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2019年陜西全域旅游發展情況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9-12-11 08:57
12月10日上午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任宗哲先生,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資源開發處處長郭明歷先生出席,介紹2019年陜西全域旅游發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主持。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為加快推動我省旅游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旅游業現代化、品質化、國際化水平,我省緊盯國際一流文化旅游中心和“一帶一路”旅游核心區的建設目標,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扎實推進全域旅游示范省創建,初步形成了具有陜西特色的創建推進模式。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相關情況,今天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了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任宗哲先生,省文化和旅游廳資源開發處處長郭明歷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2019年陜西全域旅游發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下面,首先請任廳長介紹相關情況。
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任宗哲:
媒體朋友們,大家好!首先,感謝各位長期以來對陜西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關注和支持。下面,我就2019年全省全域旅游發展情況通報如下。
2019年,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三屆五次全會和全省“兩會”精神,按照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加快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省,打造國際一流旅游中心,加快建設17個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市縣”的要求,緊扣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驗收標準》,堅持黨政統籌、融合發展、共建共享、示范引領,深入推進全域旅游示范省創建,為全省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正在成為落實“五新”戰略任務和“三個經濟”布局的重要動力。預計2019年,全省接待境內外游客7.07億人次,同比增長12.2%;旅游總收入7200億元,同比增長20.11%。
一、堅持高位推進,創建格局進一步系統化。今年以來,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統通過召開全省全域旅游創建工作座談會,檢查指導寶雞、漢中等17個國家全域旅游創建市(縣),驗收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宣傳推廣全域旅游目的地等一系列工作舉措,扎實推進全域旅游建設,臨潼、華陰成為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全域旅游發展共識進一步凝聚。全省各市(縣)把全域旅游作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通過召開推進會、建立任務臺賬、督導落實責任來重點推進,寶雞、渭南、漢中、韓城等市成立全域旅游創建專辦,西安、寶雞、延安、漢中、商洛等市把全域旅游作為重要指標列入政府年度目標考核,“省上總抓、市(縣)主戰、部門協同、梯次推進”的創建格局進一步健全。
二、堅持深化改革,體制機制進一步協同化。各市(縣)通過強化領導機制、成立協調機制、完善監管機制、建立參與機制、健全自律機制等,積極構建適應全域旅游發展的新體制、新機制。全省12個市、56個縣成立全域旅游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其中,漢中、商洛以及臨潼、華陰等市(縣)成立以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寶雞、延安建立全域旅游工作專項考核制度以及市文化和旅游部門包抓縣(區)創建機制,夯實創建責任;西安、華陰建立旅游發展電視問政制度,促進全民共建;漢中成立以市委書記為組長的廁所革命領導小組,“廁所革命”落到實處;石泉建立縣、鎮、村三級“游長制”,強化黨政統籌;臨潼實施旅游市場網格化管理及旅游商品退賠監理制度,強化市場監管。
三、堅持規劃引領,頂層設計進一步科學化。《陜西省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印發實施,西安、寶雞、咸陽、渭南等8個市以及臨潼等32個縣(區)編制完成了全域旅游發展規劃;韓城、華陰創新性編制了包括國土、城建、交通、文化和旅游等在內的規劃,全域旅游發展更加科學、更加系統。政策創新進一步激發發展活力,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大力發展“三個經濟”的若干政策》,省文化和旅游廳出臺了《關于落實<陜西省“十三五”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規劃>的實施意見》;各市(縣)出臺了三十多項含金量高的政策,西安高品質酒店獎勵政策、漢中景區及旅游村鎮獎勵政策、石泉旅游項目貼息貸款政策、藍田民宿發展獎勵政策、眉縣涉旅企業稅收返還政策等正在轉化為發展新動能。
四、堅持主客共享,公共服務進一步便捷化。旅游交通持續改善,臨潼、藍田、眉縣、華陰、石泉等加快外部“快進”與內部“慢游”交通體系建設;西安、寶雞、楊凌示范區以及華陰等旅游集散中心建成運營;大荔、黃陵、石泉、寧陜、商南等著力完善全域旅游標識體系,依托高速、國道等建成一批功能完善的旅游服務區。“廁所革命”持續高質量推進,2019年新建、改建旅游廁所1037座。智慧旅游快速推進,省級旅游監測運行平臺進一步完善,西安、寶雞、漢中、韓城等市以及臨潼、華陰等14個縣(區)建成并運營智慧旅游中心,全省4A級以上景區游客聚集區全部實現WIFI覆蓋。西安、寶雞、延安、安康等市順應市場需求,建設了一批自駕車房車營地和生態停車場。
五、堅持融合發展,供給體系進一步品質化。全省全年在建續建旅游項目1300個,預計完成投資額1500億元。漢中興漢新區等重大文旅項目穩步推進,項目建設進一步夯實產業基礎。“吃住行游購娛”旅游要素品質進一步提升,新創建12家4A級旅游景區、3家省級旅游度假區,新增特色民宿500多家,文創旅游商品在全國大賽中共獲得9個金獎、14個銀獎。文旅融合深入推進,新推出了《秦俑情》《天漢傳奇》《秦漢風云》等駐場演藝作品;華州皮影、旬邑剪紙、西秦刺繡等一批非遺項目成為重要的旅游體驗產品和扶貧產業。城市文化魅力和旅游吸引力不斷增強,臨潼、藍田、華陰、石泉、商南、柞水等縣成為區域性旅游目的地。文化和旅游與工信、交通、林業、農業、體育等部門融合發展進一步深化,秦嶺國家植物園等99個研學旅游基地,青木川鎮等31個文化旅游名鎮,營盤鎮等9個運動休閑小鎮,楊凌國際馬拉松賽等體育賽事,張裕瑞納葡萄酒莊等工業旅游基地成為融合發展的典型示范產品。
六、堅持綜合監管,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化。全面開展景區服務質量復核檢查,鹵陽湖、石門山、香溪洞等8家A級景區被取消等級、降級或通報批評。開展旅游服務質量第三方測評工作,每季度通報各市服務質量排名,對服務質量和市場執法較差的市進行約談,西安、渭南、寶雞、延安等市游客滿意度持續提升。加強旅游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建立旅游企業紅黑榜和聯合懲戒制度,推進全省旅游行業品質提升。全省12個市及34個縣成立了旅游公安、旅游工商、旅游巡回法庭,進一步提升了依法治旅、依法興旅、綜合監管的能力。
七、堅持以人為本,旅游環境進一步優質化。西安“五路”兩側增綠美化行動、寶雞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環境整治、漢中“三建設一整治”工程等持續推進,西安-寶雞-咸陽-渭南-楊凌等渭河景觀帶、秦嶺北麓旅游帶、石泉-紫陽-嵐皋漢江畫廊等成為居民、游客休閑、休憩的好去處,韓城澽水河治理、藍田郊野公園建設、黃陵“三城聯創”等環境建設創新產生了示范效應。袁家村等11個村入選全國旅游重點村名錄,新創建了一批旅游村鎮和休閑農莊,推出了陜西鄉村旅游精品名錄,成功舉辦陜西鄉村旅游展和陜西古鎮旅游論壇。扎實開展旅游扶貧,留壩全域旅游帶動、陳倉景區帶動、柞水“四聯模式”、宜君“一股三帶”等旅游扶貧經驗在全省推廣。
八、堅持整體營銷,品牌形象進一步國際化。以“文化陜西”和“了解中國從陜西開始”整體形象為統領,先后赴日本、南非、白俄羅斯、泰國等10多個國家開展旅游宣傳推廣,參加了15個境內外大型國際旅游展以及北京、青海等國內旅游交易會,成功舉辦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2019西安絲綢之路國際旅游博覽會、(西安)世界文化旅游大會等活動,提升了陜西文化和旅游在全球的影響力。各市(縣)更加重視整體形象宣傳,“西安年·最中國”、榆林過大年、漢中最美油菜花海旅游文化節、秦嶺生態文化旅游節等活動在全國叫響;馬拉松賽、自行車賽、健步走等體育賽事精彩紛呈,永興坊摔碗酒等新媒體宣傳持續升溫;各市(縣)積極參與全國城市旅游聯盟,建立黃河金三角旅游聯盟、秦嶺旅游聯盟等,搭建區域合作發展平臺,創新市場化運作方式,推動文化和旅游產業健康穩步發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深入推進全域旅游示范省創建的關鍵一年。我們將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的工作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進一步明確創建工作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省、市、縣目標一致,各級、各部門、各行業齊心協力,將全域旅游推向新階段,持續引領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旅游需求。
謝謝大家!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感謝任廳長的介紹。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的時候,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陜西日報社記者:
您好,我是陜西日報社記者。今年8月份,省文化和旅游廳引發了《陜西省全域旅游發展規劃》,請問,《規劃》有哪些新內容?
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資源開發處處長郭明歷:
《陜西省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嚴格按照國家對全域旅游發展的總體要求,全面體現了我省全域旅游發展的趨勢和規律,是我省發展全域旅游和推進全域旅游示范省創建的科學頂層設計。
《規劃》以全域旅游發展為引領,優化旅游發展空間布局,促進文化和旅游與工業、商貿、體育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旅游交通、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廁所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推動文化旅游演藝、特色美食商業街區等服務品質提升。目標是2025年基本建成國際文化旅游中心和國際旅游樞紐,完成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創建任務。
《規劃》包含了全域旅游空間布局、全域旅游產品升級、全域旅游產業發展、全域旅游整體營銷、全域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全域旅游服務品質提升、全域旅游環境優化、全域旅游規劃環境影響、全域旅游十大建設工程等內容。同時,《規劃》就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加強旅游綜合監管、強化政策支持、提供旅游智力保障、完善目標考核機制等方面明確了具體的保障措施。
中國報道雜志記者:
您好,我是中國報道雜志記者。文旅融合是陜西作為文化、旅游大省轉型發展的一個重大歷史機遇,也是新一輪機構改革的應有之義,請問,陜西全域旅游創建對文旅融合有哪些積極推動作用?
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任宗哲:
謝謝這位女士的提問。陜西是文化大省,也是旅游大省,文化旅游資源品位高、存量大、種類多、積淀深厚,為文旅融合提供了廣闊的資源基礎和發展條件。近年來,在文旅融合發展的新形勢下,我們積極探索和推動全域旅游發展。全域旅游為文旅融合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2018年,召開全省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電視電話會議,印發《陜西省“十三五”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規劃》,推進30個文化旅游重點項目。省文化和旅游廳成立以后,文旅融合進入新階段,我廳印發了《關于落實<陜西省“十三五”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規劃>的實施意見》,為文旅融合做好了政策保障和頂層設計。
同時,全域旅游的成效預示了文旅融合的美好前景。為推進文旅融合,我們正在推進興漢新區等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項目建設、正在加快青木川等31個文化旅游名鎮建設,正在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和西安絲綢之路國際旅游博覽會培育成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的品牌展會。目前,我們正在謀劃非遺項目、文藝演出如何成為吸引力強的旅游產品,正在謀劃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等文化設施如何與旅游公共服務相結合,成為主客共享的公共產品和服務設施??傊挥形穆萌诤?,才能體現陜西味、中國風、國際范,才能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文化旅游產品和服務。
西安日報記者:
您好,我是西安日報記者。關于我省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省,下一步有哪些具體計劃?
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資源開發處處長郭明歷:
下一步,我們將在深刻總結前一階段創建工作的基礎上,堅持問題導向、標準導向和創新導向,繼續按照“省上總抓、市(縣)主戰、部門協同、梯次推進”的創建格局,以文旅融合為主線,以政策創新和體制改革為動力,以完善公共服務為重點,深入推進全域旅游示范省創建。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強化組織領導,籌備召開全域旅游示范省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印發《陜西省全域旅游示范省創建工作五年行動計劃》,明確各市、各重點縣、各部門工作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適時召開全省全域旅游推進會,落實領導批示、小組會議的各項決策和部署。二是強化對標檢查,開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驗收。按照時間表,擇優向文化和旅游部推薦達標單位,形成示范引領、梯次推進的創建序列。三是強化督導保障,組織好全省創建工作。發揮好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協調職能,強化創建資金投入和考核保障,明確各市、各部門年度重點工作,及時督導落實任務。四是強化融合發展,不斷提升供給質量。在深入推進文旅融合的基礎上,推出一批融合發展示范項目,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開展聯合宣傳營銷。五是強化補齊短板,提高創建工作質量。加快旅游集散中心、智慧旅游、咨詢體系和標識體系建設,提高“廁所革命”質量。突出創新改革,在體制機制、交通建設、環境建設、旅游扶貧、宣傳推廣等方面強化創新示范。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現場提問就到這里。各位記者朋友如果還有采訪需求,會后可與省文化和旅游廳有關負責同志聯系。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