為電子證書,不要看這是個小小的變化,對企業不僅帶來了成本降低,尤其對優勢企業、大企業做大做強產生極大地便利。過去一些大企業管業務的同志,承攬業務的要整天拿著證書在天上飛,全國到處跑,他要拿證書去驗證,這個證書跑了上海跑北京,實現電子證書之后,在網上可以隨時隨地打印,驗證企業證書,對企業的經營發展,尤其對優勢企業發展可以做大做強。
對于個人資格,我們行業是有準入的,個人要有各種執業資格,工地上要現場核查,“電子證照”能快捷的進行驗證,不需要進行攜帶,只要你取得資格,在招投標現場管理任何地方都能隨時便利的查詢驗證,保證工程質量安全也起到了很大的保障作用。
第二,“一網通辦”,過去辦理資質證書的時候需要帶著原件,企業帶著申報表來便民大廳進行申報、掃描電子證書,一是給我們工作增加了大量的負擔,二是給企業增加了負擔。為什么這樣說?企業對標準了解不一定到位,他要來回跑?,F在通過網上申報、自動受理,電子證書自動打證,企業一次都不用來大廳這些環節就可以完全實現。比如說榆林要升級的企業,不用從榆林過來,在安康、漢中的企業也不用來西安,直接在辦公場所通過資料傳送自動進行受理、審核、公告、發證,別看一個小小的申報的改變,實際上對企業便民服務是很關鍵的措施。
陜西傳媒網記者:
您好,我是陜西傳媒網記者。請問省住建廳在推進行政審批改革方面,后續還有哪些舉措,能否具體介紹一下?
陜西省住建廳總工程師付濤:
剛才我給大家匯報了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想法,最核心的是緊緊圍繞國務院“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
一是進一步精簡審批事項,優化審批流程,壓縮申報材料。大家知道,建設行業工程質量涉及到公共質量安全,對人員、材料的要求客觀來說比較多,這三方面要進一步優化精簡。
二是數據互聯互通。一方面是住建系統內部數據再優化再互通,更重要的是依托政府大數據服務平臺,打通跟相關部門的數據互聯互通。大家知道,我們的資質審批涉及到很多證照,身份證、學歷證、職稱證、社保,這些都在相關部門,如果一旦打通實現數據互聯互通,我們企業不再需要提交這些佐證材料,可以在網上借助共享數據進行印證、審批。
三是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為了促進企業做強做大,使我們有更便捷的服務,開始推行承諾制,企業承諾我們就讓你入門,但是事中事后還要加強監管,做好“放管服”。
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張競怡:
現場提問就到這里。各位記者朋友如果還有采訪需求,會后可與省住建廳有關負責同志聯系。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