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陜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陜西省供銷合作社基層組織建設發展情況

來源: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9-09-27 15:50

927日上午9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供銷合作總社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乃衛先生,陜西省供銷合作總社合作指導處處長郝新強先生出席,介紹陜西省供銷合作社基層組織建設發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主持。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是例行發布,我們邀請到省供銷合作總社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乃衛先生,省供銷合作總社合作指導處處長郝新強先生出席,請他們向各位介紹全省供銷合作社基層組織建設發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張乃衛副主任介紹相關情況。

陜西省供銷合作總社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乃衛: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參加今天的發布會。下面,由我簡要介紹全省供銷合作社基層組織建設發展情況。

一、全省供銷合作社基層組織建設的基本情況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中明確提出,把供銷合作社系統打造成為與農民聯結更緊密、為農服務功能更完備、市場化運行更高效的合作經濟組織體系,成為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生力軍和綜合平臺,成為黨和政府密切聯系農民群眾的橋梁紐帶,切實在農業現代化建設中更好地發揮作用。2016年6月,陜西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實施意見》中提出,加快供銷合作社業務轉型升級,經營業務由單純賣產品向賣品牌、賣服務、賣標準轉變,經營模式由傳統的商貿流通向超市連鎖、電子商務轉變,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企業管理由傳統企業管理模式向現代化企業管理模式轉變。到2020年,把我省供銷合作社系統打造成為與農民聯結更緊密、為農服務功能更完備、市場化運行更高效的合作經濟組織體系,社企分開、上下貫通、整體協調運轉的雙線運行機制基本形成,發展活力、經濟實力和為農服務能力明顯提升,真正成為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生力軍和綜合平臺。

近年來,全省供銷社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省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和實施意見精神,把加強供銷基層組織建設作為綜合改革的重中之重,省社研究制定了陜西供銷系統《三年基層工作方案》,對全省系統基層組織建設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大力實施固本強基戰略,積極實施“基層組織建設工程”,扎實推進各項基層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抓基層工作合力初步形成。省社堅持把基層工作擺在突出位置,成立省、市、縣三級供銷社基層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市縣聯動機制,負責推動基層工作謀劃、組織實施以及目標任務督導落實。主動向黨委、政府匯報供銷社在建設基層農村服務體系的重點、難點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得到了大力支持,陜西省委將省供銷社每年創建“基層社標桿社”作為省委年度考核供銷社的考核指標。定期召開基層工作會議,研究制定加強基層工作的指導意見,加大基層工作在系統綜合業績考核中的權重,持續加大基層工作力度。設立陜西供銷基層組織發展專項資金,2017年用于獎勵創建的“基層社標桿社”20個,共計450萬元,2018年扶持“基層社標桿社”資金達1000萬元。

——基層組織覆蓋面持續擴大。綜合改革之初,全省供銷系統共有基層社933個,三分之一的基層社發展較好;三分之一的基層社基礎薄弱,僅靠房租收入艱難維持生計;還有三分之一的基層社僅有牌子,無資產、無業務、無經菅管理人員,屬典型的“空殼社”。經過三年來的努力,全系統已發展基層供銷社1092個,領辦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178個,農民專業合作社1982個,發展農村綜合服務社7289個,基層經營服務能力有效增強,經營規模和服務領域不斷擴大?;鶎咏M織的恢復和發展,為全系統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基層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018年,全系統縣及縣以下實現銷售額761.53億元,利潤總額18719.42萬元,分別是2016年1.28倍和1.15倍。縣及縣以下銷售總額在全系統的占比達到89.33%,比2016年提高了6.47個百分點;利潤占比達到55.81%,比2016年提高了4.21個百分點,2019年1至8月,縣及縣以下實現銷售額547.5億元,同比增長18.57 %,實現利潤 1.178億元,同比增長 4.61 %,基層經營狀況明顯好轉,經濟實力不斷增強。

——為農服務功能穩步擴展。針對我省供銷社基層組織服務功能較單一、協同發展不足、與農民聯系不夠緊密等問題,各級供銷社大力建設為農服務綜合平臺,進一步夯實上下貫通、有效對接的現代經營服務網絡,帶動基層組織經營服務提檔升級。因地制宜推進基層社分類改造,通過勞動合作、資本合作、土地合作等多種途徑,廣泛吸納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入社,逐步推進基層社“三會”制度建設,多種方式密切與農民組織上和經濟上的聯結。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要,大力推廣以土地托管為主要內容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托管品種從糧食作物延伸到經濟作物,服務對象從普通農戶拓展到各類新型經營主體,托管面積60.51萬畝,建立托管服務中心91個,莊稼醫院68個,實現農產品銷售收入2.5億元,直接服務農戶7.2萬戶,帶動農戶11萬戶。適應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新趨勢,積極培育電商企業,推進實體網點電商化改造,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新格局加快形成。適應農民消費需求升級的新形勢,加快發展農村綜合服務社,為農民提供便利實惠、安全優質的服務,深受農民歡迎。各地還積極探索參與農村生態環境服務,在建設美麗鄉村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供銷社基層形象明顯改善。經過綜合改革,很多基層社從過去的破院子、爛房子,改造成了現代化的商場超市、功能齊全的綜合服務社,不少基層社的經營服務設施成為當地的新地標,供銷社的面貌煥然一新。每年開展全省供銷社基層社標桿社星級農村綜合服務社創建,積極參與全國百強縣級社、基層社標桿社、專業社示范社創建,三年來共獲得全國供銷社系統基層社標桿社60個、農民合作社示范社74個、星級綜合服務社359個。大力推動農產品展示展銷,舉辦、組團參展國內外農產品促銷活動64場次,簽訂銷售合同和意向協議5236個,帶動全系統銷售農產品753億元,擴大了供銷社的社會影響,重新擦亮了“供銷社”這塊金字招牌,農民群眾說“供銷社又回來了”。

二、今后一個時期全省供銷合作社基層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點

加強新時期基層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中發11號和陜發10號文件精神,圍繞“一個中心”、“四大體系”、“雙十百千萬”目標,狠抓工作落實,堅持擴大覆蓋與提升質量并重,恢復重建與創新發展并舉,大力推進供銷合作社組織、服務、經營創新,深入開展“基層組織建設提升年”活動,著力實施“供銷進萬村工程”,不斷完善縣、鄉、村組織體系,構建經營性服務與公益性服務有機結合、專項服務與綜合服務相互協調的基層組織服務新體系,更好地引導農民、服務農民、發展農民。

(一)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抓緊抓好基層工作。

一要強化對基層工作的領導。堅持把基層工作作為衡量發展成效的重要標準,集中系統資源,細化工作規劃,明確職責分工,推動基層工作再上新臺階。組織開展好2019年“基層組織建設提升年”,活動,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升基層服務質量的意見》,鞏固和發展好基層組織建設成果。實行工作包片責任制,進行分片包抓,推動人往基層走、各類資源向基層傾斜。二要強化基層改革政策落實。全省供銷社落實好各級黨委、政府出臺的綜合改革實施意見,主動作為,用活用好政策,解決矛盾瓶頸,推動基層改革取得更大實效。加強典型帶動,繼續培育一批基層組織典型,通過現場觀摩、經驗交流、媒體宣傳等多種方式,宣傳和推廣典型單位的經驗,以點帶面推動基層事業發展。

(二)全面深化基層改革,不斷鞏固和擴大改革成果。

一要提升基層社發展水平。按照“到2020年全省徹底消滅空白或空殼基層社”的目標任務,對資產狀況較好、經濟實力較強的基層社,采取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廣泛吸納農民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入社,發展生產合作、供銷合作、消費合作、信用合作,打造綜合實力強、服務功能全、與農民利益聯結緊的綜合型、示范性的新型基層社;對資產狀況一般、經營有困難、服務功能較弱的基層社,通過社有企業投資、招商引資、農民社員入股、選聘能人、強社幫扶等形式,打造新型經營服務載體。對無資產、無業務、無人員的“三無”基層社和基層社空白鎮村,采取基層組織發展專項資金引導、縣級社投資、社有企業或強社帶動、依托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各類經營服務網點改建等新建和改造基層社陣地。要繼續抓好基層社提質增效,努力打造一批經濟實力強、經營管理好、服務水平高、農民評價好的基層標桿社,爭取更多基層社進入全國“標桿社”行列。

二要積極穩妥推進縣級社建設。組織開展省級“十強縣級社”創建活動,力爭3-5家縣級社進入全國“百強縣級社”。堅持“開放辦社、合作興社、民主辦社、招商強社”理念,強化行業指導、組織建設、資產監管等職能,廣泛聯合農民專業合作社、行業協會、龍頭企業等主體,共同打造縣域為農服務綜合平臺。優化縣級社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加快完善“三會”制度,探索推進民主辦社、開放辦社,逐步辦成面向基層社和農村各類合作組織的經濟聯合組織。

(三)實施“供銷進萬村工程”,打造城鄉社區服務綜合體。

按照全國總社和省社的工作部署,實施“供銷進萬村工程”,重點要抓好農村綜合服務社和村級基層社“兩社”建設。

一要加快發展農村綜合服務社。農村綜合服務社是供銷社的村級合作經濟綜合服務組織,是供銷社對農村有效服務的載體。省社制定下發了《關于實施“供銷進萬村工程”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系統力爭規范發展農村綜合服務社10000家,行政村覆蓋率達90%以上。各市、縣級供銷合作社要圍繞這一目標任務,精心組織,狠抓落實,穩步推進落實。二要穩步發展村級基層社。到2020年,每個市試點建設村級基層社5個以上,全省供銷社系統發展村級基層社50個以上。

(四)著眼于提升流通現代化水平,扎實推進基層網絡建設。

一要做好縣域流通網絡布局。加強縣域流通網絡規劃設計,加快形成縣有農資、日用消費品配送中心、再生資源集散加工中心和農副產品專業市場,鄉鎮有中心超市、直營店,村有便民店的供銷合作社縣域流通網絡格局。二要提升網絡運營水平。以陜西供銷電子商務集團為核心,依托基層社、村級綜合服務社、連鎖便利店等線下實體、鄉村網點,加快“供銷e家”陜西省級平臺建設,構建全省性、一體化的“網上供銷社”農村電商體系。

(五)拓展經營服務領域,健全為農服務體系。

一要提升服務鄉村產業發展的能力。支持農資企業、基層社、專業合作社及聯合社加快建設為農服務中心、農資超市、莊稼醫院等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開展農資直供、配方施肥、農機作業、統防統治、收儲加工等系列化服務。大力推進土地托管服務由大田糧食作物、果菜作物向茶葉、蘋果、核桃、雜糧等特色經濟作物延伸,滿足不同地域、不同產業及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不同服務需求。二要繼續推進消費扶貧和對口幫扶。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傳統產業和經營網絡優勢,積極搭建農產品銷售平臺,做好貧困地區農產品市場營銷。三要積極拓展鄉村綠色生態服務。服務綠色興農,積極參與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推動有條件的供銷合作社和社有企業承接農資廢棄包裝物、農村可利用垃圾統一回收等工作。鼓勵社有企業、基層社、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土地托管、土地流轉為基礎,推廣良種良法良機,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開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和運行管護工作,探索開展農村物業保潔服務,發展農村環保產業,推動鄉村垃圾分類回收,服務美麗鄉村建設。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感謝張主任的情況介紹。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時請介紹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華商網記者:

您好,我是華商網記者。全省供銷合作社基層組織建設具體目標是什么?

陜西省供銷合作總社合作指導處處長郝新強:

按照中央《決定》和省委《實施意見》給供銷合作社確定的總體目標要求,省供銷社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圍繞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提出了強化“一條主線”,構建供銷“四大體系”,實施兩個“十百千萬”工程的新時期陜西省供銷社基本工作思路和具體工作目標。“一條主線”就是堅持為農服務為中心,著力構建聯合社機關主導的行業指導體系和社有企業支撐的經營服務體系,形成社企分開、上下貫通、整體協調運轉的“雙線運行”機制。構建“四大體系”指:構建以陜西供銷企業集團為核心的供銷社市場經營體系,構建以陜西供銷電子商務集團為核心的農村電子商務和流通網點相結合、線上線下的現代化流通體系,構建以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為核心的供銷合作和農民合作社相結合的新型合作組織體系,構建以供銷合作社發展基金為核心的農村合作金融服務體系。實施兩個“十百千萬”工程,兩個“十”就是發展10個農村金融服務示范平臺、創建10個國家級農產品知名品牌;兩個“百”就是培育100個國家級龍頭企業,發展100家控股的產業型農民合作社聯合社;兩個“千”就是發展1000個農村電子商務綜合服務站,規范建設1000個基層社;兩個“萬”就是發展10000個村級綜合服務社,合作10000家專業合作社。通過3到5年努力,實現上述目標任務。

國際在線記者:

您好,我是國際在線記者。我省供銷社實施的供銷進萬村工程建設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陜西省供銷合作總社合作指導處處長郝新強:

今年上半年,省社制定了“實施供銷進萬村工程”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省供銷社系統通過大力實施“供銷進萬村工程”建設,力爭規范發展農村綜合服務社10000個,行政村覆蓋率達90 %以上。穩步發展村級基層社50個以上。主要工作內容有:

(一)加快發展農村綜合服務社。結合當地經濟發展水平、人口狀況、自然村分布等情況,立足鄉村振興和農民生產生活的需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一是充分利用原有基層社在農村的經營網點、服務設施和管理人才等資源,通過網點改造、資產重組、社會加盟等多種形式,加快建設農村農資、日用消費品連鎖門店、農產品收購和再生資源回收站點、農村信用合作、電子商務、莊稼醫院、代繳代遞等經營服務網點,并在此基礎上組建農村綜合服務社。二是鼓勵社有企業、基層社和合作企業把服務向農村延伸,帶動農村綜合服務社建設。三是按照開放辦社的原則,通過連鎖經營、商品配送等方式將農村現有的“農家店”其他經營組織和個人吸收到綜合服務社的建設中來,進一步擴大供銷社網絡終端覆蓋面。四是加強與村“兩委”合作,實施“黨建帶社建、村社共建”工程,共建農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和惠農服務中心,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組織。

(二) 穩步發展村級基層社。一是發揮縣級供銷社的主導作用,統籌規劃,有序推進,規范引領,創新發展。在農民入社比例、股權設置上充分體現農民主體,在治理結構、民主管理上充分體現農民參與,在成員權益、收益分配上充分體現農民受益,在建設形式、發展路徑上尊重基層首創精神。二是縣級供銷社要根據當地產業特點,立足村級集體經濟現狀,加強與村“兩委”溝通協調,做好村級基層社規劃設計,指導基層制定組建工作方案。三是由縣級社、實力強的基層社、有條件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任何一方牽頭發起,共同籌備設立村級基層社。作為發起人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必須內部產權明晰、管理規范、有一定的出資能力。

(三)不斷完善服務功能 。根據農村居民的生產生活需要,在做好現有經營服務項目的基礎上,積極拓展經營服務新領域,完善服務功能,提升服務水平。支持農村綜合服務社開設農資、日用消費品連鎖門店、農產品收購和再生資源回收站點、農村信用合作、電子商務、莊稼醫院等經營服務網點。圍繞農村社區需要,積極開展農村電子商務、農業科技咨詢、測土施肥、農機具維修、快遞收投、金融代辦、便民繳費、文體娛樂、養老幼教、就業培訓、物業保潔等多樣化服務,發展生態養生、休閑觀光、鄉村旅游等新興服務業,逐步把農村綜合服務社和村級基層社打造成為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前沿陣地,真正解決為農服務“最后一百米”問題。

(四)加強規范管理 。加強對農村綜合服務社和村級基層社統一品牌標識、統一信息系統、統一商品配送、統一服務標準管理,縣級供銷社統一制作照牌標識(中國供銷合作社標識),并開展經常性的檢查指導,推進農村綜合服務社和村級基層社管理規范化。加強農村綜合服務社和村級基層社的內部管理,建立健全組織制度、經營管理制度、民主管理與監督制度和財務管理制度。完善合作社制度,通過建立社員檔案、采取會員制等形式,鼓勵社員經濟參與,實行多種形式的分紅、返利措施,在組織上和經濟上密切與農民的利益聯結。各級供銷社要指導村級基層社加強風險防控機制建設,確保不出現大的經營風險和金融風險。

(五)加強與流通網絡對接 。積極推進綜合服務社、村級基層社與供銷社社有企業的業務對接,建立起上下貫通,合作發展的機制。社有企業、基層社和合作企業要發揮政策和經營資源優勢,幫助、支持農村綜合服務社和村級基層社的發展,把綜合服務社和村級基層社打造成其基層經營服務終端,并納入其連鎖配送網絡體系。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由于時間關系,現場提問就到這里。如果記者朋友還有其他采訪需求,請會后與省供銷合作總社有關負責同志聯系。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