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陜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陜西省工業互聯網發展工作情況

來源: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9-10-15 19:07

10月15日上午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黃新波先生,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信息化產業和發展處處長高翔先生,陜西省通信管理局網絡安全管理處處長朱軍先生出席,介紹陜西省工業互聯網發展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主持。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為全面推進我省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構建現代化工業體系,促進工業高質量發展,8月15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實施意見》,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實施意見》的主要內容和工作部署,今天我們邀請到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黃新波先生,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信息化產業和發展處處長高翔先生,省通信管理局網絡安全管理處處長朱軍先生,請他們向各位介紹我省工業互聯網發展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下面,首先請黃新波副廳長介紹相關情況。

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黃新波: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很高興與大家在這里見面,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陜西工業信息化發展的關心支持。下面,我向大家介紹我省發展工業互聯網有關情況。

當前,世界經濟正處在動能轉換的換擋期。互聯網由消費領域、虛擬經濟向生產領域、實體經濟深度拓展,工業經濟由數字化向網絡化、智能化加快轉型,互聯網創新發展與新工業革命形成歷史性交匯。西方發達國家正在積極推動第四次工業革命,旨在以制造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核心,引發生產制造模式和生產組織方式的變革,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網絡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通過實現人、機、物的全面互聯,將構建起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面連接的新型工業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是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的重要方向,已經成為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

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發展工業互聯網,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一項長期性、戰略性決策部署。近年來,國務院連續出臺《中國制造2025》《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和《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指導意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大力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201711月,國務院下發《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系統構建工業互聯網網絡、平臺、安全三大功能體系,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促進融合創新應用,加快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升級,培育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逐步構建現代化工業體系,推進工業高質量發展。

陜西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我省兩化融合、工業互聯網發展,多次專題研究相關工作,于2017年印發了《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陜政發﹝20175號),今年815日又正式印發《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實施意見》(陜政辦發﹝201927號)。近年來,我省按照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堅持企業主體、政府引導、標準宣貫、示范帶動、評估促進、保障安全的總體思路,扎實推進兩化融合、工業互聯網相關工作,初步取得了一些進展。截至6月底,全省參與兩化融合評估診斷和對標引導的企業達到2399戶,參與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的企業達到159戶,通過貫標獲證的企業63戶,處于全國第12位。我省企業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達到39.8%,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64%,關鍵工序數控化率47.7%,實現網絡化協同的企業比例為26.7%,智能制造就緒率3.9%,工業云平臺應用率30.7%。陜西省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綜合服務平臺(國家級二級節點)啟動建設,西安、寶雞兩市工業互聯網平臺先行落地實施,陜西法士特、陜鼓動力、美林數據、中服軟件、山利科技等企業加快布局、積極探索,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初見成效,為下一步加快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為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初步支撐。

當前,盡管說我省在互聯網發展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與經濟發達省市相比,與中省關于陜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相比,在基礎支撐能力、企業引領能力和要素保障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2017年,國發50號文件出臺后,全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如火如荼,廣東、浙江、江蘇、重慶等兄弟省市相繼出臺了落實措施。我省受整體工業經濟和數字經濟基礎較為薄弱影響,缺乏本土的有影響力的大型工業互聯平臺供應商,工業互聯網發展相比經濟發達省份起步較晚。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視察講話指出,陜西正處于追趕超越階段,希望陜西深刻領會和認真落實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的各項決策部署,抓住難得的歷史機遇,銳意改革創新,拓展發展思路,把陜西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做得更好。為此,省政府抓緊出臺了我省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實施意見。這對于我們積極跟上全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步伐,全面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工業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適時召開陜西省發展工業互聯網新聞發布會,宣傳貫徹《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實施意見》(陜政辦發﹝201927號),讓全省上下了解文件主要內容和工作部署十分必要。在宣貫過程中,將重點把握以下工作著力點和落腳點:

一是明確戰略重點,加快構建網絡、平臺、安全三大功能體系。加快企業內外網絡改造升級和5G部署,抓緊啟動陜西省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夯實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引進大型工業互聯網平臺供應商,鼓勵省內重點行業骨干龍頭企業建設企業級、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引導現有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改造升級。實施重點工業設備上云行動,帶動工業企業上云,培育工業APP,加快培育形成雙向迭代、互促共進、開放共享的平臺生態體系。加快建設省級工業互聯網安全態勢感知平臺,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責任體系,提升安全保障水平。

二是重視市場主體,注重激發企業創新活力。鼓勵支持企業面向工業互聯網發展需求,在技術、產業、應用等方面加大投入,不斷提升工業互聯網供給質量和效益。在標準高端芯片、工業操作系統、工業軟件、安全防護等基礎技術,下一代網絡、邊緣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技術方面進行超前部署。推動有條件的企業聚焦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努力拓展工業互聯網系統集成、平臺服務、整體解決方案等能力和業務,不斷提升工業互聯網供給質量和效益。加快廣大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改造,積極發展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型制造等新模式新業態,創新生產方式、組織形式和增值模式。

三是強化發展合力,努力建設和完善產業生態體系。工業互聯網是跨界融合的系統性工程,需要發揮政產學研融各方的協同作用。政府相關部門支持高等院校積極參與國家、省級工業互聯網領域重大項目、重大工程的研究和實施。鼓勵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加強對接,疏通應用基礎研究和產業化連接的快車道,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精準對接,加快工業互聯網相關科研成果從樣品到產品再到商品的轉化。加強產業聯合,以產業聯盟、創新中心、產業示范基地建設等建設為牽引,加強信息通信企業與工業企業、國內外企業、實體企業與金融服務企業、產業界學術界等各方協同,共同壯大完善產業生態,集聚優勢,合力推進。

四是重視人才培養,引進領軍人才,壯大人才隊伍。依托國家相關人才政策和重大項目工程,引進工業互聯網領軍人才。我省科教資源豐富,高校人才富集,我們要加強校企合作,鼓勵建設政產學研用融合的工業互聯網實訓基地,瞄準工業互聯網關鍵短板,立足自主創新,培養一大批工業互聯網科技領軍人才、技術創新青年骨干和創新團隊,持續造就一批懂專業、善管理的復合型工業互聯網人才。

我們將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和政府引導作用,努力發展我省工業互聯網推動工業經濟提質增效,為實現全省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謝謝大家!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感謝黃廳長的介紹。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時請介紹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提問:

中國報道雜志記者:

您好,我是中國報道雜志記者。請問在推動我省發展工業互聯網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以及如何解決?

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信息化產業和發展處處長高翔:

發展工業互聯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我們持續性的投入時間精力資金和人力去推進,現在碰到的主要問題大致有三個方面。

一是陜西地處西部,經濟欠發達,工業經濟總體發展水平不高,企業信息化程度較為薄弱,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基礎不夠扎實。

二是發展工業互聯網急需人才短缺,除大型企業外,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人才極其匱乏,而且對于新技術的掌握能力不足,創新能力相對薄弱。

三是工業互聯網安全問題也是制約工業互聯網發展的瓶頸,隨著設備上云、數據上云,安全問題愈加突出。隨著企業上云上平臺的動力不斷增強。針對這些問題,省上在編制《實施意見》時專門強調幾項保障措施:

一是設立專項工作組。省工信廳牽頭,會同省級有關部門,強化對于工業互聯網發展推動,將實施省市聯動,形成推動合力。特別是我們會督辦各市各地“企業上云上平臺”工作。

二是加強政策支持。下一步,充分利用省級各類財政資金向發展工業互聯網進行傾斜,鼓勵商業銀行與企業精準對接,優化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同時,支持保險公司根據工業互聯網需求創新產品和服務。

三是營造發展氛圍。積極開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的宣傳與普及,我們組織企業分赴全國各地參加各類展覽展銷,進行交流互動。

四是強化工業互聯網安全建設。我們在工業互聯網建設中,首先啟動了省級工業互聯網安全感知平臺建設,下一步,也將強化工業互聯網安全測評機制建立,強化企業安全責任,促進我省工業互聯網安全能力提升和應急保障能力提高。

中國工業報記者:

您好,我是中國工業報記者。請問我省在發展工業互聯網的過程中有哪些主要做法及具體措施?

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信息化產業和發展處處長高翔:

發展工業互聯網,國務院在2017年印發了工業互聯網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是我國發展工業互聯網的總的指引和方向。根據國家要求,我省在指定《實施意見》時,結合我省實際,在總體要求、主要任務、保障措施三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措施。歸納起來是一個工作思路,三大發展目標,六項主要任務和四項保障措施。從總體工作思路和發展目標來講,我們發展工業互聯網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供給側結構改革為主線,以全面支撐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為目標,要系統的構建我省工業互聯網網絡平臺和安全三大功能體系,要努力打造與我省工業經濟相適應的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推動陜西工業互聯網發展。

在具體措施上,首先在網絡層面建設新一代信息技術網絡為引領的5G網絡,要推動企業內外網網絡改造,推動企業IPv6改造,把一些新的網絡技術推進企業,使得網絡的能力上一個新的臺階。

二是在平臺層面,我們將引進全國知名平臺供應商,在我省形成工業互聯網生態資源池,首先要打造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綜合型應用服務平臺,以此為基礎,推進行業級、企業級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以此為基礎推動各市工業互聯網應用平臺,各大企業工業互聯網應用平臺的建設,推進中小企業上云上平臺,推動大企業改革創新、技術創新,推動中小企業上云運用。

三是在安全層面,首先啟動陜西省工業互聯網安全感知平臺建設,促進工業互聯網安全測評體系建立,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夯實企業主體責任,把工業互聯網安全和我國網絡信息安全緊密的結合起來,使我們的工業互聯網安全水平和應急響應能力得到提高。

四是強化生態建設,發揮我省科教優勢,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加強合作,促進創新鏈、產業鏈的精準對接,我們要在關鍵技術、核心技術、共性技術上努力實現突破,促進全省各地市在企業聚集區建立工業互聯網示范基地,打造和建設我們的產業生態。

五是重視人才培養,現在我省每年畢業的大學生不少,信息化人才也不少,但是針對工業互聯網人才缺乏,在前面我的介紹中大家能體會到,工業互聯網涉及到網絡、平臺和安全三大體系,每一個體系都涉及到非常細分的信息化技術。同時,企業因為運用信息化還有很多具體問題要加以解決,我們必須要強化信息化特別是工業互聯網的實訓基地建設,我們將引進專業培訓機構,不斷組織宣貫、不斷組織培訓,做到管理層、技術層、操作層都要懂工業互聯網。

西部網記者:

您好,我是西部網記者。我們關注到2019年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中標候選人公示中,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陜西分公司、工信通(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郵電大學聯合體中標省級工業互聯網安全態勢感知平臺項目,請問陜西省工業互聯網安全態勢感知平臺的建設思路及建設成效有哪些?

陜西省通信管理局網絡安全管理處處長朱軍:

近幾年來,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特別是日益形成為新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和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的重要基石,對未來工業發展會產生全方位、深層次、革命性的成效。是推進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的重要基礎,在傳統工業系統向工業互聯網系統進行升級轉變的時候,技術該新帶來的生產效率使得工業互聯網的生產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時也面臨了全方位挑戰,其中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就成為影響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的重要關鍵因素。工業互聯網一旦遭受攻擊,不但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也有可能造成重大的環境災難、人員傷亡以及危害到國家安全。所以,陜西省作為全國重要裝備制造基地、國防科技工業基地,具備良好的工業互聯網基礎條件,為了增強陜西省工業互聯網網絡安全監測能力,有效應對工業互聯網潛在風險,由陜西省通信管理局作為項目管理單位,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陜西分公司、工信通(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郵電大學三家單位組成了項目聯合體,由國家省委、工信部發布了安全監測與態勢感知平臺建設指南要求,共同完成陜西省安全平臺建設。這個平臺建成以后,通過主動監測、流量分析等技術手段,形成資產識別、監測預警、態勢感知、危險處置等能力,實時感知工業互聯網安全態勢,與國家級工業互聯網感知平臺實行數據交互與共享,構建國家、省、企業三級協同監測體系,形成全方位的省級工業互聯網安全態勢感知能力,保障陜西省工業互聯網穩定健康發展。同時,提升我國工業互聯網安全整體環境。在10月11日上午,由我局主持,陜西省工信管理局召開了陜西省工業互聯網安全態勢感知平臺項目建設啟動會,我們按照整個項目的推進方案,預計在今年年底前平臺基本建成,實現設計監測能力。

陜西傳媒網記者:

您好,我是陜西傳媒網記者。您在剛才的發言中簡要介紹了陜西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整體思路,請問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能給陜西工業經濟發展帶來哪些積極影響?

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黃新波:

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日益成為新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和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的重要基石,工業互聯網對未來工業發展產生影響是全方位、深層次、革命性的。工業互聯網對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驅動能力也正逐漸顯現,無論是大企業依托平臺開展工業大數據分析,以實現更高層次的價值挖掘,還是中小企業應用平臺上的云化工具,以較低成本實現信息化與數字化普及,都正在推動工業及制造業向著更高發展水平邁進。

2017年,《國務院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國發〔2017〕50號)出臺后,全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如火如荼,工業互聯網市場保持著持續活躍的發展態勢,一批工業技術解決方案企業積極探索轉型,推出自己的工業互聯網服務,一批制造企業依托自身行業和生產經驗,孵化成立獨立公司開展對外服務,一批以大數據分析處理見長的現代信息技術服務企業正不斷涌現并為產業注入新的發展動力,已經推出平臺的企業則不斷完善和升級平臺服務能力,鞏固先發優勢。

我省按照企業主體、政府引導、標準宣貫、示范帶動、評估促進、保障安全的總體思路,持續扎實推進兩化融合、工業互聯網相關工作,初步取得了一些進展。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參與兩化融合評估診斷和對標引導的企業達到2399戶,參與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的企業達到159戶,通過貫標獲證的企業63戶,處于全國第12位。我省企業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達到39.8%,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64%,關鍵工序數控化率47.7%,實現網絡化協同的企業比例為26.7%,智能制造就緒率3.9%,工業云平臺應用率30.7%。陜西省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級二級節點(綜合型服務平臺)將啟動建設,西安、寶雞兩市工業互聯網平臺先行落地實施,省內眾多企業加快布局、積極探索,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初見成效,為下一步加快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為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初步支撐。標識解析進行終身命名的系統,這個系統可以作為基礎設備來看待,陜西省標識解析已經啟動建設,工業互聯網安全態勢感知平臺也很關鍵,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作為工業互聯網要做到萬物互聯的情形,如何保證它的安全是至關重要的,我們也在牽頭做這個工作,今年10月份平臺初步建設投入運行。作為工業互聯網平臺,一是政府引導,像西安、寶雞工業互聯網,在全國率先提出,而且很好服務于當地的工業企業。二是以龍頭企業為主的平臺,像法斯特、陜鼓,制定了適合自己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總之,工業互聯網對我省工業經濟發展影響非常大。我們發展工業互聯網有三個重要特點:

一是有利于優化存量,降低企業綜合成本,促進工業及制造業轉型升級。二是有利于做大增量,支撐我省先進制造業發展壯大,推動全省產業價值鏈向高端延伸,搶占長期發展主動權。三是有利于全省融通發展,促進創新創業向實體經濟各領域延伸擴展,培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由于時間關系,現場提問就到這里。如果記者朋友還有其他采訪需求,請會后與省工信廳有關負責同志聯系。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