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陜西舉辦“全面深化改革”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介紹陜西省全面推進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情況

來源: 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 發布時間: 2019-08-14 15:31

8月14日上午10時,陜西省委宣傳部與陜西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共同舉辦“全面深化改革”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邀請陜西省河長制辦公室主任、省水利廳廳長王拴虎先生出席,介紹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張競怡主持。

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張競怡: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委宣傳部與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共同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是“全面深化改革”系列發布會第五場,我們邀請到省河長制辦公室主任、省水利廳廳長王拴虎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我省全面推進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王廳長介紹相關情況。

陜西省河長制辦公室主任、省水利廳廳長王拴虎: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

全面推行河長制和實施湖長制,是根據黨的號召、依據現行法規、強化江河湖庫屬地黨政組織和領導干部保護管理主體責任的制度安排。2016年11月和2017年12月,中央印發了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和實施湖長制的指導意見,陜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也先后于2017年2月和2018年2月在全國較早制定了《陜西省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陜西省全面實施湖長制的意見》,并舉行了隆重的啟動大會。全省各級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央“節水優先、空間均衡、兩手發力、系統治理”的治水方針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為奮力譜寫新時代陜西追趕超越新篇章提供堅實的水利基礎支撐保障的工作要求,著力解決水災害頻發的主要問題和水資源短缺、水生態損害、水環境污染的突出問題,行動積極、成效顯著。2018年6月底全面建成河長制,2018年底全面建成湖長制,省、市、縣、鄉四級河長湖長工作體系向村級延伸,實行省委書記、省長雙總河長湖長,8條主要江河省級河長都由省委省政府領導擔任,胡和平書記作為總河長兼任渭河省級河長,劉國中省長作為總河長兼任漢江省級河長,全省共設河長湖長3.53萬名、河警2156名,今年5月順利通過水利部的總結評估,帶動了陜西水安全體系建設。

一是防御水災害,靠實各級河長湖長的首善之舉。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各部門按照黨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要求,把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水災害防御的突出位置,圍繞掀起新一輪事關陜西發展命脈的水利建設新高潮、開創系統治水興水新局面、提供堅實的水利基礎支撐保障,成功應對了2013年延安特大暴雨等洪澇災害,回顧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沒有發生大的人員傷亡事故,沒有因水旱災害發生的重大災害事故。2016年實行省委、省政府領導聯系設區市防汛工作制度,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防汛責任制,陜西省貫徹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7月20日對加強安全生產和汛期安全防范工作的重要指示,省委發了文件,陜西省是“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我們在全省實行主汛期氣象水文部門負責人聯署辦公會商、加強無人機和信息化等現代科技手段“老三件”,推進指揮系統信息化、應急搶險隊伍專業化和洪水資源空間利用均衡化“再三件”,取得了水災害防御工作的重大勝利。推行河長制實施湖長制以來,我們超前安排,開展頻發洪水隱患排查治理整改行動、加強易發傷亡警示教育綜合措施、增強突發雨洪旱象防范應對能力“續三件”,科學指揮調度,提前撤離避險,全力迎戰了“半天下了半年雨,河水漲了一千倍”榆林“7.26”特大暴雨洪水,水災害群死群傷顯著減少,最大限度降低了災害損失。今年是深化改革最關鍵的一年,我們加強政治業務融合,運用“旱時資舟,澇時資車”逆周期思維,落實河湖工程、基礎設施、聯合調度“新三件”,確保河湖工程不潰堤、基礎設施不垮壩、聯合調度不違規,有力迎戰了入汛以來12次強降雨過程和20次主要江河重要支流超警戒水位防范工作,及時轉移危險區群眾2.1萬人,確保了群眾生命安全,十八大以來,我們在水災害防御方面,基本實現澇時安全度汛、旱時減少損失。

二是嚴控水資源,實施江河湖庫水系聯通聯控聯調?!吧浦吻卣呦戎嗡?。鄭國渠也是列為世界灌排工程遺產,創造了陜西甚至中國江河庫渠聯通聯調的經典,就是把涇河水引到鄭國渠,成就了我國第一個封建社會制度的國家秦國。作為這塊熱土的傳承人,這幾千年來陜西人民創造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治水經典,或者在世界上有重大影響的范例。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前后,中國共產黨在延安13年歷程,毛澤東主席在延安親自批20擔小米建設安塞康家溝水庫,棗園的聯通聯控聯調,包括南泥灣,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后,特別是在新中國成立前給陜西創造了水利建設的革命文化。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西安解放后,中國共產黨著手解決陜西水資源短缺問題,在1949年7月,聯合黃河委員會開始東莊水庫的前期勘探,經過陜西人民近70年的奮斗,我們要開工建設關中庫容最大的可控制防御工程。針對陜西水利仍處在由制約短板轉變為競爭優勢、既支撐現實發展又還歷史舊賬的基礎階段,缺水怕水需要水的水情特征沒有改變。各級水利部門堅持抓好跨流域調水工程和重點水源工程建設,先后建成引乾濟石、引湑濟黑、引紅濟石等調水工程,加快推進引漢濟渭調水和輸配水工程、延安黃河引水工程建設,統籌推進引嘉入漢、安康月河補水等重點水源工程,加快榆林大泉黃河引水、寶雞通關河等前期進程。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在2016年實施江河庫渠水系聯通聯控聯調先期四個試點取得實效的基礎上,提升實施水系聯通聯控聯調擴面增效和提質受益,保證了渭河生態基流5方/秒,內蒙古札薩克水庫連續三年向紅堿淖補水300萬方,紅堿淖水面萎縮局勢得到遏制,水位提升約4—5厘米。同時提出一個新想法,寶雞峽能夠向東流延伸,石頭河的水北上延伸,讓渭北人都吃上秦嶺核心區的水,城鄉供水融合發展。黃河的水西進延伸,給富平、澄城黃土高原上用黃河水,我們正在做這方面的嘗試和前期工作。這幾年陜西科學利用雨洪資源,我們曾經采取水庫聯通聯控聯調,2017年汛末13座大型水庫較上年多蓄水12.9億方,今年截至現在大型水庫比汛前多蓄水6.26億方,切實增強水安全保障能力。

三是修復水生態,促進水域岸線規范、河湖庫渠干凈、組織人民滿意。立足陜西水生態文明建設實際,扎實推進渭河水流產權確權試點工作于去年底基本完成,依法劃定了渭河管理范圍和地理坐標,厘清了水域、岸線等水生態空間內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邊界,形成了規劃規范結合、干流支流同步、區域流域協同、政府市場發力、體制機制創新的陜西特色。2017年12月,渭河被評為首屆全國“最美家鄉河”,今年5月通過水利部和自然資源部組織的評估驗收,走在全國前列。高標準、大斷面630公里建立的360公里渭河堤防全線貫通,完善漢江防洪體系建設,建成干支流堤防主體工程314.9公里。安康市嵐皋縣推行以“河長湖長+河警湖警+河督察湖督察”為主體的“三長治河”管理機制,在全國創造了經驗,對全省具有示范作用。13個市縣基本建成河長制管理信息平臺,特別是西安市管理信息系統被水利部評為水利實用技術“優秀示范工程”。

四是防治水污染,提升主要江河湖庫水質穩定達標。深化“源頭保護、河流自然、蓄留戶外”專項行動,強化秦嶺江河源頭水生態預防保護和南水北調水源涵養地水污染防治,完善秦嶺水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規劃和秦嶺水土保持專項規劃,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推進秦嶺北麓西安境內違規建別墅專項整治中保護水源、加強水保、退出水電工作有序進展,定點監測26個秦嶺大峪口,跟進監測16條渭河支流入渭口,渭河水質提升到III類。退出封停及停運電站44座,特別是到6月底經過第三方評估,組織檢查驗收,都達到了生態基流的要求。今年1至6月監測數據表明,漢江出陜斷面水質穩定達Ⅱ類標準,與上年同期相比,全?、瘛箢愃|斷面比例改善3.5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下降1.9個百分點,無定河變化最大,延河水質有所改善。

五是加大水投資,確有需要、生態安全、可以持續的工程建設明顯加快。深入持續堅持“八項水務”辦成陜西水利事情的著力點,去年完成水利投資302.59億元,同比增長8.7%,跨越超過4個省份,由15位提前到全國第11位。今年截至7月底全省完成水利投資186億元,占年度目標的57.2%,同比增長10.7%,今年經濟穩增長進程中,陜西水利特別是河長制湖長制實施以來做了貢獻。重點水利工程完成投資58.4億元,占全省水利投資的31.4%。多渠道爭取公共財政投入,想方設法通過市場機制拓展資金投入渠道,充分調動各種經濟成分投資水利建設,加大各級重點水源、城鄉供水、水生態治理工程投資。及時總結“十三五”中期評估的一些經驗,統籌篩選“十四五”水利改革發展思路和重點項目,挖掘潛力、抓緊前期、提前儲備,確保水利項目壓茬推進、接續進行、投資規模持續擴大。堅持工程建設抓扎實、前期工作做系統,這是河長制湖長制實施以來陜西實踐的特色,大家都能感受到,我們以國家層面、地方骨干、提質達效為主體干好水工程,尤其是陜南的引漢濟渭,關中的東莊水庫,陜北的古賢水庫,把水利工程樹在陜西江河湖庫上。

六是加強水監管,推動河長湖長制從“有名”的責任向“有實”的成效轉變。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湖長制,責任在“長”、成效靠“制”。強化江河湖庫屬地黨政領導保護管理主體責任和工作責任,實行黨政同責、水利牽頭、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運行機制,健全聯系督辦、跟進服務、社會監督、立牌公示、考核問責制度。省總河長總湖長胡和平書記和劉國中省長以上率下、組織會議、調研巡查,省級河長湖長帶頭落實,帶動3.53萬名各級河長湖長常態化巡河巡湖、一線解決突出問題。各級組織開展專項行動3200余次,排查并整治銷號境內所有河湖“四亂”問題2567個,清理污染水域面積3865畝,清理污染和非法占用河道524公里,清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49萬噸。結合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聯合檢察機關將黃河流域“攜手清四亂保護母親河”專項行動拓展至長江流域實現全覆蓋,聯手公安機關實施河湖執法檢查,水利、自然資源、交通運輸、住房建設、生態環境五部門兩年來開展了深化倒垃圾排污水采砂石設障礙專項整治,這次中央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專項督查中給予充分肯定。扎實推動河湖亂占、亂采、亂堆、亂建專項清理整治。省水利廳廳級領導帶隊三次分赴各市縣檢查,連續兩年派出10個督查組督導,加強明察暗訪、突出整改落實,推動河湖突出問題清理整治縱深開展。各級檢察機關針對河湖“四亂”問題立案514件,已結案313件。同時,采取重點跟蹤、蹲點督辦、特事特辦、每周一報、限期銷號的方式,推動黃河晉陜峽谷府谷段6處堆土清理土方82.8萬方,拆除彩鋼房3間、景觀2處、長廊1個、房屋3間。西安市以“全域清、徹底治、長效管”為目標“掛圖作戰”,秦嶺支流高冠峪瀑布,黑臭水體整治等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并組織開展“回頭看”,鞏固清理整治成果。專項行動和專項整治的全面深入推進,有效維護了河湖水生態環境。

在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湖長制實踐中,我們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與黨中央國務院的精神、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望還有差距和不足,面臨著自然、市場、人為風險。加強河湖管理是事關地方經濟社會永續發展和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大事,河湖治理和管護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我們將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落實省委十三屆五次全會部署要求,著力打造生態優美的河湖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水生態環境的生活需要,發揮河長制湖長制平臺優勢,強化河長河警河督察作用,圍繞吃水安全、用水方便、見水自然,構建水災害防御、水資源管理、水生態環境修復、水工程治理、水行業監管的陜西水安全體系,努力提高全省河湖管理保護水平,還河湖以寧靜、和諧、美麗,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為奮力譜寫新時代陜西追趕超越新篇章提供堅實的水利基礎支撐保障!

謝謝大家!

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張競怡:

感謝王廳長的介紹。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的時候,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陜西日報記者:

您好,我是陜西日報記者。從河長制湖長制建立到目前推動河長制從“有名”的責任向“有實”的成效轉變,應該是進入關鍵期了。請問,下一步工作重點是什么?謝謝!

陜西省河長制辦公室主任、省水利廳廳長王拴虎:

我省河長制已經建立,工作責任體系有了,推行中我們深深感覺到責任在“長”,成效靠“制”。陜西真正要實現或者是要促進“有名”的責任向“有實”的成效轉變,還是要聚焦以下六個方面。一是水災害防御,假如汛期哪一條河有群死群傷,對我們的河湖治理帶來了壓力,后果不可想象。二是水資源管理,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就是保護水源、確保水量、提升水效,陜西缺水、怕水、需要水,通過聯通聯控聯調,把有限的水用好,今年是建國70周年,陜西這三大工程實施以后,能夠為建國百年提供好的水利基礎支撐保證。三是水生態修復,社會發展進程中一定要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給河湖以自然、寧靜、和諧、美麗。四是水環境治理,水質問題大家非常重視,我們既要有水還要有干凈、放心的水,這幾年渭河治理之后,它成功的不僅是渭河自身,主要給黃河流域送了水,尤其是漢江治理之后,人們對南水北調工程的認可要比兩三年前高得多,南水北調工程70%的水量來自陜西,陜西是南水北調的源頭,湖北是庫區,河南是渠首。五是水工程建設,我們省目前還處在基礎階段,還需要建設大量的水利工程,尤其這幾年,我們不斷地實現“追趕超越”,跨越有些省份,這是我們長期以來儲備的重大項目起了作用。進入新時代,我們才有15億方水將來從漢江流域進入關中的可能。陜北才有與山西共同建設古賢水庫的可能,到時候陜西水量均衡會發生變化,陜西目前420億方水資源量陜南就占了300億,關中80億,陜北只有40億,如果說引漢濟渭過來40億,古賢水庫建起來,至少陜北超過半百。陜西三大區域都能夠用百億方水來衡量。六是水監管,管理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發展過程中矛盾問題不斷出現,我們一定要強化水的監管。下一步,我們將圍繞這六個方面深入推進河長制湖長制,能夠堅持責任在“長”,成效靠“制”,把牛鼻子牽住,全社會共建共享水給我們帶來的寧靜、和諧和美麗。

新華社陜西分社記者:

您好,我是新華社陜西分社記者。我省河長制湖長制建立以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請問,能不能介紹一下具體的江河改善案例?建立河長湖長制具體要達到怎樣的目標?謝謝!

陜西省河長制辦公室主任、省水利廳廳長王拴虎:

陜西的母親河渭河,就是最大的案例,我們從陜西人民有物質性的獲得感,有精神層面的幸福感,有制度層面的安全感。渭河千百年來確實孕育了華夏文明,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后,陜西有一系列工程也造福了陜西人民。黨的十八大前,因為財力各方面的限制,渭河只是一條大河,十八大前后,陜西啟動了渭河治理,建設了兩條大堤,尤其是進入“十三五”之后,我們建設渭河生態區,簡單的講就是“千里最美家鄉河、一方水域生態區”。現在的渭河除了大堤和河道,我們開展了岸線管護,城市建成區堤外各有200米,城市段有一公里大堤兩側,農防段有1.5公里,八百里秦川,陜西的寶雞西山段還有100公里,這就是“千里最美家鄉河,一方水域生態區”,我們關鍵是堤外有這么大的生態區。原來,省上主要領導說這可能是全國最大的水生態公園建設,這給我們未來留下了水生態空間是非常好的。

人民網陜西頻道記者:

您好,我是人民網陜西頻道記者。請問王廳長,我省在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湖長制工作中有哪些好的經驗?謝謝!

陜西省河長制辦公室主任、省水利廳廳長王拴虎:

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湖長制陜西的實踐是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下,省委、省政府全力推進積極實施過程中形成了陜西的工作特色。在水災害防御方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這是確保澇時安全度汛、旱時減少損失。因為書記省長是總河長湖長,市級書記市長、縣級書記縣長等,一到下雨有預警預報,首先要確保人員生命安全,如果確實遇到榆林“7·26”“半天下了半年雨,水位漲了1000倍”的這種實測數據。各級黨政主要負責同志高度重視,帶頭巡河親自指揮,每年胡和平書記召開渭河河長湖長會暨渭河生態區工作會議,參會的都是各級主要負責人,責任在“長”,“長”在履職、巡河巡湖。另外成效靠“制”,每次省長、書記開河長會,省河長辦要安排工作,省級成員其他部門跟進服務。比如去年河長會上領導講完今年的落實情況怎么樣,要拿出來曬,我們的核心是牽住了制這個牛鼻子,其他的方面剛才也介紹了,我覺得解決了很多突出問題還是在“制”上做文章,在“長”上下功夫。

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張競怡: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光臨。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