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舉辦“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介紹以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有關情況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9-12-13 09:44
12月12日上午10時,陜西省農業農村廳與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共同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迎軍先生,陜西省發展改革委農經處副處長孫越鑫先生出席,介紹以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 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主持。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農業農村廳與省政府新聞辦聯合舉辦的“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系列新聞發布會,今天是第二場。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了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迎軍先生,省發展改革委農經處副處長孫越鑫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以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 推動我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劉迎軍副主任介紹相關情況。
陜西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迎軍: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謝各位媒體長期以來對陜西“三農”工作的關注、關心和支持,也非常高興通過你們向社會各界介紹陜西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情況。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著眼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決策,這在我國“三農”發展進程中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
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給為主要目標,優化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有力促進了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我委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協調各方面資源要素,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落實規劃建設任務,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加大現代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生態保護與修復、重大水利工程等投入力度,統籌做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等工作,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
一是注重整體設計,科學編制鄉村振興規劃方案。緊密聯系省情,創造性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建立“黨委政府領導、省級部門橫向協同、省市縣縱向聯動”的工作機制,統籌推進省市縣三級鄉村振興規劃編制。堅持開門搞規劃、深入研究、反復論證,高標準高質量編制《陜西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規劃(2018-2022年)》,經省委、省政府審定印發。完善配套方案,協調省級5個部門牽頭、14個部門參與,分別制定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等五大行動方案,形成了系統集成、相互銜接的配套方案。推動示范先行,會同省農業農村廳制定《陜西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方案》,明確290個省級示范村創建目標,同步正在全面推進。
二是聚焦薄弱環節,有序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對標國家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方案,編制我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明確六大重點任務,逐一落實牽頭及參與部門,確保責任明確不含糊、任務對口有落實,建立高效協調的聯動推進機制。緊扣我省農村人居環境和公共服務短板,結合陜西省情,爭取國家專項資金1.3億元,選定6縣區探索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整縣推進模式。按照國家抓整縣推進、省級推進示范村思路,今年安排2000萬元省級預算內基建資金,全力支持20個鄉村振興示范村生活垃圾污水處理、廁所改造及村容村貌提升,打造人居環境整治樣板村。
三是強化基礎保障,持續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在我委成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專項推進辦公室,結合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圍繞農村飲水、電力、道路、綠化等基礎設施,協調農業農村、水利、林業、交通、電力等相關部門單位,確定專人負責、專人聯絡,密切協作、齊抓共管,鞏固完善農村基礎設施。2016年以來,累計完成農村飲水安全投資97.93億元,解決了198.9萬貧困人口的飲水困難問題,鞏固提升受益總人口1554萬人,今年剩余29個退出貧困縣農村飲水安全指標全面達標,全省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基本解決。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兩年攻堅戰”成效顯著,實現全省戶戶通電、村村通動力電。交通基礎設施保障極大增強,建制村通暢工程全面完成,實現全省所有具備條件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解決1681萬農村人口安全便捷出行難題。“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建設有序開展,村莊綠化水平、村容村貌顯著提升。
四是突出項目建設,切實夯實農業發展基礎。一方面,加強重點項目建設,2019年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37.45億元,安排省級基建資金3.03億元,統籌用于高標準農田、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現代農業支撐體系、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大中型灌區節水改造、中小河流治理、重點水源、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重點防護林、氣象現代化建設等項目建設,農業發展基礎不斷夯實,防災減災能力持續提高,糧食綜合能力顯著增強,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另一方面,加快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緊緊抓住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重大機遇,在融合模式、融合路徑、機制創新、新型經營主體培育、農民增收等各方面大膽探索創新,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特色樣板,示范帶動全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大荔縣、榆陽區2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成為首批國家授牌示范園,米脂縣、楊陵區、洛南縣3個單位順利進入國家第二批創建名單。
五是加強人才支撐,設立鄉村振興智庫。依托我省高校和科教資源優勢,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成立陜西省鄉村振興產業研究院,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成立陜西省鄉村振興規劃研究院,作為鄉村振興智庫,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產業理論與典型案例研究、鄉村類型與特征調查研究、鄉村振興產業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和學術交流平臺建設等。今年,我省還成立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團,充分發揮專家學者和農村科技帶頭人作用,為促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六是做好實施監測,提出政策措施建議。經過積極爭取,我省寶雞市眉縣、商洛市山陽縣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農業農村部確定為全國10個鄉村振興規劃實施固定聯系點之一,我們組織開展聯合調研、專題調研,了解基層規劃實施進展,發現、總結好經驗、好做法并進行宣傳推廣,及時分析研判規劃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以及國家政策落實落地情況、農民群眾的呼聲,提出政策措施建議,推動規劃實施。
下一步,我委將繼續按照中省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履行好宏觀經濟調控部門職能,發揮好參謀助手作用,認真對標對表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以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為主線,從夯實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戰略后院、為經濟社會全局穩定贏得主動的高度,進一步完善政策、強化措施,切實抓好規劃落實落地,推進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確保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取得新成效。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感謝劉主任的介紹。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的時候,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陜西網記者:
您好,我是陜西網記者。農村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與農村群眾息息相關,請問在這方面工作推進中有什么舉措?
陜西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迎軍:
感謝您的提問。近年來,我省下大力氣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編制專項推進方案,明確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按照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統一安排,我委會同省農業農村廳等六個單位編制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村容村貌提升專項推進方案。加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后續管理,推進農村水價和水費改革;在實施農村動力電“鞏固提升”的基礎上,推進農村動力用電“智能互動”建設;以推進農村道路建設為重點,確保鄉鎮、建制村通硬化路;實施好農村綠化建設,2020年底前完成新建“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300個。
二是建立工作推進機制,做好統籌謀劃和齊抓共管工作。確定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專項推進辦公室成員和聯絡員,辦公室成員每季度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工作推進中有關問題。聯絡員按月向我委報送相關工作進展情況,存在困難及下一步工作計劃。通過定期報送工作動態等方式,加強橫向、縱向溝通,建立密切協作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共同推進我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村容村貌提升。
三是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合力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2016年以來,累計完成農村飲水安全投資97.93億元,解決了198.9萬貧困人口的飲水困難問題,鞏固提升受益總人口1554萬人,今年剩余29個退出貧困縣農村飲水安全指標全面達標,全省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基本解決;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兩年攻堅戰”成效顯著,實現全省戶戶通電、村村通動力電;交通基礎設施保障極大增強,建制村通暢工程全面完成,實現全省所有具備條件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解決1681萬農村人口安全便捷出行難題;“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建設有序開展,村莊綠化水平、村容村貌顯著提升。
下一步,我委將貫徹落實好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深化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研究我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管護運營機制,不斷提升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水平。
香港經濟日報記者:
您好,我是香港經濟日報記者。您好,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請問發改部門在促進農村產業發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陜西省發展改革委農經處副處長孫越鑫:
首先謝謝您的提問。正如您說的,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也是提升農業、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產業。省發改委高度重視鄉村產業振興問題,在各相關部門的配合下,我委主要開展了以下兩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夯實鄉村產業發展基礎。我委始終把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投資的重點領域,統籌抓好規劃銜接、項目對接,今年共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37.45億元,安排省級預算內基建資金3.03億元,重點實施重大水利工程、高標準農田建設、動植物保護能力提升、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林業生態等基礎性項目建設,不斷提升農田水利化程度,不斷夯實農業發展基礎,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顯著增強,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二是加快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積極創建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示范園。緊緊抓住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重大機遇,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特色樣板,示范帶動全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大荔縣、榆陽區2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成為首批國家授牌示范園,米脂縣、楊凌區、洛南縣3個單位順利進入國家第二批創建名單。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把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作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路徑,健全鄉村產業體系,提高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取得重要進展。
國際在線記者:
您好,我是國際在線記者。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建設200個以上鄉村振興示范村,請介紹下有關推進情況。
陜西省發展改革委農經處副處長孫越鑫:
下面由我來回答這個問題,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建設200個以上鄉村振興示范村后,我委立即會同省農業農村廳開展相關工作:
一是編制建設方案。會同省農業農村廳制定《陜西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方案》,明確290個省級示范村創建目標。按照先創建、再命名的步驟,到2020年先期建成100個示范村,到2022年再建成100個以上的示范村,全面完成建設任務。到2020年底,示范村農村人居環境質量較大提升,村規民約建設推進有力,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不斷完善。主導產業收入占全村經濟總收入70%以上,示范村引領作用更加突出。
二是強化人才支撐。依托我省高效和科教資源優勢,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成立了陜西省鄉村振興規劃研究院,作為鄉村振興智庫,積極引導大專院校、規劃設計單位下鄉開展鄉村振興示范村村莊規劃編制服務,為鄉村振興示范村提供政策咨詢、發展規劃、成果推廣、人才培訓等多方面的服務。
三是協調落實資金。今年我省投資3.3億元用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廁所革命、梯次推進“三檔村”建設,我們加強資金統籌,重點向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予以傾斜。同時,我委在省級預算內基建資金相當緊張的情況下,安排2000萬元資金全力支持20個鄉村振興示范村生活垃圾污水處理、廁所改造及村容村貌提升,著力打造人居環境整治樣板村。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現場提問就到這里。各位記者朋友如果還有采訪需求,會后可與省發改委有關負責同志聯系。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